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談新課程教學中數學學具的操作論文

談新課程教學中數學學具的操作論文

談新課程教學中數學學具的操作論文

  【摘要】學具操作是藉助形象,來幫助孩子瞭解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逐步加以抽象。學具操作的實質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題等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程式,透過操作,把這一外部程式再“內化”為兒童的智力活動方式,從而實現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學具操作是教學的手段,而非目的。學具操作如何發揮語言表達或其他教學方式所無法取代的作用,讓學具真正成為學習的工具,而不是為操作而操作。這是本文重點要闡述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學具操作 目的 時效 需求 提煉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我們的課堂也變得活躍起來。特別是在低年級的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們擺動學具的情景。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學具,正是藉助形象來幫助孩子們瞭解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逐步加以抽象。學具操作有助於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法則等抽象知識,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學具操作的實質也就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題等應有的智力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程式,透過學生的操作,把這一外部程式再“內化”為兒童的智力活動方式,從而實現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但同時應該看到,學具操作僅僅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而非目的。學具操作如何發揮語言表達或其他教學方式所無法取代的作用,讓學具真正成為學習的工具,而不是為操作而操作?另外,小學生好動,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放在桌子上的'學具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學生上課時的玩具。學具操作如何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握好“放”與“收”的度,如何提高教學的時效?

  一、學具使用的目的性。

  學具操作往往需要消耗比較多的教學時間,需要較大工作量的課前準備。因此學具使用的選擇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為什麼要用學具操作?學具操作的目的是什麼?透過學具操作解決什麼問題?不使用學具與使用學具又有何不同?這些問題在教學設計時就應該明確。只有深入地去想過這些問題,才能使學具的使用走過形式,走向實質,才能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真正地發揮作用。

  學具使用一般有兩種情景,一是透過學具操作解決問題,建立數學模型。二是透過學具操作理解與解釋數學模型。不過,有些情景對於部分學生而言是解決問題,建立模型的過程,而對有些學生而言是理解與解釋模型的過程。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 5+7=?,對於沒有掌握計算方法的學生而言,擺小棒的過程,是幫助學生建模的過程,兩個5湊10,10和2組成12,或是3和7湊成10,10和2合起來是12,其核心思想是滿十進一。可是對於已經熟練這類計算,且理解演算法的學生來說,擺小棒的過程是解釋模型的過程,把自身內部的思維過程,用外在的直觀形式表現出來,從而使內在思考過程更加清晰化,實現交流與智慧的共享。在課堂教學中,並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需要或適合進行學具操作。特別是一些規定的定理、概念,就沒有必要(或可能)進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了。

  如在一節“容積和容積單位”的課上,老師問:你們對容積知道多少?學生脫口而出: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師問:真的是這樣的嗎?接著讓全班同學小組活動,互相合作用量杯裝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內,看看1升是否真的等於1立方分米。再用量筒量出1000毫升倒入量杯,測1升是否真等於1000毫升。結果可想而知,實驗肯定有誤差,水倒進倒出漫溢滴漏,搞到最後老師居然無法讓學生相信1升=1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的真實性。由此想到,像這類既定的結論不能用實驗法去驗證。而且,也沒有必要驗證,這裡的學具操作目的是什麼?是否能達預設目標?老師沒有深入思考。

  二、學具使用的時效性

  同樣是進行學具操作,但在不同的教學課堂中,所取得的效果並不完全相同。這裡除了學生群體差異及教師個體差異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數——活動操作的時機。同樣的學具操作,在課前、課中或課尾不同的時候進行,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如“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課上,老師在上課初始就讓學生擺出5個三角形和7個圓形,然後根據這一情景說相同意思不同表述的兩句話。那麼這裡的操作活動是起到創設情景的作用。其實際價值與教師在黑板上擺出5個三角形,7個圓形沒有質的區別。

  如果我們把操作活動移至課中,讓學生用擺一擺的活動來計算或解釋為什麼7—5=2。那麼操作活動的價值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了。操作是學生理解各部分意義的過程,也是理解“同樣多”的過程。在這一操作活動的基礎上,只要教師稍加引導,就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真正理解相差問題量與量比較的實質,即一一對應後多(或少)的部分就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部分。

  如果把這一節課的操作活動移動課的後階段,讓同桌兩人一人擺學具,一人寫算式。那麼擺三角形與圓片的活動就成了學生自主鞏固,強化理解,熟練技能的遊戲材料了。

  三、學具使用的需求性。

  學具操作的時段選擇,應該服從於課堂教學目標的需要,要考慮學具操作的需求性。在一節課上,學具操作過多既會耗費大量的教學時間,也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度思考。因此課堂教學設計時,應思考何時是學生最需要藉助學具學習與探究的時刻?

  我們在特級教師錢金鐸《數與形的變換》一課上看到了學生迫切需要藉助學具解決問題的一刻。

  師出示右圖所示的三角形。

  問: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什麼?

  生: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猜:四個能拼成什麼?在表格中做上記錄。

  長方形 正方形 圓形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梯形猜

  學生獨立思考後反饋:得到長方形確認能√,圓形確認是錯的。當想象不能確定是否能拼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學具操作就是必需的了,此刻,在爭議中學生多麼需要手裡有這樣的4個小三角形,能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拼一拼、不費口舌地來證明啊。也就在此時此刻,老師宣佈了信封裡有這樣的4個小三角形,你們可以藉助他們動手試試了,可想而知,此時的孩子們,反映是強烈的,行動是迫切的,情緒是高漲的,思維是積極投入的。此時學具操作,動手探究的目的明確,是學生們真正需要的,這樣的操作才是高效的。

  四、學具使用的提煉性。

  要注意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抽象,並回到具體中進行檢驗,並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具操作不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是要引導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否則會妨礙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還要注意從抽象回到具體,具體化和抽象概括是相反的過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的一般特徵之後,引導學生回到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上去,對抽象、概括出的結論進行應用和檢驗。如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後,可以出現算式3×4,讓學生用小圓片擺出這個算式表示的是幾個幾。學過分數的意義後,可以透過舉例的方法檢驗學生的理解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在操作中要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結論。有的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學具操作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意義,因而教學中,以自己的演示代替學生的親手操作;也有的教師代替學生思考,我們稱之為“教師的腦,學生的手”,即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思路,模仿性地動手擺一擺,表面上是學生在操作,實質上並未達到操作的真正目的。

  同時,在很多情況下,學具使用前的交代也會直接影響到學具操作的目標達成,如果老師沒交代清楚活動的要求、探究的目的,不要讓著急的孩子沒有目標地動手,等孩子們動手玩了,再補充要求,這樣的操作效率是很低的。因為他們往往被外在的物化所迷惑,喜歡沒有約束的輕鬆玩具,很少會主動透過表象去思考,或者說透過操作得出什麼結論理解什麼知識。

  形式是次要的,我們需要的是學具的教學內涵。學具操作呼喚課堂教學的需求,呼喚達成的時效,期待百思不解,借學具一點即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