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談課文標題的教學價值的論文

淺談課文標題的教學價值的論文

淺談課文標題的教學價值的論文

  文章的標題具有概括性、針對性、醒目性,它是文章的眼睛,是文字的靈魂。透過標題,我們能把握文章的脈絡,透視行文的主旨,觸控作者的情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仔細揣摩課文標題的特點,充分發掘課題作用,在感悟文字乃至寫作等諸多方面的訓練過程中“小題”“大做”,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整個語文教學簡約而高效。

  一、扣“題”匯入,激發閱讀期待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確,“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各種型別的導人方法中,扣題匯入是最簡單也最有實效的一種。引導學生圍繞標題一遍遍叩問、質疑,就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帶著積極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

  扣“題”匯入要關注題眼。題眼是標題的核心,提示了文章的重點。比如,《莫泊桑拜師》一文的題眼即“拜師”,“拜師”是一個表示人物行為狀態的詞,表明了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既然是記事,那麼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一定是學生閱讀特別需要了解的問題。在新課教學之始,我引導學生抓住課題,大膽地談談自己在讀題時腦海中推想到些什麼,他為什麼要拜師,是怎樣拜師的,拜師的結果如何。在瞭解了莫泊桑後來獲得“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後,學生又自然生髮出了新的疑問:他的老師又是怎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透過對課題的推敲,學生對《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產生了濃厚興趣,從而踏上了閱讀探究之旅。

  扣題匯入,除了圍繞題眼展開推敲,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標題中關鍵詞之間的關係,甚至針對標點符號展開思考。例如《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等文章就可以引導學生問一問這兩個人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關係。又例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中的引號和感嘆號就值得品味:課題是一句話,這句話是誰說的,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說的,為什麼要用“必須”那麼嚴肅的語氣說這樣一句話。課題中的標點無聲無息,卻如磁石般吸引著學生。此時,老師只需輕鬆一導,便凸顯出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自主學習系統也瞬間啟動了。

  二、循“題”初讀,把握文章內容

  課文標題是一扇窗戶,它蘊含著情感,訴說著故事,闡明著道理,極度簡約地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循“題”而讀,就可以巧妙地引導學生從大處著眼把握內容,是以簡馭繁、總覽全文的.一條捷徑。

  有的課文標題形象、凝練地概括了中心事件。初讀時,就可以先引導學生讀懂字面上的意思,再逐步豐滿,讓表達更加完整。如教學《三顧茅廬》一文,在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後,我讓學生把四個字的課題擴充套件成了一句話:劉備三次拜訪住在茅草房的諸葛亮。在此基礎上進行拜訪前因後果的探究,稍加整理就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即:劉備兩次拜訪諸葛亮都失望而歸,第三次拜訪終於請出了諸葛亮,輔佐他完成建立國家的大業。整個概括過程簡明清晰,也讓學生學會了“擴充課題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這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紮紮實實地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有的課文標題看似抽象,但卻是串起文字內容的精妙之筆、關鍵之筆。比如《第八次》一文的標題簡潔卻有深度,是整個故事精髓所在。“第八次”既是寫蜘蛛結網第八次才成功,也是寫布魯斯王子受到蜘蛛結網的啟發,振作精神,經過第八次戰鬥取得勝利。“第八次”是人與蜘蛛故事的結合,教學中,透過“誰第八次幹什麼”這一問題的啟發,學生概括出了“王子戰鬥”“蜘蛛結網”兩個中心事件,然後再讓學生抓住兩個“第八次”的聯絡,說說故事主要內容,一切便顯得輕而易舉,水到渠成了。

  三、品“題”精讀,領悟文字重點

  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說:“課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和靈魂,抓住了標題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課題中的重點詞語往往暗示著課文的重難點,教學時可以逐一對標題的重點詞語細細品味,藉助標題直奔中心,進行閱讀教學。

  如在教《黃山奇松》一文時,就可以抓住標題中的一個“奇”字,以“黃山松____,真是奇特”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讀文、勾畫、思考、對話,從而體會到黃山松“奇”在它千奇百怪、引人遐想的姿態,“奇”在它飽經風霜卻屹立於懸崖之上的生命力。又如《美麗的南沙群島》《徐悲鴻勵志學畫》《艾滋病小鬥士》,則可以分別從“美麗”“勵志”“小鬥士”人手,去思考梳理這些關鍵詞在文中是怎樣表現的,讓學生自然走進感知、分析、品味、理解的習得過程。

  除了標題中的重點詞是領悟文字的抓手之外,有時候課題中的非關鍵詞的品讀也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黃河的主人》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經典散文,這篇文章有許多值得學生學習的寫作方法,特別是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結合的寫法。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思考:稱艄公為“黃河的主人”,那麼課文哪些地方直接描寫了艄公。學生不難發現作者對於課文的主角——艄公描寫只用了三句話。此時,又指著課題問:哪些語句是描寫黃河的,為什麼要寫黃河。透過對比,學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描寫黃河不遺餘力,除了直接寫黃河的“萬馬奔騰,濁浪排空”,還用“我”目睹羊皮筏子鼓浪前行的膽戰心驚來反襯。課題中“黃河”與“主人”是緊密相聯的,正是黃河的驚濤駭浪、濁浪翻滾,襯托出了“主人”駕船如履平地的高超技術和過人膽量。由品標題為切人口,感受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完美結合,感受文章結構的集中緊湊,可謂“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

  四、借“題”發揮,拓展語言訓練

  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文字的主旨,還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訓練雙基,夯實語言基礎。課文的標題教學是文字教學的開端,也可以是教學的尾聲,教師可以借“題”發揮,結合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明天,我們畢業》是蘇教版語文小學階段的最後一篇課文,作者透過對六年學習生活及成長曆程的回顧,抒發了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這樣的題目情感性強,很容易開啟學生記憶的閘門,喚起情感的共鳴。課堂結尾處,我佈置了同題作文,讓學生按照課文的寫法進行仿寫,記錄最美的回憶,寫下自己最深的眷戀,給自己的小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這樣的教學,做到了讀與寫的契合,發展了學生語言,也營造了一個情感共生的課堂。

  除了同題仿寫,還可以對課文的標題稍作變化,讓學生結合閱讀的體驗來寫話。巴金的《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語言從容舒緩,娓娓道來,給人以人生啟迪。讀了這封信,讓學生當一回家鄉的孩子,以《給巴金爺爺的信》為題寫一封回信,和這位可敬的老人聊一聊。又如學了課文《j匕大荒的秋天》,讓學生寫寫自己眼中的《校園的秋天》《公園的秋天》,我想只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每個學生都能捕捉到秋姑娘美麗的身影,錄下一首首秋之歌,畫下一幅幅秋韻圖。

  總之,作為課文的“眼睛”,標題不容忽視。如果我們能從小小的課文標題人手,善於用慧眼發現標題的佳妙處,深入挖掘課文標題的教學功能,定能使教學化平淡為多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