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辯證唯物主義與相對主義的異同及其現實思考論文

辯證唯物主義與相對主義的異同及其現實思考論文

辯證唯物主義與相對主義的異同及其現實思考論文

  摘 要: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核心”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核心”的基礎上創立了辨證唯物主義。而相對主義觀點則由於概念的“模糊”性和立場的不確定性被大多數人歸入詭辯論的範疇。這是對辯證唯物主義、相對主義和詭辯論的哲學內涵理解不清的結果,要理清辯證唯物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哲學內涵及異同點,思考其對於現實生活的啟示。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相對主義;詭辯論

  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包括辯證的唯物論、唯物的辯證法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主要觀點有: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物質即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這些都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相對主義是一種認為事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因立場不同、條件差異而相互區別的哲學學說。相對主義主要是從人的認知角度出發的,因此我們在這裡對二者異同的討論也主要從認知層面來展開。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區別

  (一)是否承認絕對真理

  辯證唯物主義堅持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它從兩個方面闡釋了真理的絕對性: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都有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的客觀內容;另一方面,世界是可知的,每一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而相對主義認為任何事物正確與否都要取決於主體的立場和條件,即使真理也是相對的,不存在一條對世界上所有事物都適用的普遍真理。比如我們常說太陽是紅色的,這是一條真理,但是對於紅綠色盲患者來說,它可能是綠色的。不能因為大多數人色覺正常就以此否定太陽是綠色對於色盲患者的真理性。在真理問題上,顯然不存在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律。列寧也曾說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因此,相對主義不承認絕對真理的存在,他們認為,只要是涉及認識的問題,就不能拋開人的主觀意志去判定,因此就否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對於絕對真理的第一條解釋。從定義上看,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正確反映,而相對主義就是從人腦的不同這一點出發來否定絕對真理的。這兩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合理性,只是認識的角度各有側重。

  (二)是否存在是非標準

  莊子是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齊物論》中提到關於是非判斷的問題,認為任何人都不能判定他人的觀點正確與否。相對主義認為任何觀點都是主體產生的,帶有主觀意志的,因此不能用以評定是非對錯,不具有權威性。而關於判斷是非的標準,相對主義觀點認為是不存在的。這一觀點被廣泛地應用於道德倫理和價值取向問題中。

  辯證唯物主義堅持辯證的真理觀,堅持用真理來衡量是非對錯。而對於什麼是真理,提出了實踐的檢驗標準和邏輯推理的輔助方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在人的主觀認識範圍內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標準,不能用主觀檢驗主觀,用認識檢驗認識。客觀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因為客觀事物也不能把主觀認識和其自身加以對照。而實踐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用以衡量是非對錯的最合適的標準。與此同時,辯證唯物主義不認為這一標準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實踐是不斷髮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新的實踐可能會推翻舊的實踐經驗和標準。因此,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也是不確定的。由此看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更加完備和科學。

  二、辯證唯物主義與相對主義的聯絡

  (一)承認事物的客觀存在

  大多數人認為相對主義過度誇大主體的意志和立場,因此不承認客觀實在,而把它劃歸到唯心主義的範疇,並以此作為辯證唯物主義和相對主義的標誌性區別之一。但是實質上,相對主義從來不曾否定客觀存在,它只是在認知層面上不承認存在的普遍性,不承認對於事物的認識可以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志。從相對主義的實質來看:相對概念是指一個概念有確定的形象概念,但沒有確定的抽象概念。形象概念是事物存在的問題,事物有確定的形象概念即事物是客觀存在的。抽象概念則是引入了人的主觀理解和想象,它是不確定的,因為人的立場、思維都是有差別的。因此,事物是由於接受的主體不同,從而反映的結果才會不同,但是就事物本身而言,它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只有一個屬性--存在,所謂對錯和善惡美醜,都是人的主觀新增的。事物本身並沒有價值,價值是人為賦予的。從這一點上說,相對主義其實比任何一種主義都更加客觀,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唯物觀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承認真理的相對性

  辯證唯物主義承認真理的絕對性,同時又承認其相對性,因為人在一定條件下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是有限的'。從認識的廣度上,真理性認識是在一定的領域下對特定的事物和過程的正確反映;從認識的深度上,真理性認識只是對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層次上的近似的正確反映。與此相似的是,相對主義認為人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獲取普遍有效的知識,範圍有以下幾種可能:1)只侷限於表面的層次;2)感覺與事件;3)經驗到的可驗證事物;3)只侷限於個別事物本身;4)不提可知的層次。總之,相對主義承認並且只承認相對真理的存在。雖然二者的論述不同,但是在真理的相對性問題上論證的原理卻是一樣的。

