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著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13篇)

四大名著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13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大名著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1

  三國裡面我有很多我喜歡的人物,比如諸葛亮,他那手拿羽扇的淡定模樣在我看完書之後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對於一個軍隊來說,軍師在裡面的位置可謂是至關重要,而我喜歡的諸葛先生是足矣勝任這個職位的,因為他不僅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最關鍵的是他是一個光明磊落,為主鞠躬盡瘁的一個人。三國裡有很多情節可以體現這個人物形象特徵,比如空城計,在城裡士兵不足以對抗敵軍的時候,諸葛先生居然想出了這樣妙計,讓敵軍心生懷疑,舉棋不定,最後為後方計程車兵贏得時間,不得不讚嘆一句:“妙啊!妙”,心中不由得燒起了對他敬佩的熊熊烈火。

  當然三國裡面除了諸葛先生,也有其他很多優秀的人,比如:神勇無比的趙雲,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詭詐多疑的曹操,粗中有細的張飛,情深義重的關羽,以及謙遜親民的劉備。

  曹操,我卻不太喜歡。尤其是他為了自己的面子殺了楊修、孔融、華佗。尤其是華佗的被殺,使我國失去了非常寶貴的醫療技術。我也不太喜歡張飛,雖然他很重義氣,而且還粗中有細,但他性情爆燥、喜歡酗酒,而且還經常打罵士兵,最後也因此腦袋搬家。

  群雄紛爭,逐鹿中原,充滿豪邁,也造就了英雄。但老百姓卻因戰爭生活朝不保夕,使我更加珍惜我們現在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2

  今天我讀了吳承恩的《西遊記》使我受益匪淺,書中的主人公唐僧帶領師徒三人經過了千苦萬苦去西天取經。唐僧帶了三個徒弟跋山涉水,向西天進發,來到一處煙稀少的荒山野嶺。走了半天的路,它們都餓壞了,悟空躍上雲端瞭望,四處沒見一個村莊,只有南面的大山上有一些成熟的桃子。

  它讓師父,師弟歇著,自己去採桃子。這地方有個白骨精,專門吃人肉。它出來找吃的,正好碰到唐僧,就變成二十歲的妙齡女子,一手提著青瓦罐,一手提著綠瓷瓶,一步一扭走到師父面前,正要吃師父。孫悟空一個筋斗翻過來大喊一聲:“妖精”一棒打下去。白骨精化作一縷青煙的逃走了,卻留下了一具假屍體,唐僧嚇得發抖,責怪了孫悟空無故傷人。

  白骨精並沒有跑遠,他又搖身一變,變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婆婆在呼喚女兒,孫悟空火眼金睛一看又是剛才的妖怪。又一棒打下去,白骨精又說頭烏龜的逃跑了。白骨精兩次被識破,它又使出法術,變成了一個老公公,但還是逃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妖怪有一命嗚呼了。讀到這裡,我真佩服孫悟空的機智勇敢,不怕困難,經過了九九八十一的難,最終和師父取得了真經。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3

  自古《西遊記》就飽受人們的喜愛,可是《西遊記》裡的bug有多少呢?今天我就帶你去看看吧!

  首先,我們來到五行山下,看見那裡的猴子了嗎?他就是孫悟空。雖說他被如來施了咒被壓在山下,站不起來,可是他不是有七十二般變化嗎?他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呀,如果再不行還可以叫愚公來移山呀,或者變出炸藥什麼的,可以炸掉山呀,還可以變出許許多多的小猴子來挖山呀,真奇怪,他卻在那裡傻傻地等了五百年!

  接著,我們來到了火雲洞紅孩兒那裡,孫悟空那麼牛怎麼會打不過一個小孩?孫悟空天宮都敢鬧,連玉皇大帝都怕他幾分,難道紅孩兒比玉皇大帝厲害?這不科學!

