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懸浮的蛋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懸浮的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科學懸浮的蛋教案1
活動目標:
1 .探索在清水裡加入一定的鹽後,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變化。
2 .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 .積極主動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讓幼兒透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象。
活動難點:
能獨立實驗操作並記錄,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活動準備:
燒杯兩隻(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雞蛋一個,記錄紙一張,實物:雞蛋、鹽、碗、盆、勺子、燒杯、抹布每組若干。磁吸標誌、記錄表、水彩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猜猜雞蛋寶寶沉浮的狀態並記錄。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一看,這兩個玻璃杯的水一樣多嗎?(出示內裝等量鹽水、淡水的兩個玻璃杯,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雞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玩個遊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這兩個水杯裡會怎麼樣呢?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裡(淡水)會怎樣?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裡的沉浮狀態並記錄。接著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裡(鹽水)會怎樣?它在水裡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裡的沉浮狀態並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評析:
在活動的開始,透過雞蛋寶寶的講話,讓幼兒很自然地進入活動。問題的設定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探索的衩極性。猜一猜,想一想,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玩一玩,比一比表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麼,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透過剛才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定懸念:為什麼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裡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裡卻浮上來呢?這裡究竟有什麼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透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啟發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裡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裡是浮上來的。
評析:
在實驗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沒有老師幫助的情況下自已做出了大膽嘗試--透過嘴巴品嚐發現第二杯是鹽水。教師對於幼兒大膽嘗試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秘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裡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後才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並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評析:
這個環節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慾望,在猜猜、想想、動動、玩玩中,充分調動幼兒運用感官直接認識和感受懸浮帶來的有趣現象,讓幼兒的探索更深入,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也將本次活動推向了xx。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律。
1.展示幼兒記錄紙,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麼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後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現雞蛋的懸浮規律。)
2.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裡能浮起來,你還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評析:
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貫徹了《綱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的要求。
活動延伸:
1.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放在鹽水中能懸浮起來?找一找,試一試,把實驗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黃瓜、蘋果等。)
2.在活動區投入不同材料,鼓勵幼兒繼續探索雞蛋在其他液體(如肥皂水、糖水等)中的沉浮現象。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懸浮的雞蛋"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並且緊密圍繞著"懸浮"這個有趣現象而展開,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操作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就是要解決如何將抽象的懸浮現象傳遞給幼兒,並讓幼兒透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象。透過猜一猜、想一想,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透過玩一玩、比一比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此外,本次活動還注重活動的拓展和延伸,讓仍有興趣的幼兒可以繼續在活動區進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個活動孤立起來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夠多樣化,更符合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
大班科學懸浮的蛋教案2
[設計意圖]
沉浮的變化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關注點,而介於沉與浮之間的"懸浮"現象雖然很少被提及,但卻又時常引起孩子們的注意。《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萌發對科學的興趣。"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慾望,初步感受、理解懸浮現象,激發他們從小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裡加入一定的鹽後,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變化。
2、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積極主動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讓幼兒透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象。
難點:能獨立實驗操作並記錄,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活動準備]
燒杯兩隻(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雞蛋一個,記錄紙一張,實物:雞蛋、鹽、碗、盆、勺子、燒杯、抹布每組若干。磁吸標誌、記錄表、水彩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猜猜雞蛋寶寶沉浮的狀態並記錄。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一看,這兩個玻璃杯的水一樣多嗎?(出示內裝等量鹽水、淡水的兩個玻璃杯,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雞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玩個遊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這兩個水杯裡會怎麼樣呢?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裡(淡水)會怎樣?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裡的沉浮狀態並記錄。接著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裡(鹽水)會怎樣?它在水裡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裡的沉浮狀態並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評析
在活動的開始,透過雞蛋寶寶的講話,讓幼兒很自然地進入活動。問題的設定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探索的衩極性。猜一猜,想一想,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玩一玩,比一比表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麼,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透過剛才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定懸念:為什麼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裡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裡卻浮上來呢?這裡究竟有什麼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透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啟發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裡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裡是浮上來的。
評析
在實驗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沒有老師幫助的情況下自已做出了大膽嘗試--透過嘴巴品嚐發現第二杯是鹽水。教師對於幼兒大膽嘗試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秘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裡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後才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並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評析
這個環節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慾望,在猜猜、想想、動動、玩玩中,充分調動幼兒運用感官直接認識和感受懸浮帶來的有趣現象,讓幼兒的探索更深入,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也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律。
1.展示幼兒記錄紙,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麼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後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現雞蛋的懸浮規律。)
2.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裡能浮起來,你還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評析
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貫徹了《綱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的要求。
[活動延伸]
1.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放在鹽水中能懸浮起來?找一找,試一試,把實驗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黃瓜、蘋果等。)
【活動反思】
一個小朋友偷偷用手指點鹽水,眉頭一皺說很鹹的。嘴巴不舒服,另一個小朋友說,你趕快去漱口。孩子們在取得直接經驗。藍鈞的雞蛋浮起來了,不小心水潑了,愛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續水,雞蛋又沉下去了,又加鹽來攪拌。“做中學”、“愛玩”使他思維的“可逆性”在表現。操作過程比較簡單,孩子很快實驗成功,過程積極、愉快。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記錄能力,在活動中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透過圖畫、圖示、手工等方法進性大膽的表達和反饋,有助於個性發展。也可以準備孩子常見的可溶性物質:茶葉、肥皂、洗衣粉等做對比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