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職機械製造的優秀論文

高職機械製造的優秀論文

高職機械製造的優秀論文

  1高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對專業教師的要求

  1.1高職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透過調查可知,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對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如下:普通機械加工裝置以及數控生產裝置的操作人員、車間工藝人員、車間質檢員、機械裝置的維護、維修與管理人員;車間生產排程及生產管理人員、機械產品的銷售及售後服務人員。

  1.2對專業教師的要求(雙師型要求)。專業知識全面、操作能力強、懂教學設計及課堂管理、懂學生心理。

  2高職機械製造類專業教師的現狀分析

  2.1與企業的工程師對比,高職機械製造類專業教師不足的表現2.1.1有理論知識,但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理論功底較為深厚,但對事物的認識大多停留在書本上,缺乏直觀的認知。就機械零件製造技術而言,許多教師接觸圖紙機會多,接觸實體零件的機會少,往往就圖紙來想象或臆斷零件的加工工藝和加工方法,很少考慮企業的加工裝置、裝夾方式、加工方法、加工成本。2.1.2缺乏對區域企業的瞭解

  ①企業的裝置、人才狀況。裝置、人才因素是企業的硬體。作為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它是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因此,資金投入較大,它們在擁有大量的普通加工裝置的同時,還擁有必要的高、精、尖加工裝置,這是民營資本無法比擬的。國有企業中加工中心數量較多,其數控系統以西門子系統為主,柳州民營企業的大部分加工裝置較為普通,許多還是國營企業淘汰的二手裝置,後期購買的裝置以數控車削、數控銑削裝置為主,加工中心在民營企業中較為少有,其數控系統以FUNC系統為主。在人才方面,由於國企體制較為健全,資源及福利有保障,晉升通道暢通,職業培訓機會更多,社會認可度高,因此,他們吸引了眾多專業化的優秀人力資源。而民營企業由於觀念、資金、資源、培訓、制度、福利、保障及社會認可度的限制,很難吸引高層次的人才。因此,出現了國企人才過剩,而民企人才嚴重不足的現象,這種局面在較長時間類還會延續。這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就是一種切入的大好機會。

  ②企業的產品特徵及企業的技術狀態。大中型國有企業的產品是以整機或市場需求量大的產品為主導產品,其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資金需求量大,生產組織規模化,裝置能力強。民營企業的產品以零部件為主,大多是為國有企業的整機產品配套,即使生產的是整機產品,其市場量也較為狹小,它是對國有企業產品市場的補充。作為柳州市的民營企業,大多是為柳工、五菱、柳汽、柳特配套的中小企業。其主導產品大多是軸類、套類、箱體(殼體)類、叉架類、齒輪類、衝壓件類、車架車身(結構件)類、鈑金類、彈簧類、五金類、液壓附件類產品。作為機械製造類的專業教師,我們需要了解企業的產品構成、企業的技術狀態,才能有的放矢研究專業發展方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2.2教學經驗的不足

  2.2.1教學方式、方法。教務處的專家在聽年輕教師講課的.時候,經常發現他們對某些知識點只作蜻蜓點水式的分析,缺乏深度和剖析,導致學生對該知識只知其表而不知其裡。其次,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年輕教師課堂語言生硬,照本宣科,不會傾聽學生心聲,急躁缺乏耐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學生身上。以上諸多現象除了與他們的教學能力有關外,經驗不足、方法不當、手段不熟練是最大的責任載體。

  2.2.2教學專案設計。教學專案設計是以教學效果最最佳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而進行的預先設計。許多新教師不會教學專案設計或對專案設計的目的性不明確或設計中忽略了環節、忽略了它的完整性,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目的性、統一性,想到什麼講什麼,教學效果很不好。

  2.2.3對學生的心理瞭解不足。許多新教師忽略或者很少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因素,課內教學常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為驅動目標,沒有顧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與學生的交流侷限在“明白了嗎?懂了嗎?”這些乾枯的語言表達上,不會觀察學生的表情及肢體語言。

  3高職機械類專業教師成長之路探討

  3.1教學專案的設計。教學專案設計要體現“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的特點。它要求教師在透徹分析教材的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理論和實際有機地結合,選擇適當的載體,展示對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要求,展示知識重點、難點的處理辦法。教學專案設計還應體現教學的手段、方法及教學目標的考核辦法。理論教學專案結合課程內容,要以實施的載體———軸類、套類、盤類、箱體類等零件的加工來展開,設計思路要使教學內容具有明確、清晰的目標,所授知識需為學生所接受、掌握。實踐教學專案的設計採用整週實訓的形式,結合校中廠所承接的企業加工零件,完成一些簡單零件或複雜零件的部分工序的加工———《螺紋的車削加工》、《軸類零件的加工》、《套類零件的加工》、《型腔零件的加工》、《箱體零件的加工》。操作實踐教學專案結束時,教師要對加工出的零件或複雜零件的部分工序進行評價,促使學生主動總結、思考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實踐教學的優勢。綜合技能專案的設計可穿插與考證相關的教學資料,使教學、考證有機的結合,在培養同學們機械加工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提升同學們操作機械加工裝置的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使學生擁有一技之長。考證完畢可安排學生頂崗實習,使學生更能適應工廠崗位的要求,實現教學與生產實際的零對接。教學考核———技能、產品。機械製造類專業以實踐操作考核為主,理論考核為輔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考核。主要考核學生操作裝置加工零件過程中對工藝檔案的理解程度、對機械加工裝置掌握的熟練程度、對工裝夾具的應用能力、對檢測器具的使用能力及產品的合格率來進行評定。

  3.2做好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課後反思,我們可以知道教學目標設定是否準確,課堂的知識容量是否合適,知識銜接是否自然,知識滲透是否得當,知識剖析是否到位,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得到化解,問題情景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否得當,教學情感投入及語言表達是否到位,教學互動效果是否良好,教學是否達到預設目標,課堂教學過程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如有不足,我們就要分析不足產生的原因,權衡利弊、得失,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透過教學反思,我們可以修正不足,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3.3掛職鍛鍊。教師較長時間到企業生產一線掛職鍛鍊,充當企業的技術人員,身體力行地介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僅可以拓展眼界,學到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能,而且可以把自身相對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技能。

  3.4參觀學習。教師由於平時忙於教學工作,因此對企業的理解、對區域內行業的瞭解較為侷限,參觀學習不失為拓展思維、開闊眼界的捷徑之一。參觀學習後,可召開以專業為基本單位的專題討論會,以學生就業方向為引領,最佳化專業課程設定、專業教學專案的設計。

  3.5教學科研。教師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科研活動,不但可以將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融入教改專案這個載體進行研究,還可以加深教師對本專業、本學科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在提高教師文化素質、最佳化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學術水平同時,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3.6撰寫論文。撰寫教學論文的過程是高校教師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實踐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現象、積累的各種資料加以分析、思考、歸納,並提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透過論文的撰寫,我們可以將教學經驗、技術經驗提煉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促進專業教師的成長。

  4結束語

  高職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們不但要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而且還要為上好每一節課做充分的課前準備,因此,自我支配的時間很少,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時間參加培訓、學習,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能力,是高職教師必須面對的現實。當然,每個人成長的方式不盡相同,能找到一條適合自我快速提升的路徑才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