  最後,我們來談一談孫悟空厲害還是豬八戒厲害?很多人以為孫悟空厲害,其實,豬八戒比孫悟空厲害多了!先比地位,豬八戒在天宮裡是天蓬元帥,而孫悟空只是個看管馬匹的弼馬溫。再說,豬八戒在天宮認識各路神仙,他們一路上遇見的妖怪都是他們的坐騎,豬八戒知道如果殺了它們那不是挑事嗎?所以聰明的豬八戒不去殺。而孫悟空呢,傻傻地去殺,殺不死卻向各路神仙求救。

  雖說《西遊記》裡漏洞多,可內容十分精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值得我們好好的去讀一回!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4

  今天,我第四遍閱讀《西遊記》,感覺這一次比上一次多了些感悟,我也更佩服偶像——孫悟空了。

  孫悟空有火眼金睛,那是很厲害的,無論白骨精用什麼樣的詭計來引一誘唐僧,都能被他一一識破。白骨精或變成美貌的女子,或變成可憐的農夫,或變成悲憤的婦人,想把唐僧引入陷阱,都被機智的孫悟空識破了。可是忠厚老實的唐僧卻被騙了,還誤會孫悟空把好人都殺了。他一氣之下念緊箍咒,這下把孫悟空折騰慘了。孫悟空頓時頭暈眼花,眼冒金星,痛苦不堪。孫悟空忍受不了,盛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不再打算去西天取經。

  其實回到花果山的孫悟空心裡又委屈又難過,我看得眼淚也禁不住往下落。孫悟空走後,唐僧就被妖精抓走了,豬八戒和沙僧打不過妖精,只好去花果山找孫悟空幫忙。孫悟空一聽師父被抓,立即火冒三丈,立馬說:“快,二師弟!我們去白骨精的老巢解救師父!”

  看到這,我又激動又興奮,悟空不愧是我的偶像,他愛憎分明,對師父愛護有加,能不計前嫌地又一次救師父於水火之中,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像悟空一樣胸懷寬廣,能善待他人。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5

  西遊記,電視劇版的已是不知看過多少遍了。書,卻是給人一種兩眼一亮的感覺。書里人物的性格特點更得到彰顯,生動明瞭。正義的,好色的,糊塗的,踏實的,都極其真實。

  白骨精為了吃到唐僧,先後化身成三個平民,都被孫悟空識破,但唐僧到底是慈悲為懷,在孫悟空“打死”兩個人後將他逐了回去。後來唐僧黑松林逢魔,被妖精變成了老虎,這才讓豬八戒把孫悟空請回來,師徒言歸於好。

  怎麼說??我覺得,在一個團隊裡,需要百分之百地去信任對方吧。如同裡面懷有憐憫之心的唐僧,決不讓任何一個無辜的生命從世界上消失,再加上他永不會懷疑任何一人的性格,導致錯怪孫悟空,同時把自己推進了危險中。儘管如此,他禮貌的特性也幫了很大的忙,因為孫悟空作為“潑猴”,儘管無敵,也是有需要教育的時候的。

  還有,一個團隊裡需要有一個義氣的人。豬八戒雖然又懶又饞又好色,但在請孫悟空回去的時候,他卻很講義氣,義激美猴王,孫悟空才答應立刻回去救師父,豬八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說明了他們師徒情深,有互幫互助的精神。

  整部西遊記裡,陷入困境時的重要擔當救星的人物是孫悟空。也許沒了他,取經的事根本完成不了。

  自然還有“負責調解”的沙僧。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獨特的任務,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6

  媽媽曾經不止一次告訴我:“作為中國人是一定要讀我國的四大名著的!”可每次看著書櫃裡那厚厚的書和裡面密密的字,我就提不起興趣讀。今年寒假,媽媽就陪我到書店買一本《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精彩了,我一連看了三遍,還覺得不過癮。現在,你只要指出書中的任意一幅圖,我就能說出這個戰場是描寫哪一個英雄人物的。

