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基於目標管理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論文

基於目標管理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論文

基於目標管理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論文

  頂崗實習是高職實踐教學的關鍵環節,深人實施頂崗實習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有利於學生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也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並能促進學生就業。因此,頂崗實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各高職院校現已普遍推行並曰漸重視這一環節。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頂崗實習在質量管理方面暴露出了種種問題,如缺乏明確的實習目標和科學的管理方式,考核內容簡單和考核主體單一等,成為學校管理中的一大薄弱環節,使實習質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要提升頂崗實習質量,必須找到有效、合理且可行的頂崗實習管理方法。

  目標管理被稱為“管理中的管理”,最新運用於企業管理之中,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這種管理萬法已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筆者相信目標管理也是保障頂崗實習質量的科學之路。在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中引人目標管理理論勢必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效能,這對於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現實意義。

  一、目標管理的內涵

  目標管理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1954年,由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其基本思想就是,組織首先制定出某段時間內的總目標,然後根據總目標來制定出各個部門以及個體的目標,同時以此來進行方案的實施和落實,並對其進行定期的考核以及總結和反饋,最後根據存在的問題再進行改進,這主要是一種能夠根據設定的目標進行管理的方法。但是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很多領域的工作可能會被忽略,將會直接導致目標不能夠完成。所以對於一個組織或者企業來說,最終都是根據目標來進行管理的,這也是管理過程中一個最為基本的原則。

  目標管理是科學、現代的一種管理模式,其包含三個階段,A目標制定階段、實現目標階段以及成果考評階段。將其引人到頂崗實習的管理過程中是非常科學以及可行的。因為對於頂崗實習來說,其本身也是一個管理以及目標實現的過程,其過程也分為制定目標、實現目標過程的管理和成果考評等幾個階段。將目標管理方法引人頂崗實習管理過程中,對學生起到激勵以及導向的作用,同時能夠使得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對於學生的就業起到促進作用,真正實現頂崗實習的總目標。目標管理能調動和發揮學生實習的主觀能動性,使頂崗實習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頂崗實習的管理效能,使得實習的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時對於教育管理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目標管理視角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如今在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普遍納人了頂崗實習環節,並進行必要的考核和評價。但是僅僅流於形式,缺乏相對完備的、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往往使得頂崗實習考核不全面不客觀,整個評價過程存在諸多問題。

  (一)實習目標不明確

  目標對於一-項活動的影響是最為關鍵的,是活動的出發點以及歸宿,也是對活動進行考核的主要依據。雖然高職院校都會制定種種制度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考核,比如制定《頂崗實習任務書》《頂崗實習手冊》、《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等,但是基本都是大而空的定性指標,比如“提升職業素養”“增長社會才幹”“培養專業技能”等等,無法量化,而且考核評價頂崗實習質量的制度缺失,導致考核大多流於形式,不夠規範。造成很多學生對頂崗實習的目標和重要性沒有明確的認識,不能準確自我定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責任心和上進心,無法承受工作壓力和工作紀律,還過於關注待遇,大大影響了頂崗實習的效果,實習質量難以得到保證[2]。

  (二)管理方式不科學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單位有的來自學校訂單式培養單位,有的是院系推薦合作單位,也有的是學生自尋單位,實習單位多、分佈地域廣,給學校和指導老師的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而且學校教師少,每個指導老師平均指導十個左右的學生,校內教學任務又重,幾乎無法做到定期巡視、指導和檢查,有的甚至未盡應有職責,放任不管,存在指導失位現象。企業雖然會安排技術人員、帶班師傅或者人事部門進行指導與管理,但架空現象比較嚴重,沒有太多的實際效用。造成違反實習紀律和規章制度,出現中途離崗、脫崗等現象屢見不鮮,致使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處於“放羊狀態”[3],缺乏有效的監督、指導、管理和考核,使得頂崗實習的預期目標很難有效實現。

  (三)考核內客簡單

  在頂崗實習考核過程中,大部分高職院校如今仍沿用傳統考核方法,也就是說,僅以學生頂崗實習單位的鑑定表、實習報告、實習日記為依據認定實習成績、考核實習質量,而且並沒有明確質量考核標準。由於缺乏相對客觀的質量考評體系,缺乏有效的過程考核,考核時主要是依據實習日誌以及實習報告的質量來打分,更有甚者是依據指導教師的主觀印象來對頂崗實習學生給定成績,對於學生實習期間出現的各種問題無法瞭解和掌控,無法形成實習過程的及時反饋和互動,這種評價明顯缺乏客觀性和可靠性,存在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難以準確評價頂崗實習質量。因此,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受到了影響,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提髙。

  (四)考核主體單一

  目前,髙職院校在頂崗實習成果考核時普遍由專業教師一方來評價,在整個考核過程中缺少了學生自己以及輔導員的評價,同時企業的評價也形同虛設,這使得其不能夠對於頂崗實習的效果進行有效的反映。雖然有些高職院校要求企業指導教師參與評價,但往往是“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定性評價,評價方式過於簡單,很難發揮企業指導教師的評價作用,無法全面衡量頂崗實習成果。企業指導教師是和學生打交道最多的人,他們對於學生的實習表現是最清楚的,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占主導地位&輔導

  員也應該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他們平時也會定期詢問、關注學生實習狀況,解決學生在實習期間思想方面所出現的問題"由此說明,將頂崗實習質量的評價體系多元化是非常關鍵的,使其形成以企業指導教師的評價為主,以學校指導教師的評價為輔,同時將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見以及輔導員評價意見適當納人,保證頂崗實習考核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氣

