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爭吵》教學設計(15篇)

《爭吵》教學設計

《爭吵》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爭吵》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爭吵》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為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讀本文的生字新詞,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後各自的表現。

  2、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重點語句。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認讀自己積累的詞語。

  2、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結果怎麼樣。這篇課文涉及到學校、路上、家中這樣一些地點,按照“爭吵”事件發生的先後即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受教育,我們前一課時把文章分為四個部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深入理解課文吧!

  二、細讀課文,深入瞭解: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部分,瞭解事情起因。

  2、師問:因什麼事而爭吵?(克萊諦把我的筆記本弄髒了)

  這是主要原因嗎?(不是,因為他的笑)

  師點撥bō難句:“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可是”表示轉折,說明吵架的真正原因,我認為他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而報復他。)

  請生用“可是”說話。

  我又怎麼做?(把他的筆記本也弄髒了)這種做法對嗎?

  3、指導朗讀:

  ①“你這是故意的!”表示生氣,讀出強硬的語氣。

  ②“我在外面等你!”餘怒未消讀出強硬的語氣。請生試讀。

  【二】學習第二部分

  1、請生自由讀第二部分,想想爭吵後我的心裡怎麼樣?(不安,後悔,但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

  2、不安在什麼地方?(怕克萊諦報復我。)後悔什麼?(克萊諦是個好人。)從哪兒可以看出克萊諦是個好人?

  ①能幫助父母親幹活──勤勞

  ②能服侍生病的母親──孝順

  ③穿著有裂縫的衣服──樸素

  ④我們全家人歡迎他──友善

  3、從悲哀的眼神你看出什麼?(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傷和氣不值得。)用“不是……而是……”造句。

  4、指導讀句:“我在外面等著你!”表示強調,語氣加重。“我也等著你!”表示我不甘示弱,語氣也該加重。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說法不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

  【三】學習第三部分

  1、生自由讀第三部分,說說你讀懂什麼?(克萊諦用友善化解矛盾。)

  2、師小結:克萊諦用包容之心化解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他們冰釋前嫌,重歸於好。多高尚的品格呀!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部分

  1、師問:父親知道這件事後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請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2、你認為父親做得對嗎?(教育及時)

  【五】總結提升

  1、從安利克和克萊諦的爭吵經歷給你什麼啟示?

  2、師總結:是呀,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人要學會寬容,相互理解,勇於反省,勇於認錯。用不存成見之心與人交往,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六】板書設計

  爭吵

  弄髒本子

  安利柯爭吵克萊諦

  後悔悲哀

  知錯重歸於好寬容

《爭吵》教學設計2

  教材簡介:

  這首童話詩以字典公公的家庭為背景,講了一些標點符號只想當這個家庭的主人、主角,為抬高自己,貶低別人而爭吵不休。諷刺了那些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優點,而看不到他人的長處、優點的行為;教育人們要團結協作,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不要貶低他人的價值。本文作者金逸銘,選作課文時刪去了“滴水匯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島,大家不要把個人作用片面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要驕傲!”一句。第七單元的課文《陶罐與鐵罐》告訴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就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來看,與這篇課文有一定的聯絡,可做為補充教材配合使用。就本詩所表達的主要內容來看,是綜合複習標點符號用法的好材料,也可安排在期末教學,透過學習激勵學生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等。

  教學目標:

  1、學會與人相處,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不貶低別人。

  2、認識標點符號的作用,學會正確運用。

  教學重點:

  認識標點符號的作用,學會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學會與人相處,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不貶低別人。

  課前準備:

  1、字典公公和各種標點符號的頭飾。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匯入,初識標點。

  1、有一天,字典公公家裡可熱鬧了,原來是來了一群標點符號,都有些誰呢?請你猜一猜。

  (1)長得像個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逗號)

  (2)有人說我像瓜子,有人說我像芝麻,有人說我像隻手,牽著並列的詞語走。(頓號)

  (3)我像六顆滾圓滾圓的彈珠,多惹人喜愛。(省略號)

  (4)形狀像個大耳朵,愛向別人提問題。(問號)

  (5)喜、怒、哀、樂喊口號,有時哭來有時笑,有時鬧來有時叫,脾氣數它最大。(感嘆號)

  (6)小小符號圓溜溜,話要說完少不了我。(句號)

  2、生猜出謎底後,師出示教具(按課文第149頁的圖案製作出各種標點)

  二、自讀課文,瞭解內容。

  1、這群標點符號在字典公公家裡發生了一場爭吵。他們到底在吵什麼呢?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來學習金逸銘叔叔寫的一首有趣的童話詩(邊說邊板書),該怎麼學呢?

