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基於問卷調查的就業指導工作新思路論文

基於問卷調查的就業指導工作新思路論文

基於問卷調查的就業指導工作新思路論文

  【摘要】文章認為高職院校應建立就業指導工作的長效機制,注意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擇業觀,重視創業精神的傳承和創業能力的培養,要依託學生社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解決就業問題夯實基礎。

  【關鍵詞】問卷調查;就業指導;期望值;多元化

  為了解職業學院學生擇業就業前的準備情況、就業意願及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建議等,也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就業指導和教學工作提供依據,2007年9月我們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文就此次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初步分析並提出了相應建議。

  一、調查物件與方法

  (一)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以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二年級學生為物件。面對三年級的頂崗實習,他們急需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瞭解人才市場的供求狀況。因此,瞭解他們在就業選擇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很有必要。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形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自行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針對學生對就業形勢的看法、就業意願、確定工作單位的首選因素等問題,共設計了13道選擇題和一道開放題。另外,還採取了訪談、個案研究等方法收集有關有效資訊。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2份,回收450份,有效回收率99.6%,較好地保證了問卷質量。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普遍認為就業形勢嚴峻,但對就業前景持有樂觀態度

  在“您認為目前高職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怎樣?”的選擇中,48.9%的同學認為十分嚴峻,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34.2%的同學認為“有點嚴峻”,這兩者的比例高達83.1%,這表明大多數學生都能清楚地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學生對近幾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瞭解甚多,能準確地預測到自己的就業前景,具有憂患意識,對學生將來的就業很有幫助。當問到“你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持何種態度”時,選擇樂觀的同學佔53.6%,一般的佔27.7%,不樂觀的佔12.7%,不清楚的佔6%。表明大多數學生對自己就業充滿信心,對就業前景基本持樂觀態度。但仍有近1/5的學生心理壓力較大,面對就業,有些不知所措。這就需要我們加大就業指導的力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形勢,分析利弊,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信心。

  從專業來看,工商管理專業對就業前景的樂觀程度較高,會計電算化專業則相對較低。這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不同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不同境遇,提醒我們要對某些專業的學生給予特別關注,要採取措施引導他們增強適應性,拓寬就業面。同時,也應引起我們在專業設定上的深刻思考,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和專業設定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基點,加速專業結構的調整,脫離市場的專業必然導致就業不暢。

  (二)學生渴望專門的就業指導與服務

  學生非常重視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94%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課開設得十分必要。學生希望從就業指導中獲得的資訊是多方面的,尤其集中在“求職指導”和“反饋就業資訊”上。因此今後的就業指導要特別重視“求職指導”和“反饋就業資訊”兩項工作。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近幾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斐然,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已成為學生獲得就業資訊的主要渠道,在學生就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問到“你準備透過什麼方式確定你的就業單位”時,選擇“學校招聘會”和“學校推薦”的學生分別為77.1%和34.9%,這足以說明學院的就業工作卓有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很少透過社會、家庭、朋友等其他渠道,對學校推薦存在很大的依賴心理,存在著“等、靠”的現象,主動就業、積極參與就業市場競爭的意識不強,缺乏擇業的主動性。這就要求在今後的就業指導工作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積極主動地蒐集就業資訊,為就業廣開門路。

  (三)學生不再苛求專業對口,更加註重自身長遠發展

  近幾年高校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與專業不對口現象較為普遍。本次調查顯示,對於專業與工作的不對口現象,有63.1%的同學認為會給就業造成一定困難,但可以克服。12%的同學認為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容易適應。而選擇專業與工作不對口,根本無法就業的只有1人。這說明我院學生在擇業方面正在淡化專業觀念,能夠正視工作與專業不對口現象,對於不對口造成的困難,也有信心克服。事實上,高職教育只是基礎教育的延伸,學生所掌握的只是本專業最基本的內容。大學生應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注重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拓寬自己的就業領域,確立“寬口徑”就業觀念。就業指導也必須及時跟進,應教育學生在求職時尋求興趣與職業的最佳結合點。

  為了調查對就業的影響因素的認識,設計了問題“你認為找工作中哪些因素最重要(多選)”,有76.4%的同學認為是所學專業,這說明他們雖然不求專業對口,但所學專業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就業。另有66.2%的同學選擇各類等級證書,56.7%的同學選擇交往能力,52.4%的同學選擇求職面試的方法技巧。這表明學生很看重自己的綜合能力。這也是企業所重視的,美國通用電氣塑膠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單偉航說,他們在招聘人才時最看重的是綜合能力而不完全是專業知識。

  當問到“你確定工作單位時對下列因素的重視程度如何”時,學生重視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個人成長與發展,同事關係與友愛程度,晉升的機會。最不重視的選項依次為:招聘廣告的吸引力,招聘會的規模和聲勢,工作能否與個性相配。多數學生擇業時比較看重個人的發展機會,並不是一味追求物質利益,而是看重職業所能提供的發展環境和機會,學生的就業觀念更加成熟。

