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評價的功用在作文教學中綻放光彩論文
內容提要:面對學生不在乎作文評價的現象,語文教師要拿起評價的武器,合理、適度、多元化的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讓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寫作的教學平臺。
關鍵詞:評價 寫作 興趣
語文教師幾乎都面臨過這樣的事情:批閱作文,老師精批細改,往往要耗費許多時間與精力,作文字上滿是圈圈點點。可是,對於老師的辛勤勞動,學生並不領情。他們拿到批改的作文後,往往只看一下分數,並不留意那些紅色的評語和文章中修改過的病句、錯別字、標點符號等。
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利用作文評價的槓桿作用,使學生願意寫作,變“要我寫”為“我想寫”呢?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用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寫作的興趣。
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為一種內驅力,來源於“我要寫”和在寫作的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
步入初中的學生,接觸到新老師,剛開始作文時,熱情很高,想知道自己寫得怎麼樣。老師要抓住時機,及時評價。筆者在教學時,就曾利用語文課前五分鐘,或早讀時間,把每位同學作文中最亮點讀給大家聽。有時,同學們作文寫得好了,就可以多佔用一些時間來評讀。這時候,學生們個個眼睛瞪得大大的,唯恐把自己的漏掉了。對於學生的作文,內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當然樂於去寫。教師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學生的作文,提倡“蹲下來”看學生作文。
二、用評價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精神。
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這就要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驗中取題立意、引發真情實感,以求得寫作的個性化和獨特性。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早就說過: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於人間事情的,則須合於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說;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於內心的鬱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因此,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這不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
現實生活中學生的作文現狀是:瞎編亂造的太多了。作文不能不寫,老師逼急了就按照作文選上的文章內容,改頭換面,胡亂編造,所以許多學生寫出的文章大同小異,一寫難忘的事就是扶盲爺爺過馬路,或在公共汽車上讓座位,或半路上撿錢包,根本寫不出有個性的事來。怎麼辦?
(一)用評價的方法徹底杜絕說假話現象。
在每次寫作文前,都讓大家在審清題目要求的基礎上,說一說自己要寫的內容。先在四人小組內說,再選代表在全班面前說,讓大家評評他說的內容是否真實,如果不真實,大家可以指出來。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也訓練了聽說能力,最主要的是杜絕了作文中說假話的現象。
(二)用評價的方法可以試著解決寫出個性,有創意的問題。
寫出個性,有創意,是作文的關鍵所在。196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創造潛能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一目標比其他所有目標都重要。”為達到這一目標,不妨做以下嘗試:
第一,比一比作文題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家庭收入提高,業餘生活豐富,節假日增多,小學生的生活圈子加大,內容多樣。可供記錄和口憶的生活小事大量增加。我們指導學生把這些假日花絮、生活浪花記錄下來,並給自己的記錄起個題目。然後在班裡讀自己的題目,看誰的題目最新穎。評出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5個題目,給作文加分。學生們為能得到加分,想盡辦法,給自己作文起一個新穎的題目。每次作文題目五花八門,為創新的作文起了個好頭。
第二,比一比誰的作文最讓你欽佩。一個吸引人的開頭,一個讓人回味的結尾,一個用得恰到好處的詞語,一個巧妙的構思等等,都可以成為大家學習的東西。可以由別人介紹,也可以由自己推薦。誰的作文中新東西越多,得到大家的讚揚也就越多。如:一(9)班的鄭菲兒,她寫了一篇《勇做生活的酵母》。我將她的作文在多媒體平臺上一展出,同學們就議論紛紛。因為,他這篇文章讓人吃驚的地方真不少。老師讓大家盡情發言,找出每一個寫得好的地方。有的說,他的心理變化寫得絕,從天熱得使人發愁,看樓下新聞的好奇,再到沒什麼希奇的悻悻而歸;從興奮的想吃麥餅,到媽媽放酵母的意外;從佩服酵母的小卻作用大,到最後的“勇做生活的酵母”的感受。有的說,她運用題記這一形式,別具一格,很有特色。有的說,他的句子寫得通順,沒有什麼多餘的詞······她自己也說,她這篇幅文章最大的優點是用生活中的真實事例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透過這樣的評價,學生們把老師可能說的優點全都說出來了,而這樣的體會可比老師說出來深刻多了。大家也知道什麼是有創意的東西了。
三、用師、生、家長共同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作文評價,成為評價的主體。
過去是“學生寫作文,老師改作文”,一貫如此,使學生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他們只能充當被評價的物件,而無法參與評價過程。其實作文的評價可採取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作文評價,成為作文評價的主體。教師要採用由扶到放的策略,可以按照以下程式:
(一)教師示範評價指導學生以教師的評價為例學習,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在學生作文初期,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有示範作用。評價學生習作時,教師自己應綜合考察以下幾方面:
1、寫作時考慮不到的目的和物件。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曰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資訊,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絡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然而,一開始就用以上標準來要求學生的習作,會讓學生們更怕作文。這就要改變一下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按每篇作文的不同要求,給出標準,再按標準評價給學生看。
如:學生寫《我是一中人》這篇作文。我選擇了三篇代表不同水平層次的習作,用多媒體平臺展示出來,讓大家認真讀。在對這三篇習作有較深印象的基礎上,對照《新課程》寫作評價標準,首先看作者是否做到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其次,看作者所寫的材料是否新穎具體,主題是否突出,給人的印象是否深刻。
再次,看作品是否語句生動形象,積累的優美語句多。讓大家尋找,哪篇作文用學過課文中的詞句多,哪些詞句用得巧妙,妙在何處。不這樣用,還可以用什麼詞句,效果有什麼不一樣。
最後,看文章是否畫龍點睛,能取到餘音繚繞的感覺。(當然,最基本的就是要能找出文中的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符號。)
有了以上的四層分析評價,大家對寫作就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教師再進行四個方面的小結。教師評價的示範作用也就能全面體現了。
(二)學生互批互評。
在前面評價的基礎上,可採用先大集體評改再小集體評改的方法。具體做法是選擇一篇比較典型的'作文顯示在多媒體投影儀上,再將本次習作的要求出示給學生,讓學生把文章先讀幾遍,以便發現文章的問題所在。接著引導學生透過討論明確存在的問題和應該怎樣修改,然後進行修改示範,邊改邊說明。這樣做,讓學生直接感知了修改作文的全過程,懂得要“改哪裡”和“怎樣改”,為後面的自改打下基礎。
第二步是分小集體即四人小組用討論的形式進行自改。在這一階段,學生們紛紛動腦、動嘴、動手,人人參與,各抒己見。他們討論得很認真,甚至發生爭執。他們改得更細緻,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四人小組修改完畢,在作文字上寫下小組的評語。
老師把作文字收上
來,瀏覽一下各小組的修改情況,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進行批改。在批改時要注意肯定四人小組批改的成功之處,同時也要指出他們的疏忽和遺漏的地方。最後還要在全班進行講評,講評後讓學生再進行自我修改。
經過這樣的作文批改流程,變一次修改訓練為多次修改訓練。學生在參與自改作文中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培養了獨立性。他們在動腦、動嘴、動手的過程中透過共同商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但培養了自改作文的能力,寫作的能力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三)家長參與評價。
家長對學生習作的評價主要起輔助作用,促進學生對作文的興趣。由於家長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讓家長參與評價,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每學期次數不宜太多。如學習了《羚羊木雕》這篇課文後,學生寫讀後感的同時,讓家長也寫寫讀完“讀後感”的想法。有一個家長在看完學生的讀後感後深情地寫到:“說來慚愧,面對這樣一個作業,我曾經懷疑這個要求的必要性,現在認真地想想,還真有必要。《羚羊木雕》是一篇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好作品,其中蘊含的教育思想使人震撼。我們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是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做人的教育,不夠重視。《羚羊木雕》講了‘我’和父母之間的一場家庭糾紛。‘我’從這件事中得到啟示:做人不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考慮問題要想周到,全面,家庭才能和諧。記得我和兒子剛讀這篇課文時,兒子曾理直氣壯地說,假若他是那個女兒,他也認為做父母的實在太重財輕義了,怎麼能把金錢和友誼放在同一個天平秤上呢?做父母的實在太殘忍了,傷害了女兒那顆脆弱的心。從兒子的談話中,我明白對兒子的做人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平時太注重孩子的學業成績,而忽視了對做人小節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家長幹什麼都要以身作則,不能停留在對金錢的追求上。尊重孩子的個性,理解孩子的思維,是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我,只有做到尊重他,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才能塑造出具有人格魅力的父親來!”家長寫出這樣的讀後感,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將此類文章貼在教室的BBS上,讓家長、學生、教師參與這類話題的討論,充分發表各自的看法。又在家長會上宣讀一些家長的讀後感,讓更多的家長感受家長參與評價的氛圍,更積極參與其中,形成了家長參與作文評價的一個個高潮!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寫作文、評作文的勁頭更大了,興趣更濃了。這樣的結果,已大大超出作文評價的本身,既促進了家長與學生的交流,又讓家長對學生的進步有所瞭解,進一步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也促進了家長與學生共同進步。
(四)學生自評自改。
學生自評自改寫作,是作文評價的最高境界。教師在透過講述中外名人修改文章時發生的故事,如賈島的“推敲”,曹雪芹的《紅樓夢》,魯迅的《藤野先生》,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等等典型範例,使學生認識到自評自改是寫文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文章質量的有效措施。另外,請班裡作文寫得好的學生介紹自己在自改作文方面的做法與感受。引導學生將原稿與修改稿進行比較,談談修改後的效果。
古語曰:“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讓評價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每個學生“心動”,使評價成為作文教學中的有利平臺。這樣的作文評價教學任重而道遠。引用屈原的話就是:“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國家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玉琨《教育評價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侯光文《教育評價概論》,河北教育出版社,
盧慕稚 張莉莉 趙大悌 《新課程與評價改革》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