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院校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論文
【摘要】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第一線高階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校內實驗室建設及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文旨在透過研究高職院校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習基地校企合作
一、引言
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高階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凸顯高職人才的技能性、實踐性和職業性等特點,高職院校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許多院校在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教學上,注重理論教育,忽視實踐教學,校內缺乏必備的實驗室,校外又無穩定的實習基地,這對積極健康地發展高職教育極為不利,高職院校如何有效地建設和管理校內外實習基地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
二、校內實驗室建設問題及對策
實驗室是高職院校開展實驗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的重要場所,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專業技能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建設是高職院校中與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課程建設緊密相連的重要基礎建設,因此要求我們必須認清問題,找出對策。
1、校內實驗室建設的問題
(1)院校對實驗室的資金投入不夠。由於實驗室的建設需要購買大量的教學儀器裝置,而且裝置隨著使用年限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還需要不斷更新,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許多學校為了擴張把大量資金放在基建上,卻沒有把實驗室的建設問題提高到一個戰略高度,只是可有可無或者“可早有,可晚有”,思想上不重視,投入不足,實驗教學條件急需改善。
(2)實驗室日常管理不夠完善。實驗室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環境優美,整潔衛生,學術氣氛濃厚,教學秩序井井有條,實驗裝置完好率高,各科教學檔案保管齊全。當前,雖然一般院校都有專人管理實驗室,但由於人手少,事情多,一些學校尚不能完全做到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相關工作做不到位,工作效率和裝置效益還不夠高。
(3)實驗技術隊伍狀況與承擔的任務不相適應。由於“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課輕實驗”的傾向當前還存在,因此一些學校對實驗技術隊伍的地位與作用認識不夠正確。作為“教輔人員”,他們在進修、待遇、職稱評定等方面都沒有得到學校的足夠重視,有業務能力的教師不願到實驗室,導致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學歷、素質和技術水平下降,學歷、職稱結構極不合理,挫傷了一些部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際上,實驗技術隊伍和教師隊伍一樣,都是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基本條件。實驗室水平的高低,不僅在於是否擁有先進的儀器裝置,同時還要看它是否擁有一支思想作風好、技術水平高的技術隊伍。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實驗科學的作用將越來越被重視,實驗技術、實驗裝置將越來越多地向多學科、智力密集型方向發展,將越來越多地實現模擬化、綜合化和精密化,對實驗技術人員的要求將越來越嚴格。
2、校內實驗室建設的對策
(1)加大實驗室的建設投入。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實驗室正是安排學生校內實踐教學的必備場所,為實現教育部關於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實驗室的投入,確保每個專業都設有相應的實驗室,實驗室的環境佈置和裝置要符合教學要求,裝置要經常維修和更新。
(2)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在實驗室內通常有許多儀器、裝置、材料等,對它們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和維修等是一些不可忽視的基本問題。因此要健全完善實驗室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實驗室工作基本上做到工作有目標、辦事有規章、操作有規程、安全有保障,確保專人管理,專人維修,使實驗室能夠高效有序地運轉。
(3)加快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實驗技術人員作為實驗室工作的主體,是影響實驗室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首先要加強對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只有實驗室技術人員不斷的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才有可能適應實驗室的工作。同時,要完善對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我們有必要制定實驗教師的職責、工作量分配、工作實績核算、獎懲、分級定性考核等相關規定、條例。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往往能更好地激發實驗教師的工作熱情,既對他們的工作成績有客觀的評價,同時也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既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實驗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
三、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問題及對策
高職院校的校外實習是學生真正走出校門前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建立校企合作關係,建設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校外實習基地,是進行校外實踐教學,建構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前提。目前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認識這些問題並加以解決,是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目標的關鍵之一。
1、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問題
