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科技企業專業化人力資本分析論文
[摘要] 新世紀以來,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已經成為廣東省高新產業技術力量的主力軍,標誌著我省民營企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根據舒爾茨的理論,這一成果是與其人力資本的投入密不可分。本文以盧卡斯的理論為基礎,在區分了普通人力資本與專業化人力資本的基礎上,採用了實證分析的方法,對比研究了廣東省民科企業中專業化人力資本的情況。
[關鍵詞] 民營科技企業專業化人力資本創新
一、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狀況概述
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從1982年起步發展至今,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雨磨礪,依然保持著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勢頭,總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已經連續6年位居全國之首。民營科技企業的數量由2000年有3569家、2001年4303家、2002年4740家,發展到2003年的6253家、2004年7191家,短短5年時間,企業數量整整翻了一倍。其技工貿收入也由2000年的850.6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3018.3億元,每年幾乎以35%~40%的速度遞增。
如今,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已經成為廣東省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在廣東省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民營科技企業佔企業總數80%以上,廣東民營科技企業經濟增長速度不僅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也高於同期民營經濟的發展速度,其產值是一般民營企業人均產值的100倍。而根據《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顯示,廣東省創新能力僅次於北京、上海之後,位居全國第三位,廣東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企業創新能力、產業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均居於全國前列。並且民營科技企業的高速發展為科技成果的應用提供了新戰場,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開發的`新產品達到3000多個,其中70%以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由此可以看出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和能量。
民營科技企業能有如此高的發展速度,以及強大的創新能力,是與民科企業常年來對人力資本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分不開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即是透過區分出普通人力資本與專業化人力資本,並對民營科技企業的專業化人力資本存量進行實證分析,進而得出專業化人力資本對民營科技企業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
二、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專業化人力資本情況分析
隨著知識和技能對企業發展和效益的貢獻率的不斷提高,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正逐漸演化為知識創新和技術開發能力的競爭,也就是人力資本質量和數量的競爭。然而由於人力資本不同於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與其載體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誰擁有高層次、強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誰就具有競爭力。根據盧卡斯(Robert Lucas)的觀點,普通人擁有的一般化的人力資本並不能構成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只有特殊勞動者的“專業化人力資本”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
具體到民營科技企業中,可以認為普通的勞動者所擁有的人力資本並不能夠使企業獲得和具有真正競爭能力,只有企業中專門從事於研發的人員,才能使企業產出高的創新能力,並獲得強有力的競爭力。這裡所指的研發人員,可以認為由以下三種人員構成:企業成立的研究機構中的所有技術人員;企業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或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者;其他外聘的管理或技術人員等。
假設:民營科技企業中,專業化人力資本擁有者,由上述三種人員構成。
下圖為專業化人力資本對企業創新能力貢獻模型。其中普通勞動者所擁有的人力資本來源於一般培訓和生產時間中累積的經驗,特殊勞動者擁有的專業化人力資本來源於較廣,包括一般培訓、特殊培訓和實踐積累。民營科技企業全部人力資本可以表述為企業中普通勞動者所擁有的人力資本與特殊勞動者人力資本之和。兩種型別的人力資本不是一成不變的,通常企業中普通勞動者在經過特殊的培訓後,或者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後,可以轉化為專業化人力資本擁有者。如上所述,專業化人力資本擁有者又由三種人員構成,當一定強度的R&D經費作用在此人力資本之上時,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與轉化,再透過相應使用到的技術儀器、裝置,專業化人力資本便能夠產生資本回報,也即使得企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從而加強了整個企業的競爭能力,讓企業在殘酷的現代競爭中屹立不倒。
下面以廣東省民營科技示範企業為例,運用以上分析作為基礎,對民科企業中專業化人力資本進行實證研究。2004年廣東省民營科技示範企業共有137家,分佈在廣東省各個地級市中。企業平均人數789人,專業從事研究的人員達到平均每個企業109人,佔企業總人數的13.8%。其中,研發人員比重(研發人員佔企業總人數百分比)超過50%的有7家,大多數企業研發人員比重在10%~20%之間;擁有碩士以上學歷企業共有20家,佔企業總數的14.6%;平均每個企業中級職稱擁有者達到32人,高階職稱擁有者7人,共佔企業總人數的4.94%;企業平均R&D強度(R&D經費/企業銷售收入)達到8%。
對比國外,德國西門子公司研究開發機構擁有研究開發人員41000餘人,佔其員工總人數(430000人)的十分之一左右;作為全球擁有專利數量最多的美國IBM公司,其全球員工人數已經達到32.2萬人,研發人員也佔到了公司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歐美髮達國家企業資料與廣東省民科企業中擁有專業化人力資本的員工數量比例基本一致,因此,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能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績,是有其內在科學依據的。
三、關於假設的探討
本文提出的民營科技企業中專業化人力資本擁有者主要由前述三種人員組成的假設,主要基於對實證分析中137家民科企業的研發人員構成進行的總結分析。根據分析表明,本科以下人員或初級技術職稱以下人員很少參與系統式的研發工作,因此他們對企業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一個可能的問題是無法區分本科學歷擁有者在生產活動中是否有參與了研發工作,或者僅僅參與了產品生產工作,這一問題本文並未涉及。
四、結論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起決定性作用的觀點以後,人力資本的作用越來越受到普遍的重視。本文將民營科技企業人力資本的特點與盧卡斯的人力資本觀點相結合,構建出民科企業專業化人力資本模型,並根據此模型分析後認為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能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其專業化人力資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總之,民營科技企業的競爭力在於其科技創新能力,而其根本又來源於企業中所擁有的專業化人力資本存量的數量多少與質量好壞。必須要始終保證對專業化人力資本的投入,民科企業才能繼續保持近年來的高速發展速度,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