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論文:高校專業教育過程中雙語授課的情況

論文:高校專業教育過程中雙語授課的情況

論文:高校專業教育過程中雙語授課的情況

  論文摘要:分析了新疆高校專業教育過程中雙語授課的情況,並根據生物學專業課程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指出專業課程的漢語授課是民族地區學科發展的需要,是民族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優秀的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需要。

  新疆地區的雙語(bilingualism)教學,主要是指在同時通行著差別較大的國家通用語(漢語)和方言的雙語地區,學校教育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根據需要靈活地應用兩種不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方式。實行的同時進行本族語和國家通用語(漢語普通話)的教育,旨在有利於保持雙語正常延續和發展,使受教育者的雙語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的教育事業。

  構建先進文化是教育應承擔的使命,教學是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文化傳遞的主要手段,教學語言(教材和課堂用語)是教學過程中知識傳遞的載體。因而,在多民族多語言地區,學校教師的授課語種,教材編寫語言,直接影響民族教育的發展狀況。在新疆,雙語教學是先進文化在民族地區得以傳播、發展、再創造的基本保證。新疆經過十幾年的雙語教學試點,現已在全疆民族聚居區推行和完善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雙語教育,從實踐上豐富了雙語教學在不同教育階段、不同語言背景人群、不同專業方向等實施的多樣性,大力發展了民族教育,為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新疆高校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現狀

  新疆高校雙語教學主要採用“預科+專業教育”的“23 分段”或“113 分段”教學模式,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社會影響。“民考民”學生設定一年或兩年制預科漢語,學習漢語言及文化課基礎;然後進入以漢語言授課為主的專業課程學習,在專業課程的學習、考核和畢業論文設計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民族學生的漢語應用能力,並達到漢語言能力測試(HSK8級)標準。經過多年的實踐,新疆高校雙語教育,特別是專業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嚴重阻礙著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

  主要表現是同一學校相同專業,民漢學生使用不同教材、不同民族教師、不同語言授課、不同教學計劃、不同教學進度、甚至不同考核標準,各民族教師之間的直接交流和觀摩教學也流於形式。這種模式下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在民漢兩個相對獨立的教學系統中培養,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在同一時間裡所接受的知識和受到的教育容量出現較大差距,使民族學生的漢語學習和專業教育不能協調發展。民族學生不能更深層次地學習利用專業漢語,不僅妨礙專業技能的掌握,而且加劇了在畢業實習、考研、就業競爭中的不利境地,人為地加大了各民族間教育不公平的現象。甚至有學者認為“新疆建立了從小學到大學的一套用民族語言授課的教育體系,其結果,將會導致本民族的自我封閉,在該教育體系中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將因無法跨越語言障礙順利進入現代化社會,無法獲得更大的發展”。這種以削弱專業學習和專業實踐為代價的雙語教育模式,是不利於現階段民族教育發展和新疆地區經濟社會穩定的。

  隨著雙語教育從上至下的有效推行,少數民族基礎教育和漢語教學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為了與基礎教育銜接,培養優秀的“雙語人才”將是新疆高校未來幾年的主要任務。新疆高校雙語教育的主要目標應從最初的“強化漢語”為主、“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為輔轉變到培養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以適合地區經濟發展和民族進步的要求。

  二、生物專業課程特點及實施雙語教學的策略

  生物專業課程涵蓋生命現象的微觀到宏觀,分子到群體的各個層次發展規律,其中傳統分類學、經典生理學、經典生態學等專業課程,經過多年的發展,知識理論體系已趨於穩定;而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發育等學科內容隨著生物科學的飛速發展,新的概念、新的理論、新的技術不斷湧現。內地高校紛紛採用國外優秀生物學影印教材和部分專業課程英語教學來追隨迅猛發展的現代生物學的腳步,以緩解與漢語言編寫的專業教材內容更新緩慢之間的矛盾。生物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呈現與時俱進的特點。

  民族學生進行基礎漢語的學習時,通常是在日常用語、風俗人文、環境資源等社會文化方面的漢語言鍛鍊,而對生物學專業方面的知識和詞彙涉及較少。在輕鬆的預科階段完成轉入專業學習階段後,課程的驟然增多和大量陌生專業詞彙會使民族學生產生一時的畏難情緒。因而需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和不同生物學專業課程的特點,有所側重地選擇民語言教學和漢語言教學,以達到漢語言專業知識與詞彙的循序漸進,讓民族學生從語言習慣和學習難度上逐漸適應專業課程的學習。

