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普高體育理論課教學調查研究論文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並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4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1]本課題試圖透過對我國20個省、市、自治區8種專業型別的76所高校(除體育院校外)體育理論課教學情況以及其中20所普通高校(重點高校10所,一般院校10所)1860名在校大學生對體育理論課所持態度進行調查研究,旨在瞭解我國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為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物件和方法
1.1研究物件
本課題以5.44%的比例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除體育院校外的理工、醫藥、財經、語言、藝術、師範、農林和綜合性大學等8種類型的1396所普通高校中抽取76所為調查物件學校,其中重點高校35所,一般院校41所。
1.2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要求設計了問卷表格,問卷經過了10名專家的評審、鑑定,用克龍巴赫(Cronbach)檢驗內容效度的方法,測出高校和學生內容效度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98和0.91。發出問卷:教學主任100份,收回83份,有效問卷76份,有效率76%;學生問卷(主要採用利克特態度測定法,問卷由50個問題構成,採用五級評定)2000份,收回1901份,有效問卷1860份,有效率93%。
對研究過程中所收集的資料資料均在IBM586計算機上用SPSS10.0forwindows軟體進行相應的統計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體育裡論課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
透過訪問座談發現,絕大多數體育教師認為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是重要的,是大學體育教學和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和興趣。學生們也普遍認為,透過體育理論課的學習,能擴大知識面,提高生活情趣和娛樂品位,對身體鍛鍊和生活有幫助。
體育理論課是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教室裡講授體育與衛生保健基礎的理論知識課。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地位和影響:
(1)體育理論教學“是集中地進行體育基本知識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2]。(2)“體育理論課教學對提高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與心理素質以及勞動技能具有促進作用,’[3]。(3)“體育與衛生保健基礎知識不僅是指導學生體育實踐所必需的,也是學生應具有的文化素質,’[4]。(4)“透過體育理論知識和衛生保健知識教育,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大學體育的目的、任務與意義,瞭解人體的結構、機能和不同年齡人的身體特點,瞭解體育鍛煉對增強體質的作用,懂得怎樣鍛鍊身體,養成堅持鍛鍊身體的習慣,使學生懂得體育衛生保健的重要意義,養成講衛生、愛整潔、不酗酒、不吸菸、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健康的文化活動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防治傷病的一般衛生知識和治療傷病的體育療法;掌握檢查身體鍛鍊效果的知識以及自我檢查和評價體質與健康的簡易方法等”[5]。(5)體育理論課是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與完成高校體育教學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6)體育與衛生保健基礎知識對提高學生鍛鍊身體的自覺性、指導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態度和能力以及提高體育文化素養等有重要的意義。
2.2我國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
(1)理論課學時。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學時總體不足,重點高校與一般院校每學期學時安排差異無顯著性(P>0.05)。每學期實際上體育理論課4學時以上的學校僅有36所(重點高校19所、一般院校17所),佔47.37%。這是我國普通高校長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結果。還有40所(重點高校16所、一般院校24所)高校體育理論課學期授課在4學時以下(每學期2學時以下、2?3學時和3?4學時的學校分別為8所、12所和20所),佔52.63%;與新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每學期約4學時)還有一定的差距。教學時數沒有保障,將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內容。
由表1可知,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選擇帶有片面性,重點高校與一般院校在理論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差異有顯著性(P<0.05)。重點高校選擇A、B、C和D作為理論教學內容的學校分別為5所(佔14.29%)、7所(佔20.00%)、8所(佔22.86%)和15所(佔42.86%);而一般高校選擇A、B、C和D作為理論教學內容的學校分別為15所(佔36.59%)、10所(佔24.39%)、9所(佔21.95%)和7所(佔17.07%)。總體上,我國76所普通高校選擇D(經專家論證為最佳教學內容)作為理論教學內容的學校僅有22所(佔28.95%)。內容不全面、不豐富,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是理所當然的了。
(3)教材使用。
由表2可知,我國普通高校理論課教材使用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地方保護主義強),重點高校與一般院校在教材選擇上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重點高校選擇理論教材由高到低的順序為校編教材(佔60.00%)、統編教材(佔17.14%)、自編教材(佔14.29%)、省編教材(佔8.57%);而一般高校選擇理論教材由高到低的順序為省編教材(佔60.98%)、校編教材(佔21.95%)、統編教材(佔12.20%)、自編教材(佔4.88%)。總體上,首選校編教材(佔39.47%),其次為省編教材(佔36.84%),再次為統編教材佔14.47%,最後才選擇自編教材(佔9.21%)。由於自編教材、校編教材和省編教材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所以高校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效果總體水平偏差。對教師來講,要做到對教材及教材以外有關知識的精通,並走上講臺生動地講述是困難的。對普遍大學生來講,他們最需要的知識是哪些,還需要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去尋找去探求。現行的各種版本的體育理論教材對近20年來國內外的社會體育學研究的新成果缺少總結,對傳統的自然體育學的新成果反映也不足。為此,尋求具有時代特徵、實用性的體育理論教材迫在眉睫。
