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精選】科學教案彙編8篇

科學教案

【精選】科學教案彙編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係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因此,把生態與環境保護列入幼兒科學教育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兒從小就具有環保意識,知道大自然是個有機整體,人類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護自然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設計活動時著重對煙塵、汙水兩個方面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讓幼兒瞭解煙塵會汙染空氣,能影響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

  2.引導幼兒能夠關注周圍的環境,增強幼兒的保護意識。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和難點:

  透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瞭解汙染的環境對自然界的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清水、汙水各一盆,香菸、房屋(幼兒用積木拼搭)

  2、錄影:香菸瀰漫的一間屋子、動物遠離喧鬧的城市、汽車的尾氣和廢氣等。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實驗活動——看錄影——幼兒討論——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森林裡,小動物們都在快樂地遊戲著,它們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樹林裡開演唱會,玩得真高興。忽然,附近的工廠裡排出大量的黑煙,它們一個個都顯得無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動物們紛紛逃離了森林,躲到別的地方去了。

  二、實驗活動

  教師:“咦,小動物們為什麼要逃走,躲到別的地方去呢?”

  1、現在我們做兩個實驗。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汙水,讓幼兒從顏色、氣味和透明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兩條小魚分別放入清水和汙水中,觀察小魚在清水和汙水中的不同活動情況。

  (2)出示幼兒拼搭的房屋,用一個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閉),然後在裡面放入一根點燃的香菸,過一會兒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會發現房屋周圍都是煙霧。

  三、錄影:讓幼兒進一步瞭解煙塵所造成的環境汙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觀看錄影:引導幼兒注意大街上汽車駛過飛起的灰塵;車尾排出的煙塵、廢氣,以及香菸瀰漫的房子;動物們遠離城市等。

  2、提問:這些廢氣、煙塵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動物和人需要清潔的空氣。

  四、討論活動:煙塵、廢氣會汙染環境,怎樣來預防這些危害。

  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小結:我們都需要清潔的空氣,保持空氣的清潔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五、延伸活動:《誰是環保好娃娃》

  小朋友請講講下列圖中誰是保護環境的好娃娃,為什麼?並給環境好娃娃畫上一個五角星。

  活動反思:

  《環境保護》這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作為老師的我也真正體會到和學生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的快樂,整個課堂氣氛嚴肅而不失活潑,和諧而平等。我也從學生們的精彩想象、回答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如造成大氣汙染的原因有哪一些,應該如何治理等。一點很深的體會就是教師是否真正融入到課堂中去,融入到學生中去,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本堂課中,我主要透過引導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大膽發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我感到整個課堂不會像教師唱獨角戲那樣沉重。

  教然後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一節課上留下些許遺憾在所難免。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最後讓學生們一起探究大氣汙染的治理時,由於時間過於倉促,沒能讓學生充分結合一些具體的例項,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充分體會一個環保工作者的樂與趣,學生的環保觀念落實可能會不好。另外,在組織學生討論大氣汙染的危害時,沒能引導學生到實際中去,只是透過為學生提供一些大氣汙染的圖片,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受到了影響。還有在最後總結的時間稍顯緊張。

  總之,化學教學中要求我們反思的層面是很多的,我們應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實踐更趨合理。當然,也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工作才能不斷創新。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能生長,初步瞭解植物生所需要的一些自然因素。

  2、嘗試記錄幫助種子生長的方法,體驗幫助種子長大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1、中(2)班綠色家園責任田的照片。

  2、下雨、陽光、蚯蚓ppt、影片。

  3、記錄紙(小苗的形狀)、記號筆、展板。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前幾天,我們在責任田裡種了什麼?(花生)它們發芽了嗎?(沒有)

  這些小種子啊心裡可著急了,它們好想快點長大!

  那種子長大誰會來幫幫他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種子寶寶在長大。

  觀看ppt,瞭解春雨、陽光、蚯蚓是怎樣幫助想長大的種子的。

  1、春雨

  (1)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春雨啊。春天到了,春雨嘩啦啦地下,落到綠色家園裡,落到泥土上。

  (2)種子寶寶喜歡它嗎?為什麼?

  下了春雨,種子寶寶喝得飽飽的,身體長得胖胖的。

  2、太陽

  (1)誰來幫忙了?

  太陽公公散發著光芒,曬著太陽可真暖和啊,種子寶寶伸了個懶腰,使勁地往上長,長出了小芽芽。

  3、蚯蚓

  過渡:還有誰也會來幫忙呢?

