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美術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美術的教案1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繪畫,體驗繪畫的樂趣。
二、學會用線條繪畫梅花鹿。
活動準備
一、課件《梅花鹿》
二、記號筆、圖畫紙、水彩筆。
三、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
㈠請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提問,引出活動主題。
㈡播放課件《梅花鹿》,要求幼兒邊看邊認真聽故事。
師:老爺爺是怎麼蓋房子的?蓋好的房子變成了什麼小動物?
二、幼兒邊說兒歌邊繪畫
㈠教師講故事,由故事引出兒歌。
㈡教幼兒學說兒歌。
㈢請幼兒開啟《幼兒用書》一邊念兒歌一邊觀看繪畫步驟。
㈣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邊念兒歌邊畫畫。
㈤請幼兒給畫好的梅花鹿塗上漂亮的顏色並添畫背景。
三、作品展示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講評,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活動,始終圍繞故事中有畫、畫中有故事展開,聽完故事後引出兒歌,幼兒在說兒歌的過程中完成了用線條來畫梅花鹿,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活動效果較好。
中班美術的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拿出各種顏色,看老師的錢包漂亮嗎? (漂亮) 爸爸媽媽有嗎?(有)你想擁有嗎?(想)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折漂亮的錢包。
2.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幼兒用彩紙 按步驟折錢包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彩紙
活動過程
1. 引導:小朋友你想有一個漂亮的錢包嗎?(想)
拿一張彩紙問:這張紙漂亮嗎? (漂亮) 什麼形狀的?(長方形)
那今天我們用長方形的彩紙折一個漂亮精緻的錢包,好嗎?(好)
2. 摺紙過程
首先把彩紙發給小朋友
取一張長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摺,變成兩個一樣的長方形。
再從長方形的中間摺疊。
將紙面翻轉過來,背面朝上,將下邊向上折。
將上邊下折。
將左右兩邊向中間對摺。
翻過來看看,一個精緻的錢包就做好了。
3. 總結:做每一個步驟都要輔導孩子,多演示幾遍 。
教學反思
1. 孩子的眼和手的協調能力很差
2. 要積極調動孩子懂得互動能力和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3. 如果再上這一節課的話,自己多演示幾遍,活動一下手指,再讓孩子摺疊。 讓孩子多動腦 多動手 多觀察
中班美術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彩繪的方法繪畫菊花。
2.大膽運用深淺兩色的結合畫花瓣,感受色彩的對比性。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顏料、毛筆每人一隻、卡紙每人一張。
2.範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菊花的基本特徵
師:你見過菊花嗎?是什麼樣子的?
2.出示範例,幼兒欣賞。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在影片轉換儀上示範菊花畫法。
師:先畫花心,接著畫花瓣,花瓣有的長有的短,這是卷卷的花瓣。
2.請個別幼兒上臺示範畫,教師及時講解與範畫。
三、幼兒作畫
提醒幼兒在畫畫的時候注意顏料的搭配和花朵的佈局。
四、展示評價
1.把幼兒作品展示在展示架上。
2.教師和幼兒一起評價作品。
中班美術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瞭解花朵外形的基礎上,學習圍繞“花蕊”畫花瓣的方法。
2、感受畫面的色彩美,體驗生活物品和色彩畫結合的創作樂趣。
活動準備:
PPT、綠色顏料拓印好的黑色卡紙、貼有雙面膠的紐扣若干、顏料、毛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紐扣變魔術
師:看這是什麼?這是一群調皮的紐扣,它們喜歡在一起變魔術。
師:它們來到森林裡,它們會變成什麼?(來到馬路上、天空上)
師:它們來到了一片草地上,它們又會變成了什麼?
二、觀看PPT,欣賞各種花的外形。
(一)尋找小紐扣
師:小紐扣變成了花,你能找出小紐扣在哪兒嗎?它的花瓣長得什麼樣的?
(二)幼兒示範貼紐扣、畫花瓣
師:你們誰願意把我的小紐扣在草地上變成花蕊,你能把這顆小紐扣變成一朵花嗎?
小排筆手中拿,蘸一蘸刮一刮,小排筆站站直,誰來幫我變成花?
小排筆圍著花蕊跳個舞,美麗的花瓣畫好了。
(三)繼續尋找小紐扣。
師:小紐扣還變成了其它不一樣的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你喜歡哪朵花,它的花瓣是什麼樣的?
