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美術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吳冠中作品《春如線》,感受線條的柔美與點的跳躍,並展開大膽想象。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特點來進行水墨畫線條與點的練習。
3、大膽運用線條與點進行美術創作。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PPT 水墨顏料、宣紙、毛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美術作品:春如線。(展現幻燈一:作品)
1、用視覺直觀欣賞。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特別的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幅畫吧!”
“這幅畫與我們以前看到的畫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小結: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中國水墨畫。
“從這幅畫上,你一下子就能看見什麼?”“畫中是怎樣的線和點呢?看看這些線和點象什麼?
2、聽音樂作畫:
仔細聽聽這兩段音樂都給你什麼樣的感受?你認為哪段音樂在畫線?哪段音樂在畫點?
——用手勢書空,老師示範作畫
——交待要求,幼兒用毛筆試一試。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轉眼間一幅點和線的畫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就象老師帶來的這副畫那樣,真奇妙!更奇妙的是,這副畫裡還藏著好聽的故事呢?猜一猜,是什麼季節的故事?那還是讓畫家來告訴我們吧!
二、簡單介紹畫家吳冠中。(展現幻燈二:畫家畫像)
1、介紹作家的人文背景。
他是中國一位很有名的畫家,家鄉就在江蘇,是我們江蘇人的驕傲。他的名字叫吳冠中。“他對大自然特別喜歡——小鳥的鳴叫、小花的搖曳、小雨的纏綿都能激發他的靈感。他常喜歡用流動的線條和點來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記錄大自然的美妙,這副畫就是他對春天的特別感受,被命名為《春如線》
三、再次欣賞作品,暢談、分享不同的感受。(回放幻燈一)
“剛才聽了吳冠中畫家的介紹,我們再來看這幅畫,你覺得這幅畫為什麼會叫做春如線?這幅畫講述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討論)
“你發現這些線條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粗的線條表示什麼?細的又像什麼?這些彩色的.點又像是誰留下來的呢?”
小結:“春天萬物復甦,一切都是新的。小草偷偷的從土裡鑽了出來,細細的。柳樹發芽了,被春風一吹,搖啊搖,像姑娘的長髮飄啊飄,樹木都乘著春天在使勁的往上竄。桃花開了、迎春花開了,白色的梨花開了。春風在輕盈舞蹈、春雨滴答滴答的下著,落在池塘裡,像頑皮的跳跳蟲。小蝌蚪也在水裡嬉戲呢。小動物們也出門玩了,看,小兔,小松鼠一蹦一跳,在山坡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春天會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春天在我們眼中,春天在優美的音樂裡,春天在畫家神奇的筆下。”
瞧,畫家多厲害,用簡單的線條、點就把春天那麼動聽的故事表現了出來, 你們喜歡這樣的畫嗎?
四、創作活動:我來學大師、
“你們想不想學大師,用點和線來畫一副特別的畫呢?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也來創作一幅畫,讓你的線條和點告訴我們好聽的故事。”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瞭解製作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包、擀的技能。
2、 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月餅。
3、 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4、 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 幼兒的墊板、橡皮泥擀麵杖等製作材料。
2、 輕柔歡快的背景音樂磁帶、錄音機。
3、 製作月餅的錄影。
活動過程:
1、 引發幼兒做月餅的興趣,瞭解做月餅的過程。
(1) 引導幼兒猜猜月餅的製作方法,瞭解做月餅的過程。
(2) 觀看錄影,瞭解月餅的加工過程,師生共同商討製作月餅的簡單程式:首先揉好用手團、壓(或用擀麵杖擀成皮狀),其次再選一種顏色的橡皮泥在上面做成自己喜歡的各種形狀或花朵的裝飾。
2、 製作月餅。在音樂背景下鼓勵幼兒大膽製作自己設計的月餅,在製作中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要求幼兒在做完後要把手洗乾淨。
3、 分享月餅。與同伴一起欣賞、學習勞動成果,互相參觀。
活動延伸:
將自己製作的月餅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和欣賞!
教學反思: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揮了想象力、創造力。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鍊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聯想,表現城市中的高層建築、立交橋等形象。
2、發揮想象,大膽畫出不同形狀的汽車。
3、對繪畫活動感興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範畫。
2、大鉛畫紙三紙、油畫棒、水粉顏料、小紙若干張、剪刀,固體膠。
3、已聽過童話故事〈野貓的城市〉。
活動過程:
(一)知作畫方式,產生作畫興趣。
1、 你們還記得〈野貓的城市〉這個童話故事嗎?一群小朋友坐著旅遊車從城市來到森林旅遊,小朋友們怎樣向小動物們“比劃”,來介紹城市呢?
2、 在充分討論後,教師出示範畫,引導幼兒根據有動物可以看到的東西進行“比劃”,介紹城市。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和聯想,如花藤想象成馬路、立交橋,將白雲想象成屋頂、電腦、汽車等,將蘑菇想象成遊樂場的設施。
3、 教師提出繪畫要求:把小朋友分成三組,每組的一部分幼兒畫鉛畫紙上大的城市建築,如:立交橋,高樓大廈等,大家安排好各自要畫的內容,在樹,花、草、雲等想象上添畫,表象城市裡的東西,還有一部分幼兒在小的白紙上畫各種汽車、人、花草、紅綠燈等。
(二)分組進行集體創作〈森林城市〉。
1、分工作畫,教師巡迴指導,立交橋、大廈,可請能力強點的幼兒勾畫好輪廓,其他幼兒塗色。
2、畫好汽車、花草等裝飾物的幼兒,將作品剪下來帖在自己組的大鉛畫紙上。
(三)欣賞評比。
1、幼兒將作品放在展覽區,每組幼兒選一名為代表介紹自己組幼兒的作品。幼兒邊欣賞邊評比出好的作品
活動反思:
今天的主題活動目標是讓幼兒感知樹木的遠近關係,用近大遠小及遮擋的畫法表現出來,在活動進行時我還強調了這一點,並示範了近大遠小及遮擋的畫法,目的是要讓幼兒在作畫時將近大遠小的形象表現得清晰、透徹一點。可是當幼兒將畫好的小樹林作品交給我時,我犯難了,為什麼遠大近小的形象一點也沒有表現出來呢?
我大致看了一下,幼兒交上的畫畫出的樹木位置不管是在前面還是在後面都是一樣大的,有的甚至是前面小,後面反而畫得很大,一點距離感和空間感也表現不出來,畫面比例分配得很不協調和均勻。畫面雖然體現了小樹林的主題,但是卻沒有達到整體樹林遠大近小的狀態。我困惑,難道是我示範得不夠明確嗎?還是我的示範沒有作用呢?
有一次,站在陽臺上往遠處眺望,忽然聯想到了那次的美工活動,我恍然大悟。如果當時讓幼兒站在三樓走廊上往遠處眺望,用視力角度親眼感受樹木或建築物遠小近大的概念時和比例的話,或許幼兒在作畫時手法和體現性就會顯然一點了。因為當時自已只是純粹地在黑板和範畫上讓幼兒瞭解這種空間的概念,似乎有點太牽強了。看來,教學活動在設計和角度位置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視的。教師有時候在活動設計的展開之前應該考慮得更加地細緻一點,那樣完成的作品才有可能是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