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化學第一章測試題及答案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14 Cl-35.5 Al-27 Na-23 Mg-24 Fe--56 Ag-108
第Ⅰ卷 ( 選擇題 共28分)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1、下面是針對化石燃料的利用,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
A. 將煤進行乾餾 B.將煤進行脫硫 C.將石油進行分餾 D.以天然氣為燃料燃燒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B、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
C、一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只顯示一種化合價
D、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會改變
3.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用水吸收CO B.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 C.蒸發食鹽水 D.測定溶液的pH
4、下圖“○”“●”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單質的是( )
5.下列幾幅圖是初中化學教材中有關水的實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
①電解水 ② 水的淨化 ③ 製取蒸餾水 ④探究燃燒條件
A.實驗①乙試管中能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
B.透過實驗②可將渾濁的水淨化為純淨物
C.實驗③中發生的變化時物理變化
D.實驗④中的水既能起到提供熱量的作用,也能隔絕空氣
6. 某初中化學實驗報告中有如下記錄,其中實驗資料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稀硫酸溶液 B.用托盤天平稱取11.7 g CuO粉末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3.5 D.溫度計上顯示的室溫讀數為25.68 ℃
7.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了7. 0級地震。地震導致災區部分水源嚴重汙染,為保障當地群眾飲水安全,需要消毒殺菌。衛生防疫部門使用的消毒劑主要有:優氯淨(C3O3N3Cl2Na)、二氧化氯(Cl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化學式為NaCl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O中含有NaCl,是一種鹽 B.NaClO屬於有機化合物
C. 優氯淨中含有11個原子 D.C3O3N3Cl2Na中碳、氮、氧的質量比是6:7:8
8.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 ( )
A. 生活中用鑲有金剛石的玻璃刀裁劃玻璃 B. 農業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工業上常用一氧化碳作還原劑冶煉金屬 D. 化工生產中以煤為原料製取甲醇(CH3OH)
9. 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的反應,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Cu+2HCl == CuCl2 +H2↑ B.Zn+2 AgCl == ZnCl2 + Ag
C.Fe +ZnSO4 ==FeSO4 + Zn D .Cu +Hg(NO3)2== Cu(NO3)2 +Hg
10.下列選項的操作或反應所對應的曲線圖正確的是( )
A. ①將飽和石灰水升溫 B.②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雙氧水溶液分解
C.③一定量的鋅粉與稀鹽酸反應
D.④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滴入等體積不同質量分數的KOH溶液
11.下列物質能共存於同一溶液中,且無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3、K2SO4 B .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12.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後,測得有關資料如下表,則關於此反應認識錯誤的是( )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 1 37
反應後質量(g) 未測 32 1 12
A. 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反應後物質X的質量為15g
C. 反應中Y、Q的質量比為6:5 D. 物質Y一定是單質
13. 比較、類推是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類推結果中正確的是 ( )
A.酸鹼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鹼的水溶液顯鹼性,所以鹼性溶液一定是鹼溶液
C.氧化物都含有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碳酸鈉、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所以所有的碳酸鹽都可以與稀鹽酸反應
14.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方法均正確的是( )
物質 雜質(少量) 加入試劑及用量 除雜操作方法
A KCl 溶液 CaCl2 適量的Na2C03溶液 過濾,除去濾渣
B NaOH Na2C03 過量的鹽酸 加熱蒸發
C Cu(NO3) AgNO3 過量的銅粉 過濾
D CO CO2 足量的氧化銅 加熱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 72 分)
二、填空及簡答題(共7小題共30分)
16.(3分)據《陝西日報》報道,我省水果出口拓展到63個國家和地區,種類已達13種。
⑴獼猴桃被稱為水果中的“維C之王”,維C的化學式為C6H9O6一個維C分子由 個原子構成。
⑵每到春季,果園裡就會花香四溢,這說明了分子的特徵: 。
⑶為了增加水果產量,常需要對果樹進行灌溉,某山泉水的pH在7.5~7.9之間,該泉水顯 (填“酸性”、“鹼性”或“中性”)。
17.(4分)右圖表示一瓶氯化鋅溶液,請用正確的化學用語填空:
(1)寫出溶質氯化鋅中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 ;
(2)寫出氯化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的符號 ;
(3)標出溶劑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
(4)寫出右圖標籤的橫線上氯化鋅的化學式 。
18.(3分)向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後過濾。
(1)若向過濾後的固體中加入稀硫酸,有氣體生成,則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__。
(2)若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澱生成 ,則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____,濾出的固體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
19.(4分)右圖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⑴ 200C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
⑵ 20℃時,將25g 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g。
⑶ 若將t10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0C時,則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⑷ 要從A物質中混有少量B物質得到A用 方法。
20.(7分)“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完相關的化學知識後,走進實驗室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參與並回答下列問題。
A.燃燒的條件 B. 鐵釘生鏽的條件 C. 證明CO2與NaOH反應 D. 分子運動的現象
(1)透過實驗A,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實驗中使用銅片,是利用了銅的 性(填一條物理性質)
