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好玩的澱粉教案2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好玩的澱粉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好玩的澱粉教案1
設計意圖
透過對本班幼兒的觀察,發現幼兒對科學探究遊戲活動興趣濃厚,在開展大班“水”主題過程中,有一天我聽到孩子們在說掉進水裡很可怕,有小朋友說到掉進沼澤裡比掉水裡還可怕,還有小朋友說沼澤跟水差不多,就是有泥,但是會吸人……沼澤為什麼會“吸人”呢?孩子們的問題問倒了我,為了一探究竟,我決定帶著孩子們一起探秘沼澤為什麼會“吸人”,經過查閱發現沼澤是一種非牛頓流體現象,可是這一科學現象如何介紹給孩子們呢?我想起了芬蘭STEM教育中的“現象教學法”——基於現象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在探索傳遞水和澱粉的方法中感受非牛頓流體的神奇現象。
2.初步瞭解非牛頓流體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3.喜歡參與探究活動,與同伴合作完成挑戰。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發現非牛頓流體的神奇現象和特徵。
活動難點:大膽探究,能運用觀察、對比等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前期接力遊戲經驗
物質準備:水、玉米澱粉、量杯、桌子、盆、沙漏、桌布、罩衣、洗手盆、紙巾、紙簍、相機、圖片、影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觀看影片,請幼兒大膽猜測,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播放非牛頓流體的影片,請幼兒觀看並猜想:你覺得這是什麼?
二、基本部分:幼兒分組探究活動材料
1.請幼兒觀察材料水和玉米澱粉,摸一摸,聞一聞,說一說,瞭解實驗材料的特點。
2.幼兒分組操作用玉米澱粉和水製作粘液(非牛頓流體),引導幼兒觀察粘液(非牛頓流體)的神奇現象。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3.幼兒交流新發現,教師小結。
小結:對它沒有用力的時候它就是液體狀態,但是當你對它用力的時候,它會變成固體狀態一樣堅硬。
三、遊戲:在遊戲中探索傳遞粘液的方法,體驗粘液(非牛頓流體)的現象。
1.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大膽探索非牛頓流體的特點。
遊戲規則:
(1)四人一組,請小組之間商量進行接力傳遞的方法(1分鐘)。
(2)採用接力的方式運送粘液(非牛頓流體),每個人在傳遞過程中儘可能不讓粘液流失,將粘液運送到對應量筒中。
(3)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一組往量杯裡運送的黏液最多,地面上的粘液最少。
2.幼兒自由結組商討傳遞方法。
3.進行遊戲預賽。
4.幼兒開始遊戲(拍照記錄個小組的遊戲狀態)。
5.請幼兒分享完成遊戲的方法,其餘幼兒動手驗證方法。
6.教師利用照片進行小結,頒發獎勵。
小結:小朋友們透過合作共同完成了我們的比賽,在比賽中用到了很多方法,很多好方法也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四、結束部分:利用圖片和影片迴歸生活
為幼兒揭秘粘液就是“非牛頓流體”,引導幼兒瞭解生活中的非牛頓流體現象,並播放影片,觀察發生的現象,感受生活中科學。
小結:其實非牛頓流體也存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探究它後,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神奇,也可以幫助到我們,現在小朋友們知道為什麼在沼澤中越使勁掙扎陷得越深嗎?在沼澤中越使勁,沼澤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找一找生活中非牛頓流體的存在和運用,下次分享給大家。區域中小朋友也可以試一試用其他材料能不能製作出非牛頓流體。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幼兒興趣濃厚,探究比較充分,在活動過程中能較好完成活動目標和重難點,教師的語言應再簡練些,本次活動只是作為一個開始,後續可以在區域中以及生活中根據幼兒興趣繼續開展活動。本次活動材料對於幼兒新穎,幼兒有玩水的直接經驗,有看過家裡包餃子和麵的間接經驗,但是本次活動重點不在於幼兒去理解非牛頓流體的科學原理,而是去感受和探索他的神奇現象,從而培養幼兒探究的興趣和探究的.能力,方便幼兒在生活中去發現和探究,從而利用自己的發現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幼兒園大班科學《多變的結果》優質課影片+PPT課件+教案
大班科學好玩的澱粉教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實驗感知澱粉遇碘會變顏色,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慾望。
2、學習簡單的記錄,樂於表述自己的發現。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澱粉水、碘酒、奶粉、豆奶粉、面、牛奶、水、棉棒若干,宣紙並畫有紅圈和藍圈、噴壺、各種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師:今天小猴子要來我班做客,老師給它們準備了豐富的食物,有蘋果、香蕉……
幼兒:什麼也看不到啊!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說變—變—變,老師用碘酒噴在畫上。
幼兒:哇!畫顯現出來啦!有香蕉、蘋果.......
二、展開部分1、試一試:
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讓畫變出來?
幼兒:想!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2種神秘的顏料,分別藏在了紅杯子和藍杯子裡(紅杯子裡放紅色棉棒、藍杯子裡放藍色棉棒),小朋友拿紅色棉棒畫在紅圓圈裡,拿藍色棉棒畫在藍圓圈裡,畫好後拿裝有碘酒的噴壺噴在畫上,看一看,哪一種神奇的顏料能讓畫顯現出來?
幼兒:用小紅棒畫的能顯現出來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紅色棉棒是什麼神秘的顏料啊?(澱粉)教師總結:澱粉和碘酒是一對好朋友,只要是碘酒碰一下有澱粉的東西,澱粉就會變成藍紫色。
2、猜一猜:
師:小朋友見過澱粉水了,你們見過澱粉嗎?
幼兒:沒有。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澱粉和其他不同的粉末,小朋友自己動手找一找,看一看哪盤是澱粉?
①澱粉是白色的(幼兒把豆奶粉分離出來)
②嚐起來沒有什麼味道(幼兒把奶粉分離出來)
③澱粉是滑滑的(把麵粉分離出來)
④用手捻著有聲音(幼兒透過提示,找了澱粉)
3、找一找:
(1)師:小朋友都見過澱粉了,你們知道澱粉都藏在什麼地方呢?
幼兒:藏在饅頭、麵條、喝的粥裡等。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食物,小朋友自己來找一找,看看什麼食物裡面含有澱粉?
(3)透過實驗,填表:
“尋找食物中澱粉的蹤跡”
(4)驗證幼兒的發現請幼兒把自己的實驗結果貼在黑板上,老師和幼兒一起來驗證。
總結:澱粉主要在農作物、植物的根莖、豆類和一些水果中。
瘦肉和奶製品不含有澱粉,各種蔬菜中含有澱粉的含量很少。
三、結束部分:澱粉的用途
1、澱粉用於:餅乾、布丁、雪糕、冰激凌、果凍、軟糖、涼粉、粉皮
2、檢測假鈔,幫助警察抓住罪犯。紙幣印刷技術要求高度保密,紙幣制造中會採取很多仿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紙中的澱粉。製造假鈔者沒法掌握所有的印鈔技術,所以警察只要在紙幣上滴上碘酒,看看紙幣是否會變藍,出現藍色就是偽鈔。
3、澱粉碘酒反應還有一個應用,就是用來治療碘酒中毒,既然澱粉可以和碘酒發生反應,人們誤食碘酒中毒,口服澱粉就成為一個簡單易行的好辦法。
4、在革命時期,需要要寫一封無字密信傳遞資訊。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