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農民旅遊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論文

農民旅遊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論文

農民旅遊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論文

  摘要: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門旅遊的農民消費者人數逐年增多,農民旅遊已具備一定數量規模,但卻沒有形成經濟規模,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關鍵詞:農民旅遊;旅行社;限制

  據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對山西省農村住戶外出旅遊狀況連續5年抽樣調查表明:過去5年間,山西省農村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持續增長。在被調查的農戶中,2005年出遊率達38.33%,比2001年提高20.7個百分點,人均出遊花費1260.71元,比2001年增長1.8倍,年均遞增29%。中國國際旅行社接待的農民出境遊的人次最高時曾佔總出境遊人次的10%。

  農民旅遊市場是我國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3億人口中農民就佔了9億,不失時機地引導農民旅遊會為我國旅遊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農村將會成為我國最大的旅遊消費市場。但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農村旅遊者中,60%以上的人沒到過旅遊景點,70%以上的人未享受旅遊娛樂,他們的出行多是探親、趕集。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農民旅遊的人均消費尚不足全國平均數的一半,儘管農民旅遊已具備一定數量規模,但卻沒有形成經濟規模。

  一、農民旅遊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1、農民自身的原因。第一,農民的收入水平低,影響了他們的消費熱情。農村大部分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明顯放慢,而農業生產資料卻連連攀升,農民進城就業機會減少,導致農民支出增加,收入減少;第二,農民的負擔重。農民是個弱質群體,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經濟負擔都落到農民的頭上,此外農民的預期支出如子女的教育費用、建房費、自身的養老費等壓力也使農民的儲蓄傾向提高,影響了消費市場的擴大;第三,農民消費觀念落後。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還不高,農民個性實際上正處於一個從封閉保守到開放交流、從小心謹慎到大膽開創的轉折狀態。傳統的節儉習慣使本來收入不高的農民積累意識遠遠超出消費意識。農民一方面平日非常節儉,捨不得花錢;另一方面逢年過節,人情往來,婚喪嫁娶,卻不惜花費大量錢財。在農村消費中佔比很大的是建房,農民往往傾其畢生的積蓄,甚至舉債建房。有不少是為爭面子相互“攀比”,盲目求高求大,拆了蓋,蓋了拆,這造成極大浪費,限制了農村購買力向其它消費品轉移;農民休閒的意識、形式和內容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襲著傳統。休閒觀念庸俗化,以為休閒只是看電視、串親訪友、吃喝玩樂、購物等,很多人甚至把“睡覺+搓麻將+看電視”當作了休閒的主體方式。那些出去旅遊的農民多數還停留在“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初級旅遊階段,對現代旅遊注重的“吃住行遊購娛”的全方位服務並不看重。消費觀念的落後也是限制農民旅遊發展的重要原因;第四,農村旅遊資訊相對閉塞。相對而言,我國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較低,書報、雜誌等的利用較少,對外面的'世界瞭解不多,缺乏瞭解、接觸外面世界的熱情和衝動;第五,旅遊目的的特殊性。我國農民旅遊目的的特殊性也在制約著農民旅遊市場的形成。目前我國農民外出旅遊還是以探訪親友為主,其次是休閒度假,因此很多農民都喜歡組織親朋好友自行出遊,而不願找旅行社。第六,時間的限制。對農村居民而言,雖然有農閒與農忙之分,但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區分並不明顯,即使在農閒季節,仍有許多的活要幹,如鋤草、育肥、家養牲畜等,相當一部份農民還要出門打工以貼補家用。

  2、市場的原因。首先,針對農民開發的旅遊線路不多。現在的旅遊產品都是針對都市消費群體設計的,原生態的深山老林、古城遊覽是熱門,而農民出遊喜歡熱鬧,到大城市開開眼界。其次,旅遊價格與農民消費水平不相對應。相對於農民的收入水平而言,旅遊價格偏高,尤其是近年來,各大旅遊景點門票一路看漲,農民雖然實現增收,但總體經濟水平仍低於城市居民,他們對價格比較敏感,這昂貴的旅遊費用也使得許多想旅遊的農村消費者望而卻步;再次,一些景點和旅行社的做法傷害了農民的旅遊積極性。部分旅遊景點的宰客坑人現象,旅行社不能提供專業導遊,或是根本不帶進好的景點,只帶他們到街上、廣場、商場和景點的周圍轉轉就完事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農民出門旅遊的愉悅感;最後,銷售網路的“城鄉斷鏈”現象影響著農民的出行。由於農民居住分散,而消費能力較弱,旅行社大都未在縣鄉兩級廣泛佈設銷售網路。農民想在家門口買張票就能登車出遊實在沒指望,而拖家帶口到城裡去找旅行社又實在太麻煩,可如果不跟旅行社走,景點門票又貴得嚇人。旅遊產業營銷服務鏈的這種“城鄉斷鏈”現象,使那些初步富裕起來的農民很難享受到現代旅遊“一條龍”服務的便捷。