(1)學校與企業追求的目標各不相同。企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學校追求的目標是培養合格人才,雙方都是隻考慮自身的利益,沒有真正實現校企雙方的雙贏雙收。從表面上看,各個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簽訂協議,實行校企聯合,建立了實習基地,但實際上雙方“貌合神離”,各自為了自身的利益進行合作。一些企業從自身角度出發,傾向於社會聘請,不願意“訂單”培養,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相關投入。雖然還有一些企業與高職院校之間實行“訂單”培養,但也是短期的多,長期的少。高職院校從自身角度出發,為了減少實習費用,降低裝置資金投入,想盡一切辦法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加大實踐教學力度,而實際上大多都是高職院校單方面積極主動。學校一方面給企業實習經費,一方面“乞求”工人師傅傳授較多的.實踐經驗給學生,而企業擔心因實習生沒有實踐經驗而影響了正常生產,大多消極被動,實習效果不夠理想。
(2)高職職業能力培養模式與企業生產模式的矛盾。我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模式比較特殊,是“兩階段”模式,前期在學校學習,後期(通常安排在學生畢業前最後一學期)在企業實習。這種模式意圖讓高職學生在第一階段透過在校學習,基本掌握崗位要求的知識和技能,然後在第二階段的企業實習中,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鞏固和豐富化。但這種培養模式自身所存在的弊端限制了企業實習作用,因為實習時間短,一方面為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帶來了困難,另一方面沒有達到鞏固專業能力的目的;然而一些非專業的關鍵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大量的工作經驗,透過學習、思考、與他人協作等方式才能形成,這也需要保證實習時間才可能實現。由於學生從開始工作到適應工作有一個過程,那麼實習時間短,導致了學生剛適應工作,即將取得效益的時候,實習就結束了,明顯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管理,而之前企業投入的培訓精力與費用也隨之付諸東流。
2、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對策
(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校企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有效途徑。經濟利益對校企合作的影響具有決定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希望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支援高職院校開展實習教學活動是非常不現實的。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透過行政指令的校企合作方式已經成為過去,使校企合作處於舉步維艱的境地,產生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新問題和新困難,但這些新的問題和新的困難並非不能解決。如何確保雙方的利益,特別是確保企業的利益是關鍵。事實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日益激烈,企業不是怕人才多,而是怕沒人才,而學校正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問題的關鍵是學校培養的人才是否是企業所需的。如果不是,企業沒有義務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也沒有必要為了幫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損失了自身的利益。但如果學校培養的學生恰恰就是能很快融入企業文化,具有培養前途的潛在“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生力軍,那企業參與學校的教學環節就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實踐證明,“訂單式”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解決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困境的一個有效途徑之一。訂單,源自商業經濟活動範疇,一般是指買賣雙方訂購貨物的合同、契約或單據;也指一方在生產經營中,按與客戶簽訂的合同組織安排生產的一種生產模式。高等職業教育的“訂單式”模式,是指用人單位與高職院校確定契約關係,聯合培養特定崗位要求的人才,且學生畢業後按照契約約定,到該用人單位進行就業的教育模式。簡而言之,就是用人單位根據崗位的人才需求下“訂單”,高職院校根據“訂單”要求實施校企合作教育,培養崗位所需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為高職教育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為校企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搭建了平臺,找到了途徑。當然本文認為“訂單式”培養模式絕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簡單合作,而是指校企之間的深入持久的廣泛合作。合作雙方要充分利用各自優勢,一方面企業可定期派領導或具有豐富經驗的師傅來學校,給在校生培訓企業文化,指導校內模擬實訓室的建設;另一方面高校教師可以利用假期去企業給員工進行理論培訓,帶去最新的行業資訊。總之“訂單式”培養模式就是要利用企業與學校的各自優勢實現共贏。
(2)校企共同投資的實習基地可以作為第三方獨立機構對外經營。對於學校來說,可以把那些行業、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利用企業在職工培訓方面的現有條件,和學校培養人才的優勢共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可以由企業領導擔任董事長,由學校與企業雙方共同管理並經營,既可安排本校學生和本企業員工實習和培訓,同時也可接納其他學校學生實習,甚至要面向市場開展培訓與職業技能鑑定及技術服務,使其成為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鑑定與技術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培訓中心。這樣的實習基地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也甚至能夠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必定會樂於參與,從而達到共贏。
【參考文獻】
[1] 何偉、沈晶:校企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幾個問題的探討[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07(2).
[2] 李平媛: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建構高職實踐教學體系[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3] 王怡然: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與就業問題研究[J].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