  三、相對主義不等同於詭辯論

  詭辯論是古希臘智者玩弄概念和文字遊戲的詭辯術。通俗地說,就是以任意的方式,憑藉虛假的根據,否定和動搖一個真理,或者把虛假的道理合理化。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及亞里士多德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批判,並把這種修辭學論辯術貶稱為詭辯。詭辯論是停留在語義層面上的表象的手段,並不涉及問題的本質,試圖透過掩蓋事物的本質而從表象上征服論辯物件。

  相對主義的相似之處在於,它認為一個概念有確定的形象概念,但沒有確定的抽象概念。因此,相對概念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能根據抽象概念的大小來相對的判斷對與錯。由於這種看似隨意的認定,許多學者認為相對主義與詭辯論無異,都是企圖透過主觀意志來篡改概念本身的含義,藉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二者其實有本質的區別,相對主義從人的主體意識出發來界定概念的意義,這本身並沒有錯,是對主體意識的充分尊重和全面的考慮。而詭辯論是別有目的的野心家借用相對主義的原理,過度誇大主體意志和歪曲事實的本來面目,採取誤導式的手段在辯論中取得勝利的方式。可以說,相對主義只是一種思考和認識方式,本身沒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可一旦被個別主體有目的地使用,就容易陷入詭辯論的誤區。但需要澄清的是,相對主義本身並不等同於詭辯論。

  四、關於辯證唯物主義和相對主義的現實思考

  辯證唯物主義和相對主義在對世界的認識上各有不同的觀點,也有相似之處。在肯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同時,並不意味著就應該完全否定相對主義,二者不是相矛盾存在的。值得正視的是,相對主義不是主觀主義,更不是詭辯論,應當正確的理解和看待相對主義。正如休謨所言:“解除相對主義、懷疑論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也是有害的,容易被人利用,解除人們思想的能力,使人們放棄自己的理性和判斷,盲目地信仰和追隨獨斷的教條,受宗教和壞學說的支配,相對主義意味著平權、人文精神。沒有相對主義,哲學的發展便失去了活力,蛻化為一堆教條。”因此,透過對辯證唯物主義和相對主義的比較研究,發現在認識事物和具體事件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二者結合起來,會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道德綁架問題

  在涉及道德倫理的問題上,相對主義往往發揮更大的影響。道德綁架是新時期產生的一個新的問題,它是指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以看似道德的邏輯去約束或規範別人的行為。例如常見的公交車讓座問題,樂於助人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幫助他人終究是道德問題,只有高低,難有對錯。近年來出現一個現象,不主動讓座的青年人往往遭到眾人的詬病甚至老年人的打罵,這是典型的道德綁架現象。我們無法界定讓座行為就是對的,不讓座行為就是錯的,因為不讓座並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只是沒有能夠幫助到他人而已。而什麼時候幫助他人,應不應該幫助他人,全憑自己判斷和考慮,不受到他人的約束和規範,這是一個主觀意志問題,不是價值標準問題。

  道德倫理問題涉及人性、環境和各種條件。可以說,在此類問題上,沒有一條完全適用的標準。因為行為個體屬於不同的群體,依賴於不同的基本信念或背景假定,擁有不同的知識資源,因而在相似的生活境況下處理同樣的或相似的問題時,他們自然有不同的、並且永不可能是相同的理由來選擇信念和行為[1]。再回到公交車讓座這個話題上,青年人不讓座可能是自己身體不舒服、過度疲勞,也可能認為對方身體健康,並不需要自己讓座等等。如果冒用道德的武器去批判這些不讓座的人,其行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在涉及道德倫理的問題上,公眾應該適當借鑑相對主義的觀點,尊重個人的立場、思維的不同,切勿以固定的標準去規範所有人。

  (二)教育問題

  在教育方面,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相對主義觀點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要把兩者結合起來運用。

  辯證唯物主義有助於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實踐以獲得真知的品質。蘇格拉底認為,辯證法就是透過問答討論,在問答中不斷揭露對方的矛盾,使對方承認矛盾並不斷修正錯誤從而引導逐步認識真理的途徑。馬克思主義借鑑吸收了這種辯證法的思想,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矛盾,發現錯誤並糾正而取得進步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辯證思維,使學生掌握學習進步的技巧。

  相對主義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啟發學生自主創新。在相對主義的觀點裡,是非對錯沒有固定的標準,強調主體意志對於事物判定的影響。這種觀點有助於消除應試教育中的僵化思想。因為沒有固定的標準來評價是非對錯,因此也不能以固定的答案來判定學生答題的對錯,不能以考試成績來判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如果能夠適當拋開這些束縛因素,啟發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肯定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探究和發現,就能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培養髮散思維,有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江天驥,李滌非.相對主義的問題[J].世界哲學,2007(2):32-40.

  [2]殷華成. 簡論現象學視域中相對主義、詭辯論和辯證法的關係[J]. 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10):30-33.

  [3]邸利平,袁祖社.“相對主義”與“絕對價值”之爭--價值相對主義與現代性精神存在根基的缺失[J].人文雜誌,201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