(四)兩名幼兒示範貼紐扣、畫花瓣
師:你能把小紐扣變成長得不一樣花瓣的花嗎?
三、幼兒操作,提示要繞“蕊”點畫
1.師:“小紐扣都想變成花朵呢,我們幫幫它們吧。小排筆蘸了顏料要繞著花蕊跳舞,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花瓣。”
2、幼兒操作,教師提示幼兒要圍著花蕊畫不同的花瓣。
四、展示作品,分享快樂
1、張貼幼兒作品佈置成花展。
2、你畫的是那一朵花?你畫的花瓣是什麼樣的?
中班美術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顏色和圖案間隔來裝飾魚;
2、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條用不同顏色和圖案裝飾鱗片的大魚(鱗片可取下)、一幅背景圖;
2、每人有一份繪畫材料(繪畫本、畫紙、鉛筆、水粉顏料、水粉筆、水桶、油性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美人魚呀?小朋友回答。
好,我現在給大家講一個與美人魚有關的故事。看誰聽的最認真,老師就獎給他一朵小紅花。
有一條小河裡住著許多小魚,有什麼顏色的小魚呢?(出示背景圖、答對獎小紅花)
河裡的小魚這幾天不高興,因為它們發現另一條小河裡的魚有彩色的鱗片,會閃閃發光,可它們身上卻沒有彩色的鱗片。
教師:6月1日到了,美人魚送禮物來了,問小魚要什麼禮物,小魚看到美人魚身上也有漂亮的魚鱗,
在太陽光下面閃閃發光。一條小魚說:“美人魚,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樣美的魚鱗那該多好呀!”
美人魚就取下身上的鱗片送給它,小魚高興的說:“謝謝你。”
二、欣賞討論(答對獎小紅花)
1、出示鱗片討論:鱗片上有哪些顏色呀?它們是怎樣排隊的?小魚穿上新衣高興的笑了。
2、另一條小魚也要一片美人魚
的鱗片,美人魚取下一片更美麗的鱗片送給它,小魚高興地說:“謝謝你!”
討論:這一片和剛才的那一片什麼地方不一樣?為什麼更美麗?除了顏色不一樣,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3、第三條魚也想要,但不好意思向美人魚要。但美人魚還是取下一片鱗片送給它。
4、討論:找找看,這片魚鱗上的顏色又是怎樣排隊的?(紅、黃、藍)
除了顏色排隊還有什麼也是排隊的?(花、園點……)
三、鼓勵獨創、指導要點
美人魚遊呀遊,把身上的鱗片全送給了小魚,美人魚身上沒有鱗片。小
魚想:美人魚把鱗片全送給我們,我們應該做一個有愛心的小魚,讓美人魚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1、複習水粉畫的畫法
2、老師先示範,在引導幼兒自己在繪畫本上構圖繪畫
3、再把畫擴大畫在畫紙上,並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圖案裝飾
四、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
將幼兒做好的作品貼在牆上,比比誰的美人魚最漂亮。
中班美術的教案6
教材分析:
編織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美術活動。它造型多變,具有天然、樸素、清新的藝術特色,是傳統民間工藝。中班幼兒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本次活動帶領幼兒走進“編織地毯”的世界,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編織方法,感受造型的美,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活動開展過程中,充分給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引導幼兒自己看編織圖示學習編織的方法;創設我是“小小設計師”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為動物家設計不同的地毯;在練習編織同時,鼓勵幼兒關心、幫助他人,體現了整合的教育思想。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彩條透過疊壓的方法創造性地編織地毯。
2。初步學會看簡單的編織步驟圖,能大膽介紹自己編織的小地毯。
3。喜歡自己編織的小地毯,感受不同色彩編織出的小地毯所帶來的美。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課件(《各種各樣的地毯》:不同款式、色彩的編織地毯作品;《森林動物的家》:小兔、大象等動物的臥室、書房等)。
長短不同的彩色紙條若干,編織地毯的步驟圖,水彩筆,剪刀,膠棒。
4。“幼兒學習材料”一—《能幹的我》。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編織地毯,引發幼兒學習興趣。提問:你看到的地毯是怎樣的?你喜歡哪種款式?
簡單介紹地毯的作用、種類、功能,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出示編織地毯範例,請幼兒看編織地毯的步驟圖,自主探索用疊壓的方法編織小地毯。1。請幼兒閱讀《能幹的我》第8頁,指導幼兒學看編織步驟圖。
提問:你看懂步驟圖了嗎?哪裡還不明白?