  3、旅行社的原因。許多旅行社不願帶農民團。由於農民遊客的消費水平不及都市遊客,調查顯示,300-400元的人均花費構成了當前農民國內旅遊消費的主流,這種消費水平約為城裡人旅遊消費水平的三分之一。對旅行社而言,同樣的運作模式,得到的回報卻不同,付出多、利潤薄,從而使得旅遊社很少願意顧及低端旅遊市場。現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設到縣城,鄉鎮一級根本沒有。此外,農民旅遊者的出遊意識存在的問題也是旅行社必須面對的一道難題,一件小事對於都市旅遊者來說很容易獲得溝通和理解,而對農民旅遊者卻不是件易事。對那些自發形成於鄉野、貼近農民出遊個性需求的“草根旅行社”,在現實中也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它們不具備合法經營地位,沒辦法同旅遊景點爭得優惠價;另一方面,面臨隨時被旅遊管理部門查處、取締的風險。

  二、啟動農村旅遊市場的對策建議

  1、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收入提高了,購買力增長,才能為旅遊產品面向農民的銷售提供可能。應此政府要採取措施為農民減負,讓農民增收。

  2、培育農民旅遊的市場主體。要成立一些以農民為旅遊服務物件的旅行社,主動降低行業門檻,以使廣大農民能在不同的價格檔次上,更多地參與分享現代旅遊業的“福祉”。首先是要充分利用現有旅行社為農村旅遊市場服務,鼓勵旅行社開掘農村旅遊市場。一方面,國家可以給予相應的政策優惠,使旅行社進入農村旅遊市場成為可能。如對以農村旅遊市場為主的旅行社可以進行適當的稅費減免;另一方面,要進行大力

  宣傳,讓旅行社明白開發農村旅遊市場對旅行社將來的重要性。就目前來看,開發農村旅遊也並不是無錢可賺。這是因為農民旅遊一般多發生在旅遊市場的淡季,剛好和城市市民旅遊互補。無論旅遊線路的安排,還是飯店、賓館的接待能力,都會有所保障。這不但能滿足農民出遊的願望,還能增加旅遊收入,使旅遊市場“淡季不淡”。另外,還要鼓勵鄉村成立旅行社。對現在已經存在的“草根旅行社”應以規範和強化管理為主。從目前的情況看,以農民旅遊為主的低端旅遊市場問題在近期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草根旅行社”無疑是目前較好的替代品。國家主管部門應重點做好引導和管理工作,促使其規範健康發展,以滿足農民旅遊的需求。

  3、“量體裁衣”開發適合農民消費的旅遊產品。

  (1)在旅遊內容方面,在農民旅遊專案的設計上,要照顧到農民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結合農民愛熱鬧等特點,舉辦城市精品遊,安排大眾化的民俗表演,農科知識普及活動等等,將農村商貿洽談、娛樂、趣味體育競賽等融於一體。農民參加這種集市性的旅遊活動,既放鬆了心身,結交朋友,又交流農耕經驗,購置種子、化肥,甚至預訂農耕機械,洽談農作物貿易;還可以開發組織農民進城的科技遊和高校遊,在高校和學者專家零距離接觸,使農民在滿足旅遊的同時,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將婚慶旅遊、經商旅遊、考察旅遊、購物旅遊、老年旅遊等常見的城市旅遊方式轉型,加入農民喜歡的因素,剔除不好的因素;多為農民出遊提供優質服務,如提前公示旅遊線路、費用以及服務承諾,主動與村委聯絡,幫助農民組團,提供高素質的導遊人員等。在旅遊時間的安排上,農民家族一般較大,旅遊時人員較多,加上牲畜的牽絆,且受經濟狀況所限,都使得農民偏好於近距離旅遊,因此無需過多考慮住宿問題。另外,農民的閒暇時間和一般旅遊者的閒暇時間也有很大的區別,農忙時節一般集中在夏秋,農閒集中在冬季,可以根據莊稼的生長週期來開創農民黃金週。如北方農民可以分別在冬季、夏季形成兩個黃金週。根據傳統節日可以設立春節、端午、中秋等黃金週。

  (2)價格方面,農民更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因此,開發農民旅遊產品要儘量做到減少產品附加值,不要太豪華的住宿、不要太奢侈的飯菜,門票的價格要降低,以保障農民旅遊的可持續性。

  (3)旅遊網絡建設方面,政府作為重要的參與者,應對農民遊客提供優惠的交通工具,優惠的景點票價,優惠的住宿環境;同時應積極引導、培育鄉村旅遊中介組織,讓富裕起來的農民充分享受現代旅遊一條龍服務的便捷。旅遊資訊需要宣傳,由於農村地廣人稀,城市化的旅遊廣告成本太高,而且也不見得有效,可在農村的圖書流動站中向農民朋友介紹旅遊知識。參加旅遊的農民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這正好與到圖書流動站看書的群體相符。此外也可利用農村的郵政、信用社作為宣傳的載體。農民工同樣也是得力的旅遊宣傳員,旅遊企業對在城市中的農民工進行宣傳要比去農村方便得多。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