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OAO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一、引言
自MOOC流行於教育界以來,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教育者們發現了MOOC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致命的不足。目前,教育界更側重於MOOC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各自展其所長,避其所短。把這樣的教學模式稱為線上(MOOC中的微影片)和線下(課堂上和學生面對面的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OnlineAndOffline,簡稱OAO.本文介紹了實際教學工作中總結的關於OAO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設計,希望對其他的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二、OAO教學課程的整體規劃
開設一門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課程就如同開設一個新的課程,雖然之前在傳統教學的課堂上都有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但是在開設一門慕課時要做的更多,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問題。第一,授課物件。首先,要了解學生所學專業、學生層次(一本、二本)等,雖然學生的高考分數不盡相同,但是在同一所大學中一本和二本的學生本質的水平是差不多的。第二,教學目標。根據授課物件,要把課程進行定位,要考慮學生學習之後能夠掌握哪些知識,哪些技能。同時還要考慮該課程在整個學科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所處的地位。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作為教師在準備線上和線下教學時會覺得有太多的內容想講給學生,一來準備起來比較麻煩,二來學生學起來也會很沒有頭緒。
三、教學大綱/教學進度
從目標出發設計學生的學習序列。OAO的教學方式和平常的傳統教學不同,學習進度儘可能的緊湊一點,要在課程中選擇哪些知識點是要進行線上學習的,哪些內容是要學生實現翻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的計劃一定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針對不同的專業,可以分別定製機電專業篇,土木專業篇,經管專業篇,文科篇等等。線上(Online)教學部分主要指微影片的製作。微影片的製作是現代教學的改進,但對微課影片的製作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作為學生更關心他能學到什麼,這裡關於微影片的製作對於線上教學部分,作者給出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第一,選取適合的知識製作微影片。在影片中,學生的關注點在PPT上,應使動畫和圖片在PPT中的顯示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應選取比較難的知識點或者學生經常會出錯的地方,再或者拍攝基礎性的知識。對於比較難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透過反覆觀看來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對於學生經常出錯的地方,製作出的影片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避免出錯;對於基礎性的知識,就可以透過教材和影片能學會的。這樣節省課堂上的授課時間,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學習,而課上和學生一起互動,一起探討更深奧的'問題。第二,各種型別的微影片穿插交替。微影片的製作包括很多形式,教師要找到自己和課程比較適合的幾種形式進行錄製,因為一種微影片無論拍攝形式多麼精彩,學生看多了也會審美疲勞,所以可以採取多種微影片形式穿插交替。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應引人入勝、言之有物,關於課程應該圖文並茂、重點突出。這裡介紹A—L—C—S四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一,A—Attention(注意):微影片的製作要考慮如何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學生在看影片時注意力是非常容易分散的,除非他對這個內容特別感興趣。可以採取“出乎意料的行為”或者提問題的方式。其二,R-Relevance(關聯):影片對學生而言是有幫助的,有關聯的,他們就會更感興趣。比如如果講機率,老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蘋果手機的四位數字密碼和三星手機的連線密碼哪個更安全呢等等。其三,C-Confidence(信心):如果學生看過影片一頭霧水什麼都學不會,那就不願意學了,如果看過之後懂了,那就激發他進一步學習的信心。其四,S-Satisfaction(滿意):提供真實的學生練習的場景和任務,例子儘可能是有情景的,讓學生滿意。
四、線下(Offline)教學部分
第一,傳統教學。沒有錄製成微影片的課程,教師還是選擇教師講,學生聽,傳統教學的方式來處理,作者認為並不適合把一門課程所有的內容都錄製成微影片讓學生學習,同時也不適合所有的內容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樣也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第二,翻轉課堂。對於學生觀看微影片中的知識點可以進行翻轉課堂,學生觀看完影片講解後,課堂上進行反饋,將不懂的知識甄別出來。教師收集學生不懂的問題,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討論,最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旁僅僅處於指導作用。OAO的教學方式促使對資訊科技變革教育有了一種新的思考,未來的教室可能變成以電腦硬體為主,可能上課時學生人人手中都拿著IPAD,甚至可能教師可以遠端的和學生進行影片講解。但這樣的教學方式未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思考和實踐。無論如何,學生喜歡、受益的教學模式就是好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