  三、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

  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考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人分析,關鍵在於建成一套相對科學而又合理可行的質量評價體系,從而使得頂崗實習有目標,實習過程有管理、有考核,實習結束有檢查、有評價、有總結反饋,切實提高頂崗實習的質量效果^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目標評價體系頂崗實習在計劃階段就應該結合髙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頂崗實習管理總目標分別確定學院、系部、專業教研室和企業相應的目標任務,即:學院統一制定頂崗實習實施細則及考評辦法、頂崗實習工作管理辦法等,並對各專業進行宏觀管理和過程監控;系部進行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和崗位推薦工作等&專業教研室負責制定頂崗實習大綱或標準,負責制定頂崗實習教學計劃書,同時也要承擔實習動員、任務下達、實習過程的跟蹤!檢查、指導與考核等任務;企業方面要對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培訓、指導、檢查以及考核等。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應在各方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目標評價體系,包括頂崗實習質量管理流程(如圖1)和頂崗實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在實習的整個過程中,評價體系應該貫穿於始終,同時也應該與其管理流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學生外出頂崗實習前,高職院校要嚴格遵守頂崗實習質量管理流程的相關規定,嚴把質量控制關。頂崗實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時應以國家制定的頂崗實習管理總目標為依據,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敬業精神以及實習成果等方面進行重點考核,即建立德、能、勤、績四個一級評價指標,再依次進行內容分解,最終確定18個二級評價指標,並賦予相應的分值和權重。此外,還設計了獎懲項,對錶現出色或給企業帶來不良後果的學生進行額外加減分。只有實現這些子目標,才能最終達成總目標。

  (二)加強全過程管理與監控,注重過程性考核與評價

  在頂崗實習質量目標的評價體系建立完成以後,無論是學校還是企業和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想要使得目標得到實現,就必須從頂崗實習的規劃設計一崗位選擇一任務下達一頂崗實習過程管理一實習成果考評的全過程進行管理與監控,並注重過程性考核與評價。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分別接受校、企雙方的管理與指導,因此,從學校方面來講,學校教務處和督導處要不定期巡視和檢查,並定期檢查學校指導教師的跟蹤記錄、輔導情況等。學校指導教師要透過定期實地訪問檢查和不定期地利用電話、網路等方式進行輔導、交流,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全面瞭解,同時對他們在崗位上表現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等有一個相對準確地掌握,並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跟蹤記錄和量化考核!輔導員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與實習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難,幫助他們排疑解難,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從企業方面來講,企業人事管理部門要將學生視同正式員工一樣,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包括工作技能、工作態度、遵章守紀等方面,這有助於加快學生向企業人的角色轉變!企業指導教師是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的主要管理與考核者,負責對學生實習各階段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等方面進行如實記錄、現場指導和成績考評。此外,學生還應與學校指導教師定期、主動進行聯絡,對實習的'進度以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彙報和反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頂崗實習處於“放羊狀態”,切實提高頂崗實習質量效果。

  (三)完善頂崗實習目標管理的檢查和評價

  對於目標管理來說,其成果的考核與檢驗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學生頂崗實習完成以後,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和個人都應該對實習的情況進行檢查,檢驗預期的目標是否實現。對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認定的考核,校、企雙方均要參與和配合,能夠形成以企業指導教師評價為主、學校指導教師評價為輔,輔導員來參與,學生自評為參考的多元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考評的準確性以及全面性。其中,企業指導教師、學校指導教師、輔導員、學生本人的評價權重分別為45%、35%、15%、5%,各方得分均按百分計算,最後綜合為學生頂崗實習總成績。考評結果要體現差異性,並把這種差異和獎懲掛鉤,要表彰實習優秀的學生,並優先推薦就業,不及格的要取消畢業資格,從而保證考核的嚴肅性、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在實習期結束以後,學校應該對其經驗進行總結反饋,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應該認真總結,根據其經驗教訓對實踐教學的計劃以及管理制度等進行修改完善。注重頂崗實習成果考核環節的檢查和評價,對於學生來說,使其更加重視實習環節,同時能夠更加自覺主動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這有助於學生實習效果的提升,從而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四、頂崗實習考評體系的實施效果

  構建並實施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有利於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水肀的提升,保證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就業。

  (一)有效促進學生頂崗實習的規範管理

  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施使學校、企業和個人的職責以及目標更加明確,目標主體能夠按照目標任務去檢查、跟蹤、指導和考核學生,學生也能夠按照目標任務書的要求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企業的現代管理模式在其實習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也有效避免了頂崗實習處於“放羊狀態”,規範管理成效顯著[7]。

  (二)有助於提升技能訓練效果

  學生參加頂崗實習時,接受實習企業師傅或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安排,按照學校下達的目標任務和頂崗實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中明確的德、能、勤、績四個方面的考核內容認真實習,遵守廠紀廠規,以一個準員工的身份接受企業的各項管理,執行崗位的職責要求,對自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等進行了全面的學習與鍛鍊,真正實現與企業的“無縫”對接,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顯著提升了技能訓練的效果。

  (三)有助幹學生就業

  頂崗實習是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的過程,是以一個準員工的身份去執行相應的崗位職責和義務的過程,更好地實現了學生與社會人的“零適應期”。按照頂崗實習質量考評體系要求,透過實習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以及在社會中立足、生存、發展的職業能力。這樣的學生更容易得到企業的青睞,多數企業在學生頂崗實習未結束時就會和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的學生簽訂就業協議書,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同時,透過參加頂崗實習,學生積累了很多實踐經驗,從而能夠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