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拓展訓練對特困大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性的影響論文

拓展訓練對特困大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性的影響論文

拓展訓練對特困大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性的影響論文

  如今拓展訓練這一活動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一些公司、組織、事業單位等每年基本上都會舉行一次拓展訓練。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激烈的競爭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人們的素質要求也在日益增高,已經不僅僅侷限於簡單的知識層面。人才的培養更多側重於人的能力的培養和利用,如人的社交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探險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在人的發展過程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而拓展訓練,對人的這些能力的培養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有利於人們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所以,備受人們青睞。

  一、研究物件與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物件為隨機抽取的128名大學特困新生。並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展開研究:

  1.文獻資料法。

  課題組成員查閱了拓展訓練、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方面的文章40多篇,10餘篇關於此研究的碩士論文,旨在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和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課題組成員查閱了各種相關資料,邀請12位體育學、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對問卷的設計和處理提出了寶貴意見,最終確立調查問卷內容。本研究為兩套調查問卷,一套為大學特困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一套為大學特困新生社會適應調查問卷。課題組成員定期對128名特困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3.對比分析法。

  課題組成員對大學特困新生樣本首先進行了心理問卷調查和社會適應調查,一個月之後對以上樣本再次進行調查、對比分析,確立樣本的可信度。最終確立樣本的可信度為94.3%,樣本非常可信。透過一年的實驗研究,再次對樣本進行了調查,將調查結果前後進行了分析和對比,最終得出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1.大學特困新生的心理現狀調查統計。

  透過問卷調查128名大一新生特困學生,實驗前後對他們的心理進行了調查統計,如附表1、附表2.

  從附表1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特困新生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他們缺乏自信心,生活和學習處於被動狀態,家庭壓力較大,平時的情緒不穩定,經濟困難,不適應學校生活,適應能力差,溝通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較差,無團隊意識,生活態度比較悲觀。

  從附表2中可以看出,透過拓展訓練,特困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標基本上都有所提高,出現了較好的轉變,積極的心理因素和活動方式得到了改善。

  2.大學特困新生的社會適應調查統計。

  透過問卷調查128名大一新生特困學生,實驗前後對他們的社會適應進行了調查統計,如附表3、附表4.

  從附表3中可以看出,特困新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總體較差,其中,人際關係適應和滿意度最差,不能適應校園環境的人數也較多。目前,獨生子女較多,學生在家裡的地位都很高,有些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自己動手能力很差,許多事情都由家長包辦,來到學校之後,學習沒有家長陪,吃飯需要自己買,自己洗碗、洗衣服,一切事情都需要自己決定,所以學生很難適應。這就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

  從附表4中可以看出,在拓展訓練之後,特困學生適應指標都有所提高,情緒趨於穩定,逐漸適應學校生活。

  3.分析。

  從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看,我們從附表1、附表2的對比中發現,透過拓展訓練,特困大學生自信心有所增強,生活學習壓力減小,這說明大學生找到了緩解壓力的方法,人生價值觀的逐漸形成,生活中能夠調節自己,讓自己能夠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態,學會與同學相處,同學關係逐漸改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不滿情緒有所降低。從附表3、附表4中可以看出,透過拓展訓練,他們在學習、生活由原來的不適應慢慢改變,情緒也得到改變,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和諧,逐步融入到學校、班級、宿舍中來。由此可見,拓展訓練對特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有著積極的干預作用。

  三、結論與對策研究。

  (一)結論。

  拓展訓練有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使特困新生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質。拓展訓練能使特困新生正確評價自我,使特困新生情緒健康。拓展訓練能使特困新生人際關係和諧。拓展訓練有利於特困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對於大學生走上社會,謀求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策研究。

  1.學校心理諮詢部門應積極對大學特困新生的心理進行監督。

  現在各所高校都有心理諮詢中心,或者有心理教研室等部門,這些部門在完成學生日常的心理諮詢的同時,積極關注特困新生的心理狀況,對他們的心理進行必要的監督和開導。

  2.開展拓展訓練促進學生身體健康。

  拓展訓練中的許多專案可以說就是一個治療心理疾病的良藥。在訓練過程中,能讓特困學生找到自信,學會交友,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有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

  3.開展拓展訓練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大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得到快樂。許多大學生由於多種原因,對學校環境不適應,人際交往能力差,最終走上退學道路。而拓展訓練能夠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人的交往能力。特困新生在參與了拓展訓練之後,這些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所以一年最好參與1-2次拓展訓練。

  4.學校、家庭、社會給予一定的幫助。

  學校、家庭、社會有義務幫助特困生完成學業,不僅僅在物質上給予幫助,還要在精神上給予支援,不鄙視他們,也不排擠他們,幫助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季景盛,覃陽,昌羽紱。高校體育課程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4)。

  [2]胡玉華,朱小毛。體育教學中運用拓展訓練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

  [3]常會麗,於海濤“.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4]李國巖。從拓展運動的特點和功能談其普及和發展前景[J].山東體育科技,2005(4)。

  [5]張衛軍。高校體育課程實施心理拓展訓練探討[J].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5)。

  [6]劉勰,聶環玲。對高校開設體育拓展訓練課的構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