  以經典植物學和生物化學專業課程特點為例。植物學包括分類和解剖兩部分,通常在大學一年級講授。由於宏觀植物學知識體系固化,課程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學生透過重點閱讀和教師實驗解惑即能基本掌握該部分關鍵知識,內地高校這部分內容授課時間已大大縮減。對民族學生來講,多數同學來自牧區,對新疆植物多樣性有深刻的體會,學習這門課程既有直觀的感受也有濃厚的興趣。講授時,宜幫助學生建立母語與漢語言在常見植物和基礎專業用語如種、屬、器官等分類語言上的對應關係,同時要求學生用漢語記憶和理解新出現的專業詞彙,而不是轉換成母語理解,這一習慣的.養成對後繼專業課程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可以看出,大一的專業課程,不僅講授基本專業理論,同時還承擔著民族學生專業漢語提高的責任。經過一年的學習和培養,民族學生在專業漢語的聽說能力、閱讀和理解方面得到很大鍛鍊,並逐步適應專業漢語的表達和描述習慣。基礎生物化學是醫學、農學、林學等專業的基礎課程,一般在大學二年級開設,是學生進入專業學習後遇到的第一門重要專業課。該課程體系嚴謹,課程內容抽象、深奧,重點、難點較多,基礎生物化學術語繁雜。對於首次接觸專業理論的學生來說,無論民漢學生,掌握好該課程都存在一定的難度。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學理論與方法是學好生物學其他各專業課程的基礎。除了授課時應全程使用漢語外,考慮到民族學生仍處在專業漢語的學習階段,在有大量的概念、公式和計算的靜態生化部分,應適當增加課時量,反覆講讀蛋白質、酶、核酸等關鍵大分子特徵與屬性,在民族學生腦海中用漢語言專業詞彙構建生物化學的基礎理論。該課程的漢語授課,是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民族學生的專業漢語學習,滿足將要面臨的分子遺傳、發育、生理等課程開展的需要。 "

  三、生物專業課程雙語授課的必然性分析

  生命科學的最新成果和理論都是以英文形式呈現的。因此,根據生物科學的發展特點,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發文明確規定“直屬院校,尤其是生物科學,提倡進行英漢雙語教學”。閱讀外文文獻,給學生講授最新專業進展,已是高校專業教師必須的備課環節。生物學專業的漢語教學向英語教學過渡已成為學科趨勢。民族地區高校專業教學同樣應符合這一發展規律。配合專業漢語教材的使用,將部分民語言授課轉為專業漢語授課,直至部分英漢雙語授課,是符合新疆高校師資水平,生物學專業課程特點和民族學生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民族學生對生物學專業的漢語授課積極認真,甚至學生自發寫申請書要求學院安排漢族老師漢語授課。生物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相當一部分進入碩士階段深造,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走上教師崗位。更高水平專業漢語的學習和掌握有助於民族學生在各個階段和層次的競爭。當前,少數民族學生在研究生入學階段仍然存在照顧。較差的專業背景知識和不通暢的語言溝通使漢族導師不願意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漢族學生也不願意報考交流存在障礙的民族導師的專業。因此,要解決這些矛盾,必須加強本科階段的專業理論教學過程。生物專業課程的漢語授課不僅僅是民族學生就業、考研深造的需要,民族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還是民族專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民族地區專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優秀的雙語人才。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過程。對民族學生進行專業漢語授課,不僅要求民族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知識理論體系,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還促進了民族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通用語漢語對民族學生的授課經驗,有助於漢族老師學習掌握非母語授課學生的心理和發展,對今後專業英語授課提供幫助。

  專業課程漢語授課符合民族學生的語言發展規律。新疆已全面推行民漢雙語教育使民族學生始終處於學習漢語的良好語境中。而內初班、內高班和內地高校的民考漢學生知識文化的順利掌握,也說明了3-5年時間裡,透過積極主動的學習,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有質的飛躍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應從教學的主導——教師做起,克服思想上的懶惰情緒,積極開展專業課程的漢語授課。

  四、結論

  生物學是當今社會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由於網路和資訊越來越便捷,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在生物學專業課程的講授上,已有相當多的院校選擇性地採用英語授課。目前我國對英語這一國際通用語言的認識已上升到了“公民素質教育”的高度,體現了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和國際化時代的要求。而反觀新疆部分高校的民族學生的專業教育,不僅無法達到應有的專業理論和技術知識水平,甚至提高和強化漢語的基本目標也在被弱化。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只強調對“雙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推進,而忽視專業教學的特殊規律和學生能動性,不利於少數民族高等專業教育的發展。

  大力發展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區實行雙語教育,是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民族政策,總結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實踐經驗,創造性地構建的一種民族教育教學模式。民族大學生的漢語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是社會評價一所大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民族學生求職、就業、提高社會競爭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專業教育教學質量,是關係到我國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新疆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在200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就已聯合印發了《關於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新黨發[2004]2號)。[7]檔案在關於新疆高校雙語教學方面,明確規定:“……除少數民族語言等特殊專業的部分課程外,有條件的大中專院校的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要從2004年起全部使用漢語授課。”“對目前尚未實施雙語教學的大中專院校,從2004年起,必須選擇部分課程進行漢語授課,並逐年擴大漢語授課的範圍。”複雜的國際競爭、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民族地區的穩定和繁榮,要求新疆高校教育對國家和民族負責,對學生和社會負責,有效地開展符合民族長期發展目標的多層次的雙語教學,必須在高校的專業教育階段,堅決執行國家民族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