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錄> 小班觀察記錄彙編15篇

小班觀察記錄

小班觀察記錄彙編15篇

小班觀察記錄1

  觀察幼兒:xx、浩x

  觀察目的:

  1、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

  2、引導幼兒瞭解遇到困難要和其他幼兒商量,協商解決。

  3、培養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透過交流增進彼此的合作能力。

  觀察實錄一:

  區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紛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遊戲,xx和浩x還有其他三位小朋友選擇在了一組,開始探究了他們的積木之旅。這時候我聽見xx在一邊大喊:“你幹什麼?這是我造的玩具,我的城堡。”扭臉一看,原來是xx和浩x在搶一個三角形的積木。我坐在他們的身邊,詢問是什麼原因吵鬧,xx說:是浩x搶了我的玩具,我在做城堡。隨後浩x也是一臉委屈的意思,他也想用這個。然後他們兩個就互不想讓了。

  觀察實錄二:

  我在孩子們的身邊告訴他們,今天呀要來小客人,可是你們兩個的城堡都太小了,裝不下我們這麼多人,有什麼辦法呢?他們幾個都說我們可以做一個大的啊!xx說:“城堡要高高的、大大的,有很多的房間。”浩x說:“城堡院子裡有很多的樹和花。”這時,旁邊的小朋友也參與進來討論,討論一會兒後,他們兩個想了想都說:“要不我們一起來做吧!做個大的就可以了,說完他們和建構區的小朋友們一起,把所有的積木堆在了一起,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搭起了大的城堡,隨後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評價分析:

  小班孩子對搭積木的遊戲很感興趣,搭積木也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於玩具的佔有慾在這個年齡段還是有的,但是他們也在和其他朋友接觸的過程中慢慢的學會了分享,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讓他們懂得和其他人一起,可以獲取更大的收穫,並且懂得了很多問題可以透過協商進行解決的。

  效果反思:

  孩子們不僅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遇到問題和其他的小朋友商量,不能靠哭泣或者動手進行解決,還懂得了好多事情其實分享更快樂,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自己也會快樂。

  思考與對策:

  孩子們對見過的,體驗過的,喜歡的事物印象特別深刻,而且也願意用搭積木的方式把它們表現出來,也真的很好。積木雖然是孩子們自己選的,不代表他們能對積木的玩法很熟練,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幫助。在引導幼兒的同時要尊重幼兒的創意,讓幼兒說說自己做的是什麼,幫助幼兒理順思路。教師適當給幼兒在創作中一些建議,幫助他們完成得更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動中,讓孩子們之間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孩子們在交流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小班觀察記錄2

  觀察物件 XC

  觀察時間 20xx.12.21

  觀察地點 小四班活動室

  今天,我們吃的是麵條。XC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麵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麵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後,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說:“對!我們XC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麵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麵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著我的勺子什麼時候往他嘴裡放。餵了幾口他說:“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麵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 “老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並且要求他以後爭取在家裡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XC小朋友在家裡長久養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並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餵養有一定關係。但是在今天老師的餵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並且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當老師表揚他時候,他非常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後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小結: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助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小班觀察記錄3

  第一次與鍾x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瞭解中發現她非常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鍾x這種情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不斷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著聲音尋過去,原來鍾x還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接著就聽到帶著哭腔的告狀聲:“鍾x又動我!”原來又是鍾x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鍾x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裡時間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睡不著。和她家長聯絡,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進其形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壞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多多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著,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幫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後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遊戲,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或聽輕音樂。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間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絡,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進行培養、教育,也就慢慢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小班觀察記錄4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

  班級:小二班

  觀察物件:xx

  觀察者:xx

  觀察記錄一:

  一天早上,葭葭拉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班級門口,一進門就衝我說:“教師,你看我漂亮嗎?”說完,黑溜溜的大眼睛笑眯眯地看著我。我一看,哦,葭葭今日穿了條藍白相間的新裙子。我笑著說:“恩,真好看。”葭葭滿意地笑了,跑到建構區,對先來的雅雅展示自我的新裙子,還轉了幾個圈圈。

  觀察記錄二:

  一天午時,孩子們摺好孔雀後就自選區角玩。忽然,屹屹大聲哭起來。我聞聲過去詢問,原先是葭葭把他的孔雀撕成了幾片,屹屹哭得好悲痛。我問葭葭怎樣回事?葭葭鼓著嘴巴不說話。邊上的小朋友紛紛指證,是葭葭把屹屹的孔雀撕壞的。我很生氣,叫葭葭把她的孔雀給屹屹,葭葭不願意,我說:“因為你把他的孔雀撕壞了,所以你的就賠給他吧。”葭葭放生大哭。邊上的小朋友也紛紛指責她。片刻後,我說:“我折的孔雀送給你吧。”葭葭一扭頭,拒絕:“不要”,滿臉的淚水。正好快放學了,葭葭沒像往常那樣跟我們說再見,而是翹著嘴巴跑向來接的媽媽,一副悲痛的樣貌。第二天區角中,我拉葭葭到一邊問她:“昨日為什麼把屹屹的摺紙撕壞?”葭葭回答:“因為他折得不對,我要教他,一拉就壞了。”哦,原先是好心辦壞事。可是,我跟她說:“教師相信你,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你只是想要幫忙他把孔雀折的更好、更漂亮,對嗎?”那你要先問問屹屹要不要你的幫忙?”葭葭不說話了,“下次可不能這樣做了。”葭葭認真地點點頭。

  觀察記錄三:

  上午,區角活動中,葭葭手裡舉著一張紙跑來:“教師,快看!我畫的。”我一看,紙上頭畫了房屋和小樹、花朵,顏色搭配得很漂亮。我點點頭說:“恩,你畫的嗎?不錯,有提高!”聽到我這樣說,葭葭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教師,這幅畫我能夠帶回去嗎?”“當然能夠啦!”葭葭就興沖沖地地去放自我的畫了。

  對照《指南》要求分析評價

  指南語言領域中傾聽與表達欄目的教育提議是:多給幼兒供給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齊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在這幾次和葭葭的交流中,根據葭葭愛美麗和喜歡畫畫的特點,我們倆愉快地交談。指南社會領域中有目標4關心和尊重他人,其中的教育提議有:引導幼兒尊重、關心身邊的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引導幼兒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經過“撕紙”事件,相信葭葭能逐步學習控制自我的情緒,採取更合理,更讓同伴理解的方法來幫忙他們。

  思考與收穫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經常會被一些先人為主的成見所左右,一不細心就會以偏概全。很多時候,在遇到孩子調皮時,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們的問題和缺點上,習慣於用批評和責備去糾正他們的過錯行為,而忽視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觀察記錄二中我簡單地把葭葭的撕紙行為認定為不守紀律、欺負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沒有給予他充分表達的機會。在幼兒園的人際環境中,師幼關係處於核心地位,不僅僅影響著幼兒的同伴關係,甚至可能成為影響幼兒發展的關鍵因素。在與葭葭的互動中,我往往看到葭葭的調皮對他人的影響,而忽略了師幼關係(我與她)對這種狀況的強化作用。所以,我對自我先前的處理方式和態度十分汗顏。期望經過第二天的補救,引導葭葭學習合理的處理方式,而不是簡單甚至粗暴的方法。

  個案追蹤小班下學期小班幼兒下學期個案

小班觀察記錄5

  背景分析:

  這段時間,我班正開始《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探索活動,孩子們對動物表現出很親近的感情,也喜歡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兒行為實錄:

  音樂活動《小白兔捉迷藏》開始了,老師扮演了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戴上了胸飾,老師開始讓大家聽一段音樂,音樂剛出來,孩子們有的說:小白兔跳出來玩,有的說:它去拔蘿蔔去,還有的說:它去超市買好吃的。老師看到孩子們情緒十分高漲,又提了問題:那你們聽聽後面的音樂,小兔又在幹什麼呢?孩子們一下十分安靜,側著耳朵聽著,有的先說了:“小兔休息一下。”還有的說:“小兔在吃東西了。”只有子瑜說:“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來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著,最後老師做了一個表揚他的動作,大家應和著他的意見……可是等狼來捉小兔時,大家都變成花、草、樹、石頭等,等狼過來問:你是誰呀?沒有一個說是小兔,子瑜說:“狼是食肉動物,它不喜歡吃草的。”看來孩子們還能區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呢!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生成了有關食物鏈的問題,也熱衷於討論食草和食肉動物的話題,在與孩子們一起開展生成式主題活動的歷程中,我時時為小班孩子的創造潛能而驚訝

