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各地崑曲團的特色介紹

各地崑曲團的特色介紹

各地崑曲團的特色介紹

  全國有七個崑劇團,上昆、蘇崑、省昆、浙昆、北昆、湘昆、永昆。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各地崑曲團的特色,歡迎閱讀!

  走在最前列的自是上昆,然而給觀眾視覺衝擊最大的也是上昆。也許是受到十里洋場大上海的影響,上昆的演出風格也好,改革思想也好,無不有著“前衛”的特點。自俞振飛之後,嶽美緹與華文漪、張軍與沈昳麗,可謂是兩代中的“柳杜”魁首。嶽美緹的柳夢梅被人們評價為乾淨利落,沒有一般演員的嬌弱油滑之氣,但相比浙昆,卻也少了一分細膩。

  江蘇省蘇崑劇團先後培養了以崑劇著名錶演藝術家張繼青為代表的繼字、承字輩及以十二屆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芳為代表的青年演員百餘人。劇團擁有蘇劇大戲百餘個,在全國、華東、省、市多次會演中獲獎,併成為全國崑劇團中摺子戲保留較多的劇團。劇團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賓作招待演出。近年來創演了大型崑劇《新十五貫》和大型蘇劇《狀元與乞丐》等劇,引起國內戲劇界的廣泛關注和輿論界的讚賞。崑曲唸白大多是吳儂軟語,聽起來格外軟糯,蘇崑在這點上做得很出色。

  省昆因一曲《1699桃花扇》名揚天下。省昆的特點是藝術功底紮實。演員都經過系統培養,並得到前輩老師、崑劇名家的悉心傳授和指導,藝術功底紮實,行當齊全,具有鮮明的南昆風格和吳文化底蘊。劇院還擁有一批經藝術院校培養、具有較高資質的編劇、導演、作曲、舞臺美術等人員,張繼青、石小梅等先後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浙江崑劇團成立於1955年,是由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周傳瑛、王傳淞、朱國樑等,在原民間戲班“國風蘇崑劇團”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以細膩的風格著稱。1956年,浙昆排演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劇《十五貫》,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藝術性轟動全國,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重視。周恩來總理稱譽崑劇為藝術百花園中的蘭花。《人民日報》以“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發表專題社論。從此,各地崑劇院團紛紛成立,崑劇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自《十五貫》後,劇團又相繼創作演出了許多好戲,其中《西園記》、《風箏誤》、《長生殿》、《浮沉記》均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

  北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戲曲劇種,作為北京市和河北省中部各縣的崑曲藝術流派,北昆多在農村裡演唱。農村的野臺子,劇場不擾音,更因為受高腔的影響,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種“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獷氣派很濃重。另外,北昆演員多是冀中人,在吐字發音上,不可避免地帶有河北農村語音,這也是北昆的一個特色。

  湖南郴州的湘昆獨居西南一隅,在劇目上自不敢與東南諸昆相匹敵,但其在《荊釵記》、《浣紗記》、《青冢記》等非湯顯祖劇目的整理上卻也別出蹊徑。

  上演劇目方面, 適應鄉村演出和農民觀賞習慣的需要,主要是一些情節完整的大本戲。現存有《八義記》、《麒麟閣》、《七子圖》等40多出大戲,和《醉打》、《思凡》、《花蕩》、《拾金》、《出塞》、《嫁妹》等一批小戲。

  在音樂方面,湘昆屬曲牌聯套體,保留了400多支曲牌,受方言影響,演唱顯得樸實自然。湘昆的吐字行腔,以郴州官話為基礎,與中州韻相結合,聲腔不如蘇崑細膩柔麗,也不及北昆豪放壯闊,但聲調高亢,吐字有力,再加上緊縮節奏,加滾加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譜”。湘昆的唱腔中,還吸收了不少湘南的民歌小調和俚俗的叫賣之聲,體現出相當濃郁的地方風格。在伴奏上,湘昆參用了一些祁劇的鑼鼓和節奏。唱腔伴奏以雌雄笛為主。

  在表演藝術方面,湘昆既保持了崑曲優美細膩的傳統風格,又體現了豪放粗獷的地方特色。在歷史發展中,湘昆與祁劇、衡陽湘劇等地方戲曲劇種以及其他民間藝術形式聯絡緊密,從中吸取養分,結合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特點和民情風俗,創造了許多特別的表演程式。

  永昆,即浙江永嘉崑曲傳習所。明萬曆年間(1573一1619)崑劇傳入溫州後,和溫州的戲曲聲腔互相融合,逐漸形成這個地方劇種。溫州崑曲的聲腔,既有與蘇崑同牌同調,也有同牌異調和獨有曲牌。演唱中不受傳統聯套宮 調規律限制,可以同宮異調聯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間轉調,呈現極大靈活性和豐富性。在打擊樂方面也儲存了較為古樸的地方民間鑼鼓點。角色最初有小生、正生、當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戲,稱“八腳頭”。後發展到13腳。表演藝術古樸、自然、明快、講究生活真實。丑角道白多用溫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