  (1)(我來啦,我來啦,我來幫助你)猜猜是誰呀?

  (2)小蚯蚓是怎樣幫助種子長大的呢?

  蚯蚓在泥土裡鑽來鑽去,幫助小種子鬆土。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蚯蚓幫種子寶寶鬆鬆土吧。

  現在的泥土又松又軟,小種子使勁地頂啊頂,終於鑽出了地面。

  總結:原來種子寶寶長大需要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還有小動物們的幫忙呢。

  三、幫助種子生長。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你會怎樣幫助種子生長:

  他們對種子寶寶這麼關心,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幫助綠色家園責任田裡的種子快快長大!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它們,和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2、幼兒記錄幫助種子長大的方法:

  (1)介紹記錄紙

  這是我們的記錄紙,它像小苗苗一樣,有兩片葉子。想到一種方法記在一片葉子上,想到第二種方法記在另一片葉子上。

  提問:一張紙上記錄幾種方法?

  假如你還有別的方法,就再拿一張記錄紙來記錄。

  (2)幼兒記錄

  3、交流分享:

  (1)說一說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他們?

  (2)做一做幫助種子長大(幼兒結伴表演)

  總結:小朋友們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幫助種子寶寶長大,相信我們責任田裡的種子寶寶很快就會發芽、長大!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活動來自主題《彎彎繞繞》,彎繞既是許多物體的自然形態,又凝聚著人們的刻意創造。這種形態不僅體現了物體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體的實用性。而對於植物的彎曲運動對於孩子來說說近不近,說遠不遠,活動中需要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各種植物的彎曲現象,並對一些彎曲瞭解他們的作用,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產生興趣,認識幾種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現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25號。

  2、事先在幼兒園附近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植物為什麼會彎繞

  1.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這些植物長得怎樣?

  2.爬山虎長得怎樣?為什麼會爬得這麼高呢?(引導幼兒說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3.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象,即卷鬚及莖附著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4.西瓜長在地裡時有一根長長的藤,這根藤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5.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

  (二)找找彎彎繞繞的植物

  1.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讓我們去找找看吧。

  2.幼兒結伴去戶外尋找攀緣植物並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反思】

  4-5歲的孩子喜歡動手動腦探究事物,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在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支援、接納孩子的探究行為,並給予一些觀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如比較性觀察法、連續觀察法、分類法、記錄法等。在活動中我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幾種爬藤植物的外形特徵和攀爬方法進行比較性觀察,使幼兒更好地發現它們各自的不同。除了橫向的比較,還有縱向的比較,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時機,對比觀察爬山虎葉子顏色的變化,發現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對比薔薇開花前開花後的效果,發現了它對我們人類的用處。當苒苒發現了一棵類似攀緣植物的小苗時,我支援、讚賞她的發現,並利用拍照的方法幫她記錄,將照片貼在主題牆上,有助於她後續的觀察。在觀察和探索過後,我和孩子一起對幾種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進行分類、概括,使他們對藤蔓植物的種類及其特徵有了較清晰地認識。幼兒在不斷地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地積累經驗,遷移經驗,形成受益於終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我帶的是中班幼兒,我認為這節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我是在小班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將觸角往外延伸了一下。其實鼻子的話題很多,除了本節活動涉及的結構、功能外,還有鼻子的不同之處。還有動物的鼻子……讓幼兒感覺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鼻子,但聊起來很有趣。透過這節課,我想幫助幼兒認識鼻子的部位,瞭解鼻子的作用。鼻子除了呼吸之外還有其他作用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聞各種各樣的氣味。不同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能幫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對用鼻子識別氣味的活動感興趣。

  2.嘗試用觀察、比較、分類等方法識別氣味。

  3.知道鼻子的用處,懂得要保護好鼻子。

  活動準備:

  1.裝有陳醋、花露水、啤酒、純淨水的透明杯子和紙杯各一份。

  2.各種不同氣味的物品:香氣(香水、香皂、空氣清新劑)、酸氣(白醋、陳醋、酸菜)、酒氣(白酒、紅酒)、無味(石頭)。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師:你們喜歡畫畫嗎?說說看,最喜歡畫什麼?

  師:如果把你們的這些東西合在一起,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畫。我也很喜歡畫畫,今天我來畫一樣東西,請你們邊看邊猜,我畫的是什麼?

  二、瞭解鼻子的結構。

  1.教師畫鼻子,邊畫邊問:快猜,我畫的是什麼?

  2.師:剛才我畫的第一步像小山一樣的是鼻子的哪裡?(鼻孔)摸一摸有幾個鼻孔?

