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中可持續發展地理教學論文

高中可持續發展地理教學論文

高中可持續發展地理教學論文

  一、高中地理課程

  (一)地理學理論基礎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相互關係與作用的科學,研究範圍十分廣泛,上至大氣圈對流層的頂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層,介予大氣、陸地、水域的交合面,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與人類智慧圈五大圈層所構成,是融和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於一體的綜合性科學。

  (二)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在高中課程的體現

  地理課程具體反映了縫理教學內容,也是對地理教學內容作是的安排和設計。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內容包含對環境、經濟和社會之間的影響,對自然災害防範教育,各地的文化習俗、宗教,經濟差異,國際合作,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等內容。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內容包括地形、氣候、氣溫、降水等自然地理要素,工農業生產及其分佈地區,海陸分佈特點、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等內容,這些內容雖然不是直接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內容,但卻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礎。

  我國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核心要求“讓學生認識剄環境變化的規律,認識環境的承載力都是有限的。能分析組成環境的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關係,瞭解影響自然環境變化的社會、政治、經濟原因,以及環境變化對人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影響。瞭解和認識個人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及其他地方的環境和人們生活的影響。"這一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有關自然、人文以及社會環境方面的內容在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中的相互協調的重要性。所以通常高中地理課程所設立的環境知識都體現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環境主題”要求。

  二、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

  地理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可持續發展觀教育素材,尤其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必修和選修內容標準中直接與人口、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的共22項,佔內容標準的20.95%,可持續發展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地理教育的理念,也給高中地理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和任務。

  (一)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在高中教學課程的目標結構

  高中地理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融入了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高中地理課程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由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構成。老師需要透過教授課程把知識和教學技能應用到高中地理課程,再把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一個準則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達到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過程與方法旨在教會學生在學習有關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內容的過程中如何觀察現象、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蒐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如何進行表達和交流,起主導作用。

  (二)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在高中地理的教育目標要點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系。經濟的發展是核心,社會的發展是終極目標,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全人類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是要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達的經濟來實現的,因此,環境、經濟、社會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中要結合起來,三者缺一不可。

  (三)可持續發展教育觀教育在高中地理課程的運用

  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念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運用中包含“關於環境、關於可持續發展”的知識性教學,與此同時還強調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參與意識,強調學生對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念的態度和行為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要注重教學方法的變化,而教學方法變化的前提是教師所擁有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念的轉變。培養中學生的地理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方法、途徑重在“在環境中學習”,強調參與,引導學生在地理課堂中把生活、社會相結合,加深這樣的模式轉變。在地理教學方法中應充分體現與實踐的聯絡。地理新課程提倡“研究或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而可持續發展教育正是進行“研究或探究式”學習的最好領域之一。“研究或探究式”學習模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一個過程。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能做出獨立的判斷,有解決問題的機會和做出決定的機會,教會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和求異思維,學會交流與合作,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我們提倡把“研究或探究式”學習運用到地理教學中,推進可持續發展觀教育。可持續發展問題與社會及學生生活聯絡緊密,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現實性,因此可在地理研究性或探究學習中充分展開,這對於形成學生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價值觀以及培養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在課堂滲透教學外,體現與實踐結合的地理可持續發展觀教育途徑多種多樣,在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學中,適時引入競賽活動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其全身心投入活動爭取勝利的過程中,可持續發展觀教育的各專案標也會得以實現。競賽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地理辯論;環保徵文競賽;環境知識競賽等活動競賽。或者以國際和國內的環保熱點及中學生關心的問題來確定主題,如:“年度環保”主題徵文活動。有條件的學校應該組織學生野外實習考察,以加強學生地理課堂中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在環境中學習和實踐,保證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念深入人心。

  總的來說,地理教學的目標,就是教師要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學生的大腦中,不但使學生得到課堂上的地理知識,更要獲得一種對環境保護的技能,在意識、情感、價值觀和行為習慣都能擁有較好、較高的環境可持續性態度。最後能達到中學地理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目標,使得教師教授地理知識、學生獲取地理知識、課堂與實踐環境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