  (四)就業期望值偏高

  任何一個大學生都會有一個擇業期望。擇業期望影響著大學生的自我定位及求職態度。學生的擇業觀念也透過其就業期望值體現出來。國有單位相對穩定,待遇好,它們深深地吸引著學生,而集體、民營和三資企業則成為學生就業的第二選擇。這一方面表明學生的就業觀念在單位性質的選擇上相對陳舊,還未完全與市場和高職高專教育接軌,期望值偏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在專業對口的問題上適應了時代變化,但在就業單位性質上又觀念落後,深刻揭示了他們在就業問題上的矛盾心理。而由於受被調查學生專業所限,69.8%的學生選擇了工商企業,表明擇業目標相對單一保守。

  另外,多數學生期望的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和地市級城市,比例達78.2%,這些城市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夠給個人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這充分表明了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外部環境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縣級城市提供的待遇和發展空間都與省會城市和地市級城市有相當大的差距,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450人中僅2人願到鄉鎮就業,而恰恰是內地中小城市及邊遠地區急需大量高素質建設人才,學生不願下基層,出現有業不就現象,繼續上演著就業工作的結構性矛盾。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學生對專業、職業、就業問題上的認知與需求,結合時代、社會發展要求,對高職學院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就業指導工作的長效機制

  畢業生是高校產出的最終“產品”,其就業率與就業層次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誌,不僅關係到學校的聲譽和生源,也影響著在校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情緒。就業教育應貫穿於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應以就業指導理論、就業制度與政策、就業形勢與市場、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渠道、擇業技能技巧、職業適應、職業發展方向等為內容,把它作為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全域性性的系統工程來抓。就業指導工作應從大學一年級開始,根據大學人才培養的各個階段分年級逐步實施,為大學生的擇業、就業、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與服務。若只在學生即將離校前才開始進行就業指導,會導致很多學生對自己定位不準確,在選擇單位時更多地表現出一種盲從心理,不清楚自己是否適合所選擇的工作崗位。

  (二)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擇業觀

  大學生擇業觀是指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對選擇某種社會職業的認識、評價、方法和心理傾向等基本觀點,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就業上的反映。目前高職學院大學生擇業觀的積極方面是主要的,但同時也表現出很多消極的方面,需要我們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慎重對待。

  1.調整就業期望值。大部分學生選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作為自己的理想就業地區,在理想就業單位性質上選擇國有企事業單位,這表明他們都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注重個人發展,但同時也忽視了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希望得到一個收益好且能滿足自身發展需要並有利於自身發展需要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較少考慮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質,過分追求經濟條件好、生活環境舒適、工資收入高的發達地區,這不但縮小了擇業的選擇餘地,而且導致擇業價值觀的扭曲,反而不利於人生價值的實現。

  2.樹立多元化就業觀念。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大學生的就業模式更趨多元化。因此,應教育學生在考慮就業問題時,要樹立靈活就業的思想,淡化捧“鐵飯碗”的觀念,不斷拓寬就業視野,拓展就業渠道,實現多形式多方式的就業。在就業的途徑和方式上,要教育學生擺脫“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培養主動擇業的競爭意識,努力透過多種途徑就業。

  (三)重視創業精神的傳承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從社會提供的各種職業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就業觀念,作為一個現代的大學生,不僅要有多次擇業的心理準備,還要樹立自主擇業的觀念:即職業不僅是可以選擇的,而且是可以創造的。要把學生由求職者變為創造者,由尋找職位到創造職位,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從現階段就業形勢看,國家宏觀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為廣大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從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情況來看,學生創業一直是學院就業工作的一大亮點,迄今為止,已有很多畢業生先後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其中大多數運營情況良好。在目前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學校要多管齊下,積極支援學生創業,大力開展創業教育,重視創業精神的傳承,要使廣大學生認識到,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就必須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要透過宣傳我院畢業生中湧現出的自主創業先進典型,引導在校生增強創業的信心和勇氣,鼓勵和扶持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學生脫穎而出。為此,既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理解自主創業的深刻內涵,又要對他們進行創業的準備與創業風險防範的教育。要將這種教育理念植根於學生的教育中,在競爭與機會並存的今天,引導學生順應時代潮流,改變過去將就業停留在謀生這一功利層面的觀念,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努力施展遠大的抱負,盡情編織美好的夢想。

  (四)依託學生社團,鍛鍊學生綜合素質

  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大學生看重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校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透過社團活動實現的。社團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釋放自我能量、展示自我的舞臺,透過參與或者管理社團活動,大學生可以直接審視和檢驗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徵和各種能力,有助於自我認識和定位。同時,社團工作經歷使大學生求職更具競爭優勢。本次調查顯示,我院學生較不看重工作能力與個性相配,這對個人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大學必須培養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在校學生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學校各種條件,把自己鍛鍊成個性鮮明、能夠適應社會的人。豐富的學生社團工作經歷,不僅有助於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使其在求職時更具競爭力,而且更有利於大學生進入社會順利實現角色轉換。在學生社團工作中培養的與人溝通及團結協作的能力,可使大學生順利地融入集體,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我調節和控制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在今後的就業指導工作和學生社團管理工作中,要不斷探索不斷努力,使校園社團活動的不斷繁榮和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相得益彰,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