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事蹟材料>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事蹟材料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家庭事蹟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

  xx一家向來都是互相謙讓、互相體諒,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計較,都本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對待對方,對待侄子、侄女,都親生子女一樣,一心一意。本著吃虧是福的心態使他們這個家庭和睦幸福,讓四鄰羨慕,並且得到大家的交口稱讚。

  xx一向是樂於助人,看到別人家要是有了困難,他總是先跑去幫忙,為鄰居分憂解難。鄰居感激時他總是說:“這沒啥,誰都有難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始終都互相關愛,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吵,遇到事情就坐下來共同商量,兒子兒媳十分孝順。這樣幸福和睦的家庭不僅僅讓全家人感到溫暖,同時也帶動了全村所有家庭爭創禮貌家庭的進取性。尊老愛幼、重視學習。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係中,他們做到以誠相待,對社會孤寡老人,都能孝敬有加。對鄰居的子女,他們均視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愛幼。並經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禮讓別人。對一些不禮貌的陋習十分反感。能做到移風易俗,不鋪張浪費,勤儉持家,不會因為追求時尚而亂花錢。開拓自我的視野,鼓勵孩子觀看有助於學習的科學書籍和電視節目,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做到言傳身教,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2

  付xx是一名社群工作者,工作認真努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向以來,她的家庭相親相愛,真誠相待,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之間同樣和睦相處,和和美美,並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條,全家人和諧共處,遵紀守法,堅信科學,樂於助人,深受社群居民的好評。

  付xx家庭從小教育孩子,增強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孩子的獨立能力,及一些生活中重要的為人處事方式和態度。從小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視,面對孩子的學習,他們多為引導和鼓勵孩子,支援孩子的想法。從小教育孩子尊老愛幼,懂得謙讓,禮讓他人,樂於助人,多幫助他人,對父母也會孝敬有加,對兄弟姐妹也視如己出,友好對待他人。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3

  小香一家,家庭人口共4人,全家人遵紀守法、家庭和睦、勤儉持家、禁賭禁毒,男女老少,和諧發展,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平安家庭”。小香,現年65歲,初中文化;退休在家。

  小香家庭成員思想積極向上 ,家庭成員用心參與社群開展的各種有益活動,在活動中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禁毒知識,在他們的帶動下,周邊的鄰居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也倡導了一種禮貌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社群移風易俗做出了貢獻。

  小香一家與鄰居的關係一向相處得很好,因為住得是單位宿舍,即是同事又是鄰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做鄰居也是緣分”。他們對鄰居總是以誠相待,每一天出門進門,見了面主動打招呼、問個好。在節假日,她經常主動清掃樓道,打掃公共衛生。更是一個熱心人,鄰居家有了婚喪事宜,他總忘不了招呼幫忙,遇到有時候居民家中夫妻吵架,他們也總是上門做調解工作,化解矛盾使吵架的夫妻和好如初,她在鄰里間團結互助,經常幫忙有困難的鄰居,如:轄區一些生活有困難的居民,他經常拿出錢和物接濟他們;他們一家把轄區的一些困難受當作自家的親人來關愛,得到鄰居們的一致稱讚。她的形為有力地推動了社群精神禮貌建設活動的開展,是全面提高家庭成員禮貌素質,促進家風和社群風尚健康向上的有效途徑,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的重要資料,對促進和諧平安社群的發展起到了用心作用。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4

  xx,馬家店街道辦事處安保巡邏隊一名普通的安保隊員,妻子楊金娥是個體經營戶,女兒今年三歲,他們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他們全家人勤於學習、工作踏實、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崇尚科學,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小明20xx年11月至今在枝江市馬家店安保巡邏大隊上班,20xx年2月被枝江市公安局評為“20xx年度全市治安積極分子”、20xx年7月獲得“20xx年度優秀治安積極分子”。20xx年7月獲得“宜昌市長安杯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個人”。

