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消除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方法策略與實踐論文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問題嚴重現象,已得到四家相關部門重點關注。根據我們對河海大學學生的SCL-90症狀自評量表問卷調查顯示,心理障礙陽性者達27.06%。實踐表明,採取體育課程結合傳統養生“治病求本”和“整體觀辯證施治”的方法策略,對於消除大學生心理障礙問題有著重要作用。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心理障礙 “治病求本” 方法策略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青少年(取10--24歲年齡段)在總人口中的比例相對較高(約29%)。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習壓力的增加,競爭的激烈,加之中國目前獨特的家庭模式、應試教育環境,使我國青少年的心理、精神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學生在這方面的問題反映更加突出。
1998一2001年,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基金資助的《北京市大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研》顯示,在23所高校5220名學生中,透過SCL-90症狀自評量表問卷調查得知,“大學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佔16.51%。
2002一2005年,我們對河海大學1一3年級2942人不同專業的大學生“SCL-90症狀自評量表”!’)調查顯示,心理問題陽性率達27.06%。大學生有了較重的心理問題,不僅會表現出厭學、學習心理動力不足,軀體形式障礙和情感異常等,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和身心狀態。
針對這些問題,科研工作者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嘗試用各種干預方法予以解決。常用的方法包括:抗抑鬱、抗焦慮藥物療法,心理分析,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等,但仍然不能滿足多種心理問題治療的需要。主要原因是以前西方心理學的治療思路和方法往往把軀體和心理分開考慮,忽略了身心綜合調理。近年來西方心理治療領域發生了明顯變化—出現了療法整合趨勢。實際上,中國傳統醫學和養生學中早就有“性(心)命〔身)雙修”及其“治病求本”和“整體觀辨證施治”等方法策略,在數千年的醫學和養生實踐中被證明十分有效。
體育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具有以實踐(鍛鍊)為主體,對身心健康同時產生作用等特點。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方面,我們根據中醫“治病求本”和“整體觀辨證施治”的思想,採取傳統養生法與體育鍛煉相結合進行“對症下藥”的方法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文所謂“治病求本”和“整體觀辨證施治”,即以人的身心健康整體觀為核心,透過對大學生身心兩方面問題的根源、症狀、現象等的分析與歸納(“辨證”),根據其主要矛盾(“治病求本”)採取相應干預措施(“對症下藥”的“施治”—鍛鍊與節),從而達到消除心理障礙,強壯身體,促進健康的目的。
經多年相關研究,我們認為:心理(精神)壓力過重,引起的某種程度的氣機紊亂和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是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們的兩次【2003年58人樣本(大一學生)和2005年48人樣本(大二學生)】試點結果表明,透過相應的養生體育鍛煉將有助於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調查與分析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大學生除"SCL-90症狀自評量表”調查陽性比率高以外,還有以下問題較為突出:
1我們的調查表明,心理障礙陽性學生的健康狀況不佳,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特點:(1)神志方面的問題比率最高,如思想不能集中,失眠,易忘事等;(2)消化腸胃方面問題,如常想吐、腹瀉、消化不良等;(3)身體虛弱,如貧血、頭暈、易疲勞等;(4)身體其它不良反映,如常會喉痛、關節痛等。
2在SCL-90症狀自評量表的選項中積分最高的前十項分別是(185名大二、大三的學生,包括試點班的77人):(1)擔心自己的衣飾不整齊及儀態不端正;(2)不能集中注意;(3)容易煩,腦和激動;(4)當別人看著您或談論您時感到不自在;(S)健忘;(6)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7)做事必須反覆檢查;(8)經常責怪自己;(9)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動減慢;(10)難以做出決定。
3.大學生“心理(精神)壓力”較大,主要在以下8(2一9)大方面(我們認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與其有密切關係)。對問卷“進人大學後對自己有一定影響的心理壓力(心理緊張因素)主要有哪些?”的回答是:(1)無;(2)人際關係;(3)學習;(4)經濟;(S)就業;(6)健康(身體不太好);(7)體適能;(8)愛情;(9)技能能力;(10)其它(10個字的內容)。
4.本次試點班共77人,試點前的SCL一90症狀自評量表調查結果顯示:心理障礙陽性者為48人佔62.34%,其中“抑鬱”因子陽性者有17人,“焦慮”因子陽性者有11人,“強迫症狀”和“人際關係敏感”這兩項因子陽性的人最多,分別為36人和28人,另外,“偏執”25人,“敵對”17人,“神精病性”10人,“軀體化”9人和“恐怖”3人,等等。從以上資料中我們又可看到另一個間題,即大學生心理障礙陽性者具有多項因子陽性的特點(不是單一的因子陽性)。
心理障礙陽性的同學還有一些不良的表現特徵: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不耐煩,心情煩燥,反應遲鈍,提不起興趣,孤僻,不合群,在上體育課時,時常出現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和做練習,站在旁邊兩眼發呆,行動遲緩、散漫等。
心理(精神)壓力對身心健康有重要影響作用。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心理(精神)壓力”大不僅僅來自學習一個方面,集中度最高(最主要)的“學習”、“就業”、“人際關係”和“經濟”等方面“壓力”,這些又恰恰是大學生天天都得面對而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
