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誰在柔軟的角落潛伏隨筆

誰在柔軟的角落潛伏隨筆

誰在柔軟的角落潛伏隨筆

  秋雨連綿。這樣的日子,蕭索淒冷。這是過去的情緒。這些情緒大多與懷念有關。那些永不再來的花季雨季,那些走遠的或是就在咫尺卻走丟的人。常會在這樣的日子,讓人心潮溼。

  博友那年的雪萊說,“經歷越多,越容易傷感,內心軟弱的角落越多。”柔軟的'角落,這幾個字頗動我心。雖然,只是在初上博時,偶爾撞進雪萊的博,卻是一見如故——他的文字他的睿智,還有他的卓爾不凡的才情與犀利。一個網盲,恣意在他的空間出入,雪萊與我,更像是一個遠方的老友,看得見他的文,就會看到他來過的痕跡。這樣的交往,成了某種心靈默契的習慣。

  我終於漸漸風生水起,改了名字——周家丫頭。雪萊卻悄然離開。曾經很勤快地到他那裡,卻依舊是冷茶一盞人無蹤。偶爾,盯著他部落格暗自發呆,暗想:若是他回來,肯定不認識我了。他知道的是我最早的名字——流光碎影週週,以後的妙絕俗人,而再以後到現在一直到永遠的周家丫頭,與他,是生疏的。後來,也就漸漸淡了惦念,就如淡了的很多的舊時人舊時事。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會一直生死與共的人,其實,常常是遺忘得最快的;而我們以為擦肩而過的人,卻是長長久久地潛伏在你的內心裡的。譬如,那年的雪萊。昨夜,看到他在我部落格留下的痕跡,居然,想要流淚,狠狠地,毫無顧忌。

  循著他的足跡走過去,才發現他上了很多新茶。他上茶時,我已經換了舊模樣。想他,看我的字,必定也會覺得我亦不是他記憶中的那個人了吧?

  一直以為他是個智慧的長者。因為他的文字,讓我一直在深深地吸氧,不停地汲取我需要的養分。細讀,才知道原來他很年輕,不久就要做爸爸了。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多麼榮耀的幸福。夜深萬籟俱寂,從電腦前離開,望著夜色深沉,凝視某個遠方,在心裡漫無邊際地想,某日做了爸爸,雪萊當是怎樣的容顏?

  品雪萊博文——《故鄉的原風景》,忍不住留言:總是有淡淡的憂傷。或者,故鄉原本就是個讓人傷感的詞語。至少,我是。很久沒來,以前常來,老友不見,以為是離開。卻未想到還會回來,真是欣喜。問候,秋至冬,一直到很久以後的四季都安。

  雪萊復我:經歷越多,越容易傷感,內心軟弱的角落越多。昨夜去你那喝茶,感慨時光茌苒。同樣問候老朋友,幸福,快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