  一、勤於學習、工作踏實。

  小明作為一名安保巡邏隊員時刻以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自己,併發揚了刻苦嚴謹,求真鑽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樂於奉獻,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踐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透過長期的工作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讓犯罪嫌疑人無處藏身。同時他有著強烈的正義感,嫉惡如仇。只要是讓他發現的犯罪份子都沒能逃脫過。小明在工作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能力的同時,不忘帶好隊伍,處處身先士卒,用心做好工作、做出表率;以誠懇友愛的態度對待同事、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同事和百姓,他號召並帶領隊員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掌握業務知識,提高專業水平,讓每個隊員都知道自己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不論與同事在一起,他總是以真心誠摯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幫助他人。以此凝心聚力,打造出一個協作型的團隊。

  二、鄰里和睦、尊老愛幼。

  小明同志不僅工作認真,在平時生活中也擅於做熱心人,能主動去幫助周圍鄰居和群眾解決困難,20xx年3月的一天晚上,外面下著雨,小明一家走親戚路過水產路,見一水果店還沒有收攤,一位老婆婆不停在門口徘徊張望,小明迅速上前詢問,得知今天下班店員走的比較早,老婆婆的兒子也一直沒有回家,附近的店主也都關門回家,一個人搬不了這麼多東西,小明迅速下車,冒著雨幫助老人家把外面的貨物一一搬到屋內,老婆婆為了表示感謝,硬是拉他們到屋內喝口水再走。小明謝絕老婆婆的好意後並督促關好店門並離開。在他們住的院子裡,誰家有困難,總會想到這個熱心快腸樸實的小夥子一家。

  三、勤儉持家,崇尚科學。

  他們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一家人工作收入都不高,由於他們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家裡生活也是過得紅紅火火,妻子楊金娥時常教導孩子:“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他們的孩子今年才3歲,有時吃飯時把米粒掉到了桌子上,小傢伙都要撿起來,還自言自語道:“不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家裡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儘量使其再發揮作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5

  申xx是徐家灣街道紅光嘉苑社群的一位高齡老人,勤儉、賢惠,她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頭髮梳得十分認真,沒有一絲凌亂。可那一根根銀絲一般的白髮還是在黑髮中清晰可見。

  微微下陷的眼窩裡,一雙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申xx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有的是生活中的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困境中相互開導,相互幫助。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6

  相xx家庭熱愛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待人熱情有禮。該同志日常業務工作繁忙,應酬較多,但他從來不飲酒、不抽菸,積極踐行“菸頭革命”,廉潔奉公、依法從政,從不參與黃、賭、毒等違法活動。妻子身為單位會計,業務精煉,積極為單位管好帳、理好財,積極服務教育教學工作。孩子熱愛學習,志向遠大,經常在學校參加攀巖、滑板、街舞等文體活動。

  相xx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學,能夠勤儉持家,合理消費。注重環保,能自覺淨化、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夫妻二人經常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晚飯後散步,放鬆心情、溝通感情。節假日經常到附近爬山、放風箏等。疫情期間,主動配合社群做好核酸檢測,甘做社群志願者。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7

  該戶屬本村委會最大家庭,一家是村文明家庭的典範,該家庭總計11口人。一直以來,該家庭和睦相處,尊老愛幼,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文明向上,團結鄰里。該大家庭的和諧美滿在當地已成為美談,20xx年曾被縣評為“五好家庭”。