  3.師:你還知道鼻子的其它地方叫什麼嗎?(引導幼兒認識鼻尖、鼻樑、鼻翼)

  小結:你瞧,一個小小的鼻子有好幾部分組成,那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大家都有鼻子,為什麼我們要長鼻子呢?

  三、知道鼻子的功能。

  1.鼻子可以呼吸。

  師: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嗎?(嘴巴)你嘴巴什麼時候呼吸的?還有什麼時候用嘴巴幫助呼吸?

  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用鼻子呼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跑步累了的時候,游泳的時候,感冒了鼻子不通的時候等等,你可以用嘴巴幫一個小忙。

  2.鼻子可以聞氣味。

  (1)師:講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鼻子的第一個本領——鼻子可以呼吸,鼻子還有一個本領呢,是什麼本領?(聞東西)

  (2)師:你聞過什麼氣味?(香味、臭味、油煙味等)

  (3)師:老師這裡有四個杯子,裡裝著四種不同氣味的東西,你來看,裡面是什麼?

  (4)既然眼睛看不見,就得找另一個東西來幫忙,找什麼東西呢?(鼻子)

  (5)誰上來聞一聞?你們會聞東西嗎?怎麼聞呢?

  (6)請3-4位孩子上來聞一聞,並說一說是什麼氣味。

  小結:你們用鼻子把這四樣東西都一樣一樣聞出來了,第一個杯子裡是酸酸的醋,第二個杯子裡是酒,第三個杯子裡是香香的花露水,第四個杯子裡是沒有味的白開水,所以氣味是不一樣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而有的是沒有氣味的。小鼻子能幫助我們鑑別不同的氣味。小朋友們要記住:不是所有的氣味都對人體有好處,如:煙味,油漆味等,所以當你聞一樣東西時,要記得老師教你的辦法,學會了嗎?

  四、比較、分類(找朋友)。

  1.出示各種帶氣味的物品,交代分類要求:先用鼻子聞一聞這些物品是什麼氣味,如果聞到的氣味和剛才聞到的四杯氣味差不多,就把他們分別送到相應的桌子上。(幼兒操作)

  2.幼兒給物品分類並驗證。

  師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有時候鼻子也會失靈,比如感冒、鼻炎或者鼻子受傷了,它就不能發揮自己的本領了。所有我們要好好保護鼻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能夠辨別不同的氣味,並嘗試講述自己的感受。瞭解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後引導幼兒們也指出認識了鼻子的結構,鼻樑鼻尖 鼻孔。第二個環節是發現鼻子的特殊功能,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孩子說說鼻子的功能,然後又出示了四個小杯子,醋、酒、香水、水 。分別請幼兒們來用自己的小鼻子聞一聞是什麼,在聞味道的過程中告訴了幼兒怎樣去聞。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去分類。最後我還教育幼兒保護鼻子,引出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鼻子?讓幼兒垃圾以後怎樣去保護自己的鼻子不受到傷害。

  活動結束後,我反思到這節課有著不足的地方,老師們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節中,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去說一說結果。科學是比較嚴謹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老師們到位的點評讓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和認識夏季花卉的興趣。

  2、發展幼兒較為細緻的觀察能力和比較連貫的語言講述能力。

  3、按照花、葉、莖的順序認識牽牛花,知道其開花的規律。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漂亮的花2、課件:圖片-牽牛花活動過程一、匯入謎語:小小花兒爬籬笆,張開嘴巴不說話,紅紫白藍樣樣有,個個都像小喇叭。

  教師: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牽牛花。

  二、展開1、談話:我知道的牽牛花。

  提問:

  你在哪裡見過牽牛花?它長得什麼樣?它在什麼時間開花?

  2、藉助圖片引導幼兒按照花、葉、莖的順序觀察牽牛花。

  提問:

  (1)牽牛花的花兒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你見過什麼顏色的牽牛花?

  (2)牽牛花的葉子是什麼麼樣的?摸上去什麼感覺?

  (3)牽牛花的莖是什麼樣的?牽牛花的莖是怎樣生長的?

