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基礎鋼琴課的教學現狀與對策論文
20世紀90年代初,作為高科技教學手段的數碼鋼琴被廣泛應用,運用數碼鋼琴為教學手段的基礎鋼琴課使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得到了延伸,在鋼琴教學中越來越明顯地發揮著自身的優勢。但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迅速增加,傳統“一對一”的鋼琴授課方式已經滿足不了正常的教學需要,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及教學手段的轉變勢在必行。
2002年,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開設了基礎鋼琴課。基礎鋼琴課是針對非鋼琴主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學時為兩年。它是一門運用鋼琴進行音樂實踐的專業基礎課。它不以培養精湛的演奏技藝而是致力於適應滿足音樂專業學生的需要為目的:即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鋼琴演奏能力又要使學生透過鋼琴彈奏獲得更豐富的音樂知識,從而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自身的修養。目前學校的基礎鋼琴課是以數碼鋼琴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筆者透過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學專業的基礎鋼琴課現狀,探討提高授課質量的措施。
一、基礎鋼琴課的教學現狀
(一)基礎鋼琴課的學生現狀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2008年招生音樂學專業四個班共三百多人,其中除了十名主修鋼琴學生之外,其餘的學生都要進行基礎鋼琴課的學習。這些學生一共被分為16組,每組12或16人,每次課為2學時,由鋼琴教研室的不同教師進行授課,本人分有其中3組(音樂學1班和2班的部分同學)。這些學生多數都是成年人,因此他們的知識面比較寬,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強,他們的生理、心理以及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不同於低齡的學琴人群。同時,每一小組同學入校之後的鋼琴基礎有所不同,他們中包括從小學習過鋼琴但高考是以其他主專業考取大學的,也有為了應付高考副專業臨時“突擊”的,但普遍都是以前沒有接觸過鋼琴的。
(二)目前基礎鋼琴課教學的利與弊
高校的擴招使學生生源數量猛增,該院已從2001年的幾百人增加到現有一千多名學生,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擴招改革的需要。但基礎鋼琴課有其自身的優勢:首先,這種授課形式可以避免重複講解,提髙了教學效率。由於大多數學生沒有接觸過鋼琴,教師對於鋼琴彈奏的基礎知識可以做到一人講解使整個小組的同學受益。比如共性的技術問題,教師邊講解學生邊練習,發現某些學生練習得不規範可以個別指導予以糾正,甚至作為反面例子以示其他同學不要再有類似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授課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其次,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體精神,提高心理素質。數碼鋼琴課是小組課的一種形式,它不同於鋼琴個別課,儘量避免對於樂曲的速度、音色等方面自由處理。因此,基礎鋼琴課在每次“回課”同學齊奏的時候要求“齊”。這樣就需要每個同學之間相互傾聽,互相照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突出自我。有些學生心理素質不是很好,每次“回課”時,琴聲還沒響手巳經開始嚇得發抖,透過小組課可以給學生單獨演奏的機會,自己當演員,其他同學當聽眾,這樣久而久之,緊張的心理因素就會慢慢克服。最後,可以培養學生學習鋼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於樂曲可以進行四手聯彈、變奏練習等等新穎形式進行訓練,透過課堂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大家在課堂上一起學習、活動、練琴、競爭,相互之間很容易受到感染,潛移默化融入其中。
同時,鋼琴基礎課也存在著弊端。首先,忽視個性化教學。由於授課形式和課時的限制,基礎鋼琴課是採用1對16的授課方式,學生入學時的鋼琴程度不同,對於個別學生指導也受到了限制。每次回課教師不能夠給每個學生細緻的指導,只限於共性的問題簡單說明。其次,教學矛盾日益突出。由於教師個性的差異,同一個班級的不同組同學最後考試時的進度有很大差異,其中包括平時佈置的練習曲以及樂曲都存在較大差異,很難達到一致性。最後,影響個別學生的技術發展。由於少數學生人學前具備一定的鋼琴程度,但是基礎鋼琴課強調授課內容與進度的一致性,導致個別學生的鋼琴水平停滯不前,久而久之對鋼琴失去了興趣,影響了正常的鋼琴技術水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三)鋼琴基礎課教材的運用