指導幼兒學習步驟圖中“之”字摺疊的方法。
2。請幼兒看編織步驟圖,學習“疊壓”的方法,初步嘗試編織地毯。
提供長短不同的彩色紙條,請幼兒按步驟圖嘗試編織,幫助幼兒掌握“疊壓”的方法。
3。可提供編織地毯範例,引導幼兒拆一拆、看一看,進一步瞭解疊壓的規律,再次嘗試編織。
三、創設“我是小小設計師”遊戲情境,引導幼兒為動物家設計不同的地毯,激發幼兒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1。播放課件《森林動物的家》,請幼兒當小小設計師,為動物的臥室、書房設計、編織不同的地毯。
提問:動物需要哪些幫助?你想設計、編織什麼樣的地毯?
2。啟發幼兒根據動物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地毯,進一步掌握編織的規律,鞏固“疊壓”的編織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幫助他人。
3。可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上在《能幹的我》第9頁。
四、用幼兒作品佈置“漂亮的地毯展”,引導幼兒互相評價、學習,感受編織的美。
中班美術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圓形上聯想出多種物體,並透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徵,激發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活動準備:
1、實物:一個圓圈的圖片人手一張。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圓圈進行初步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一個圈圈)這個圈圈看上去像什麼?(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麼?(小傘、屋頂、檯燈……)
二、對西瓜皮想象並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這個圈圈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麼?(鞦韆),誰會在上面玩呀?(小花貓、小朋友……)
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圓圈圈,變鞦韆,小朋友、小花貓和我一起玩的真開心!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圈圈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後想一想,在的旁邊還有誰?可以把你想到的畫下來,並且也編成幾句好聽的話。
幼兒自由想象添畫並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請個別幼兒講述
三、引導幼兒再次對圓圈圈展開想象,小組合作創編《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師:現在我要請你們每人找個好朋友把你們手上的畫拼在一起,變成一幅大畫,然後兩個人一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出來,兩個人
你先編,再他編,大家接龍一起編個動聽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師簡單小結
請個別小組講述、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中班美術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樹葉上較均勻的塗色並印畫的技能。
2、鼓勵幼兒多開動腦筋,用樹葉拼出多種形象,培養幼兒初步表現美的能力。
3、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美術操作習慣。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學會在樹葉上較均勻地塗色並印畫。
2、能用樹葉拼印出多種形象。
活動準備
1、認識各種樹葉,如梧桐樹葉、爬山虎葉、銀杏樹葉等;收集樹葉,並把它們擦乾淨,抹平整。
2、棉籤、水粉顏料、水彩筆、報紙。
3、會唱歌曲《小樹葉》。
活動過程
1、集體唱歌曲《小樹葉》,激發幼兒活動熱情。
教師:秋風吹過,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我們做它的朋友吧,讓我們先來認新朋友。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葉。
教師:這裡有梧桐樹葉、爬山虎葉、銀杏葉等,它們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梧桐葉像金魚的尾巴、貓頭,爬山虎葉像花,也像金魚的尾巴;銀杏葉像蝴蝶的翅膀、裙子......)
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用這些小樹葉可以印出美麗的畫來。
3、欣賞範畫:引導幼兒觀察,看看分別是用什麼葉子印出來的。
4、引導幼兒學習樹葉印畫的方法。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看樹葉印畫怎麼做,教師邊示範邊講解:選擇銀杏葉擺放在報紙上,用毛筆蘸上你所喜歡的顏色均勻的塗在樹葉的反面後,注意顏料不能太多,慢慢的仔細的把有顏料的一面朝下襬放在白紙的適當位置,用手輕輕壓一壓,再把樹葉輕輕拿開,一把小扇子就印好了。
5、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再畫面中間印畫。先想一想,這片葉子像什麼,怎麼拼?然後再塗上水粉顏料印製。印完,看看印出的物體還缺什麼,再用水彩筆給它添畫。
幼兒印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印畫技能,鼓勵幼兒動腦筋印出各種不同形象。提醒幼兒及時擦乾淨手上和桌上的顏料,保持桌面和作業的整潔。
6、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進行樹葉印畫展覽,鼓勵幼兒相互講述作品,表揚積極動腦、印畫有創意和畫面整潔的幼兒。
教學反思
本節課源於幼兒生活,小朋友興趣濃厚。所有的幼兒都自己動手創作樹葉印畫作品。在活動中,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和顏色,認真塗色,細心貼印,畫面整潔,葉印清晰完整。給予了兒童足夠的空間和環境讓他們塗塗畫畫,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由於考慮到印畫顏料是溼的容易擦花,所以沒要求幼兒立即用水彩筆添畫,只有少部分幼兒拼印出蝴蝶、花等形象。
