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論文

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論文

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論文

  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啟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創新意識。因此,與過去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相比,教師的教育觀念也應隨之改變,要突破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改為以尊重學生個性為前提,把教育過程作為學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隨著教學觀念的變化,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也相應改變。但我認為,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還是課堂教學改革。

  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否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主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是否培植了活動的機制,營造了討論的氛圍,留夠了思考的時間,給足了話語的權利。扼殺思維的“滿堂灌”固然不行,膚淺作秀的“滿堂問”也毫無裨益,只有課堂上讓學生盡情誦讀、盡心品味,盡力探究,教師相機點撥,才能收到實效。下面,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我談談自己的某些膚淺體會,以就教於全體同仁。

  一、揚棄線性教學,開拓、創新課堂教學的新視角。

  線性教學,就是指不管文字體裁、構思、切入與拓展等方面的特點,一律從文章的寫作思路來講解課文的方法。這種辦法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瞭解文章的思路流程,各部分的段落大意和作者所要表達的寫作意圖。它統治了語文講壇幾十年,時至今日,也還隨處可見,真可謂“經久不衰”。這一方面說明了這種方法的生命力不弱,另一方面也說明這種方法的可操作性很強。實際上這也是語文教師最好偷懶的方法。因為,長時間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師早已經諳熟了這種教學模式,不管遇到什麼型別的文章,都可以拿這種辦法來上課,“以不變應萬變”。可是,這種方法雖然有很強的實用性,卻早就被學生厭棄了。如果每一天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都這樣教的話,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會大打折扣,學生對我們課堂教學的滿意率就不會高了。

  正是基於以上這些思考,我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文字特點,儘可能地揚棄這種線性教學模式,尋找或創新新的教學切入點和教學視角。

  例如,我在講《我很重要》這篇課文時,沒有死扣文字“我不重要——我很重要”的思路不放,而是先與學生討論“作為個體生命,我們每一個同學的重要性表現在哪裡”,在學生對自身的生命價值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再讓學生讀課文第二部分(即“我很重要”的部分),然後讓學生歸納作者觀點,再把學生觀點與作者觀點對照,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學生的某些觀點連作者也沒有想到。你能說“我不重要”嗎?從而凸顯了“我很重要”的主題,又自然而然的過度到“我不重要”的話題上。

  小說《項鍊》是名篇,各種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在參考了大量的資料之後,我捨棄了線性教學思路,沒有按照“借項鍊——失項鍊——賠項鍊——明真相”的情節發展過程來講。我在組織學生熟悉了課文的基礎上,首先和學生討論“項鍊是假的,這個結局在前文有什麼暗示?為什麼精明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卻沒有發現?”的問題,再過度到對造成瑪蒂爾德悲劇命運原因的探討。最後,讓同學們發揮想象,大展神思,為瑪蒂爾德寫後傳。

  傳統教學奉行“以本為本”的教育思想,極大地束縛了老師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改革則提倡“以人為本”的口號,那麼,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留在舊有的框架與模式中而不思改進呢?

  二、打破常規,重新尋找教學的“抓手”。

  一篇文章如果你不按作者的寫作思路教學,就得重新尋找教學的“抓手”,把文章的內容重新整合。整合之後,教學既有較大的涵蓋面,又更加精煉簡潔,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如果從線性角度來講的話,就只能是緊扣故事情節,從“請歸——求情——敘別——被遣——結誓——還家——拒媒——避婚——死別——告母——徇情——合葬”等各個情節層次來講,這樣教可以讓學生對故事的發展脈絡有個清楚的瞭解。如果從板塊角度來教的話,就會分別從情節、環境、人物、語言等角度作複雜而冗長的'分析。這兩種教法各有其長處,卻有共同的弊端,就是難以激發學生興趣,難以啟用探究思維,教師所用的時間多,留給學生的時間少。我在教這篇課文時,就重新尋找了一個新的“抓手”。那就是設計了“焦仲卿、劉蘭芝命案分析會”。整篇課文設計為3課時,第一課時,“讀”。讀預習提示(教師提供),讀課文,讀註解,讀相關資料(教師提供),讀課後思考與練習。所有的“讀”都是為“案情分析會”作準備的。第二課時,“查”。把全班同學分成九個教學行政組(即刑偵組),圍繞著“焦、劉二命案”展開大調查。查死亡時間,查死亡地點,查生前身份,查平時為人,查二人性格,查社會關係,查死亡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再召開“焦、劉命案案情分析會”,由於有“讀”的準備,更因為課型的新鮮,同學們在課堂上熱情高漲,暢所欲言,不僅提升了探究問題的興趣,自主探究出焦、劉命案的案由,即焦劉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也涉及並瞭解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形象性格,而且又在探究中激活了同學們聯想與想象的能力。第三課時,“練”。“練”也是建立在“讀”和“查”的基礎上,但這個“練”不只是由教師向學生單方面提供一套完整的訓練題,而是主要依靠學生在自讀、自查的基礎上,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對同一類的問題作出歸納總結。如課文中有大量的古今異義詞,偏義複詞,通假字、多義實詞等,還有景物描寫、人物對話和人物動作的理解問題。傳統的做法就是老師把這些知識點直接教給學生,然後透過練習使學生強化記憶。我在教這篇課文時,不是把某一個知識點的題目交給學生,而只是提供給學生幾個古今異義詞,幾個偏義複詞,幾個多義實詞,還有其他幾個有關課文理解的命題素材,然後讓學生主要依據文字,再結合課外所學,提供給老師一套較完備、較規範,並且有詳細答案的試題。這種教法尊重了學生是課堂主人的地位,提升了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真正餞行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科學思想。

