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業系統設計如何體現新課程理念論文
“作業系統按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標有計劃地設計出來的一套練的方案或題目”,它包括課文的作業、單元的作業,整部教科書學生作業的型別、題型、數量。作業系統作為中學語文教材的四大系統之一,長期以來卻受到研究者的忽視,它的結構和編排往往得不到教材編寫者的重視。顧黃初先生認為,教材功能的延展發揮是知識、範文、作業和助讀四大系統的有機統一、協同作用,因此在重視知識的優選、範文的精擇的同時,應強調作業和助讀系統的最佳化設計。著名語文教育家朱紹禹先生曾說過:“只把課文的典範性看做是語文課本的生命,既不符合現代教材觀,也不符合現代語文課文的實際。現代的語文教材觀,是既要求遴選典範而恰當的課文,又要求設計內容充實而又富有啟發性的練習思考題,還要穿插配合必要的影象,以及編寫語文知識等。這時語文課文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同最初的課本的一個重要區別。”可見,作業系統是現代新型語文教材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它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著眼於語文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時代要求,提出與聞新課程教材編寫的一系列新理念,打破了傳統的語文教材觀,開拓了語文教材改革與建設的新視野。作為語文教材的四大組成系統之一的作業系統也必將以全新的面孔來應對課程標準。那麼,如何在語文作業系統的設計中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呢?本文試從課文後作業的角度來談新課標下語文作業系統的構建。
新課標給語文作業系統帶來的變化有:
一、形式上的變化
1、題型由單一走向多元。作業系統題型單一、陳舊、缺少變化,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勢,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新課標提出:“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絡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因此,作業系統的題型應當力求新穎,多樣,並儘可能貼近生活中語言運用的實際。只有加強題型的多樣性,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的開闊,才能激發學生的練耳、練手、練口、練腦的興趣。在中學語文教科書的作業系統中,常見的題型有註解、答問、論述、列舉、概括、歸類、作文等等。這多半屬於所謂的主觀性的題型;有選擇、改錯、判斷、填空、列表等等,這多半屬於所謂的客觀性的題型。上述種種題型,又可以衍化出種種不同的出題方式,可以透過眼視、耳聽、口說、筆述等不通的途徑來完成,以利於對學生進行讀寫聽說的全面訓練。以作業系統中的作文為例,就可以改寫、仿寫、續寫、寫讀後感、心得、評論、演講稿等多種題型。
2、題量由多到少而精。新課標認為,“語文知識、課文註釋和練習應當少而精”新型作業系統的設計應充分體現新課標的精神,減少題量,精選練習,把學生從過去練習題的汪洋大海中解救出來,讓學生多些時間來讀書,夯實一生的精神基座。另一方面,也把老師從練習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語文教改的實踐中去。根據這一原則,教讀課文一般可以安排三、四道題,自讀課文一般兩道題。練習題的設計,一般包括整體感和課文、文筆精華研討和開放性,拓展性練習。整體感知的練習,強調讓學生自主地閱讀課文,多數課文都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部分名家名篇則要求背誦。同時,也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技能,如熟練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學習圈點批註和做摘錄卡片,學習朗讀、默讀和精讀的方法等。文筆精華的練習,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語言,或揣摩課文中精彩的'語句,或聯絡上下文,重點品位語句的含義,以積累精彩的語言,培養語感。開放性、拓展性聯絡,或進行比較閱讀,或聯絡課外閱讀、或結合綜合性學習活動進行,以突出探究、體驗。討論等學習方式。
3.編排形式的變化。新課標提倡“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靈活多樣,避免模式化。”語文教科書的演變過程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惟有作業系統,幾十年如一日,惟一的變化是將原來的練習改為研討與練習或思考與練習,而在編排上還是沿襲以往的體例(練習一、二、三),缺乏趣味性、靈活性。這種單調枯燥,一成不變的編排,使得作業系統落後於其他系統,難以體現新課標的精神,成為整本教科書中的一個“敗筆”。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鑑國外作業系統的編排形式,如俄羅斯的教科書,用藍色數字表示口語和書面語有關的專門練習,藍色右上角加“*”號表示提高難度的練習,圓黑點表示複習所學材料的作業。英國用“→”來標示作業的要求,用連續的“→→”來標示作業的步驟,用各種色點(紅、綠、藍)標示活動作業的專案。我國教材的作業系統也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編排得更加靈活,富有趣味性。可採用符合的方式,例如:用五角星來表示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用問號表示可以討論的內容,用感嘆號表示需要重視的內容。也可以採用圖案的方式,例如:用電腦的圖案來表示基於網路的探究性學習題型,用一群孩子來表示合作學習題型。除此之外,還可用不用的標識將練習題分出層次來,例如用深淺不一的符號來表示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
二、內容上的變化
新型作業系統的設計應有助於知識的延伸、拓展。現有的語文作業系統可以說是課文的簡短重現,它的內容大多數直接選自於課文、設計的目的也是為理解和鞏固課文服務。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新型作業系統應基於這種理念進行設計,從課內出發,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延伸,力求突出“大語文教育”的特色,呈現出變內向聚斂為外向延伸的開放式設計格局,立足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延伸、拓展型作業系統設計可從三個方面進行:
①提供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做“福建”,其內容包括有關作者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其他文體介紹等。
②拓展性練習題的設計,可以單獨設題,也可以滲透在整體感知和文筆精華的練習題中。
③相關網站的介紹。可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也可以根據作者進行,還可以根據相關內容進行。如在《論語六則》一課後列出有關孔子的網站
2.注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新課標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以往的作業系統也有思維訓練,但大都強調的是基礎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的回答多為認知記憶性和推理性的問題,他們只需要對實施或其他事項作會議性的重述,或經過認知、記憶和選擇性回想等過程,從事再認行為。至於設定標準或價值觀念,據以對事物從事評判或選擇的批判性問題,就比較少。創造性思維作為思維能力中一個最活躍、最可貴的因素,它的培養離不開創造性思考。新型語文作業系統的設計中應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編制這些創造性思考能力的訓練的問題時,要考慮以下三個原則:
①問題沒有單一標準的答案。
②問題的答案不是僅限於現有的教材內容。
③問題的敘述應以學生的知識為基礎。學生在回答創造性思考能力訓練的問題時,須將要素、概念等重新組合或採用新奇、獨特的觀點,作出異乎尋常的反應。如《荷塘月色》一文可以構建這樣的練習:設計清華園的荷塘公園。朱自清筆下的荷塘位於清華大學校園,假設校長在朱自清逝世後,打算以荷塘為中心建設校內公園……如果你去應徵,會交上一份什麼樣的設計圖呢?這種型別的問題可以較好地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不是在已經暗示或提供明確答案的基礎上,讓學生複述或既定的思路思考,求得一致的答案。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並無單一性質的標準答案。
在新課標下,我們期待著這樣的作業系統:能較好地將課前思考,課中學習,課後延伸銜接起來,與教學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前瞻性;題型多樣,題量適用,編排靈活;重視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增加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題目。我們期待這樣的境界:學生的常規練習能在教材的作業系統裡解決,並透過作業系統實現其知識和能力的構建、鞏固、生成、遷移。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最終真正提高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