  一、家庭成員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和較強的“懂法、守法意識,積極奮進,事爭一流,真實達到了“平安家庭”的標準。家庭各成員是在家庭、工作、學習各自的崗位上都比較優秀,受到社會、單位、學校的普遍認可。做為村支部書記兼黨員,小張肩負重任,以身作則,多次帶領全村村民積極參加公眾活動,調動大家積極性,激勵大家要團結互助,共促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二、家庭成員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關愛他人、鄰里和睦已成風氣。在一般的情況下,平時吃飯都要請老人先入座,為其端飯倒水。婆媳關係處理得非常好,也成了當地典範,而且各小家庭經常給老人買東西孝敬老人。每逢節假日,全家歡聚一堂,開展各項活動,活躍家庭氣氛。同時,他助人為樂本色永不變,他關愛他人,深受鄰里愛戴,他長年為鄰里提供打氣筒,經常為鄰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家庭成員自覺參與平安家庭建立活動,為構建家庭、鄰里、社會和諧做出了貢獻。該家庭處處以身作則。透過平安家庭建立活動的深入開展,村裡各家各戶出現了較大改觀,家庭矛盾少了,鄰里互助多了,門前垃圾少了,綠色環保多了,他們一家就是平安家庭建立的典範,他們一家在群眾心中樹起了一個鮮活的平安家庭建立的新亮點。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8

  小高,姜樓村一名普通的婦女,她有著樂觀豁達、健康向上的性格。多年來,她與丈夫相親相愛,相濡以沫。但天有不測風雲,丈夫耿春雲多年前突遇車禍,導致身體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小高要照顧丈夫又要照顧年幼的兒子。為給丈夫看腿她負債累累,但小高對丈夫仍悉心照顧,不離不棄,為了防止殘疾的丈夫肌肉萎縮,她每天堅持為丈夫按摩二個多小時,為了緩解丈夫精神上的壓力,她陪丈夫聊天,耐心疏導,讓他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治療,安心養病。平凡的農村婦女,平凡人生,帶給我們的卻是不平凡的感動。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9

  甘炳坤,男,53歲,現居住在石潭格水群升村小組,一家6口人,妻子在家務農,育有四個子女,大女兒已出嫁,大兒子外出打工,小女兒在清遠讀職校,現已外出實習。小兒子在清新一中就讀高三,現全力以赴,準備迎接高考。作為家長的他,壓力也比較大。現住一間佔地面積約55平方兩層混凝土結構磚屋,因要供兩個子女讀書,一家人的生活並不富裕。

  一、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攜手走過困境的從容,是笑看人生痛苦的豁達。幸福不在別人的眼裡,而在他們自己的心裡。其實,他們家不過是千萬個普通家庭的縮影,但他們懂得:幸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家庭成員之間要用心照顧對方,用情建設家園,大事面前懂得奉獻,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如果第一對夫婦、第一個家庭、都能樂觀向上、互敬互愛、家庭和睦、任勞任怨、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那麼平凡生活就會變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會變得美美滿滿,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他是人人讚不絕口的好黨員、好村長。他們一家相敬相愛,和睦相處,幸福美滿,妯娌之間更是互相謙讓、互相體諒。更從未與鄰居吵過一句嘴,罵過一次鄰居。在其家庭的影響下,以前村中個別家庭因"雞毛蒜皮"小事而發生爭吵的現象,現已基本消失。

  甘炳坤同志有一個崇高文明,積極進取的家庭,夫妻敬業愛崗,子女勤奮刻苦,熱情禮貌,他們的孝心、愛心、責任心、那是大家一至認同的,他的家庭事蹟,贏得了周圍人的稱讚,甘炳坤一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德治家,譜寫一曲文明,和諧、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為建立"文明家庭"的先進典範。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才能得以健康發展和延續,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待家。以前他父親是一個故事迷,每次村中有人放牛回來,都圍在他父親要求他講故事,講人生,這種鄰里之間的關係是多麼的融合。

  他們平時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做到言傳身教,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學會辦事,學會做人,是鄰里和社會公認的好家庭。

  二、愛國守法,崇尚科學

  全家人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相信科學,樂於助人,深受社會和鄰居的好評。平時能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支援改革開放。積極支援村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建言獻策。從不違犯村規民約,能夠幫助和教育村違法人員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全家人的思想較為開朗,對一些不文明的陋習非常反感,遇到婚嫁喪事基本能做到移風易俗,從不迷信。一家人誠信待人,從未發生欺騙他人,做有損害形象的事情。每天準時收看電視新聞,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開拓自己的視野。瞭解一定的社會自然、科技知識。

