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認識實習報告範文推薦
從10月17日到11月2日我們總共去了三次工地,透過三次到工地的現場實習使我對專業知識進行初步、直觀的瞭解,建築工地認識實習報告。使我對將來所從事專業環境進行了一次直接接觸。這幾次實習認識了建築材料、建築結構體系,對施工程式、施工管理也有所認識。透過實習,接觸社會,開闊眼界,使我對專業知識產生較濃厚的興趣,為進一步學好以後的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項工程要進行,就要先測量,接著處理地基,然後主體結構。對於開挖土方來說,它的施工順序一般按照:施工測量→場地清理→挖掘機挖土→自卸車運土、餘方棄置→基底整平、壓實→邊坡整理→自檢、整修→驗收進行。比如六教施工前先對施工區域進行了測量,接著在假期對地基進行了處理,一直進行到開學。地基是施工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地基處理不好就可能導致地基承載力不夠,是上部建築整體垮塌,造成重大事故,所以這項要嚴格進行。九號公寓在建的樓房都屬於高層,基坑開挖都比較深,所以基坑都要支護牢固,那個正在進行地基處理的專案,在基坑邊上都打了排樁,而且間距很小。在此之後邊坡再經過一些處理,是先用鋼筋的對坡面進行鋪設,並對其進行加固,然後在上面噴混凝土,這是防止坑坡在土壓力擠壓下垮塌。
我們看九號公寓地基施工情況,是深基礎,有三層地下室。位於地基深處承載力較高的土層上,埋置深度大於5米或大於基礎寬度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如樁基礎、墩基、筏板基礎。
當地基土較軟,柱子和牆承受的荷載很大時,往往把整個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板,作為基礎,這叫筏板基礎,九號公寓就採用筏板基礎,它的筏[本文來自]板有1米厚。一般採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載力不足或沉降量過大時,宜考慮樁基礎。在土力學中我們知道土的性質各有差異,因此基礎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首先根據地上建築物荷載承受情況,然後分析地基土壤的性質,在保證提高軟弱地基的.強度,地基的穩定性,減少基礎的沉降,最後決定基礎的形式。
地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要考慮不均勻沉降問題,如果沉降過大,就會使相應的上部結構產生額外的應力,超過一定限度,將產生裂縫,傾斜甚至破壞。在工程實踐中,主要有儘量使上部荷載中心受壓,受力均勻,合理設定沉降縫,在砌體結構中設定圈樑增強結構的整體性等方法。
不同的建築要選用合適的結構型別。我們去參觀的三個工地,結構型別都是鋼筋混凝土承重的。一般的結構型別可分為砌體承重的混合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牆承重。前者主要用於底層或多層,不過現在城市限制樓房採用磚牆承重,而後者主要用於各種高度的建築,特別是高層建築。因為在鋼筋混凝土牆承重系統中適當佈置剪力牆,則剪力牆不僅能夠承受垂直荷載,還能夠承受水平力,為建築提供較大的抗側力剛度這對於抵抗側向風力地震水平分佈力的影響都是十分重要的,高層住宅樓一般適用這種結構,世紀華庭17#樓就採用這種結構。
現澆鋼筋混凝土牆承重體系建築主體結構在現場整體澆注,牆體佈置與預製裝配的相比之下較為靈活,橫牆承重、縱牆承重、縱橫牆混合承重等方案均可選擇。由於鋼筋混凝土在抗剪、抗彎方面的優越性,這類承重體系往往大量應用於高層建築,特別是辦公樓、住宅等建築中,平面往往成條形佈置。不過出於高層建築物必須對抗水平側力方面的考慮,縱牆承重的方案應在適當佈置橫牆剪力牆。像六教主體結構採用整體澆築式,可以適應樓板的各種形式,為提高橫向水平承載力,在四周採用區域性剪力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