中班美術的教案9
活動設計背景
秋風起來啦,樹葉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們在樹底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樣情景當然不能錯過,引導孩子用樹葉來拓印的大好時機。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和了解樹葉的奇妙以及樹葉的外形和葉脈的不同之處。
2、瞭解拓印的方法,樂意與同伴探索交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拓印樹葉的方法,從中得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各式各樣的樹葉若干,厚薄畫紙人手一份,蠟筆每桌兩盒,膠水每桌2個。
教師:事先做好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介紹各種奇妙的樹葉
教師:你們蒐集的樹葉都是什麼樣的,有誰願意和大家介紹下自己帶來的樹葉。
幼兒自由介紹個子蒐集來的樹葉,大家欣賞交流樹葉的特點。
2、欣賞教學掛圖中“奇妙的樹葉”,感受樹葉,葉脈的奇特之處。
教師:請大家欣賞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樹葉(引導幼兒自由想象)。老師考考小朋友,看看誰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腦袋最聰明。
“小朋友看到圖中的這些樹葉,大家想到了什麼?好像什麼?與平時我們見到的樹葉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些樹葉是什麼形狀的?中間一條一條的小線線(葉脈)誰知道是什麼,誰能告訴我”?
小結:秋天到了,小樹葉們都換上了新衣服,離開了自己的媽媽,他們都到哪去了?樹媽媽看見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會著急麼。小樹葉都離開了媽媽,它們還回回家找媽媽麼?什麼時候還會去找媽媽呢?(當春天來了小樹葉就會回來找媽媽了)
3、出示拓印畫,引發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教師:這裡有一副奇怪的畫,從這副話裡面,小朋友們能看到些什麼呢?畫裡面又藏著些什麼呢?誰能看出來?
4引導幼兒觀察拓印畫,討論怎樣進行拓印。
教師:畫裡面的樹葉是怎麼樣畫進去的?可以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引導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閱你讀幼兒用書,瞭解拓印樹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然後把樹葉用膠水貼在厚紙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紙鋪在上面固定好。
3>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蠟筆均勻地塗在薄紙,進行拓印。
5幼兒動手嘗試拓印畫。
教師:
大家想用什麼樣的樹葉拓印呢?想怎麼樣拓印呢?
1>幼兒分小組進行版畫遊戲
2>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手上髒了及時擦乾淨,
鼓勵幼兒發揮獨創性設計出新穎的拓印畫。
3>把印好的畫用蠟筆進行裝飾成各種各樣的樹葉拓印畫。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過程,並討論,分析成功與否的原因。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剛才是怎麼拓印樹葉的,拓印出來了嗎?為什麼?
小結: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只有畫面產生凹凸不平時才能拓印的,樹葉可以拓印出來,拓印的時候,要把上下兩張紙固定好。
7、幼兒根據剛才的發現,再次進行拓印畫的嘗試。
8、展覽、欣賞各自拓印畫的作品,分享、嘗試探索拓印畫帶來的快樂。
延伸活動
下節課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顏料、油畫棒、鉛筆、水筆等)和不同紙質的紙張。引導幼兒探索什麼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選擇樹皮、輪胎、布條、不同粗糙程度的牆面等一些其他有紋路便於拓印的東西。由拓印引發幼兒對不同物質的表面機理的關注興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拓印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製作出了各種形態與顏色的樹葉拓印,而且能積極的與教師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中班美術的教案10
教材分析:
手機這-便捷的通訊工具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必不可少的物品,中班幼兒大多有使用手機的經驗。教育內容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應符合幼兒的興趣,所以我們設計了“小手機”這一活動。中班幼兒已經掌握團、搓、捏等泥工技能,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鞏固分泥團泥、壓泥,指導幼兒捏出手機的基本造型,引導幼兒感受手工勞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學習正確的分泥、團泥、壓泥方法,瞭解手機的製作步驟。
2.掌握製作手機的技巧,能塑造出自己喜歡的手機的外形。
活動準備:
各色橡皮泥、泥工板、手機實物,“幼兒學習材料”——《生活中的發現》。
活動建議:
一、出示實物手機,引導幼兒觀察,說說手機的外形特徵。
二、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手機的製作步驟,指導幼兒學習分泥、團泥、壓泥的方法。
1.請幼兒自主閱讀《生活中的發現》第 6 頁,探究手機的製作方法。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手機的製作步驟:
團個小圓球一—搓搓長——捏出螢幕——再搓個大圓球——搓搓長——捏出機身——將螢幕粘到機身上部——在機身下部粘上按鈕——插上天線,手機制作完成。
3.提問:怎樣分泥?分成大小不同的幾份?