  三、愛崗敬業、廉潔奉公

  甘炳坤20xx年5月透過村民投票選舉,多票勝出,至今一直擔任該村村長,自上任以來,他心中一直致力於怎樣改善村中環境,怎樣"搞好條村",怎樣將一條被別人起名為"爛隊"的村莊改變成一條文明、和諧、團結的自然村。在他的倡導同上級指導下,建立起村管理架構同各種規章制度,成立村支部,理事會,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職能作用,宣傳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推動村中工作開展。

  20xx年,在村中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甘炳坤同志經常組織黨員,理事會成員以及村民代表開研討會,商討村務事宜,圍繞怎樣發展好村中經濟、環境衛生等為目標去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在上級大力支援下,終於在20xx年10月建起在一座佔地175平方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標準型籃球場,同年年尾又進行村道硬底化建設,汙水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改造,得到了上級及村民的一致好評。

  在大家的努力下,格水群升村小組20xx年已建成美麗鄉村整潔村,目前正全面升級改造為美麗鄉村示範村,預計在近期內完成相關工作。目前,格水群升村正在建立"美麗家庭示範戶",擬於5月底前建立"美麗家庭"示範戶10戶,並已完成2戶黨員之家掛牌工作。透過示範戶的建立、宣傳、帶動,一定能讓群升村更加整潔、文明、美麗。

  甘炳坤同志在工作同生活中,從不講排場,工作任勞任怨,以身作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潔奉公,公開透明。

  四、誠實守信、言傳身教

  有一天,他村裡有人承包三十畝農田來種菜。透過一段時間的交流,甘炳坤的誠信和作風打動了他,他把承包的農田都全交給甘炳坤打理和管理。透過種菜的收入來源,改善了他們一家的生活。但要打理好這三十畝的農田著實是件困難事。他夫妻倆人一面要照顧家中,一面又辛苦地打理耕種的菜地。三十畝的土地,經他們夫妻倆的辛苦努力,產量節節攀升、經濟收入穩步增長。承包方也對甘炳坤夫妻倆人讚不絕口,即使又累又苦,他們都毫無怨言,而且把家中的一切都整理得井井有條。

  甘炳坤一家還定出規矩,每年喜慶節日叫齊全家回來,開家庭會議,教育子女一定要團結同事,嚴守法律法規,他還經常強調,雖然家庭比較貧窮,但窮也窮得出色,窮得有骨氣,從不給上級添麻煩。

  甘炳坤一家的確是個好家庭,好榜樣。我們相信,在他家庭的影響下,在不久的將來,會帶出更多好家庭,好村民,讓每個家庭、更加和諧、更加美滿、更加幸福。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0

  XXXX夫妻倆是助人為樂的`人,鄰里關係也處理的非常融洽,深得鄰里的信任和尊重。在他們看來,這是人的一種本能。他們經常幫助親戚、鄰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樓道一鄰居家裡漏水,滲到了樓下,而他們家裡又沒人,XXXX夫妻倆千方百計想辦法,打了很多個電話,終於找到鄰居開了門,還一同幫忙拖地排水,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化解了因為漏水引發的鄰里糾紛。

  她說,每年都會有十多個親戚朋友或老家裡來的人找她幫忙問醫看病,不是因為她懂醫術,而是因為她長年為親戚朋友生病住院不停地奔波、探視,有時還要侍候,成了醫院裡的“老熟人”,有時還要為遠路上的老家人親自報銷藥費。有人說,你為鄰居親朋何必那麼辛苦了呢,他們卻有自己的說法:都是街坊鄰居住著,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互相理解就過去了。普通的人,樸實的'話,可這裡麵包涵的意義卻令人深思。

  十六年來,XXXX夫妻倆,相敬、相愛,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的家庭也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他們互幫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1