  和感動;在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從中學到了許多活生生的知識,這些活動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們也可以是生成活動的主人。雖然,小班孩子的

  生成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澱著、積累著。但實踐讓我明白:教育並非演戲,取之於生活而又用至於生活

  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幼兒需要,有利於每個孩子提高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改進措施:

  1、在事先的準備上,創設更貼近小班孩子生活經驗的情境,容易激發孩子表達的慾望。

  2、教師還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重視個別在集體中表現。

小班觀察記錄6

  地點:小(5)班圖書閱讀區

  觀察目的:觀察圖書閱讀區投放幼兒自帶圖書後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現

  觀察記錄:

  明明來到圖書區很興奮地拿起《古代恐龍》從第一頁開始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了四頁後,他開始皺眉頭,然後拿著書去找泉泉,說:“泉泉,這本書是你帶來的,能給我講一講嗎?我看了一半後面看不懂了。”泉泉把自己的玩具收了,來到圖書區給明明一頁一頁的講起來,兩個人邊講邊交流:“對,爸爸帶我去看過這種恐龍的,在一個大公園裡,”“哦,我也看見過的,很怕人的。”整個活動區時間他倆都在看這本書,不時有幼兒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翻看自己帶的圖書。

  分析:

  我班根據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進行了“家園閱讀合作行動”。圖書區經常有投放幼兒自帶的圖書。

  從家裡帶來的圖書對於幼兒而言,更加熟悉故事內容,爸爸媽媽已經給他們講了很多遍,帶到幼兒園後自然就成為了夥伴們的小老師,為大家講述,幫助大家閱讀,這對於帶書幼兒及全體孩子來說都會有很大收益。在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熟悉的故事情節仍然是他們主動閱讀的前提與契機。 @_@我是分割線@_@措施:

  1、教師還應有重點的選擇圖書為幼兒講述,使幼兒瞭解圖書內容。

  2、鼓勵帶來書的幼兒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兒講述。

  3、與家長溝通配合將這種好的方法堅持下來。

  反思:

  當今社會,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和資訊的基本途徑,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只要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算是閱讀。

  分享閱讀活動注重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兒童現有的經驗、讓兒童成為活動的發起者、組織者和行動者、重視個體的差異、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與生活相關的有意義的跨不同發展領域的學習經驗。因而分享閱讀活動不僅可以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活動來進行,還可以結合主題活動進行或者可以成為一個主題活動。

  分享閱讀旨在以輕鬆、愉悅的方式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關注以往的“分享閱讀”研究,能夠很好的加速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但形式上多為讀本閱讀,幼兒更多獲得的是語言領域的發展。我覺得,閱讀學習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是緊密相連的。凡兒童視野所及的內容,凡兒童親身體驗的內容,都可以轉化成閱讀材料,可以在各領域活動中豐富、延伸兒童的語言、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在幼兒園開展“分享閱讀”的拓展活動,旨在增進刺激性的生活體驗,透過其豐富性的拓展活動為兒童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和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薩特說“閱讀就是自由的夢”,閱讀是一種自由的、充滿智慧的精神生活,我們應當讓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閱讀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

小班觀察記錄7

  觀察、記錄人楊慶秀

  觀察時間:4.27

  觀察地點:小班教室

  觀察前情分析:

  小班的幼兒是一個處在各方面都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語言能力可以透過平時的交流、遊戲得到發展,身體機能可以透過鍛鍊得到發展,而動手能力在平時的發展中則是最為薄弱的一方面,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是各方面能力中最為重要以及最常用的能力,它需要透過一系列有計劃、有步驟的方法,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靈活的動手能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遊戲中都將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探索撕紙活動的過程中,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還可以使幼兒增強注意力和持之以恆的耐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幼兒在撕紙時,可以把自己撕下的紙想象成任何的東西,進行構圖,在撕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就在做做玩玩中培養起來。

  情況實錄:

  今天下午,我在角色區裡提供了一些彩色紙、紙盤,問他們:“誰願意給小娃娃做一碗麵條?”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叫著:“我來,我來……”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我在一旁讓孩子們先說一說麵條的樣子,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麵條長長的、細細的。這一次我提高操作的難度,告訴孩子們沿輪廓線將方形紙撕成長條。還沒等我說完,他們拿起彩紙就“唰”“唰”地撕開了,許辰逸總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和節奏,很專注的在"撕"、貼。楊雅琪動手能力就比較弱些但撕出的全是塊狀,我著急了,我不斷地提醒她要撕得細細的、長長地,甚至讓她停下來再次看我的示範,但是她根本不理會我,還是自顧地撕著,不肯停下。時間倒是花了不少,但成功率不高,一碗麵條最後變成了一碗米飯。

  教師反思:

  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塗鴉和任意撕紙。而撕紙活動容易被老師忽視。其實,紙是一種屬於低結構的材料,撕紙活動正好是幼兒年齡特點的表現,利用撕紙活動對幼兒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再好不過了。我經過在小班上學期的實踐,發現在撕紙活動中不僅可以鍛鍊幼兒手部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且能培養幼兒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及創造能力。

  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點取材,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初我將紙裁成長條,讓孩子們練習將長條紙撕成小塊,孩子們在一個多月的練習中,已經能夠熟練地掌握這一技能。因此,這一次我提高活動難度,引導幼兒能夠沿輪廓線將方形紙撕成長條。撕紙時: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撕一撕、移一移,重複到完成為止。因為本節課的內容和難易程度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麵條也是他們最熟悉的東西。很多小朋友一開始圍著我說:“我不會,我不會。”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膽子大起來,大膽嘗試各種撕的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較中,激發了製作的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將作品完成,沒有半途而廢的現象。在平時的活動中,我便選擇撕紙活動來發展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以次來分層次的培養幼兒。活動中小朋友們都很安靜,總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和節奏,有一些平時比較好動的孩子我發現也特別認真,很專注的在"撕"、貼。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作品,這一點讓我感到很欣慰,也覺得很開心,因為我發現這樣的活動可以讓一些好動調皮的孩子安靜下來,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

小班觀察記錄8

  情景:午睡室、操場、活動室

  表現

  其他小朋友都進入了夢鄉,銘銘小朋友時不時的坐起來,叫著要爺爺來接,打電話給爺爺,我在旁邊陪著他,拍著他讓他入睡,也無濟於事。

  早操活動中,銘銘小朋友表現得不太高興,不想做任何動作,只是一個人站在那裡。活動的時候,他也一個人坐在木立刻。整理玩具時,他表現得很進取。

  泥塑活動中,銘銘用橡皮泥製作了一個三層蛋糕,展示給小朋友們看,大家還為他唱了生日歡樂歌,我也為他貼上了小紅花。

  效果分析

  1、銘銘小朋友漸漸地想成為小夥伴們的好朋友,一個人自說自話的行為也有所減少,他也能夠進取地幫忙夥伴們一齊整理玩具等。

  2、銘銘最喜歡捏橡皮泥,他能夠專心致志地捏出各種橡皮泥造型。

  矯正措施

  1、進取鼓勵銘銘小朋友根據自我的興趣來表現自我,並展示給全班幼兒看。

  2、引導其他小朋友和銘銘進取交流,主動和他成為好朋友。

  現有表現

  我們慢慢發現,銘銘小朋友整理東西的本事也很不錯,有時候小朋友將不一樣顏色的橡皮泥裝在一齊,他就會及時發現,並且幫忙他們從新分類裝好。於是,我就請銘銘小朋友當小組長,專門負責收取娃娃家的材料、橡皮泥材料等。在“工作”的過程中,銘銘與小夥伴們主動交流,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從那以後,我們慢慢發現,銘銘小朋友能夠坐得住了,並且做事情也變得認真起來了。

  有效措施

  1、繼續以銘銘的興趣點著手,進取鼓勵他發揮特長,並挖掘他的其他興趣愛好。

  2、鼓勵銘銘與同伴們友好相處,做好小組長的工作,與小朋友們進取交流,共同遊戲。

小班觀察記錄9

  個案:

  今日錢子昊小朋友自主選擇到美工區去玩歡樂塗色的遊戲。來到了美工區,錢子昊這張看看那張看看,然後選擇了一張玉米圖片,然後去拿蠟筆,剛開始他拿了自我喜歡的藍色蠟筆,可是在下筆塗色時,好像感覺到了什麼不對,又把藍蠟筆放進籃子,重新挑了一隻黃色的蠟筆,就急急忙忙地在玉米上塗起顏色來。他拿起蠟筆使勁地上下塗塗,又左右塗塗,畫圖不僅僅有些空隙,並且部分顏色塗出了輪廓線。見狀,我走過去蹲下來引導說:昊昊,塗色時要內心一點,注意輪廓線,線條如果能朝一個方向塗,就能夠把玉米塗得更漂亮了。昊昊聽了,放慢速度試了試,果真發現了沒有顏色在突出輪廓線外,他高興地對我說:教師,你看,我此刻沒有塗開來哦!我為他豎起大拇指說:就這樣,你會塗的更棒的!聽了我的鼓勵,他笑著說:嗯!我要塗個漂亮的大玉米。等到他畫好後,我重點表揚他:說他塗色時很用心,幾乎沒有塗開來,塗色很均勻,玉米十分漂亮。聽了我的表揚,他開心的不得了。

  分析:

  1.錢子昊把喜歡的藍色蠟筆換成黃色蠟筆,說明他對事物(玉米)有必須的認知本事,展現了自我引導與獨立選擇的本事。

  2.他對塗畫這些精緻活動略為粗心,但經過教師的引導後,在塗色方面,他的耐心和堅持性有了增強,取得了必須的效果。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好地完成作品,一旦完成了操作和受到教師表揚就興奮不已,說明他的理解本事較強,獲得了成就感。

  對策:

  1.瞭解需要,直接提議。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景,及時地瞭解其真正需要,幫忙幼兒排除一些干擾,以直接提議的方式,讓幼兒認識到自我的不足,加以改善。

  2.教師要耐心的引導,蹲下來以朋友的身份與她交流,引導他耐心地完成作品,注重過程的情感體驗。

  3.適當的鼓勵,使之較好地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錶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大拇指,提高其自主操作的信心,在操作中獲得成就感。

小班觀察記錄10

  班級

  海豚班

  觀察者

  材料投放

  娃娃家:小推車、娃娃、娃娃家餐具

  超市:各種塑膠玩具、貨架

  時間

  觀 察 記 錄

  第三週

  情況記錄:

  王藝飛從超市裡拿來了很多菜,有胡蘿蔔、青菜、雞腿、南瓜(塑膠玩具),唐嘉意將這些菜放到盤子裡後說:“燒好了。”王藝飛便拿起雞腿放入嘴裡,我見此景,連忙進入娃娃家,對王藝飛說:“王藝飛,我看見你肚子裡有很多細菌,我要帶你去醫院打針、吃藥。”來到醫院打完針,我對他說:“這個雞腿是假的,不能吃,吃了肚子裡會生細菌的。

  分析反思:

  小班幼兒在沉溺於遊戲情景時,往往會將假想與現實混淆,以假亂真,特別是當遊戲情節中出現假想的食物,幼兒便會真的放入口中咀嚼。此時,教師應作為幼兒遊戲夥伴,以平等身份參與遊戲,與幼兒共同探索操作,從而營造起一種寬鬆和諧的氣氛,喚起幼兒裝扮意識。

小班觀察記錄11

  行為記錄:

  區域活動開始了,贊贊選擇的是娃娃家,剛一到娃娃家,贊贊立刻就開始挑。選食材,準備做一頓豐盛的早餐。贊贊拿這挑出來的水果蔬菜去找盛放飯菜的工具。挑選好食材和工具的贊贊和她的好朋友牛牛,拿著鍋子和勺子十分投入地在煤氣灶上燒著飯菜,不一會兒,就看見在鍋子裡裝滿了她們最喜愛吃的食物。

  做完飯菜的贊贊又開始使用微波爐給他的飯菜加工,熟練的按下微波爐的按鈕。很快,飯菜就都做好了,一盤盤鮮美的食物擺滿了整個桌子,有菜、有湯還有主食麵包。坐在小椅子上的贊贊,牛牛和馨元已經等不及了,已經開始用手中的餐具吃起了早餐。這個時候,負責照顧寶寶的馨然回來了,贊贊遞給了馨然用餐工具,四個寶寶美美的享用他們辛勞的成果。