  書中也描寫了不少故事,其中“火燒赤壁’’最為驚心動魄。曹操帶領著八十萬大軍,誓要將江東拿下,浩浩蕩蕩的戰船將長江都堵住了。孫權與劉備聯手,共同抵抗曹軍。諸葛亮與周瑜商定計策,一步一步地將曹操大軍擊潰。他們先是使用反間計讓曹操誤殺自己的水軍大將,造成了曹操水軍無人操練的後果;接著,黃蓋用苦肉計詐降,將曹軍引入設定的陷阱裡;最後,諸葛亮借東風火燒戰船,曹操八十萬大軍潰不成軍,最後只得逃走。他發現小路鬱鬱蔥蔥,怕有伏兵,結果誤走華容道。這一計計,一環環設得精彩,漂亮,讓人佩服。

  讀到這裡,我彷彿也來到了當時的戰場上,看到周瑜借酒醉讓蔣幹偷走“密信”,陷害蔡瑁,張允;看到了諸葛亮羽扇綸巾,談笑間草船借箭;看到了忠勇的老將軍黃蓋站在船前,指揮者冒火計程車兵攻打敵人的艦隊……

  《三國演義》這本書還介紹了許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感到了鐵骨男兒的氣概。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7

  原來爺爺讀過的書也不都是很難的書,有幾本還是挺易懂的,其中有我喜歡的《西遊記》,這讓我感到驚喜。

  這本書故事有趣,豐富,裡面的人物被大作家吳承恩描寫的栩栩如生。唐僧的精神和意志把我深深地感動了,因為他不怕風吹雨打,堅持去西天取經。多次被妖怪抓到洞裡,他始終有一顆信佛的心。孫悟空可以說是一整部作品的中心,取經時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是他們師徒四人的長途歷險,更是個人降妖除魔的冒險經歷,他在我們青少年的心中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在三打白骨精、三藏惱恨逐高徒這個故事中,別看孫悟空要強,他在跟師傅告別時還忍淚告別的,但到最後他還不是去救師傅了嗎?他就是嘴硬心軟,用東北話講:“這個人兒,槓槓的。”

  跟孫悟空比起來豬八戒還真不算一個英雄。跟孫悟空斬妖除魔的形象比起來,他肯定不如,他還沒有沙和尚忠誠忠厚。看在他有保護唐僧的面子上,我覺得他還是蠻善良的,給他個好評吧。

  沙和尚還真算忠誠,不管怎樣都不會對別人發火,當然除了那些妖魔鬼怪。當師傅和二位徒弟發生衝突時,他在左邊勸一下右邊也勸一下,簡直就是個專業的和事佬。我非常欣賞這種性格,好樣的,沙師兄。

  我覺得《西遊記》是藝術界的瑰寶,它裡面語言豐富有趣,許多寫作手法,比如誇張、比喻等等,體現出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西遊記》內涵豐富,需要傳承下去。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8

  神話小說《西遊記》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終於取回真經的故事。在這漫長的取經路上,最勇敢,本領最大的當然要數孫悟空啦!他是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孫悟空英勇無畏,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他敢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鬥,愣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怪,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怪留情;敢與重重困難鬥,決不退卻決不低頭。我們真應該學習孫悟空這種天不怕地不怕,頑強不屈的精神,敢與一切惡勢力鬥,敢與一切不良現象鬥,敢與一切困難鬥,永遠不拋棄,不放棄,不戰勝它,誓不罷休!

  孫悟空神通廣大,叫人讚歎不已。他會七十二般變化,他變成美女讓豬八戒傻乎乎地揹著;他變成蜜蜂飛進妖精洞裡救出了師傅;他變成了牛魔王騙走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扇滅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他還有騰雲駕霧的本領,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呢!

