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新課程教學情境的創設論文
關鍵詞:教學情景 創設原則 創設方法 科技熱點 社會熱點
摘要:教學情景的創設應具有趣味性。美國心理學家斯奇卡列說:“好奇是學生的原始本性,感知會使學生的心靈昇華,為其未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學生只有對所探究的問題產生興趣,才能主動參與,並在探究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例如,在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時,“將氧氣通入到放置在溫水中的白磷上方,會有什麼結果?”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但聽到最多的是:“白磷在水中怎麼可能燃燒呢?”然後老師就這個問題進行演示實驗,發現溫水中的白磷卻燃燒起來了,順勢告訴學生物質燃燒需要的條件只是可燃物達到著火點並且跟氧氣接觸。學生頓時有所領悟。
實踐表明:良好的教學情景設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的探究能力良好,並影響探究活動的實效,決定著學生探究能力形成的程序。教學中如何恰當地創設教學情景呢?我認為應堅持正確的原則和選擇好的方法。
一、教學情景創設的原則
1.教學情景的創設應具有真實性。教學中學生探究的問題絕大多數是前人已研究過的,有現成的結論,但對於學生而言卻是新穎的。當他們面臨這些問題時,同科學家們當時的心境是相似的,老師將探究的周圍環境創設得越真實,學生心理上的探究動機就越強烈,探究的慾望就越大,探究過程的收穫也就越大。
2.教學情景的創設應具有趣味性。美國心理學家斯奇卡列說:“好奇是學生的原始本性,感知會使學生的心靈昇華,為其未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學生只有對所探究的問題產生興趣,才能主動參與,並在探究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
3.教學的創設應具有適宜性。一個有難度但又可以讓人嘗試,足以引發探究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並能引發另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但是,探究問題的難度過大,所講述知識又與初中生的基礎相關太遠,則會讓學生掃興,進而損傷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降低探究的慾望。因此,創設的教學情景應具有適宜性。
4.教學情景的創設應具有針對性。教學情景的創設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牲、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針對不同的教材、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方法。切忌只圖表面熱鬧,佔用過多的時間,而學生提出的問題又與情景問題相去甚遠,導致老師只能無可奈何地自己指出要探究的問題,從而失去創設教學情景的意義。
二、教學情景的創設方法
1.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入手創設教學情景,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關注;又能夠讓學生聯絡已有的經驗,揭露他們的已有認知,激發他們流露自己的想法,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利用學生的學習問題創設情境。透過設定與學生已有知識相沖突的教學情景,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急需解決問題的願望。
3.利用實驗過程、結果的新奇創設教學情景。初中生對實驗充滿了好奇與渴望,對那些走出他們預料的實驗結果,更是驚歎不已,都希望自己能新手來完成。因此在教學中若能透過實驗來創設與教學密切相關的情景,定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進來,例如,學習“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時,可分別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下列兩個實驗:
(1)在5只小燒杯中加入適量的鹽酸,而後分先後順序加入大小相同的銅片、鐵片、鋅片、鎂片和一小粒綠豆大小的鈉,觀察現象。
(2)向盛有跑題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投入自己所帶的無鏽鐵釘、刀片等鐵製品,觀察現象。
4.利用真實而又有啟發性的故事創設教學情景。故事和傳說都是中學生所喜聞樂道的,選擇一些與將要學習的新課題有關的真實動人的故事,定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作出各種假設,進而產生探究的慾望。
5.利用社會熱點和科技熱點創設教學情景。許多社會、科技熱點與中學科學都有一定關聯,若能及時捕捉並用於教學情景,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狀況,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體會到高科技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增加學生學習信心,引導學生學好科學為人類造福。
小結:情境教學強調為學生創設完整,真實的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的認知需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體驗學習,完整地經歷從識別目標到提出和達到目標的認知全過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漲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沉重的負擔。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科學教師要樹立新課程理念,在科學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交流、不斷反思,這樣一定會使科學課上得有聲有色,學生也會對科學課產生越來越濃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蔣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27
[2]上海市中學《生命科學課程標準解讀》顧福康鄭曉蕙2006年8月第1版
[3]《淺談農村中學如何開展科學教學》張義珍《科學教學》2004年第29卷第3期
[4]《探究實驗教學設計》張苗 沈雁 曹曉晨《科學教學》2005年第5卷第4期
[5]萬錦柔.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北京: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電子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