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刮出來的畫美術教案2篇

刮出來的畫美術教案

刮出來的畫美術教案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刮出來的畫美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刮出來的畫美術教案1

  《刮出來的畫》的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1、初步學習刮畫的方法。

  2、透過刮畫培養學生大膽而細心的素質和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刮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掌握運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產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小釘子、廢圓珠筆芯、小刀、刻刀。

  教師:範畫若干張。

  教學過程:一、談話討論匯入新課

  1、教師出示範畫,請同學們進行比較,它與我們其他的畫有什麼不同?這種畫是怎樣畫出來的?

  (刮出來的)

  2、那你們想不想學呀?(想)

  二、新授

  1、 教師示範“刮出來的畫”的作畫步驟:

  1)用油畫棒在紙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可以塗一層也可以塗兩層。

  (塗一層單色比較簡單,塗得厚,用力就行;塗兩層底色,先淡後深,一層蓋一層。)

  2)用工具刮畫。

  (刮畫可輕可重,刮的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刮畫是鼓勵學生大膽構圖與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熟悉的人、事、物。可以線條為主,適當刮出塊面)

  在構圖上,主體部分畫得大些,運用遮擋關係,刮出輕重,線條的粗細等,畫得多,畫得滿滿的,使畫面內容豐富。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欣賞及講評

刮出來的畫美術教案2

  教材分析


  《刮出來的畫》透過讓學生自由塗色和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油畫棒的方法,達到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在特色過程中自發學會了色彩的和諧搭配,發展了審美能力,並且在盡情塗色中,使兒童的情緒得以宣洩。本次美術教學活動物件為二年級兒童。他們的年齡特點使其具有好奇性、遊戲性,而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處於概念化階段,對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理解、認知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保持其對事物永久的熱情是這一階段美術課的必要。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單色和彩色底版製作的方法,以及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刮畫的方法。

  2.嘗試運用不同紙材、塗色工具創造不同的底版及體會不同材料刮畫的技巧。

  3.培養學生大膽細心的創作習慣,學習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製作底版及刮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嘗試運用不同媒體創作刮出來的畫

  課前準備

  (學生)蠟筆、油畫棒等塗色工具、各種刮畫工具

  (教師)範作、課件、常規及特殊的刮畫工具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範畫(或者民間藝人制作的有關相近於刮畫的作品和有關刮畫方面的錄影),指名要學生述說看到的這幅畫與平時的畫有什麼異同點,自然地引入課題。

  2.學習創作。

  (1)出示課件(學生和教師的優秀作品):學生欣賞時,提醒他們注意底版的製作及刮畫的技巧。

  (2)學習製作方法:觀察書本中刮蠟畫底版製作以及刮畫的.方法,請學生說說製作步驟。

  (3)師生互動討論:塗色、刮畫的方法以及注意點,特別討論作品的創意。

  (4)提供創作建議:①創意:構思與眾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塗色有變化、刮畫充滿熱情、整體富有意境;②塗色:塗雙色時,先淡後深(或反之),一層蓋一層,還要考慮到刮畫時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勻);③刮畫:可輕可重,颳得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別要注意根據畫面的需要,輕重適當;④工具材料:針對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的東西,變廢為寶)。

  (5)教師示範:選擇學生熟悉的題材進行示範,著重講述製作的方法、塗色和刮畫的注意點、構思和創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講和粗演結合、動作到位、抓住要點等)。

  3.學生作業。

  (1)確定主題:讓學生分組說說或獨自思考刮畫的內容,主要選擇自己身邊熟悉的題材(教師可以提供如開心一刻等為主題的有意思的內容)。

  (2)提醒注意:大膽構圖與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創作;體會用不同材料製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畫的感覺;適度地表現自己的感情和創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選擇了合適的紙材;是否塗了和諧的色彩;是否自如地運用了刮畫的技法;是否創造性地刻畫了主題等。

  4.課外延伸。

  (1)嘗試合作創作(和家人、同伴、老師一起)巨大的刮畫作品,如壁畫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來刮畫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頭等,抽空進行刮畫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