  贊贊拿起一個雞腿就開始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飯後,贊贊和她的好朋友們一齊收拾桌子,牛牛負責收拾飯菜,馨元負責收拾盤子和碗,贊贊負責收拾餐具。不一會兒他們就把桌子收拾的乾乾淨淨了。

  行為分析:

  1.3歲左右的幼兒發展特點是自我意識剛剛萌芽,思維處於直覺行動思維,注意力不穩定。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十分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主要的學習方式,經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主角遊戲很感興趣,並且很喜歡扮演其中的主角,異常喜歡扮演爸爸、媽媽的主角。

  3.遊戲活動中,贊贊選擇的是家中勤勞的媽媽,獨自一人進行做飯的準備,從挑選蔬菜和水果到挑選做飯工具,在到做飯、擺放餐具和收拾桌子,都是現實生活中媽媽的影子。

  4.其他三名帶著主角身份的幼兒獨自行動,各自管各自的事情。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才開始分工合作燒飯和菜、擺放餐具、吃飯和收拾桌子,可見幼兒的合作意識不強。

  5.所以在初期的交流分享中,以教師示範,孩子模仿為主,促進和激發幼兒的簡單合作意識。同時在擺放材料上需要研究投放一些半成品,促進新的遊戲情節發生,提高合作的頻率。

  採取措施:

  1.娃娃家內環境創設溫馨環境,圍裙和領帶兩種簡單的道具能夠迅速地將小朋友帶入遊戲情境當中,找準自我的遊戲主角。

  2.教師適時介入,對遊戲提出了明確的指令,以此推動遊戲的進一步進行。

  3.對娃娃家主角遊戲的模擬展示,讓孩子們能夠在觀看、討論、嘗試的過程中積累經驗。

小班觀察記錄12

  觀察日期:20xx年x月x日

  觀察時間:10:22 10:32

  觀察物件:史芮語

  觀察目標:觀察幼兒使用剪刀的本事。

  觀察實錄:

  美工區裡,孩子們都選擇了自我喜歡的材料在進行手工。史芮語拿著剪刀、膠水、彩紙坐了下來,左手拿著彩紙,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著剪刀慢慢的剪紙,左一下右一下,紙還是沒有剪下,之後直接用手把它撕下來了。之後她又開始剪,大約過了30秒,一張小小的紙剪下來並用膠水貼在圖畫中。

  之後,她換左手拿剪刀右手拿紙,將手中一張大紙剪下若干張小紙貼於圖畫中。在這過程中,她站起來看看對面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完了之後又開始剪紙。咔嚓咔嚓,這次剪了很多的碎紙。

  幾分鐘過去了,她畫面上的碎紙越來越多了。她將手中的紙剪的越來越小了,紙上有膠水沾到了剪刀上,她一點一點的撕下來,將剪刀從左手又換到右手,一點一點的把手中的紙剪的越來越小了。

  分析評價:

  小班幼兒在美工區的紙工遊戲中,慢慢開始接觸需要用剪刀完成的作品,因為年齡的關係手指的靈活度還不夠,他們的手指小肌肉群的發育還未全部完成。史芮語在使用剪刀的手法上較為欠缺,要剪下紙張,需要一次開啟和閉合剪刀的過程。這對於她來說還需要必須的時間來鍛鍊。

  支援策略:

  1.在日常活動中,教師指導幼兒正確使用剪刀。有目的地剪一剪,練一練,鍛鍊了孩子的手指靈活度和小肌肉群的發展。

  2.每當幼兒完成作品後,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進一步提高幼兒在以後的紙工遊戲活動中的信心和興趣。

小班觀察記錄13

  【觀察背景】:

  新學期開始,小班增加了剛入園的寶寶,離開父母,年齡又小,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情緒有些不穩定,每天的午餐成了問題,有的寶寶有挑食現象;有的寶寶吃飯很慢,還有的寶寶連勺子都不會拿,從小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關鍵。

  觀察實錄一:

  週一中午,我們分完了飯菜,然後和寶寶們一起認識:白菜炒肉、黃瓜炒雞蛋、蘑菇雞蛋湯,主食是饅頭,說完後寶寶們吃了起來,只見士傑的盤子裡只吃了黃瓜,雞蛋都挑了出來,那兩個菜一動沒動,並且勺子還用左手拿著,舀菜也是歪歪扭扭的,吃到嘴裡的還不如灑到外面得多。

  觀察實錄二:

  嘉怡、國恆呢,每次其他寶寶都吃了一半了,還不見他動勺子,碗裡看上去就像沒動過似的,提醒幾次才嚼到嘴裡一點點饅頭,但是隻嚼不咽,所以每次都吃到最後。

  觀察分析:

  面對此現象,我想家庭因素是重要的影響,現在的寶寶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就像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忙於工作,爺爺奶奶寵著護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情都要包辦代替,從不讓孩子自己吃飯,允許孩子邊吃邊玩,甚至跟在寶寶屁股後面追著吃,趕著吃,因此出現了以上狀況。

  實施措施及效果:

  面對這些寶寶的進餐,我經常給他們講《愛挑食的寶寶》故事,讓他們知道: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只有不挑食才能長得高、長得壯,瞭解了挑食的壞處;並且讓大哥哥姐姐(因為我們的餐廳是混合班)示範及提醒的方式教寶寶學習正確拿勺子的姿勢。

  對待吃飯慢的寶寶,我採取少盛多添的方法,每次給他們盛的飯菜相對少一點,等他吃完了再添,這樣他就會有成就感,也可消除孩子視覺上的恐懼感,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優勢。另外我還經常嘗試讓幾個用餐慢的寶寶報選單,讓他們介紹飯菜的名稱,來激發他們的食慾,以達到加快用餐的速度。

  另外,我們對吃飯特殊的寶寶還經常與家長溝通,及時把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反饋給家長,求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在家裡要求孩子,也像在幼兒園一樣學會自己用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這幾個寶寶的就餐習慣有了明顯轉變,他們逐漸學會了正確拿勺子吃飯,速度明顯比以前快一些,挑食的現象也慢慢消失了。

  從小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對於幼兒今後的生活意義深遠。因而,對於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衷心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班觀察記錄14

  幼教工作幼兒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可無論你怎樣小心,孩子還是會發生絆倒磕傷的事情。每當遇上這樣的事,我都很懊喪,除了心疼孩子外,心裡還有一份對家長的愧疚。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遇上大度的家長,雖心疼可也能理解老師。

  可有一次,孩子們去上廁所,有一個孩子絆倒磕破了鼻子(我們是鄉鎮幼兒園,上廁所要到外面)。家長來接時,沒等我解釋守著所有接孩子的家長說了好多斥責的話語。我當時難堪極了!

  我便開導自己,人家孩子受了疼家長說幾句斥責的話如果能消除他們的怨氣,自己受點委屈也是是值得的!可不爭氣的淚還是湧了出來…此刻,我真正體會到了幼教工作的不易!

  如果可以,真想說一句:孩子!如果磕傷可以代替,老師想替你磕傷!

小班觀察記錄15

  情況實錄:

  湯玉馳小朋友是我班這學期新進的學生,對於學校裡的生活及學習還是很陌生的,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雖然他在老家讀過兩年,但與這邊的教學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常規是很容易能跟上的,但學習方面就難了,數學基礎很差,音樂常識也很糟糕,表演也放不開,對於這樣的新生,要求不能過高,只能說慢慢培養。

  觀察分析

  音樂課的時候,他呆呆的坐著,也沒有跟著老師的思路在瞭解歌詞、理解歌詞內容,小嘴巴只是跟著大家一張一張的,問他有沒有聽明白,他只是狠狠地點頭,到唱的時候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真正在唱。表演環節還可以,至少是參與的,和大家一起動手錶演的,雖表演的不夠到位也不夠準確。

  改進措施

  1.引導家長在家多給孩子傾聽兒童音樂,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2.上音樂課時,教師可採取圖片或音樂影片的形式,幫助幼兒有效地學習歌曲。

  3.對於像湯玉馳這類的幼兒,多關注,多細心指導,幫助他更好地學習各門課程。

  ————記小沈的普通話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