(2)對於實驗B,一段時間後觀察到試管①中的鐵釘明顯鏽蝕,由此得出:鐵生鏽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水和 直接接觸。寫一種除去鐵鏽的方法 。
(3)實驗C是利用體積相同並充滿CO2的軟塑膠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進行實驗,根據塑膠瓶變癟的程度證明CO2 與NaOH溶液中的溶質確實發生了反應,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實驗D的燒杯②中呈現的現象能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燒杯②中是酚酞溶液,當燒杯①中液體由濃氨水換成濃鹽酸時②中溶液的顏色的變化是 其中鹽酸與NaOH的反應
屬於 反應(填基本反應型別)
21。(4分)分類歸納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學對所學物質的分類歸納,請仔細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組物質所屬的類別_____。
(2)在分類所列舉的物質中,有一種物質歸類錯誤,這種物質是_______。
(3)選擇分類物質中的一種,寫出一個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條件所需物質不受所列物質限制)。
22.(每空1分,化學方程式2分,共5分) 小政同學在複習Ca(OH)2化學性質時,歸納出了Ca(OH)2與其它 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係如圖(圖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
(1) Ca(OH)2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變 色。
(2)若X是與其它三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X可以是 。
(3)根據圖所示的物質間關係,寫出製取燒鹼的化學方程 式: ;
(4)寫出氫氧化鈣的一個用途 。
三、實驗及探究題(3小題共 32 分)
23.(每空2分,共8分)下圖是某課外學習小組設計的氣體制備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將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溫下轉化為一氧化碳。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2)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裝置D中玻璃管內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
(4)該套裝置中有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應在裝置E後放置燃著的酒精燈處理尾氣。這樣做的原因是 。
24.(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2分)實驗室常利用以下裝置完成氣體制備及性質實驗。請回答:
(1)指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 。
(2)以上(從A—E中選擇)裝置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後的裝置繼續完成後面的實驗。
(3)欲使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應採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從水槽中移出導氣管,再熄滅酒 精燈,原因是 。
(4)將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透過F裝置(液體藥品均足量),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b,開啟活塞a,廣口瓶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一段時間後,再關閉活塞a,開啟活塞b, 將分液漏斗中的稀鹽酸滴入 廣口瓶中,此時逸出的氣體主要是 ,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欲收集該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 (填字母),驗滿的方法是 。
25.(每空2分,共12分)某化學課堂圍繞“酸鹼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並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後溶液中溶質是什麼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 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於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 。
(2)為了驗證其餘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並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 測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產生白色沉澱
實驗結論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結論】透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並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 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現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
四、分析與計算題(兩小題共10分)
26.將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10g,放入100g的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此時燒杯內各物質的總質量為109.8g。請計算:(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計算反應後生成氫氣的質量 。
(2)計算混合物中含銅的質量。
27、 純鹼(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化學實驗小組同學稱取12g純鹼樣品放入燒杯中並滴加稀鹽酸,當鹽酸滴加至73g時,氣泡不再冒出,此時稱得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為80.6g。
試計算:⑴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是 g。
⑵所滴加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3)反應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參考答案
21。(化學方程式2分,其餘每空1分,共4分)
(1)鹼 (2) NH4HCO3或碳酸氫銨
(3) 2H2O2 2H2O+O2↑或2KMnO4△ K2MnO4+MnO2+O2↑(未配平或無條件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22.(每空1分,化學方程式2分,共5分)
(1)藍 (2)CO2 (SO2 或 SO3 ) (3)Na2 CO3+Ca(OH)2=CaCO3↓+2NaOH
(4)改良酸性土壤(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三、實驗及探究題(3小題共 32 分)
23.(每空2分,共8分)
(1) CaCO3+2HCl == CaCl2+H2O+CO2↑
(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2)吸收CO2氣體中的水分;或乾燥CO2氣體
(3)紅棕色固體變黑
(4)使剩餘的CO全部燃燒,防止汙染空氣;或CO有毒,防止汙染空氣
24.(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2分)
(1) 長頸漏斗 (2)A 導氣管應露出橡皮塞少許即可
(3)A 2KMnO4 K2MnO4+MnO2+O2↑ 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防止水倒吸進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4)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E 將燃著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已收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