三、指導幼兒製作,鼓勵幼兒大膽創新。
重點指導幼兒掌握螢幕和按鈕的製作方法,引導幼兒塑造自己喜歡的手機形狀。四、佈置“手機展”,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作品。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玩“打電話”遊戲,用自己製作的小手機互相打電話。
2.將小手機投放到相關活動區,供幼兒遊戲使用。
中班美術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基本掌握吹畫方法
2、進一步掌握色彩知識
3、培養鍛鍊孩子的想象力
重點難點:
怎麼引導孩子吹畫;吹畫過程中的安全,衛生
活動準備:
紙,畫筆,吸管,顏料,水,一份完成的吹畫
活動程序:
一、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家看這是什麼?(展示吹畫)
2、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用怎麼做的麼?呵呵,都不是。它啊,是用我們的小嘴巴吹出來的。很有趣吧,那家要不要跟著我一起來學學呢?
二、教學過程(全程示範)
1、首先我們選好我們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後加水混在一起。
2、接著我們用畫筆在紙上滴上自己配好的顏色,可以稍微多一點,接下來就是很神奇的一步咯,家可要豎起小耳朵認真聽了。
3、然後啊我們用吸管對著顏料吹,家可以從各個角度吹(,不管你們怎麼吹都可以,你們可以接著滴顏料繼續吹,也可以在你們吹出來的東西上畫畫。但是要注意哦,這個過程中要用力吹。
4、小朋友們注意啦,在吹的時候我們可不能把顏料吸進去哦,我們的身體,衣服儘量不要佔到顏料哦
三、同學示範
1、家都聽明白了麼,那你們誰上來試試呢?家先別急著動,讓我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怎麼做的好不好。
2、對於上來的23個小朋友出現地問題,進行修正。
3、然後孩子們開始創作,在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參與進去。
四、展示
1、小朋友們,你們都完成了麼?誰要來向我們介紹下她的花啊。我們掌聲友情。
五、結束
1、將成品署名儲存
2、整理畫具
中班美術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魚身上的花紋,感受花紋與色彩的美。
2、在教師的啟發下能運用簡單、變化的點、線或幾何圖形裝飾“魚鱗”,感受集體合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藍色的圖片,海洋的圖片,海底動物的圖片,各類魚的圖片)
2、事先製作好的魚鱗、蠟筆、彩紙、剪刀、膠水、四條魚的底板。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張藍色的圖片,引發幼兒討論,你覺得這是什麼。
2、出示海水的圖片,引發幼兒討論,原來這是大海。大海里會有什麼?
3、出示相應的海底動物的圖片。引出魚。你見過什麼魚?欣賞老師準備的魚的圖片。說一說這些魚有什麼特點。跟我們平時見過魚有什麼不一樣的?花紋不一樣,它們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引發幼兒討論。
4、引出魚的底板,今天老師給我們班的小朋友請來了一些客人——魚朋友(出示魚),魚朋友想請小朋友來為他們的魚鱗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請幼兒討論,你們想要製作什麼樣的花紋的魚鱗。
5、出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魚鱗,同時出示蠟筆、彩紙、剪刀,告訴幼兒製作方法。(可以用蠟筆畫出你喜歡的魚鱗,也可以用剪刀剪出好看的圖案貼在魚鱗上)
6、幼兒分組,
7、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注意貼的不要太擁擠。)
8、請幼兒欣賞魚朋友身上的花紋,說說魚朋友的身上有什麼樣的花紋。
9、一起將魚朋友放回海里。跟他們說再見。
中班美術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受剪紙藝術的美、對剪紙活動感興趣。
2.嘗試用挖空、折剪法等技能剪出各種圖案的窗花。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收集民間窗花的資料,如圖片、年曆、畫報等。
2.紅色手工紙每人3張。剪窗花步驟圖、剪刀、膠水或透明膠。
幼兒學習資源6第14頁、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感知漂亮的窗花。
(1)和幼兒一起討論:過年的時候,為什麼許多人家都喜歡在窗戶上貼窗花?。說一說自己見過的`窗花是什麼樣子的?
