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熊孩子拆出印表機美文摘抄

熊孩子拆出印表機美文摘抄

熊孩子拆出印表機美文摘抄

  最近,山城重慶出了一個年僅17歲的“機械達人”,他運用從網上自學的知識,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花了1000元錢,造出了一臺3D印表機。他就是重慶鐵路中學高三學生黃利書。問他,這麼“高大上”的3D印表機是怎麼造出來的?他靦腆地笑了笑說:“是拆出來的。”

  黃利書從小就對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的東西有著驚人的破壞力,是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上小學時,他對遙控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為什麼會動啊?於是就拆了開來,面對散落一地的零部件,黃利書撓頭,爸爸對他說:“你不能只管殺,不管埋啊。拆開了要裝回去才是本事。”於是黃利書就反反覆覆地試著組裝,失敗幾次之後,居然裝起來了,還跑得挺歡。

  此後,對於感興趣的東西,黃利書就饒有興味地折騰,但他不再僅僅滿足於拆拆裝裝,而是認真地研究原理。英語復讀機為什麼會發聲啊?拆開之後,黃利書認真“解剖”,他上網查閱了很多資料,終於弄通了復讀機的工作原理和元器件的作用,裝配起來之後,跟新的一樣。

  幾次小試身手之後,黃利書更加自信大膽。一天回家,看到家裡新買的電腦,他忍不住手又癢癢了,直接動手就拆了。電腦對於這個普通的家庭來說是個大件,爸爸有些心疼,直接吼他:“你這個熊孩子,折騰遙控車、復讀機也就算了,折騰電腦,找揍呢。”媽媽護著他說:“讓他拆,拆了好好研究,再裝起來就是了。”然後拍著兒子的腦袋說:“沒事的孩子,認真點,我就不信咱這樣聰明的腦袋,玩不轉這個電腦。實在裝不起來也不要緊,找人修不就完了嗎。”

  不服輸的黃利書在媽媽的支援下,把電腦大卸八塊,仔細琢磨,刻苦鑽研,不懂的`就查閱資料,到處拜師,最後在維修師傅的指點下,電腦完好如初。電腦技師看著這個小孩,豎起了大拇指說:“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孩子有前途。”

  讀中學後,學習逐漸緊張起來,但黃利書並沒有終止科技發明和製作。他迷上了神奇的3D印表機。而一個物體要透過3D印表機打印出來,必須透過精準的結構設計和計算。黃利書明顯感到自己的知識不夠,他就上網刻苦自學,在網路論壇裡向行業精英虛心求教,認真互動,終於掌握了結構設計和數字資訊處理的核心技術,弄懂弄通了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和整個製作過程。

  黃利書對3D印表機痴迷,父母怕他耽誤學習,曾經一度反對,但看到兒子孜孜以求的精神,又不願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就採取了不支援也不反對的態度。只是對他說:“3D印表機那樣貴,家裡沒有那麼多錢讓你折騰。再說你讀書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啊。”黃利書信心滿滿地對父母說:“我用一個月的時間,花1000元錢,就能造出一臺3D印表機。只是我自己攢的錢不太夠,媽媽,你贊助我幾個吧。”

  2014年5月,黃利書開始著手準備,搬回來一大堆製造3D印表機的材料。高二期末考試結束後,他就開始動手製作各種零部件,在製作過程當中,他加入了自己許多原創性的設計。放暑假之後,黃利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沒日沒夜地組裝。他裝了拆、拆了裝,發現問題就查資料,問網上的專家,然後再進行改進。終於,一個月後,一臺3D印表機組裝成功,並打印出了產品。在眾人的見證下,直徑四五毫米的白塑膠線從入口進入印表機,經過高溫擠壓,吐出一根根細線,不斷地疊加在一起,慢慢的一個白色的花瓶製作成功。在場的人拍手叫絕,驚歎這個小小年紀的“機械達人”橫空出世。

  這臺被黃利書稱之為“拆出來”的印表機,成就了他從一個“熊孩子”到“機械達人”的華麗轉身。他的成功源自他的好奇心,而這強烈的好奇心,激發了他無盡的求知慾和無窮的創造力。

  好奇心是一切知識與創造的萌芽,是奇蹟產生的源泉。在創造奇蹟的過程中,你給世界一份好奇,世界一定會還你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