  小結:牽牛花的花朵像一隻小喇叭,顏色有藍色、紫色、粉色和白色等。

  牽牛花的葉子像心形,綠色,上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

  牽牛花的莖又細又長,會繞著籬笆或繩子往上長。

  牽牛花在夏季秋季的早晨開花。

  3、學習謎語《牽牛花》。

  教師:我們一起學習謎語牽牛花,這個謎語把牽牛花的主要特徵都描寫出來了。

  4、ppt課件:漂亮的花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欣賞多種多樣的花卉。

  教師:自然界有很多美麗的'花在夏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麗,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三、結束活動評價:從幼兒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帶幼兒到戶外觀察夏季開放的花卉,自然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牽牛花

  活動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徵,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把牽牛花有幾個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牛花。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慾望。

  接著,幼兒製作牽牛花。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幫忙,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製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後,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科學教案 篇6

  第一章 生物科學和我們

  【情景點選】

  【課程目標】

  1.嘗試說出人類健康面臨的挑戰。

  2.舉例說出生物科學與社會的關係。

  3.說明學習生物科學需要正確的方法。

  4.嘗試像科學家一樣實驗。

  【自主預習精細梳理】

  1.人類面臨的問題之一:健康問題

  (1)癌症是人類健康的殺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都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2)癌症的預防措施

  ①避免接觸物理、化學、病毒等各種致癌因子。

  ②增強體質,保持心態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傳染病

  ①發病率較高的傳染病: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痢疾、淋病、麻疹、傷寒及副傷寒、梅毒、瘧疾、出血熱、猩紅熱等。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②病死率較高的傳染病:依次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兒破傷風、流腦、鉤端螺旋體病、炭疽病、乙腦、霍亂、出血熱等。21教育網

  2.生物科學與社會: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

  (1)對於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遺傳病,可透過對胎兒進行產前基因診斷,並對確診患病的胎兒實施人工流產,從而避免遺傳病患兒的出生。

  (2)基因治療是治療遺傳病的新途徑,其基本原理是採用轉基因技術將帶有治療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匯入患者的受體細胞中,體外培養使其增殖,然後輸回患者體內,以糾正或彌補缺陷基因帶來的影響;或將目的基因透過載體直接送入人體內受體細胞中,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思考】有些糖尿病是由於基因(遺傳物質)突變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濃度高於正常水平,從而形成糖尿,目前一般採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暫時緩解,但一段時間後血糖又會升高,如何根治?

  提示:採取基因工程的方法把健康基因匯入胰島細胞,即基因治療。

  3.21世紀生物科學發展的大趨勢

  對生命現象與生命本質的研究不斷擴大、深入,向微觀和宏觀、最基本和最複雜的兩極發展。

  4.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法是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許多生物現象及規律都是透過科學的實驗法而被發現的。實驗法要遵循一定科學過程,透過雷迪→尼達姆→斯巴蘭扎尼→巴斯德的實驗,不但能體驗到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而且更能感受到實驗法是挑戰偽科學最有力的武器。

  5.生物科學的探究過程

  研究生命科學的程式包括觀察、假設、實驗、對假設的進一步修正,得出結論、進一步地觀察、進入下一個認識週期。在嘗試像科學家一樣實驗的過程中,特別注意以下幾個環節的問題。

  (1)觀察:用一種或多種感官去收集有關這個世界的資訊。觀察有時需要使用一些輔助儀器,如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2)測量:對被測量的物件用比較精確的資料加以表示。

  (3)實驗設計:預測技能實際上是根據現有證據和既往實驗對將來的事件作出的推論。由於預測只是推論的一種,所以可能出錯,必須透過巧妙設計實驗來檢驗預測的正確與否。在設計實驗時,特別注意遵循單一變數原則、對照原則、平行重複原則、等量原則等。

  (4)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把分類、觀察或測量得到的內容如實地記錄下來的過程叫做資料收集。運用數學知識整理、分析、歸納各種資料,可能會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得出獨到的見解,並透過實驗報告的形式與他人交流。

  (5)安全實驗:科學實驗需要確保實驗安全。只有完全理解並能自覺遵守實驗安全規則才能確保實驗安全。

  【思考】巴斯德的實驗最精巧的一個方面是什麼?

  提示:將玻璃瓶頸拉成彎曲的鵝頸狀,如圖。好處是:瓶子雖未密封,卻可以保持無菌。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小車製作,體驗製作完成小車後的成就感。

  2.大膽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積極參與想辦法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製作車輪會轉的小車,探索車輪與車軸連線的方法。

  4.透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小朋友有玩過玩具汽車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輛會跑的玩具小汽車,在不同位置鑽孔的牙膏盒和沒有鑽孔的紙盒,鑽好孔的瓶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各種圓形積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雙面膠,透明膠,音樂《雪之夢》。

  活動過程

  1.觀察小車,瞭解小車的基本結構。

  (1)指導語:看這輛小汽車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2)小結:小車由車身和車輪構成。(該部分略作詳細觀察車輪與車軸之間的關係,車輪與車身的高度)2.幼兒思考怎樣做一輛會跑的小車。

  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幼兒說一說,各種材料適合做什麼,打算怎麼做。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想請你們親手做一輛會跑的小車,請你們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邊的朋友他說一說,你打算用哪些材料來做什麼?怎麼做?

