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事蹟材料> 民族團結模範家庭事蹟材料2篇

民族團結模範家庭事蹟材料

民族團結模範家庭事蹟材料2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蹟材料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族團結模範家庭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族團結模範家庭事蹟材料1

  xx社群xx小區住著一個x大爺,老人家今年82歲了,每當和左鄰右舍談論起兒媳婦的事情時,總是深情地說,“兒媳婦與我從來沒吵過架,也沒有紅過臉。我能有這樣一個好兒媳婦,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啊!”。x大爺談的這個兒媳婦,是老兒子xx的妻子,名字叫xxx。xx在xxx上班,妻子xxx去年退休。在左鄰右舍的心目中,xxx可是個孝敬公婆的好兒媳、疼愛丈夫的好妻子、關心女兒的好媽媽。

  有一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這句話在xx和xxx夫婦這裡,得到了新的詮釋,注入了不同尋常的意義。200x年開春的一天,xxx的婆婆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難受,當時,xx正在井下工作,另外兩個兒子也遠在xx。為了不讓哥幾個擔心,影響他們工作,xxx沒有打電話告訴他們,而是和公公一起把婆婆送到了醫院。由於入院及時,婆婆的病得到了控制,但醫院建議應到上一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為使婆婆儘快康復,xxx又和公公帶著婆婆轉到了市醫院,經過醫院的檢查,最後確診婆婆得了鼻咽癌。

  鼻咽癌,對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無疑是晴空霹靂,給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困難,婆婆得了鼻咽癌,預示著家裡將有一筆巨大的費用要支出了。當時公公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xx在井下也掙得不多;公公、婆婆辛苦了一輩子,還沒有享受天倫之樂。xxx和丈夫商量,一定要

  盡其所能,哪怕砸鍋賣鐵,也要為婆婆治病,以盡晚輩的孝心。就這樣,xxx夫婦把存有的積蓄全部拿出,又從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為婆婆開始了漫長的治療。歷時近半年時間,先後在市醫院、南岔醫院治病,共花去醫療費用8萬餘元。住院期間,xxx隔三差五看望婆婆,每次看望,都買上一些婆婆愛吃愛喝的營養品。一次,到南岔醫院,正趕上婆婆剛化療完,把吃下去的飯全都吐在了身上和被子上,xxx趕緊用毛巾為婆婆擦洗,一點也沒有感覺到髒,到讓婆婆有些不好意思。同病房的病友見到後對她的婆婆說,“你的兒媳婦比閨女還孝順呀!”在平時,xxx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她卻非常的大方。每月不僅給婆婆百兒八十的零花錢,逢年過節,還為公婆添上一兩件新衣服,以表孝心。其他的兒子、女兒也都特別孝順。看到兒子、兒媳們對老兩口如此孝敬,婆婆感動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逢人就講,“我的兒媳婦比閨女還好啊!”xxx始終讓老人的房間裡保持著潔淨舒適。她端屎接尿洗衣餵飯,翻身子換被褥,幫婆婆洗臉、擦身、換衣服。一日三餐都由她來張羅,每餐都要親自端到老人面前,甚至喂到老人口中,凡是老人不能自理的,全由她來為其服務。婆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她堅持為婆婆洗澡、梳頭、理髮、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從不厭煩。可惜婆婆病情嚴重,在南岔治了半年多,又轉化為腸癌,一年多就去世了。

  婆婆走後,xxx把公公更是照顧的無微不至。她怕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給公公講一些外面的新鮮事和報紙上的新聞。這幾年公公歲數越來越大了,有點腦梗和小腦萎縮,在吃飯的問題上xxx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公公吃的可口。公公是個愛乾淨的人,但是由於得病,公公大小便失禁,經常拉尿在被褥上,她從不叫苦叫累,從不嫌髒怕臭,不厭其煩地將床上用品和衣服搓洗乾淨。每天一邊給公公刮臉,一邊和他談心,一邊按摩,一邊拉家常,始終讓老人開心。為了照顧老人,她很少象自己的姐妹一樣逛街,她從無怨言總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單洗得乾乾淨淨。聽說吃橙子對小腦萎縮的老人有好處,她總是成箱的買回來給老人吃。這麼多年,老人無論大病小病,總是第一個把她叫來說說。如今,老人已經80多歲了,身體硬朗、精神舒暢,走起路來根本不像80多歲的老人,鄰居說他有福氣,他說:“都是媳婦照顧的好!”xxx自己也40多歲了,也患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嚴重失眠,患有風溼,儘管這樣也沒有影響到她對老人的照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xxx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女兒。上大學的女兒說:“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在她的影響下,女兒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每次買了最喜歡吃的東西,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裡填,奶奶去世時,十多歲的女兒跪在奶奶的身旁鄭重地

  給奶奶磕了三個頭,以回報奶奶對自己的疼愛之情。爺爺病了,女兒一晚上不離爺爺左右,把爺爺感動的只掉眼淚。

  在xxx和xx的帶動下,兄弟姐妹團結、家庭和睦,整個大家庭長尊有序,形成了老人關心孩子,孩子孝順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圍。對老人恪守孝道,盡心盡力,以實際行動帶動兄弟姐妹一起孝敬老人,在姊妹間形成了爭相盡孝的良好家風,也贏得了街坊四鄰的廣泛讚譽。