  “抓手”可以牽引我們上到高山之頂,教學上尋找並抓住新的“抓手”,也能引領我們進入到課堂教學的新天地,從而讓師生共同沐浴在新課程改革的無限風光之中。

  當然,要找準新的“抓手”很不容易,須深入研究文字,廣泛查詢資料,並對課文進行大膽而合理的再創造。但一旦找準了新的突破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生機勃發,興味盎然了。

  三、巧設活動,變知識講授為活動體驗。

  給知識注入生命,知識因此而鮮活;讓生命融入知識,生命因此而厚重。可以說,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過去,語文教學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訓練,忽視了課堂活動的設計與開展,使得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缺少生命氣息。新課標指出: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交流,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勇於動口,勤於實踐的習慣。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接受文字知識,感受情感律動,進而昇華思想境界。

  根據新課程的這一要求,在教學中,我根據文字特點,設計了一些課堂活

  動,把語文課變成演講課、表演課、模擬課、朗讀比賽課或辯論課等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

  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課時,就設計、開展了多個活動,使學生儘可能地多參與到課堂中,與文字進行更多的親密接觸。

  首先,在安排學生對文字作充分的預習後,我組織學生觀看《雷雨》的電影片段和話劇表演片段,然後讓學生結合自身理解,寫作影視評論,表達出他們對《雷雨》的情節結構、人物對話、人物個性以及舞臺說明等方面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組織同學表演課本劇。《雷雨》的角色不多,但要求卻很高,特別是周樸園、魯侍萍這兩個人物。要演好這兩個人物,就必須充分熟悉教材,瞭解人物身世,把握人物個性。因此,在選擇這兩個演員的時候,我又組織同學進行了一次民主選舉。晚上則組織所有參演的同學到文學社辦公室進行培訓。同學們熱情很高,積極參與,並自備了一些簡陋的道具。在課堂表演時,他們表達準確,配合默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和好評。

  第三、為了讓同學們對周樸園這個人物有清楚、深刻的認識,我又安排、組織同學們圍繞“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的主題進行了一場辯論。我把全班同學分為三個組:一組為正方,認為周樸園愛魯侍萍;一組為反方,認為周樸園不愛魯侍萍;正方與反方各派五個代表參賽。另一組為裁判,我則自任為裁判長。辯論前,同學們反覆商量,自主探究,到處蒐集資料,有的同學把語文週報上有利於自己觀點的文章看了又看,讀了又讀;有的同學則跑到讀書館或閱覽室尋求幫助;還有一些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瀏覽網頁,搜尋有關資訊。辯論中,同學們你爭我奪,唇槍舌劍,從文字辯到歷史,從歷史又辯到現實,最後乾脆從現實落到辯論的雙方,提出了諸如“假如你是周樸園,你能說你不曾愛過魯侍萍嗎?”的可笑問題。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我給了正方第一名,也給了反方第一名,然後告訴同學們:把正方的觀點加上反方的觀點,就是正確的答案;周樸園對待魯侍萍的感情原本就是一個既愛又怕的矛盾統一體。

  正是有了這些語文活動的開展,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改變了過去死氣沉沉的面貌,而讓它有了些許的生氣。學生在活動中,透過合作與探究,自主地獲得了知識,培養了能力,還接受到了情感的薰陶與心智的歷練。

  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在於課堂教學改革。如何創新課堂教學,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以上僅是本人的一些粗淺嘗試,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