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論文
【摘要】語文是初中教學的一個基礎性學科,是以分析、解讀課文內容主旨思路為主的教學方式。長期以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大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很低。因此,對初中語文教學體制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要想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就要努力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不斷的探究與創新,始終以學生的學習思路為主要落腳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教學藝術,利用設定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形成強烈的求知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人根據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年經驗,在教學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供大家鑑賞。
【關鍵詞】設問;情感;人文
一、設問教學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透過設立情景,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在學習中努力地發現情景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就是設問教學法。教師應利用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將設計的問題有效地植入課堂教學之中,透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得出的結論為教學的依據,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精神,創造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與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循序漸進,有效地激發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熱情和興趣。
如何進行設問教學法呢?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從中設計出引導學生解決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思維空間,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的探究和分析。對於問題較為偏難的情況,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對問題的討論和研究,透過學生自主的探究和討論,充分地提升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並對問題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老師對結果進行認真的評價,透過設問教學的過程,讓學生把教學中的問題徹底吃透,提高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設問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對設計的問題分為不同的層次,根據從簡到難,步步深入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情況出發,設定符合學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的問題,調動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熱情,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利用自己所具備的能力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創造給每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尤其要努力引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投入到設問教學中來,鼓勵他們積極的發言,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並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給予肯定,讓學生體會參與和成功帶來的愉悅,讓學習不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信心。
進行設問教學法時,我們也要注意一些問題,如,在教學中,教師要具備較高的授課水準,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語言過於生硬,表情嚴肅,缺乏幽默感,就無法激起學生對設計的問題情景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達不到設問教學的`目的。此外,學生在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時,教師要有能夠控制課堂的能力,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防止因為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教學目標發生偏離。設問教學法是一項根據課本內容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的綜合性教學方法,它能夠在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很好地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達到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情感教學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高尚的品質,利用情感方式,透過豐富的感情色彩,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實現教學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各種手段,營造出濃厚的情感氣氛,充分體現出文章內容的“美”,用情感來引導學生進入到課文描繪的場景之中,體驗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要抒發的情懷。例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時,老師引用一首催人淚下,符合文章題材的歌曲《父親》,帶領學生進入文章的閱讀,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讓學生感受父子情深,體會自己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透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的效果與作用,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根據文章對父親的背影、父親的動作、父親的語言、兒子的眼淚的描寫,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一段話: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透過情感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偉大的父愛,去體會親情,達到本課所要體現的教學主旨。
三、注重人文性教學
現代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體現人文性的特點,但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強調分數,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習慣將文章分解開來,分別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枯燥的語法分析,單純重視理解性和概括性的教學,將文章的整體意境給破壞了,忽視學生對文章欣賞能力的培養,學生逐漸失去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2)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人文教育,被某些老師誤解成為思想品德的教育,向學生生搬硬套地傳授思想道德觀念,而不是從學生的情感出發;(3)在採取人文性教學時,老師過分重視文章的思想意境,而脫離了現實生活和文章原本要表達的實際意思,使整體的教學思路發生了偏移。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進行語文人文性教學時,要以語言的思想文化為起點,在語文教學中貫穿人文性,讓學生體驗每篇文章所蘊含的感情色彩,使學生將文章的鑑賞,當做是一種抒發感情的方式,真正感受到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充滿終身學習的動力。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學習的目標,精選一些具有閱讀意義和特色的文章,並對文章的內涵和主旨,展開討論學習,使學生在反覆品味文章的過程中,吸收優秀的文化營養,提升文化素質,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認識到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形成適合自己的,同時具有個性化的語文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結語
總之,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探究,把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把課堂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充分利用設問教學法,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注重情感教學和人文教學的把握,整體推進語文教學的不斷髮展。
【參考文獻】
【1】農尚仁.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的探討.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2).
【2】付清蓮.論初中語文教學之人文精神構建.理論經緯.2009,(9).
【3】李山林.人文精神的內涵與人文教育的實質.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