  XXX家庭,江蘇省如東縣掘港昌和水岸花城,家庭成員4人。

  這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妻子與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演繹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愛故事。

  1997年,在童店鄉文化站工作的XXX與在公安系統工作的張恆俊相識,兩人互生好感。當張恆俊告訴XXX,因為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應過小惠要把她的父母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時,XXX被眼前這個誠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動了,並表示願意和他一起履行愛的承諾,照顧莫永鑑和馬桂蘭兩位老人。

  此後,小兩口不僅將自己女兒取名張莫凝雨,中間加上了莫姓,而且當馬桂蘭生病時更是悉心照顧。馬桂蘭去世後,夫妻倆主動提出讓莫永鑑老人搬到縣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諾,跟丈夫一起照顧前女友的父母,XXX對待公公、婆婆也同樣用心。婆婆張玉由於患多種腦梗,中風摔倒,引發股骨破裂,兩個月內3次入院治療,不幸落下癱瘓的後遺症,長年臥床不起。公公鬱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XXX帶著老人四處尋醫,即使自己病倒,也傾盡心力照顧公婆。對丈夫的中風伯父、伯母,XXX夫妻倆同樣也給予了超越血緣的愛。從買米買油,到買藥看病,不論大事還是小事,都心繫他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

  XXX家庭及其成員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2

  小張,現年71歲,家住丁公路52號5棟1單元202室是民政廳退休幹部,中共黨員,革命烈士後代。他17歲參加革命工作,幾十年來,他認真學習黨的綱領,堅決執行黨的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遵守上級的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工作勤勤懇懇,關心集體,熱心公益活動,只要是單位或街道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他都積極參加。歷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他尊重科學,熱愛學習,曾在全國百題知識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他的妻子小苑同志,現年60歲南昌柴油機廠退休工人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戰鬥在生產第一線,歷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生產標兵,多次被授以三八紅旗手的光榮稱號。退休後她繼續發揮餘熱於1996年被西湖區南站街道辦事處聘為丁南社群主任,一做就是六年。她在擔任社群主任期間,為居民做好事、辦實事,深得群眾好評。特別是社群弱勢群體,在她的關心和幫助下,得到了有效的扶助。曾經得到過她幫助的社群困難戶,殘疾人陳金苟,直到現在談到苑主任時,都感動不已。在她的領導下丁南居委會多次被區街政府評為先進集體。

  20xx年因身體因素小苑從居委會退下,同年她被當選為社群居民代表作為居民代表她積極配合社群工作,熱心參與社群活動。在20xx年5月的非典戰役中,她不顧個人安危始終戰鬥在宣傳的第一線,協助社群做好預防工作,發放宣傳材料幾千份,爬上居民樓消毒,清理衛生死角,為社群實現“非典”預防“0”感染的目標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她的工作出色,在家裡做妻子、做母親,相夫教子同樣做得非常出色。她全力支援丈夫的事業、工作,承擔起全部的家務,為料理好家務長期以來她養成了中午不休息的習慣始終把家務收拾得井井有條,家裡打掃的整潔舒適。

  他們育有兩個兒子,為了培養子女成才,他們不僅重視兒子的學習成績,對兒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思想教育絲毫不放鬆,從小教育兒子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兩個兒子在他們悉心教育下德智體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先後考入大學。大兒子黎震大學畢業後擔任江西省供銷社總公司經理。二兒子大學畢業後在江西省工商銀行都司前辦事處工作,在工作中因表現優秀成績突出,加入中國共產黨員。兩個兒子都各盡職守,工作勤奮成績突出,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現在黎柏基和妻子小苑都將步入年邁為讓兩個兒子和兒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主動幫助他們培養小孫子、小孫女,每天開開心心地忙呼著。享受著天倫之樂。他們家人人尊老愛幼,和和睦睦,婆媳相處融洽。家中從無吸毒、無賭博、無暴力、無犯罪“四無”人員。從1996年起,他們家連續六年被西湖區評為五好家庭,20xx年又被民政廳授以五好家庭的光榮稱號。在他們家的帶動下丁公路52號院,尊老愛幼成風,鄰里團結友愛,互助互幫成為一種風尚。