傳統養生學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識神”和“元神”和諧與矛盾的統一。簡言之,”識神”是得之於脫離母體之後,感受萬事萬物而形成的後天之神;元神是不由意識所支配的主宰著人體生命現象和活動的先天之神。《性命圭旨》曰:“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氣質之性者,識神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等,傳統對“神”的認知也是中華醫學不同於西方醫學的精彩之處。
“識神”是意識、思維和心理的總和,並以人的後天”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與運用為主要內容,是喜、怒、哀、思、悲、恐、驚的根源,所以“識神”有高度的可塑性,它的表現程度與一個人的資質(愚鈍或聰明)、所受的教育程度和生活環境等有關。
“元神”是先天的,是人體生命運動的”知識庫”和調控”中樞”。中華醫學認為它儲存著人類智慧、經驗的遺傳資訊和人體潛能應用的開關密碼,它包含了所有生命發展的要素。“元神”的通常作用是最大限度地調控機體內環境和內外環境的最佳平衡狀態,主宰著人體生命運動發展的基本規律,包括人的生長、機體的修復、再生、代償等。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不能脫離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而生存的,因而無論是維持(調控)其內環境還是內外環境的平衡都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各組織器官系統及其作用和功能等整體性的協調過程。
“元神”與“識神”既統一,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即當“識神”亢進(過度興奮)時“元神”的功能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而如果我們總是思想負擔過重或腦力勞動過度(識神亢進),將會導致機體自我調節機能下降和陰陽失衡。中醫講“思傷脾”,故由此而引起的身體不適常以胃口不好、體質下降,甚至出現脾胃不和和失眠等病症為主要特徵。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心理(精神)壓力過重而引起某種程度氣機紊亂和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是造成上述不健康症狀(現象)的主要根源。因而無論是消除大學生心理障礙陽性比率高等現象,還是要解決“思想不能集中、失眠、易忘事、反應遲鈍、心情煩燥、容易煩惱和激動、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頭暈、易疲勞,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行動遲緩、散漫及體質不佳”等問題(症狀),緩解消除症狀現象是“標”;調節“識神亢進”—緩解腦力疲勞和精神(心理)壓力,提高“機體自我調節能力”,平衡“陰陽”和促使“人體氣機,,及“大腦興奮抑制功能(規律)”的有序化才是“本”。
針對以上“標”、“本”問題,體育和傳統養生保健(鍛鍊)不僅有足夠豐富多彩的“靈丹妙藥(方法手段)”,而且也應是大學生的最佳選擇。
二、方法策略的試點與探討
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策略,本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探討:
其一,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相對人群龐大、個體陽性因子多項性等特點,選擇什麼渠道對於解決問題相對更理想。
體育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並具有對身心健康同時產生促進作用的特點,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體育課程的主要任務。體育課程的結構形式主要有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和理論課、實踐課及課外活動等的相輔相成,因而更有利於“治病求本”和“整體觀辨證施治(鍛鍊與調節)”內容、計劃等的系統安排與實施。可以認為,體育課程對於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其二,具體的內容、計劃及其可操作性和效果等方面的實踐研究。
該項研究主要採取樣本試點的形式,並以“動(包括實踐教育)”“靜(包括理論教育)”結合,“治病求本”為基本方針;以體育學、心理學、運動醫學和傳統養生學等理論為指導,以課內教學、練習與課外自主鍛鍊相結合,以調查分析(“辨證”)、資訊反饋、運動鍛鍊和傳統養生法的身心調節(“施治”)相鋪相成,以身心健康整體觀“對症下藥(鍛鍊與調節)”和方法手段系統性為基本特點。
1.由於本次研究是以消除心理障礙,促進身心健康為中心;以傳統養生“治病求本”和“整體觀辨證施治(鍛鍊與調節)”的方針原則為基礎,故試點班冠名“健康養生專項課”班。我們的實踐體會是試點班中“心理問題陽性”同學的比率最好控制在50%}60%左右,其他非陽性的同學在體適能和運動技能方面與“心理問題陽性”的同學也不能相差太大,否則在教學和練習過程中會使同學之間由於“差距”太大而逐步分化,影響教學效果;
2.試點課程主要由理論課、實踐課和課外活動三個部分組成,是“整體觀辨證施治”“對症下藥(鍛鍊與調節)”方法手段的主要“載體”,強調調查分析與資訊反饋相結合。實踐課程中主要抓住以下三方面問題進行相應的鍛鍊與調節(“對症下藥”),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
①調心(神)與疏通經絡相結合。以教學一套傳統養生健身呼吸操和一套自我按摩操—“眼部保健法”、“強腎健腰法”、“寬胸氣法”、“健脾和胃法”和“安神醒腦法”為主,進行鍛鍊。
這套傳統養生呼吸操和自我按摩保健操,主要是根據腦力勞動者和大學生的健身需要所編制的,不僅突出體現了“動、靜”結合和“三調”即“調神(心)”、“調息”、“調形”的鍛鍊特點,能夠良好地達到疏通經絡、調節陰陽(“治本”)和緩解或消除身體不良症狀(“治標”)的目的,而且還能起到促使學生身心放鬆,調節“識神”與“元神”的和諧以及提高對大腦的供氧量(“治本”)等作用。
②針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反應遲鈍等問題,相應採取了一些有助於提高集中注意力、反應速度和靈敏素質等的鍛鍊(體育遊戲與素質練習)手段。
③針對提不起興趣,不合群,行動遲緩、散漫等,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相應安排了一定學時的興奮度較高、培養群體協作意識較強的體育遊戲和集體專案類的教學比賽等活動。
課外活動的要求是,除“課”以外每週再參加課外鍛鍊2次以上【課的結束部分均要佈置一定的課外“作業(鍛鍊計劃)”,同時讓學生理解其目的意義】;呼吸操和自我按摩,不必固定練習時間和規定次數,主要要求學生能將其貫穿到每天的生活中去,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作為(學習)疲勞和睡覺前的一種放鬆調節手段,同時起到培養鍛鍊習慣的作用。
實踐表明,以上干預措施(計劃內容)的安排既可滿足大學生健康教育需要,也能起到消除心理障礙、促進身心健康和“標”、“本”兼治的作用。而且,體育運動(鍛鍊)的本身亦是大學生調節情志、宣洩和消除心理鬱積等的好方法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