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體育論文
大學生的體育論文
大學生體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學體育的質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突破單位純運動技術教學,加強培養體育能力,適應現代社會進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個大學生的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能夠自行培育,鍛鍊和養護的能力。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大學時期的體育,是整個人生的關鍵環節,因此,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過程中就應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體育對於人體的巨大作用,才會努力學習體育基本知識、鑽研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自覺主動、積極經常地參加身體鍛鍊。就能為將來走向生活,工作和參加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養成自我鍛鍊的興趣與習慣,使其終生受益。
在國外許多國家,把培養學生自我鍛鍊能力、養成終生鍛鍊習慣,以及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做為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以國內也有很多學校,在體育和課外體育活動中把如何培養學生自我鍛鍊的興趣與習慣看作一項重要任務.
因此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樹立體育思想,增強體質,終身受益,自我評價《大學體育論文》。
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只有有了豐富體育理論知識,學生才能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明確學習目的,調動積極性,增強鍛鍊的自覺性,並能運用體育知識,去欣賞體育運動,提高素質,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第二,增強體育興趣和自我鍛鍊意識。透過體育教學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極大的熱情和興趣,明確體育對增強體質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從而養成自覺參加鍛鍊的習慣,增強自我鍛鍊意識,使體育鍛煉與增強體質、培養意志品質、未來理想事業連在一起,增強對體育的情感。
培養運動能力。透過體育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在今後的體育鍛煉中,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體育素質,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隨著我國政治和體育的社會化,終身化,經濟的不斷髮展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地經常地進行身體鍛鍊,這就給高校體育提出培養大學生具備能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能力的問題,使他們畢業走上社會後,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身體鍛鍊,並充當家庭和社會的指導者。為此,就必須在大學體育中加強對他們身體鍛鍊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對大學生本人的事,也是關係到增強中華民族體質和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素養的大事。大學生身體鍛鍊能力,是指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科學鍛鍊的理論和方法,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加以創新,培養成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抓。
1、自學:培養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學習有關體育知識和方法,能夠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鍊計劃和方法,能夠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鍊計劃和方案,堅持經常持久地鍛鍊。並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2、自煉:即能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綜合運用到體育鍛煉實踐中去,使自煉活動成為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調:即學生在身體鍛鍊的活動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運動強度及運動的時間、並能進行自我調節。
4、自控:指執行鍛鍊計劃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體鍛鍊效果自我評價基礎上不斷修正並實施鍛鍊計劃的能力。
發展大學生個性與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培養學生開拓創新思想和能力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在體育的教學活動中,大學生是主體,是獨立的行為活動,體育課教學有著較廣闊的大地。大學生在較廣闊的領域中學習技術、技能,進行各種身體活動、遊戲競賽,並透過人與人的頻繁交往,人的興趣、性格和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徵容易表現出來,這對培養和發展良好的個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強調培養和提高學生個性心理素質的同時,學校的體育活動與競賽應廣泛開展,提倡廣大學生的參與、拼搏、進取精神,使大學生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