  經過民主評議大家一致推選黎柏基同志家為西湖區“平安家庭”候選戶。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3

  龍馬潭區安寧鎮陽高村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家庭,現有4人,我家生活、生產工作處是全村村民公認的幸福健康家庭,著重表現以上幾個方面:

  一、愛崗敬業、利於奉獻。

  作為一名在教育戰線工作了17年的代課老師,又在村級幹了12年的村計生專幹的現任村黨支部書記。一路風雨,一路凱歌,唱足了幹勁。她在30多年的工作中,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風風雨雨的日出日落。在工作中,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本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工作態度,高度負責的工作責任心,並且她是一個在農村基層幹部言談舉止、非常幽默、能說會道,幹事雷厲風行。她時刻把為人民服務當著一個基層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民解困,幫助群眾發家致富,做群眾的貼心人。她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組織群眾搶險救災。特別是夏天到森林防火時,如發生了火情,一邊穩定群眾情緒,安撫受災群眾。並鼓勵群眾生產自救,她家對門住著一位70多歲孤寡老人,只靠分散五保100多元維持生活,天干時吃水非常困難,也就幾乎天天為老人挑水。拖院壩,送被子,常常問寒問暖,併為老人向廣電所爭取每月免收光纖收視費及由村出資給老人安上電燈。陽

  高村有幾個分散五保老人,每逢春節,九九重陽節,她就組織發動“敬老獻愛心”活動,讓黨員幹部及社會各界人士等份份捐獻財物,送到他們手中,使五保老人們體會到“雖然沒有子女,但也能享受到兒女福”享受到集體的溫暖、享受有人間的家。

  二、相互尊重、健康和諧

  相互尊重是家庭和諧振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是家庭歡樂的表現。1987年我也愛人結婚,我愛人是木工,在外面包裝修活和支模活,老實本分、精明能幹、心胸開闊。我們夫妻倆在生活中相互照顧,每天不管那個先後下班。早回家就做飯,打掃家庭衛生,從不計較誰多幹活,誰少幹活。我們倆相互信任。在當今花花世界裡,從不猜疑誰有什麼時候麼外遇等。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援。他乾的是體力勞動。我乾的是磨心不磨皮的工作。但往往群眾糾紛很晚上回家,丈夫從不埋怨,他還是理解、尊重關心,支援我,我們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難困惑時相互開導、相互幫助。我倆恩愛和睦,有時雙方有怨氣時。另一方就忍讓,不說話,使對方就無話可說了結婚20多年沒有大吵大鬧過,雖然我們倆工作性質不同,公公婆婆沒和我們住在一起。農村老人一般很勤勞,兩位老人70多歲了,他們單獨住,還做田土,挑水吃,平時

  我們眾不同的途徑,用不同的方法孝敬他們,說實在話,尊老愛幼,對雙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比如我外出考察或開會,在外買好吃的食物、好衣服,走親戚得的煙,都給老人拿去,逢年過節給老人送上禮物。我主動號召,哥弟們出錢給老人打了一口50米深的水井。今年天旱,水井的水不少父親還主動叫鄰里相親們到他水井裡挑水吃,公公婆婆雖然文化不多,他們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他們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我還有一個98歲的老祖婆,因年老體弱,怕寂寞。古話說久病無孝子。 我知道公公和公叔他們也夠孝敬老祖婆,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過重。我和丈夫主動,常用常常去看望老祖婆,給她洗衣服、洗被子,晚上陪老祖婆睡覺。每晚上幾次起床端水喝,老祖婆對我們非常掛念,平常一有病就讓我去和他說說話,她逢人就說,我孫媳婦好,她一來,我的病就好了。透過公公婆婆和我們的精心照顧,老祖國婆婆還生活得很好。我們一大家人,從沒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相互涼解,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寬容謙讓,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關愛幸福和諧的家庭。