(2)觀察民間窗花的掛圖,說說上面是什麼團,瞭解窗花圖案的含義。
(3)老師即興剪窗花,請幼兒仔細看看老師是怎樣剪得。
啟發幼兒說說老師剪窗花的過程:現將正方形對角折三次,再在兩邊減掉小三角、小半圓圖案。
2.學剪窗花。
(1)出示窗花步驟圖,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步驟圖的提示先將紙對角折三次,變成一個小三角形,儘可能邊對邊、角對角。在用剪刀大膽的在三角的兩邊間隔著剪掉三角形、半圓形等圖案。最後開啟觀察。
(2)針對幼兒出現的額問題引導思考:為什麼容易剪斷,是窗戶啊不完整?怎樣才能好看?
(3)幼兒結合自己的探索經驗,再次剪窗花。
3.貼窗花並交流、欣賞作品。
(1)讓幼兒將自己剪得窗花張貼到窗子合適的位置,比較貼窗花和不貼窗花的窗戶有什麼區別。
(2)自由欣賞同伴作品,體驗透過自己的雙手讓活動室變美了的自豪感。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中班美術的教案14
活動思路:
在語言活動區,我利用瓷磚牆壁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幅背景圖,有草地、馬路、家門口等地點,引導孩子們擺圖講述,在馬路上,我添上了一些汽車,這無意的一舉著實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在過後的幾次遊戲中,美術區的孩子們畫起了汽車,並且對之意猶為盡。透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的觀察點都停留在粗輪廓上,畫的汽車只是簡單的長方形和圓形的組合,沒有注意到汽車的另一些主要的特徵;在塗色時,孩子們沒有意識到用多種色彩表現會更漂亮,只是一色到底;在與孩子們的個別交流中,我發現孩子們的想象還是很豐富的,如他們把簡單的汽車說成各種功能的,說出想象中的漂亮的顏色等,可見,孩子們有美化汽車的願望,只是表現與設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此,我設計了汽車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學會觀察的基礎上,更好更流利地表現設想中的汽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透過觀察,能更具體地表現出汽車的外部特徵,能畫出玻璃窗、駕駛室,方向盤、反光鏡等,使幼兒的繪畫表現能力有所提高。
2、引導幼兒選擇多種色彩表現汽車的美,注意圖色時的要點,如均勻、不塗到輪廓之外等。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收放物品的方法,學會按口令做出反應,形成有序的活動常規。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的玩具汽車,利用遊戲時間引導幼兒邊玩邊觀察。
2、大的汽車模型(轎車、公共汽車),音樂《開汽車》,道具紅綠燈。
3、作畫紙,水筆與油畫棒。
活動過程:
1、玩開汽車的遊戲,引出課題。
在音樂聲中,幼兒與教師一起開汽車,師:“嘟嘟,前面有盞紅綠燈,紅燈亮了怎麼辦?(停)如果闖紅燈那會怎麼樣?那我們小朋友可不能闖紅燈啊!”出示大的汽車模型,進入下一步。
2、引導幼兒觀察汽車的外部結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汽車是什麼樣子的?有些什麼?象什麼形狀?顏色怎樣?”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願。
3、學習繪畫汽車。
出示大模型,師:“老師這兒有輛大汽車,我想把它畫下來,你們一起來幫助我,好嗎?”請幼兒嘗試繪畫大的輪廓,教師與幼兒一起添畫小細節。教師根據幼兒觀察的結果邊講邊畫,使幼兒明白觀察的作用。
師:
4、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先畫出大的輪廓,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定位。
鼓勵、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添畫細節。
5、講評
(1)幼兒在音樂聲中開著自己的汽車到好朋友那兒,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講講自己的汽車。