(4)教學方法和手段。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後,重點高校與一般院校在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上差異無顯著性CP>0.05)。總體上,首選照本宣科注入式(佔38.16%),其次為自學提問式(佔26.32%),再次為自由討論式(佔19.74%),最後才選擇多媒體教學(僅佔15.79%)。體育理論的教學方法延續照本宣科注入式的教學顯然已不再適應現代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大學生對枯燥的內容和照本宣科注入式的教學不感興趣。就是有條件可利用的幻燈、圖片等的使用也不足,更不要說電視、攝像及多媒體計算機這些大學生更感興趣的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了。這裡存在著硬體和軟體雙重原因,許多學校在專門的教室和配套設施上明顯不足,而教師使用裝置能力以及教材選用和開發嚴重滯後,直接影響理論課的質量,也影響體育理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5)學生的學習態度。
我國普通高校學生對體育理論課持消極態度,重點高校與一般院校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重點高校學生對體育理論課所持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消極(39.44%)、積極(26.85%)、很積極(15.39%)、很消極(13.93%)、一般(4.38%);—般院校學生對體育理論課所持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消極(37.94%)、積極(26.49%)、很積極(20.93%)、很消極(9.18%)、一般(5.46%)。從總體上看,在接受調查的1860名大學生中,有340人(佔18.28%)對體育理論課的學習持很積極的態度;持積極的態度有496人(佔26.67%)持一般(即既不積極,也不消極)態度的有92人(佔4.95%)持消極態度的有719人(佔38.67%);持很消極態度的有213人(佔11.45%)。本次調查所有被試的總平均得分為0.93。對照態度評價尺可知:這次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對體育理論課的學習接近消極水平。經調查得知,這部分大學生之所以對理論課學習持消極或很消極態度,其主要原因是,對體育理論課學習的目的、意義及作用認識不足;學校的教學設施、環境條件較差;少數任課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不高等。在這些原因中,既有大學生主觀方面的因素,也有學校和任課教師方面的因素。這給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改進的依據。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體育理論課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途徑。它對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與心理素質、勞動技能具有促進作用,對提高學生鍛鍊身體的自覺性、指導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態度和能力以及提高體育文化素養等有重要的意義。
(2)我國高校體育理論課的教學現狀與2002年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要求基本相符,但仍存在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時數不足、教學內容選擇帶有片面性、教材使用受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大、教學形式單調、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後、學生體育態度消極等,這一狀況應當引起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3.2建議
(1)適當增加理論課教學時數。體育理論教學內容豐富、面廣,如體育的價值功能、運動健身原理、發展身體素質理論依據、科學鍛鍊身體的原則與方法等等,就新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規定的教學時數是夠的。本研究調查表明,目前還有52.63%的高校體育理論課每學期授課在4學時以下,勢必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貫徹新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和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認為應適當增加理論課教學時數,並加強和注重外堂實踐課中的體育理論知識的講授與介紹,將體育理論的學習落到實處。
(2)教材選擇要從實際出發。普通大學生受中學“重智輕體”思想的影響,多數學生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偏低,而他們正處於青春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興趣廣泛,對體育的全新認識才剛剛開始;再者高校教育的性質任務決定了高校體育理論教材應有別於其他學科。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應根據高校培養目標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強的教學大綱或編寫適合高校實際的配套教材。
(3)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體育教學理論教法新穎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授課時適時採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透過電視、攝像、錄影、幻燈及計算機等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感興趣的專案、問題進行現場解答或現場分析錄影等,增進相互交流,同時提高理論水平和認知能力。
(4)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突出全面性、終身化。目前,我國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面臨2種選擇:一是徹底改變現有的體育教學形式,重新構建一種統一模式的理論教學內容和體系;二是基本上保持現有的教學內容形式的相對穩定,同時又作出積極的調整和適度的補充,以解決現有理論教學內容與整個體育教育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最好選擇後者為宜。教學內容的選擇既要考慮大學生的實際,擴大知識面,注重內容的實用性,加強體育的科學性和多功能效應的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水平;又要強調身體鍛鍊的原理、原則、方法等的教學,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5)提高理論課成績在體育總成績中所佔的比例。為端正目前大學生對體育理論課的消極態度,我們認為,除對體育理論課實行嚴格考勤、提高理論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改善教學設施外,提高理論課成績在體育總成績中所佔的比例(20%?40%)是一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S].教體藝[2002]13號.
[2]羅映清.學校體育學[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142.
[2]陸水慶.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重要性與措施[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24(1):83-85.
[3]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2.
[4]張永青.高等教育原理[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