夜泊黎陽的優美散文
今夜是要去黎陽的,朋友說那是個有味道的“老”街。從不逛街的我,也經不住朋友的鼓譟,趁著酒興,領略一下那裡的夜風情。
老輩人說先黎陽,後休寧,再屯溪。這事有史為證,東漢建安十三年,這裡建犁(黎)陽縣,歸新都郡管轄。三百多年併入休寧縣,1949年5月才設屯溪巿,看來黎陽已有一千八百多歲了。
從老大橋走,過花溪便是黎陽街了,說它老卻也很年輕,前年改造,將老街上一些有年紀和身份的老屋留著,倒了的舊房和一些空地,建了些現代建築,比如咖啡屋,教堂,演院。看起來又中又洋,但到底還是有些老味,比如戲臺,徽劇,祠堂。黎陽街不長,洋房與老屋凹凸相間,大色塊地調節人們的視覺,在當下社會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在茶樓,要一杯毛峰或祁紅,你品讀著人生,檢閱世俗。咿呀的京劇,舒緩的慢板,我不太分得清是《貴妃醉酒》,還是《霸王別姬》,其實也不必分得清,人人都是一齣戲。京劇,徽劇,目連戲,黃梅戲。哪一種,哪一齣,哪一幕?演戲的,看戲的,誰能分得出戲中戲外,誰又能分得出,誰演誰看?罷了罷了!
在老街的中段,漆器大師甘而可有了工作室,還告訴我,硯痴方見塵來了,木雕大師蒯正華來了,還有硯雕蔡永江,竹刻汪偉。他們雖是民間藝人,卻是國家非遺大師,他們因老街厚重而相聚,老街因他們而體現價值。面對那精美絕倫的作品,面對這些世間頂級的奢侈品,我只能行注目禮。徽州藏龍臥虎,一不小心他們的東西被故宮收藏了。
咖啡屋是現代的,玻璃外是水街,溪水不斷沖走光怪陸離的燈火,一些秋菊與枯葉。猛覺著一年就要過去,看身邊的人,發胖了,鬢白了,我還拒絕甜食,開始晚走。一群人在廣場上唱歌或者跳舞,隨著環境一起變老,道是時光沒走過,記憶也沒走過,是我們自己把時光和記憶拋棄了。
霜降節氣,之後便是立冬。大多數植物過了秋天,便悲壯赴死,風聲的渲染,冷雨的洗滌,天地轉換成清悽情境。從深山請來的古樹,穿著厚衣,打著點滴,讓人想起了“福兮禍兮”的句子。可心裡老想著山裡的境況,天會更藍,葉子更紅,山會更清新,人卻也更渺小。儘管葉子紅了,等待得萎地成泥,玉老田荒。那絢爛的幾天,婉如對大地深情的回眸。我們站在秋冬交替的曠野,有著一種莫名的快意與惆悵。
就如這眼前,殘垣上的鹽膚木,在年月的縫隙裡偷生,苦長。綠了,黃了,紅了,褐了,枯了,然後落下,萎成一把碎屑。不生即死,卻和老屋給人留下一段悽慘美景。再也看不見牆腳長著的青苔,古井旁放著沒用洗完的衣衫,還有那外婆曬的火腿與辣醬,濃濃的鄉情已被咖啡的味道覆蓋了。
燈火搖曳著橫江的水波,率水從她左邊插了進來。二江融合,有了新的稱呼——新安江。目及三江口,遠眺郁達夫筆下的《夜泊屯溪》,老大橋與老街還在,卻少了夜宿的`漂泊木船,也少了民國時期的風花雪月。
新安江是條黃金水道,黎陽水埠的碼頭,成就了多少徽商,也矗立了多少冰涼牌坊。兒女情長,就像這江水一樣,默默流淌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夜色中,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嫗,她矜持地打量著這夜色。或許她是黎陽的主人,也許她是黎陽的情人,可能她是黎陽的戀人?順水的商船怎沒回程?教堂的約定怎沒音訊?咿呀的劇情怎沒下文?花開花謝,潮起潮落,燕去燕回!教堂的鐘聲依然,祠堂的紅轎仍在,清澈的江水不息。只是這搖曳的燈火迷亂了世人的眼神。
迷眼的不僅僅是光怪陸離的燈光,還有世俗與民風。老街沒有立那種傳統的使人窒息的牌坊,而是一具金黃色的變形金剛,站在街口打量著來來往往的潮人。
夜泊黎陽,是一場怎樣的等候呢?一個夢想,一個邂逅,一個紅顏或藍顏?除了自己,亦不知道問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