教材的質量和科學有效的使用是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因素。2006年之前,該院一直沿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師範院校試用教材。如《鋼琴基礎教程》1一4冊,《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車爾尼快速練習曲》作品299等。2007年採用了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普修鋼琴教材》1—4冊,2008年又換回《鋼琴基礎教程》1—4冊。在基礎鋼琴課的教學中,練習曲從車爾尼作品599開始練習,同時與《鋼琴基礎教程》一起使用,選擇其中的部分樂曲進行練習。《鋼琴基礎教程》從最初的識譜、識鍵盤開始,由淺人深地編排了中外的樂曲以及基本的技術訓練,並把部分的彈奏要領及樂曲的彈奏要求做出簡明扼要的註釋說明,其選擇的樂曲幾乎是無可挑剔的。這針對傳統授課的鋼琴個別課是套非常好的教材,但對於鋼琴基礎課教學的適用性存在著弊端。由於基礎鋼琴課的學習時間短,因此,難以使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有關鋼琴演奏的技巧、方法和知識。筆者認為,基礎鋼琴課的教材應該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針對沒有鋼琴基礎的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全面系統的編配教材,使其對於鋼琴的基礎知識、技能的掌握比較深入,從而有利於進入大學三年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的學習。
二、提高基礎鋼琴課教學質量的對策思考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鋼琴基礎課教學的教師隊伍個體差異較大,很多由音樂學院非師範院校畢業的教師承襲了專業院校個別課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內容等觀念,在小組課當中儘自己能力來塑造音樂院校的教學模式。鋼琴基礎課本身只有兩年的學習時間,而且很多同學沒有鋼琴基礎,所以完全或基本按照音樂院校的模式是行不通的。隨著鋼琴基礎課教學大綱的不斷完善,很多教師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鋼琴基礎課教學不是培養鋼琴專業人才,而是培養從事各種型別、層次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以及企業文化生活組織者等。因此,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與綜合專業技能。這就要求教師透過自己的教學實踐逐漸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方法,將此項教學改革從時間、物件、步驟、授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上進行規劃,並置頂實施計劃,在改革中不斷總結與完善。把一些音樂現象用語言表達,爭取對自己所理解、接觸、研究過的音樂作品要有清晰地概念用語言表達完整,對於其他音樂理論課如和聲、曲式、復調音樂要有所熟悉,要有實際演奏和即興伴奏的能力與經驗,掌握即興伴奏的一般原則和規律,使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這樣,教師才能很有把握的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最終達到培養優秀音樂人才的目的,使其適應社會的需要。
基礎鋼琴課的教學不單純是技巧課的學習,同時也是其他音樂理論知識的綜合課程。樂理作為大學一年級的必修音樂理論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與重要性。這門音樂理論課因其純粹的理論而難理解,但是在基礎鋼琴課的學習中,幾乎每一部分的練習都會接觸到這門理論。比如識譜、節奏、節拍、力度記號等等,使其更加生動形象化。
(二)調整基礎鋼琴課的教學策略
1.在教授鋼琴彈奏方法時,結合必要的範奏,併合理應用一些教學技巧,使之更容易接受,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練習樂譜時要求學生唱譜,這樣如果彈錯音符的時候耳朵可以及時聽到,以達到練習的準確性。邊彈邊唱這樣做的目的,在彈奏的同時既可以練習視唱也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練耳的能力。再例如:講解非連音彈奏的時候,邊做示範邊講解如何把手臂、手掌的力量集中的指尖,結合樂譜邊講解邊示範。這項技巧講起來容易,可是使學生將其正確運用到練習曲和樂曲當中就是一道很難的關卡。有的學生在彈奏基本練習時,手腕、手臂、指尖的動作做得都很到位,一旦運用到練習曲、樂曲當中就變得手足無措,不是節奏不準就是手腕僵硬,不論彈什麼曲子都是一個模式,機械地運用手指把音符彈出來,顯得呆板,缺乏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因此,必須要從開始抓起,對學生進行彈奏技術訓練的同時,要特別強調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佈置每首新作品的時候,先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調動他們的思維以及音樂構思,培養其不同作品具有不同表達效果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樂曲的基本分析能力。
2.在鋼琴基礎課的教學中,使各科理論課如樂理、和聲、曲式、視唱練耳等相互滲透、相互輔助、活學活用、相互補充與提高。作為鋼琴基礎課的學生也應該注重音樂理論課的學習,理論聯絡實際。這些相關的理論知識都與鋼琴技術理論相關連,提高這些理論課的寫作能力,認識音樂織體的規律性,縱覽音樂發展的全域性,豐富發展鋼琴學習的音樂視野,提高視奏水平與即興伴奏能力,客觀上節省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基礎鋼琴課是傳統鋼琴教學的延伸,是對傳統鋼琴教學的一次重大改革與飛躍。鋼琴教育體系與鋼琴演奏體系一樣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廣博的研究空間,作為鋼琴教師要不斷地在授課內容、授課形式、藝術實踐等多方面去探索,在經驗中求改革求發展,深入研究基礎鋼琴課的內在本質和教學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