(2)教師觀察,對有創新的作品進行點評。
(3)給未完成的幼兒一點時間補充完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基本達到了目標。幼兒繪畫時能大膽畫出輪廓並添畫觀察到的特徵,有創新,如:李瑭小朋友就畫出了車門,好些小朋友添畫了人物,胡宇恆小朋友畫的汽車是與範例不同的,充分體現了他的創新意識。在著色時,孩子們也有意識地挑起了色彩,嘴裡還哼哼著要把自己的車子打扮得漂亮一點。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是高昂的、飽滿的,他們將他們對汽車的認識用語言、畫筆及動作表現了出來。
在活動設計中,我利用“紅綠燈”的道具,一方面滲透社會常識教育,另一方面希望能幫助幼兒形成按訊號作出反應的能力。
由於幼兒平時已在著手畫汽車,所以在活動中,我選用了幼兒未畫過的小轎車來作示範,增加活動的新意與難度,在示範時我有意識地在行動中強調觀察的意義。為了使時間更緊湊,在塗色示範時我採用了口述要點和直接出示範例的形式。
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為照顧到個別,在活動結束時給幼兒一段自由的時間補充,同時,這樣也能幫助幼兒形成有始有終的學習習慣。事實上孩子們確實需要這段時間,使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功作品。
本次活動實施中的重點在於幼兒的觀察,如思路是否開拓,幼兒本身是否投入到表現的活動中,而不單是為了畫得好,輪廓定位也是一重點,由於幼兒的動作發展及其他心理等原因的限制,幼兒下筆畫的都比較小,這樣會影響到下面的添畫,在操作中,孩子們透過看實物,以實物來作參照物後,很自然地畫得較大。
中班美術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嘗試識別各種水果的切面,並裝飾娃娃臉部的各個部位,表現有趣的娃娃臉。
活動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認認
1.教師展示各種水果,請幼兒說一說它們的名稱。
2.給每位幼兒一張水果的切面圖,找一找這是哪個水果,並把它放在該水果的下面。
3.共同驗證擺放得是否正確。
二、裝飾娃娃臉
1.每位幼兒選一張娃娃臉。
2.將幼兒分成兩組,先將紙盒裡的水果取出,並按品種進行歸類,然後自選水果切面圖裝飾娃娃臉。
3.引導幼兒將裝飾好的娃娃臉放在展示板上。
教師觀秦重點:幼兒最多(少)用哪幾種水果的切面,同一切面做戊娃娃的哪些不同部位,有哪些過去沒有使用過的創意簪。
三、觀賞分辨
1.觀賞同伴裝飾的娃娃臉,鼓勵其發現同伴不同的表現手法。
2.按水果的種類貼在娃娃臉的下面,引導幼兒分辨出每個圖片娃娃共使用了哪幾種水果。
3.運用對照排除的方法共同檢查圖片娃娃們用了哪幾種水果,有沒有水果沒有用到。
四、結束
整理桌面:將活動材料按類別放回原處。
觀察幼兒是否能分辨水果的各個部位,並按活動規則擺放和整理。
活動解析
在大班活動區《會說話的臉》中培養創造能力
幼兒美術區域活動首先要簡單,操作起點低,足以使幼兒能夠聯絡已有的經驗參與活動。
但是,起點低並不等同於一直在低起點上徘徊,必須思考如何推動幼兒發展的空間,怎樣根據幼兒個體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幼兒在寬鬆的活動中自主地選擇材料進行活動,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發掘幼兒的創造潛力。為此,我們設計了大班活動區《會說話的臉》,試圖透過識別各種水果的切面(如橫切面、豎切面、扇形切面),並用其來裝飾娃娃臉部各個部位,在形態各異的有趣娃娃臉中施展幼兒自己的創造能力。
就“貼五官”而言,這是比較常見的活動,但怎樣在大班開展有別於小班及中班的美術活動,做到適度推進,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創造經驗呢?我們回顧了小班幼兒的活動目標,主要是引導幼兒分辨五官的名稱和位置;中班則是在觀察比較中發現五官特徵的變化;而大班是以裝扮幼兒熟悉的五官為載體,重點放在發現事物特徵的多樣性,採取尋找相關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上。
