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的種植規劃思索的論文
綜合性公園用地規劃設計
有關調查材料表明,在公園中游人散步者較多,約佔遊人總數的78%,而每一個遊人要求的平均面積為60~100m2。因此,綜合公園中雖有多種分割槽,仍以安靜休息區為主,這一特點反應在分割槽規劃中,給安靜區以最大面積,並投入最大精力。在我國進行公園面積計算時,應注意以下2點:一是大城市中公園總面積,應滿足全市10%的市民同時遊園;二是公園應有足夠面積能使居民在休假日進園時不顯過分擁擠。
綜合性公園的種植規劃
公園的種植規劃應在公園的總體規劃過程中,與功能分割槽、道路系統、地貌改造以及建築佈置等同時進行,確定適宜的不同種植型別。不應在其他部分完成後再採用填空白的方法進行規劃,以保證各部分相互配合,全園形成有機整體。綜合性公園的種植規劃要注意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1綜合性公園活動特點
為了保持公園內的.衛生狀況,公園四周要栽植衛生防護林帶,以達到防風沙、隔噪聲的目的。為了避免塵土飛揚,公園內除了栽種樹木外,應儘量多鋪草皮和種植地被植物。公園的綠化要滿足不同分割槽的功能要求,各區可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安排適宜的植物種類和種植型別。如兒童活動區的植物要求體態奇特,色彩鮮豔,無毒無刺;而安靜休息區的植物要求多種多樣,以構建不同的景觀,給人以置身大自然的感覺。體育活動區要求大樹遮蔭,健壯,無飛絮落果,色彩單調和大面積的草地。文化娛樂區人流量大,綠化要求具有遮蔭、美化、四季有明顯特徵等效果,以體形整齊大方的喬木和常綠樹為主,主要建築附近可設花壇、花鏡等[1-3]。
2綜合性公園樹種選擇
公園綠地面積較大,有較多的立地條件和生態環境,如有不同的地形、土壤、小氣候條件的變化等。同時,公園的任務也多樣化,既要容納大量遊人開展文藝科普活動,又需創造安靜的遊覽休息綠化環境,因此樹種選擇除符合一般規律外,還應結合公園的特殊要求。公園中游人密度大,植物的養護管理是個大問題,樹種選擇除考慮園林特點,要豐富多彩外,應當多選擇能適應公園環境的鄉土樹種。
3園林植物的季相交替和色彩配合
植物由於四季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外貌,植物的季相交替也引起了園林風景的季節變化,因此在進行綠化種植規劃時,要充分掌握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透過合理的安排,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園林藝術構圖。公園的綠化種植規劃還應對各種植物型別和樹種比例做出適當的安排,在圖紙上要有所表示,但這一工作隨地理位置和條件不同所用比例出入較大,以下資料僅供參考。綠地中各種種植型別的比例:密林40%,疏林和樹叢25%~30%,草地20%~25%,花卉3%~5%。常綠樹與落葉樹的比例:華北地區常綠樹30%~50%、落葉樹50%~70%;長江流域常綠樹50%、落葉樹50%;華北地區常綠樹70%~90%、落葉樹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