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歲月錯落成的詩行
《聽,歲月錯落成的詩行》這篇美文寫出了一種成長過程,一種認識過程,這是能帶給我們閱讀思考和啟迪的。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七月,想著總該留下點什麼的。
可是能與七月聯絡起來的只有安生了,安妮寶貝的《七月,安生》那篇小說,而文中的內容和現在的夕陽未盡,綠紅點點比對太大,就好比七月和安生兩個人。
很多時候會想,若是她們能成為一個人,把所有的經歷與期望都集於一人之身,那一定是世人眼中完美的結局,容易讓許多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接受。
嗯,對,兩年前的這時候,我捧在手裡的是辛夷塢的《晨昏》,記性不夠好,現在完全不記得裡面的細節了,大體上好像是兩個雙胞胎姐妹,她們卻都不是自己。
清晨和黃昏之後判若兩人,而黃昏之後的顯得更加真實。
寫到這兒我又想起了一部電影,《深夜前的五分鐘》,那裡面也同樣是雙胞胎姐妹常常混在一起,有時候交換身份,時間久了也不知道那些事是誰做的,看到最後我都沒能分清楚活到最後的到底是誰。
可是那也都不重要,人這一世,總要揹負些東西,才能算完整。
日曆被一天一天地翻過,留給我的東西,除了記憶,還有就是學著去善待自己。對,就是善待自己。
心裡有陰暗的地方,那裡住著我的曾經,甚至是悲傷。留著成了表達的方式,走出來才是解決的方法。
誰都有痛過、累過、倦過的`時候。
誰都有悲傷、絕望、頹廢的過場。
我把這一切都歸結為自己不夠強大,無法抵禦目睹過的或經歷過的人性悲涼。
黑暗裡告訴自己,再堅強一點,熬過去也許有脫身的希望。
夕陽落盡的哀傷,我在最黑暗的角落裡目睹著期待的蒼涼。
我啊,想試著去做現在想做的事。
去西藏。行一個五體投地之禮。去看看須彌山巔的雲朵。去看看飄雪的江孜小城。尋一尋書雲說的一女多夫並如格桑花的女子。踏一踏枯骨神鷹染過的大地。望一眼倉央嘉措學經的佛堂,再添一株香。然後試著用倉央嘉措的眼光看落塵的浮生。
他們總說,念念不忘,有天終究會去。
我總在問,終究是多久?
有生之年,一個不像期限也要稱作期限的期限。
有時候連明天都不確定,怎麼能知道有生之年?
忙起來的時候,思路會變得單一,過段時間,有些東西已經是鞭長莫及。總覺得再去做這件事情顯得很無力,只是那樣的境地,有些惋惜。
說起來總是容易,什麼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到底還是要失去過才行。
誠然,西藏我是現在去不了了。
生活,總得留點念想才行,好讓自己多一個繼續下去的理由。
而等待到底還是幸福的,彷彿什麼都有了盼頭,也多了一個藉口。無論什麼,都成了堂堂正正的理由。
我想去成都,赴一場三月桃花鮮紅時許過的約。
去海邊,望一望泛在海上的斜陽。
去江南,煙雨漫漫,手持油傘,踩上青石板。
去杭州,走一遍斷橋千年,用一次邂逅,換一壺龍井。
去麗江,走進畫中女子身後那個叫做“常常短短”的酒吧。聽完一段故事,然後拍拍她的肩膀告訴她:別說煽情的話,待會砸完酒瓶我們就各回各家。
這一世為人,不求能被多少人記住,也不求能記得多少人。
這一世為人,求一知己對酒,求一灑脫自由。
人啊,一旦有了信念,便可無比堅強。
倘若所謂的信念灰飛煙滅,其實所謂的生命,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活下去的理由。
歲月無聲無息,連呼吸都聽不見。
卻偷偷消磨了太多的銳氣。
大多數人和我一樣,都只是嘴上說的好聽些罷了。
夢想,未來什麼的。慢慢從生活中消失了,有時候細細一想,這樣是不是真的有些可怕?
理想,從伊至終,不曾提及。
我還沒有忘記,對,要記得,一定要記得,堅持著吧!即使沒有實現,至少還說明有那麼一段青澀的時期。
這繽紛華麗,五彩斑斕的世界,像極了燃不過樓頂的煙花。不過一瞬間的美麗,留下的卻是用一生去洗滌。
夜晚的紅燈綠酒,它有毒。
一碰,是渴望。二動,有滿足。三握,生貪念。四拿,漲慾望。五六就是泯人性,棄道德。後來便是粉身碎骨。
我目睹了這一步步過場,很奮力地拉扯,最後眼睜睜看著跌入深淵,硬是沒流一滴淚。
人,一旦清楚了自己,堅定了下來,就開始變得純粹,不被周圍所累。索性就以冷眼旁觀,不傷害別人,不讓別人傷害,一切變得簡單起來。
世界那麼大,那麼大。我這麼小,這麼小。
而幸福就是,我還有一支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