  2、生討論學法:讀通課文,有不懂的做上記號與同學一起學……

  3、初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想想能讀懂什麼?看看哪些同學自學得最棒,合作得最好。

  三、自學反饋,領悟情感。

  1、反饋:指名分節讀,正音。

  2、讀了這麼多次課文,你們知道這群標點符號到底在吵什麼嗎?(大家都認為自己很重要。)

  3、師:他們到底誰重要?還請每人做個自我介紹吧。請再讀課文,模仿一種標點符號的語氣、動作來介紹。

  4、生自由準備後逐個請出感嘆號、小問號、小逗號和頓號、省略號、句號作自我介紹,其他同學參與點評,感悟每個符號都認為自己重要。

  5、生根據自己的身份,自由組成小組(每組包括感嘆號、小問號、小逗號和頓號、省略號、句號),組內排練這場不可開交的爭吵。

  6、請一組表演、合作出色的上臺戴頭飾表演,老師扮演字典公公。播放歌曲,活躍氣氛。

  7、討論:小朋友,你聽了字典公公家裡的爭吵,心裡想說啥?請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8、交流:小朋友,你聽了字典公公家裡的爭吵,心裡想說啥?能不能讓大家知道?

  9、師小結:是呀,滴水匯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島,大家不要把個人作用片面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要驕傲!(師邊說邊出示句子)

  四、拓展延伸,掌握作用。

  1、師:聽了字典公公的話,又聽了你們的想法,標點符號們手拉手唱起了美妙的歌。出示標點符號歌。生齊讀。

  標點符號很重要,組成文章不可少。

  該用哪種小符號,都要認真來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號,一句完了用句號。

  喜怒哀樂感嘆號,提出問題用問號。

  並列詞語用頓號,並列分句用分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對話引用加引號。

  書文名稱要標明,前後加上書名號。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個省略號。

  轉折解釋破折號,表示註釋加括號。

  標點符號用準確,文章清楚真美妙。

  2、同學們,我們在運用書面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句中的標點為我們準確的表情達意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請看一則招生廣告:幻燈出示廣告(無米麵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從前有位教書先生要招收學生,他對外貼了一張招生廣告:上面寫著“無米麵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可是通知上沒有一個標點,當窮人的孩子來時,(在幻燈上標出標點)他讀著:“無米麵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當富人的孩子來時,(在幻燈上標出標點)他讀著:“無米,面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結果呀,是窮人的孩子不交學費就能上學,富人的孩子則要很多報酬。這位老師巧妙地發揮了標點的作用。今後我們在寫日記,寫文章時要正確運用常用的標點。

  新課標三年級上冊《字典公公家裡的爭吵》教學反思

  全文采用擬人手法,將毫無生氣的標點符號擬人化,賦予了標點符號不同的個性,非常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徵。全文讀來朗朗上口,以“標點符號比功勞”為主題展開,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標點符號的重要性,明白了“人各有所長”的道理,有因其趣味橫生,所以很容易讓學生記住這幾種常用標點符號的作用。應該說,這篇文章的確是標點符號教學極好的一個素材。

  在教學當中,我儘量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爭吵》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情感態度目標: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聯絡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指讀課題,正音。

  2、質疑。(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讀書,討論解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輔導。

  三、指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指名分別朗讀課文。

  2、糾正。

  四、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麼爭吵”。

  (1)自讀1?4自然段

  (2)指名回答(克萊諦把我本子弄髒,我報復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板書:弄髒本子

  (3)指導朗讀描寫怎樣爭吵的句子。

  (4)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本子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心裡嫉妒)

  a、理解“嫉妒”一詞。

  b、指導朗讀描寫克萊諦生氣的句子。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明確學習內容

  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和好朋友發生爭吵,你的心情會怎樣?這一課講的是兩個好朋友因一件小事而發生爭吵之後,他們心情有怎樣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自學課文,體驗探究