初始階段:有趣的水果臉——多角度地觀察,發現同一物體會呈現不同影象剛開始,大多數幼兒都會認為一個物體只有一個影象。例如對於蘋果,幼兒認識的就是蘋果的外形,如果按不同的切面切開的蘋果,時常就不能分辨。為此,我就先從為幼兒提供各種不同切面水果的圖片人手,引導幼兒找到與其相匹配的水果。當幼兒不能分辨或發生錯誤時,就將實物當場切開來證實。例如:蘋果芯的五角星是怎樣切出來的,怎樣切獼猴桃能變化出不同的圖案等。透過實際觀察,幼兒饒有興趣地發現同一水果的不同切面都會呈現不同影象,打破了幼兒對於一個物體只有一個影象的固定認識,美術活動區《有趣的水果臉》就在此時開展起來。
材料:各種水果切面圖(橫切面、豎切面、扇形切面),不同娃娃臉的底板。
玩法:1.幼兒將各種水果切面圖按品種進行歸類。
2.自選水果切面圖裝飾娃娃臉。
3.識別裝飾後的娃娃臉使用了哪些品種的水果。
幼兒在裝飾娃娃臉時,不但發現同一種水果可以裝飾娃娃臉的不同部位,更發現同一水果切面因形狀和顏色不同,可以裝飾的範圍就大得多。在裝飾娃娃臉以後,又對每一個水果娃娃用了哪些品種水果進行統計,由此引導幼兒進一步發現一種水果可以裝飾不間的五官,不同的水果又可以裝飾同一五官。此時,幼兒注意到娃娃的外形在不斷變化,更樂於表現自己的新發現。此外,這一活動可由水果延伸至周同事物,提示和鼓勵幼兒時常仔細觀察周遭,體驗多角度觀察事物所呈現出的影象的多樣性。
發展階段:盤子娃娃——從歸類到相關,進一步擴大創造範圍歸類和相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歸類是把同類物品放在一起,而相關既可以是同一類別的物品,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下不同類別物品的組合。兩者比較,相關較之歸類的創造範圍更為靈活開闊,為此,在幼兒玩《水果娃娃》以後,我就適時地改變材料和玩法,引導幼兒從找相關中進一步擴大創造範圍。
材料:模擬橡皮、彩泥、各種形狀不同的彩色盤子
玩法:i.任選一塊或兩塊橡皮放在彩色盤子上,當做某一五官。
2.思考哪些事物與橡皮有關,用彩泥塑造成臉部的其他器官。
3.為盤子娃娃起名字。
起初幼兒還是在找同類:如橡皮的形狀是釘子形,他們就用彩泥相應地捏成榔頭、鉗子等工具來裝扮娃娃臉;若橡皮是蛋糕形,他們就配以餅乾和巧克力等裝扮成食品臉。數次嘗試後,幼兒發現有的橡皮不容易找到同類,能不能也來裝扮一個娃娃臉呢?他們開始進行新的探索。這時一位幼兒找來一塊蝴蝶橡皮,配上了葉子.雲彩和花朵。我就發問道:“這些不是同類的塑材放在一張臉上會叫什麼名字呢?”大家思考取名,發現這些材料都可以在花園裡找到,“花園臉”的命名就此誕生了。由此,幼兒發現周圍有好多東西雖然不是同類卻有關聯,由於彩泥塑造多變的特點,更為他們按自己的想象尋找關聯的物品提供了方便,於是“郊遊臉”、“套餐臉”甚至“修理交通燈”等許多奇特的臉譜應運而生。
提高階段:變臉——綜合同一物體呈現不同影象和找相關的經驗,讓創造想象大顯身手上述活動開展了一段時間後,造型橡皮已不能滿足幼兒的創造需求。我就發動幼兒從家裡找來識字卡片,玩起了找關聯的2人遊戲,起名為“朋友牌”。
材料:識字卡片。
玩法:a、b二人各自選1張牌,輪流fb牌,第3張牌仍由a選。選出牌後,必須將3張牌合起來起個名,說得對就可以拿走全部的3張牌,說錯則將牌放回原處,然後交換出牌順序。
很多幼兒開始玩的時候,都是找同類的牌,當牌少找不到同類時,他們就會有意識地從找關聯的角度選牌。玩得熟練以後,幼兒便會發現要使對方不易拿走牌,b最好不出同類的牌,且a的第3張牌也很關鍵,必須與前2張牌有關聯才能命名。很多看似不關聯的東西實則都臺邑找到內在聯絡。如樹、火山、人這3張牌,幼兒命名為“火山爆發”,即火山噴火了,樹燒焦了,人也疏散了。透過這一方式,幼兒思路更為擴充套件,越玩越有眢慧。
在之後的集體活動“變臉”中,幼兒所表現出的創造才能就像火山一般爆發出來,產生了如“24小時便利店”、“愛吃水果的牛”、“媽媽的小幫手”等奇特、富有創造的命名,個個信心百倍地大顯身手,這種創造的熱情是我們這些成人無法相比的。
回想我也曾組織過《變臉》的活動。儘管反覆啟發,幼兒還是拘泥於類別,畫面內容十分單調,當時我還誤認為是幼兒美術技能較差所致。透過以上活動,使我醒悟: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時常和美術技能沒有直接的關係,就幼兒藝術教育而言,有效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才是藝術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