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雨夜杏花村的散文

雨夜杏花村的散文

雨夜杏花村的散文

  初春到仲春之間,我常佇立在尚未擺脫蕭索視感的京城,嚮往江南風景。那年此時,我接到報社一紙通知,要我以隨行記者、專家組成員的名義,隨國家旅遊局工農業旅遊示範點驗收組赴皖,驗收評定。

  那些時日,我正醞釀詩情、準備與中國作協幾位詩人去新安江畔採風、寫詩。誰料被繁重的公務所替代!由此,我表面上毫不猶豫接受任務。與此同時,悄悄掩飾心境內的幾分失落。

  好在天不負我!此次赴皖,原本以為很難在繁冗事務中與詩境貼近,誰知分配我去的驗收線路,竟是皖南幾座富含深厚文化積澱之城!第一個夜晚,我等一行人小住馬鞍山,枕著採石磯入夢。第二天清晨,在蕪湖市“赭塔輕嵐”裡穿梭。垂暮時分,被省旅遊局相關領導引到了“小杜”曾在雨紛紛時跨入的酒香勝景——池州市貴池區杏花村!

  天下名村舉不勝舉。被稱作“杏花村”的也不止一處。廣為人知的,約略為眼前這處景區和山西汾陽市城北、洋溢酒香的杏花村。相比之下,池州杏花村,較其他同名之地,多了幾分浪漫詩情、超逸情調,特別是有翔實依據。記得在北京紀曉嵐故居,我在翻閱紀大學士編纂的《四庫全書》時,曾驚奇發現,安徽池州一帶珍存的《杏花村志十二卷》,曾被紀大學士高度認同,竟然是中國惟一選入的村志!

  從此,無論在長亭古道,還是在海角天涯,每當粉嫩的杏花被春雨浸潤;每當燕尾輕剪著幔帳般絲雨,我總會想到小杜撐傘茫然自行時,低吟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

  在池州杏花村入住的夜晚,靜聽窗外雨瀟瀟、竹瑟瑟,我久久難以入眠。總感到節奏舒緩的雨滴是在低吟淺唱。於是,披衣而起、撐傘出門,徜徉於粘帶花香的古街,試圖尋覓小杜當年的履跡。

  面對人造痕跡十分突出的杏花村,我開始萌發失落感。久久徘徊於溪流草坪邊,時而閉目小坐,時而仰視夜空,昏黃街燈下,絲雨如珠。

  千餘年前的晚唐時期,這裡的街柳,也是嫩黃含露、柔碧拂面吧?那個雨晨,身為池州刺史的杜牧,滿懷心事獨行,他想起故鄉西安的大雁塔,想起曾經與文友詩酒唱和、淚眼揮別的渭河橋。想起風雲變幻、人心難測的宦海沉浮,自憐身不由己,時起時落、有家難歸。

  他看著前往墓地祭奠親友的人,思量到人生無常、去日苦多,一種莫名的悵惘湧上心頭。他詩情如紛雨,又不願在章句上過多藻飾,於是吟出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之句。吟完兩句詩後,他忽然感到,細雨已浸溼衣衫,生髮縷縷寒意,意識到該避避雨,以酒祛寒,於是,他向牧童詢問酒家的方向,戴著斗笠的小牧童放下短笛,隨手向遠方杏花爛漫處一指,促成杜刺史一首完整的`、自然樸實的、格調清新的千古絕唱!

  大膽臆想中,我發現夜空飄落的無邊絲雨,讓燈光下的花草披上一層晶瑩。杏花村的古井院、杏園長廊、釀酒坊、碑廊、村志館連同古牌坊……在燈火闌珊處成為一幕幕歷史的剪影。

  我在想,面對仿古建築,面對夜色迷茫,只要史蹟在心、詩情在胸,便能讓自己穿越史潮、與遠去的古人隔空相見。面對朦朧雨夜,我思緒如潮。想世間,毫無規律可言的變數,常考驗人們的耐受力。在難以左右的現實中,刻意追逐清晰,反倒顯得失真,有時,放任糊塗心態,往往倒促成了真切的緣由。重要的是如何把控、如何拓展。史蹟如此、世事如此、境遇如此、人情如此,文章又何嘗不是如此?

  剛想到此,傘面的雨滴聲戛然止住,四下寂靜如夢,我收傘凝神,隱約聽到春木那細微的拔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