  3.幼兒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第一次操作)教師按半成品車、部分零件已組裝配套、單一的材料分為幾組擺放,幼兒自願選擇小組,嘗試製作會跑的小車。

  4.幼兒檢查自己製作的小車。

  (1)幼兒介紹自己做的小車。

  指導語:你們的小汽車都做好了嗎?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各小組在自己組內介紹自己做的車)

  (2)檢查小車能否跑起來。

  指導語:請同伴相互檢查,你做的小車能跑起來嗎?看看能跑的小車和不能跑的小車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在相互檢查和比較中,讓幼兒發現車輪和車身位置、車輪之間距離的關係。

  (3)小結:車輪要安在車身合適的位置上,車輪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小車才能跑起來。

  5.幼兒改造自己的小車。(第二次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修理小車,讓跑不動的小車都跑起來。

  6.教師再次總結。

  (1)先讓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兒說一說,他是怎樣改造自己的小車的。

  (2)教師做總結。

  活動反思

  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瞭解力的一些知識,推和拉能夠產了力,推力和拉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為了讓學生研究我讓學生準備了科學材料袋,裡面有《小車的運動》這節課需要的零件。我怕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上課開始,我讓學生把零件都放進桌洞裡。一開始,我讓他們效仿的課本上的一位同學拉蹲在地上的另一位同學。感受一下他用力的大小與方向。做完這個試驗後有位同學說:他都把我拉跑了,也沒把我拉起來。另一位同學說他的力氣太小了根本就拉不動我。這就讓他們知道了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然後我讓學生把坐小車的零件拿出來,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先把小車拼裝好,拼裝小車的時候有某些動手能力差的同學犯難了,這怎麼安啊?這個細線怎麼繫上啊?這些曲別針怎麼才能掛到線上呢?我對其一一進行了指導。在要探究力在大小對小車速度的影響時,課堂就不好控制了,三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心也強。我還沒說完學生就開始動起來了,全體同學就等著做這個實驗了。我讓他們仔細看了看實驗說明的步驟,看著步驟做實驗,同學們都樂此不彼的做了起來,“呀,我的小車跑的好快啊,掛一顆曲別針車子直往前動一點,掛到六顆的時候車子一下子就跑到了桌子邊上了”。最後我又提了一個問題,李帥同學把他的水杯放到了小車上,車子不僅沒動,反而被壓的車輪都掉了。但是後來他重新組裝好之後,又在曲別針的上面加了一塊橡皮,重新拉他的水杯,終於拉動了。

  最後,孩子們輕鬆地得出了結論:多加一塊橡皮力可以使載著水杯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地越快。課後,我興奮不已,我為學生的聰明和善於思考而興奮。我茅塞頓開,我應該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設計活動方案,讓他們在沒有現成的活動器材的條件下如何尋找替代品而不影響活動效果,這樣,我不但輕鬆了,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這才是科學課的最終目的。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徵並瞭解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2、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禮物包裹、竹筍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說說,引發幼兒興趣。

  師:(出示大熊貓圖片)今天大熊貓收到了朋友們送的一份神秘禮物,它們是大熊貓最愛吃的東西。你們猜是什麼?(竹子)

  師:你們猜對了,大熊貓最愛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圖片)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小竹子》含PPT課件

  2、玩玩、剝剝,認識竹筍。

  師:可是熊貓最愛吃竹子,為什麼要送一根竹筍呢?你能猜出這個秘密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原來竹筍長大了就變成竹子了。

  師:竹筍是怎樣長大的呢?(出示竹筍生長過程圖)請幼兒觀看竹筍生長過程,並做動作扮演。

  師:這裡有很多竹筍,熊貓也想要請你們吃,可是現在就能吃嗎?(要剝殼)

  師:筍寶寶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裡,現在請你去試一試,剝一剝。幼兒操作剝筍。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麼剝的才不破?你用什麼辦法剝的這麼快?

  小結:原來剝筍要輕輕地,一層一層剝才不會破。

  兒歌總結: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裡,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裡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

  3、結束

  師:筍剝好了,我們送廚房請阿姨去製作美味的菜餚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