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課整合的教學改革對學生腫瘤學成績和教學論文
自從教育部頒佈“培養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這一檔案之後,基於該檔案引發的護.理職業教育的思考引起了廣泛關注。護理職業教育應當以培養較強護理職業能力的應用型護理人才為目的,而如何培養這類人才則是目前護理職業教育相關人員研究的熱點,也是目前護理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本研究透過將解剖學、組胚學和生理學三課整合的教學模式改革探討護理職業教育的新模式,這一改革的重點是三課整合,並更名為人體結構生理學,同時最佳化教學大綱內容,突出護理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為進一步分析該改革對後期教學的影響,本研究以腫瘤學這一後期課程的教學為例,進行教學改革的評估。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物件選擇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2級學生300名,隨機均分為2組,每組150名,2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地域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方法觀察組150名學生對解剖學、組胚學和生理學的學習,則採取三課整合的教學模式。首先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護理職業崗位群為基礎,以培養實用型高職護理人才為根本任務,調整課程設定,修訂教學大綱教、整合教材內容。其次,整合三課之間的重複和陳舊性知識點,精簡和最佳化教學內容,使3門課程有機整合。再次,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生理動物實驗與多媒體模擬實驗有機結合,透過虛擬生理活動擴充教學內容;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更多的師生互動環節。最後,設定模擬病房,讓學生提前感受職業氛圍,提高其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腫瘤學的教學進行相應的改革,同樣採取基於問題的教學方法。
對照組150名學生採取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解剖學、組胚學和生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同時在後期的腫瘤學教學中則採取與觀察組相同的教學模式。
1.3教學成績評估參考相關文獻[3的方法,比較觀察2組學生的腫瘤學考試成績,同時對學生對教師所採取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進行評估。
1.4統計學處理採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2組學生考試成績用i±^表示,比較採用t檢驗;教學模式滿意度用百分數表示,比較採用/檢驗或?確切機率法,檢驗水準a=0.05。
2結果
觀察組150名學生考試成績為(89.6±5.2)分,高於對照組150名學生的`(78.8±1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150名學生中,141名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滿意率為94.0%;對照組150名學生中,98名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滿意率為65.3%,2組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基礎醫學課程主要闡述人體正常和異常的形態結構功能以及疾病的診斷、防治和康復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護理及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學習護理專業臨床課程的先期課程。基礎醫學課程開設的合適與否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對臨床專業課程的學習、實踐以及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也會對學生將來在行業內工作崗位的變更產生重要影響。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護理人才,本課題組積極探索基礎醫學三課整合的教改方案,將解剖學、組胚學和生理學整合為一門課程,更名為人體結構生理學,對教材內容進行最佳化,突出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同時為驗證這一改革對後期教學的影響,本課題組選擇腫瘤學為觀察物件,觀察教學改革對腫瘤學教學成績這一直觀指標的影響,並觀察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150名學生考試成績為(89.6±5.2)分,髙於對照組150名學生的(78.8±11_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基礎課程解剖學、胚胎學、生理學的三課整合對後期腫瘤學的教學產生一定影響,能夠提髙教學成績。觀察組150名學生中,141名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滿意率為94.0%;對照組150名學生中,98名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滿意率為65.3%,2組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提示基礎課程解剖學、胚胎學、生理學的三課整合對後期腫瘤學的教學產生一定影響,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這可能與透過三課整合的教學改革,學生成為了教學中的深度參與者,學生更有主觀能動性,參與感更強,求知慾也更強等有關[5]。
透過對本研究結果的分析,我們認為,透過三課整合等的教學改革,護理專業學生的基礎醫學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且經過了系統強化,使其對醫學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瞭解,同時透過生物實驗和多媒體模擬實驗的結合提高了學生對基礎醫學知識的深入認識,而透過模擬病房的設定,'提高了學生對後期臨床教學的認識,並使之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這為後期腫瘤學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6]。
其次,透過三課整合等教學改革,縮短了護理學專業學生基礎醫學課程的整體時間,從而為後期臨床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贏得了更充足的時間,這使得包括腫瘤學在內的臨床醫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更為充裕。
最後,透過三課整合等教學改革,使得學生更好掌握了腫瘤學教學內容,透過與未採用教學改革的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對比,明顯可以看出,教學改革能夠明顯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腫瘤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透過三課整合等一系列的基礎醫學教學改革,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腫瘤學教學成績,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教師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值得教學改革中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劉義成,郭曉華.我校單招髙職護理專業課程設定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8):133-134.
[2]熊蕊,李玉榮.高職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054,23(18):10-11.
[3]王樂.啟發式教學法在專科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19):2565-2566.
[4]劉孝琴,郭長秀,倪薪.循證醫學理論在腎病綜合徵臨床教學中的應用[].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4):402-404.
[5]劉笑夢.加強護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探索[J].全科護理,2009,7(5):1397-1398.
[6]沈永傑,蔣建平,崔文珍,等.三課整合的教學改革對腫瘤學的影響[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8(5):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