民族團結模範家庭事蹟材料2

  吐魯洪肉孜曾是崑崙路街道綜治辦的一名少數民族幹事,工作中他踏踏實實、盡心盡責,憑著自己勤勞的工作和一股堅忍不拔的敬業精神,為社群工作奉獻自己力量。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是一名社群義工、樓棟長,經常為社群的工作出謀劃策、為社群工作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吐魯洪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認真學習和模範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利用宗教進行的非法活動,同各種破壞民族團結,分裂祖國的言行進行堅決的鬥爭,用行動維護了轄區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各族居民的團結。2012年因工作需要,吐魯洪由崑崙路街道綜治辦下派至天池社群,致力於做好克拉瑪依區幹部赴基層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的工作,自此他就被天池社群的工作人員稱為——民族團結的好大哥。社群工作中如果遇到民族糾紛需要調節的,他都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還積極組織居民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為促進全民健身、群眾鍛鍊和培養少數民族體育優秀人才,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

  為積極掌握社會動態,向廣大居民宣傳黨和國家民族宗教工作的相關規定,教育有朝靚意向的宗教人士,參加有組織有計劃的朝靚活動,不要參加零散朝覲,他每週五都要去轄區唯一的一個清真寺—天池社群清真寺進行督查,聽主持的講話,瞭解他們對黨的宗教政策的理解運用程度,不論嚴寒酷暑每到星期五天池社群的工作人員最能夠了解他的工作,看到他一絲不苟的堅守在崗位上,中午也顧不上吃飯,直到下午清真寺的禮拜結束,他還要維護好秩序,等到參加活動的人員全部離開後他才能放心回家。每到維吾爾族少數民族節日的時候更是忙碌,常常是整天都在崗位上,在他們民族最重大的節日古爾邦節的時候,他一直堅持在嚴寒之中,餓了就啃點饢、喝點水,他說:“我作為一名宗教活動的監督員,要保證前來參加活動的人員的安全,讓大家每次能夠參加一個安全、正規的宗教活動,只有看到最後的人員安全離開,我才能夠放心。”

  吐魯洪同志不僅在工作中堅持原則,在生活上也是與漢族同事互相幫助,和睦相處,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吐魯洪同志認為小家和大家共同和諧了社會才能平安。幾年來。他們家和各民族鄰居親如一家,沒有與鄰里鄉親紅過一次臉,鬧過一次矛盾,全家人對周邊鄰居都是和和氣氣,禮貌待人,深得鄰居的喜歡。對鄰里的各種困難,他們夫婦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熱心幫助。尤其是與漢族同志間的關係,做到了經常與他們交流、談心,有時還做好飯送到漢族鄰居家讓他們嘗一嘗少數民族家做的飯菜,漢族鄰居們也會回送他們自己種的菜讓他們嚐嚐,由於他和他家人的和善友好,在他的妻子因病手術住院後,他的各族鄰居紛紛上門前來探望,送去關心和溫情,這是對他一貫注重民族團結行為的最好回報。最令人欽佩是他們一家人近20個年頭一如既往的像照顧母親一樣精心照顧居住在對門的一位維吾爾族孤寡老人。居住在天池南小區扶貧房的帕旦木汗老人,老伴早年過世,膝下無兒無女,隨著年齡的增大時常感到傷感,擔心自己遇到問題解決不了。幸運的是自1993年開始,住在她對門的吐魯洪肉孜一家就一直堅持照顧她,每天下班後,吐魯洪夫婦都會先去看望她,在確定了老人一切正常後才回家做飯,飯好後還給老人端過去,逢年過節吐魯洪夫婦一定會給老人送些細嫩的羊肉,讓她補補身體,近兩年老人的耳朵不太好了,吐魯洪夫婦擔心:害怕他們不在家的時候老人發生意外,他們就勸老人去養老院,但是老人堅持不願意去,老人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吐魯洪說:“不願意去就算了,孝順就是讓老人順心,為了讓老人能愉快的度過晚年,我和我的家人願意承擔長期照顧老人的工作”。

  吐魯洪同志的家庭並不富裕,母親和愛人常年有病需要治療,還在供養一個孩子上大學,但是隻要一聽說轄區內誰家有困難,他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為他人服務他做到了無怨無悔,不求索取,默默奉獻,由於他的工作性質,經常出入清真寺,在哪裡不僅可以瞭解本轄區居民的情況還可以瞭解轄區以外群眾的困難情況,他說無論是誰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有困難我不能袖手旁觀,多則五百、少則一百,向地震災區捐款、捐衣他也是走在了隊伍的前列。租住天池南村11棟1號的外地打工人員的孩子是個殘疾孩子,吐魯洪為了讓這個孩子過上一個快樂的年,他給孩子送去了500元和一些慰問品,大西溝的困難戶也是他幫扶的物件之一。還有,在國家大力倡導節約,反對浪費活動中,吐魯洪同志同樣走在了其他同志的前面,今年三月份他女兒結婚,原本是要請親朋好友喝喜酒的,但這時他聽說伊犁有一位婦女得了骨結核病,急需做手術,因家庭困難,特向社會求助,聽到這個訊息後吐魯洪就和愛人商量,在女兒的喜宴上沒有上酒,把賣酒的錢省下來捐給了遠在他鄉的婦女,當這位婦女的親人手裡拿著吐魯洪送去的5000元現金感動的流出了熱淚。吐魯洪同志把愛集體和愛護民族團結看成比愛護自己的眼珠子還要重要,經常出入他家的人可以看到他們家牆上貼有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