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藝術院校貧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分析論文

藝術院校貧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分析論文

藝術院校貧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分析論文

  【摘要】在當下思想活躍、資訊爆炸的時代,貧困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問題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環節,各個高校尤其是藝術院校應該加強措施從各個方面提高貧困生的心理素質,讓他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促進其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

  【關鍵詞】關於心理教育的論文

  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在高校管理中,加強對學生中弱勢群體,即貧困生的關注是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尤其在藝術院校,專業培養的支出較大,這給貧困生家庭增加了更多經濟負擔,因此貧困生在生活和人際交往等方面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再加上藝術院校常常有更加豐富的演出和學生活動,貧困生們容易產生情緒和行動上的不良反應,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這部分學生的學業和人格的健康發展。所以,近年來,國家和各高校已經逐漸建立起了一套更加完善的貧困生資助體系,雖然這直接從經濟上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長期的貧困生工作中,我們仍然觀察到這部分學生面對高校的集體生活環境時,仍然處於比較低落的精神狀態中。因此,經濟上的幫助是必須的,同時對其進行精神和心理上的疏導和幫助,才能真正讓貧困學生走出心理陰影,融入到正常的大學生活中。

  1藝術院校貧困生心理現狀分析

  1.1生活困難導致敏感和自卑

  我們在與貧困生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多數都非常敏感和自卑,缺乏自信。這些學生多來自農村,由於經濟上的困難,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實際生活狀況,他們內心極其敏感,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甚至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怕被別人嘲笑,所以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常常封閉自己,不願意主動和別人交往。因此,情緒常常比較消沉自閉,即使是面對同學的幫助,也害怕別人憐憫的眼光,並且越積越重造成更大的心理問題。他們對未來也失去信心,因為他們以後還要自己工作償還上學的費用,還沒有走向社會工作就比普通學生揹負了更多的生存壓力。

  1.2面對外部環境的刺激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

  這些多數來自農村的貧困生,家裡子女較多,本來在家庭中就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他們可能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再加上自卑造成的人際交往障礙。同時,經濟上的拮据也限制了貧困生參與校園活動的機會,這在客觀上強化了自我封閉的性格,這使得他們很難從學校生活中找到歸屬感。因此,不少貧困生都依賴網路這個虛擬的世界,他們希望從網路世界中尋找一份安慰和傾訴,很多人可能沉溺網路,甚至成癮,不僅影響正常的學業,也讓他們越來越孤僻,當今網路世界的複雜和價值觀的混亂極易引發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2藝術院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2.1有效地利用新媒體完善對貧困生的心理輔導機制

  當代大學生已經離不開網路,網路成為他們瞭解外界的最主要的`途徑,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已經普遍利用網路與學生互動,所以,利用新媒體完善藝術類高校貧困生的心理輔導機制非常重要。目前很多高校輔導員和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都普遍利用QQ群和微博等方式對貧困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並且結合傳統的一對一的心理諮詢和輔導方式,但是面對面的心理諮詢很多學生都羞於接受,微信的普及能夠幫助老師們及時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工作,修補面對面的尷尬。高校還可以同過微信群設立貧困生交流平臺,積極的展開集體的心理探討,讓他們獲得更多自信。另外,還可以將網路媒體應用於勤工助學,結合藝術專業的特點設定一些有特色的勤工助學崗位,及時的透過微信招募。目前演出市場十分活躍,在不影響貧困生正常學習的情況下,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這些實踐性強的演出或協作演出的活動,有效地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和督促。不僅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中慢慢地找回自信心,從而釋放他們的心理壓力。

  2.2積極開展貧困生人際交往方面的訓練

  高校貧困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針對貧困生人際交往能力不高的情況積極開展人際溝通方面的團體訓練。首先是自我認知的訓練,透過團體討論,讓他們自己分析和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差距,還可以讓彼此熟悉的學生相互指出對方的優點和消極面,幫助他們相互鼓勵,實現自我認知的重建。還可以將學生社團活動與貧困生的人際訓練相結合,讓他們在活動實踐中去突破封閉的自我,透過集體協作完成活動來增加對別人的信任和理解,讓他們懂得能信任別人是溫暖的,而被人信任是幸福的,相互的信任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係。因此,這樣的團體人際訓練既能能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能切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有利於他們走出封閉的自我世界,培養了積極樂觀的生活心態。

  3藝術院校貧困生的管理策略

  3.1落實好各種資助和獎學金工作

  當前,各大高校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整有效的貧困生資助機制,設立了貧困生獎學金、助學金和助學貸款,並且實施了勤工助學、發放困難補助等輔助措施,試圖從經濟上給與貧困生適當的資助。如何將各項專項資金落到實處,公開、公正、公平的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藝術類貧困生是管理的重點。學校還可以儘可能的創造條件安排貧困生參加勤工儉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業餘兼職的工作機會,鼓勵貧困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園,多接觸社會。這樣不僅能增加經濟來源,還能培養他們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增強社會認知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力,為畢業後更好的適應社會做準備。但是,有的貧困生礙於自尊心和麵子還不能都接受這樣的資助,所以,學生工作部門還應該根據他們的心理現狀引導教育他們積極發揮主觀性和能動性,並且要引導他們懂得去感恩,去回報。

  3.2營造樸實的校園消費風氣

  高校,尤其是藝術院校還應該營造樸實的校園消費風氣。眾做周知,藝術院校的多數學生家庭環境比較優越,再加上當前提倡消費的社會環境,容易形成攀比的消費之風,大學生將高消費視為一種另類的時尚。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實用,而是提倡追求名牌,追逐時尚,校園的學習風氣也不如從前。因此,作為樹德育人的高校應該開展各種提倡節儉和樸素的主題活動來為學生營造一個重學術學識輕奢華時尚的健康學習氛圍。總之,藝術類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是藝術高校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各個高校都應採取一切措施加強和提高貧困生的心理素質和人格完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蘭明.心理健康的哲學智慧[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楊眉等.大學生健康人格塑造[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3]鄧志軍.當前貧困大學生心理貧困的現狀、成因、及教育對策[J].教育探索,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