  三、少生優生、善育重教

  我們夫妻倆不管多忙,都抽時間教育孩子,我們只有一個獨生子,為了使孩子能夠更加健康成長,夫婦

  倆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們,另一方面率先為孩子作榜樣。在生活上追求談泊,不真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經常教育,孩子只要一菜一飯能吃飽,美好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全家統一思想,不能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導他做人。首先我們就給他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我們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意默化地感染他,在生活中發現孩子對人有禮

  貌的行為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辯明是非,改正缺點,從小就培養他獨立生活能力,儘量給機會做力所能力的事,孩子現在成家立業了,他不玩牌,賭博雖然他沒有,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尊重老,默默無聞地幹好他的本質工作,小夫妻關係融洽,在外面沒有給父母留臉。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4

  小沈家庭,江蘇省如東縣掘港昌和水岸花城,家庭成員4人。

  這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妻子與丈夫“前女友”的父母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演繹了一串感人至深的大愛故事。

  1997年,在童店鄉文化站工作的小沈與在公安系統工作的張恆俊相識,兩人互生好感。當張恆俊告訴小沈,因為前女友莫小惠得白血病去世,自己答應過小惠要把她的父母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時,小沈被眼前這個誠信有情的男人深深地感動了,並表示願意和他一起履行愛的承諾,照顧莫永鑑和馬桂蘭兩位老人。

  此後,小兩口不僅將自己女兒取名張莫凝雨,中間加上了莫姓,而且當馬桂蘭生病時更是悉心照顧。馬桂蘭去世後,夫妻倆主動提出讓莫永鑑老人搬到縣城,跟自己一起住。

  除了遵守承諾,跟丈夫一起照顧前女友的父母,小沈對待公公、婆婆也同樣用心。婆婆張玉由於患多種腦梗,中風摔倒,引發股骨破裂,兩個月內3次入院治療,不幸落下癱瘓的後遺症,長年臥床不起。公公鬱兆祥又被查出肺癌晚期,小沈帶著老人四處尋醫,即使自己病倒,也傾盡心力照顧公婆。對丈夫的中風伯父、伯母,小沈夫妻倆同樣也給予了超越血緣的愛。從買米買油,到買藥看病,不論大事還是小事,都心繫他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父母一樣孝順。

  小沈家庭及其成員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農村家庭事蹟材料15

  xx是巴彥淖爾供電公司修試管理處副主任,曾被評為巴彥淖爾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生產工作者,“金牌工人”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都離不開王妻子xx的無私奉獻。

  20xx年,xx上任修試管理處副主任後,工作更加繁忙了,肩膀上的責任更重了。20xx年3月,在料峭春寒的深夜,大家都早已進入夢鄉,xx的手機傳來陣陣響聲,日常的搶修任務使他習慣性的快速清醒,快速判斷並趕往處室與搶修人員匯合。而此時,來巴市醫院進行白內障手術的岳父,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手術前特意叮囑女兒,暫時不要將做手術的事情告訴他。每每想起父母需要他的時候,他卻奔波於一個又一個需要搶修的地點,孩子和妻子的生日他只能在檢修工作之餘透過電話送去他的愛意和祝福,他就很內疚。他深知自己不能只限於血脈相連的小家,電力職工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讓他更加傾注了無數心血在修試管理處這個大家。

  xx的妻子xx,結婚後不久就下崗了,偶爾打打零工,同時打理家裡的大小事務。xx的父親得了肺癌,夫妻倆和家裡的兄弟姊妹一起出錢出力給岳父看病,並接到家中陪護;經濟情況稍稍好一點後,夫妻二人又為遠在農村的父母買了一處房子,讓他們搬到城裡頤養天年。

  作為一個男人,責任是雙重的。在家裡xx盡到了自己作為兒子、女婿、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在單位他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用愛心、孝心、真心體現著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弘揚著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