  他的火眼金睛更是厲害!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棒一棒又一棒先後打死了白骨精變成的年輕女子、老婆婆、老翁。真是見惡必除,除惡必盡啊!我們真應該向他學習,掌握各項本領,做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孫悟空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英雄!他在我心中乃至所有人的心中都樹立了一個不朽的光輝形象。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9

  我又在圖書館中借閱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後來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才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他出山後,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每次蜀國經典的戰役都是經過他的指揮才會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

  第二是趙雲,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為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讚歎說:趙雲真是勢不可擋呀!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後的戰鬥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著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起走。劉備有一個缺點,也是他的優點重情義,在關羽被東吳所殺時,不聽勸告,導致進攻東吳時被火燒連營,西蜀實力大衰,令日後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暑假重讀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只要取長補短,移多補少,就能戰勝一切的攔路虎!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10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讓我真是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著作,它主要講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相互爭鬥,到最後東漢末年時期晉朝統一的故事。

  三國裡面的人物各具形態,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勇猛的張飛,重情義的關羽……

  首先來說說關羽吧,他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放曹操……在一場戰役中戰敗後投降敵人,但是在最後關頭還是回來了,仍然選擇效忠他原來的主公,

  這也算是對主公的一種忠誠啊!再來說曹操,他在整個三國中可是一個奸雄,雖然劉備多次被曹操捉拿,但他並沒有殺劉備,從這點上說明了曹操的大度。而周瑜和曹操卻相反,周瑜眼中最容不下諸葛亮,整天想著要把諸葛亮給殺了好天下太平,這說明周瑜目光短淺,氣量狹小,和曹操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形色色,各有千秋,他們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學習。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11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自稱為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歷進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12

  課本上《西遊記》節選《石猴出世》精彩的內容勾起我的閱讀興趣,我買來原本讀得如痴如醉。今天,讀到了石猴(孫悟空)拜師學藝。故事是這樣的:

  石猴想要訪仙問道,於是漂洋過海幾十年,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父,菩提祖師給石猴取名“孫悟空”。在這裡,孫悟空學會了長生不老之術,學會了七十二變,學會了騰雲駕霧。但是,他學成後公然和師兄弟們顯擺法術,惹得師父生氣,被逐出師門。

  我為孫悟空的求學精神所震撼,為了學藝漂洋過海幾十年。反觀現在學生的求學狀態,不得不讓人嘆息。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鄰居家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極其反感寫作業,每天晚上都可以聽到他媽媽的怒吼。

  現在,我正在寫這篇讀後感,隱隱約約,耳邊又傳來了他媽媽的吼聲:“讀,大聲地讀。這個字你竟然不認識?老師講課,你聽什麼了?”不一會兒,又傳來孩子的哭泣聲,以及磕磕絆絆地讀書聲。我想,開發商提前知道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加強牆體隔音。

  話說回來,如果鄰居家孩子擁有向孫悟空一樣的求學精神,那麼,他的媽媽可能每天會說:“好孩子,學習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寫在最後,希望這個孩子快去讀讀注音版的《西遊記》,學習孫悟空的求學精神,也希望其他的孩子甚至其他大人也可以擁有孫悟空的求學精神。

  四大名著讀後感 篇13

  古典名著《西遊記》家喻戶曉,作者吳承恩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唐僧師徒取經路上離奇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裡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自稱“美猴王”的孫行者了。它“亂蟠桃大聖偷丹”、“陷虎穴金星解厄”、“三打白骨精”等這些精彩的回合,讓我感受到這齊天大聖聰明機智,善惡分明。他大鬧天宮時的傲慢之心溢於言表,連各位神仙都拿這位大聖束手無策,可見這美猴王的志向遠大極為狂妄。但是,這個頑皮的猴王,卻有著赤膽忠心、護主的一面。

  在孫悟空將兩個土匪打死後,唐僧不顧孫悟空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念及自己的慈悲之心卻趕走了自己的徒兒。但孫悟空毫無怨言,怕師傅討厭自己,無論怎麼樣也不敢回去見唐僧,不禁令人感嘆:“真是一隻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猴子啊!”

  這個團隊的取經之路一波三折,他們經歷了諸多磨難,堅持不懈,不畏艱辛,最終取得了成功。團隊的使命之心和堅定的信念感動著我,彷彿自己也加入到他們的團隊,踏上了取經之路,感受著與困難做鬥爭艱辛和取得成功的快樂。

  《西遊記》的玄妙盡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豐富新奇、偉大的想象力,常讀常新,每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收穫,每次閱讀都會被這取經團隊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