  1、自由讀課文的5?14自然段,想想爭吵之後他們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的。

  2、默讀課文的第二部分,畫出體現“我”和克萊諦心情的句子,聯絡上下文,試著理解它們的含義。要求邊讀邊動筆圈圈、畫畫、注注。

  3、教師巡迴指導。

  三、檢查自學,彙報交流

  1、體會我的表現及心情。

  (1)彙報我的表現的句子。

  (2)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我的心情變化:

  不安、後悔 想認錯又沒有勇氣

  2、體會克萊諦的表現及心情。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睛裡表現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克萊諦所說的“我在外邊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樣嗎?

  (1)同桌互談看法。

  2)全班交流。

  (3)教師聯絡後面的段落適時點撥引導。

  (4)由此可以看出克萊諦是個怎樣的人?(心胸開闊、寬容,不斤斤計較,友好待人)

  (5)指導讀克萊諦的話。

  ①指名讀。

  ②教師指導:你已經讀出誠懇了,如果能帶著微笑讀會更好,再試一遍,好嗎?誰再來讀?

  3、此時安利柯的心情怎樣?(激動)為什麼?指導讀安利柯說的話“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師範讀,後指名讀,然後齊讀。

  4、分角色朗讀表演體會

  四、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齊讀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五、小結評價人物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麼?

  六、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1、讀了這一課後,你想到了什麼?

  2、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板書設計:

  15、爭吵

  “我” :不安、後悔

  悲哀 跟上來

  克萊蒂:微笑 撥開尺子 像從前那樣,不再吵

  溫和 搭在我肩上

  (諒解的表情) (寬容的動作) (友好的語言)

《爭吵》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後各自的表現。

  2.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有什麼不同?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結果怎麼樣。

  (二)細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1.這篇課文章涉及到學校、路上、家中這樣一些地點,按照“爭吵”事件發生的先後,你認為可以分成幾部分?

  (1)學生自由細讀課文想一想,然後同桌議一議。

  2、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兩句 “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3)聯絡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4)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研讀有關爭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萊諦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兩人今日爭吵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研讀有關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後選派代表發言。

  (2)指導朗讀。你認為這三句應讀好哪幾個字?(“只”、“很”、“也”應加重語氣)

  (3)學生齊讀這三句話。

  4、研讀爭吵後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⑴爭吵後“我”有怎樣的心情,為什麼?

  ⑵克萊諦的“好”和“可愛”表現在那些方面,請你再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然後有條理地說出來。

  ⑶從安利柯爭吵後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5、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後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並說明理由。

  (三)小結讀後感受

  1、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四)作業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說說自己曾經與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板書設計:

  爭吵

  嫉妒——報復——爭吵——後悔——和好

  寬容 團結友愛

《爭吵》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故意、墨水、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就應團結友愛、互相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板書課題

  每一天我們都和同學們在一塊學習、遊戲,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樣處理的?(學生回答)這天,我們一齊來看一看文中的兩個同學是怎樣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從文中標生字、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新詞。

  重點指導:

  (1)“體、緣、憤、戒”的寫法。

  (2)區分“即”與“既”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課文,將語句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資料。

  1、課題是“爭吵”,使誰與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結果怎樣?

  2、小組內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3、師生交流,明確課文資料:

  “我”和克萊諦之間因為而發生爭吵,最後“我”和克萊諦

  四、作業:

  把課文讀熟,注意體會“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

  板書設計:

  爭吵

  我--------------克萊諦

  弄髒本子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資料: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理解課文,體會父親的話。

  (一)找到“我”和克萊諦吵架的有關段落,認真讀一讀。

  (二)當“我”和克萊諦吵架時,“我”的情緒怎樣?心理怎樣想的?從哪些語句看出來?

  1、抓住重點語句,自主討論交流:

  (1)我火了,罵了他一句。

  (2)於是我想報復他。

  2、師生交流,統一認識。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就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三)體會父親的話。

  1、父親的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從文中標出來。(小組交流)

  2、第一次是在什麼狀況下出現的?我為什麼會想起這句話?此時我的情緒怎樣?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小組自主交流: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

  (2)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3)阿,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是該多好!

  (4)我又記起父親“就應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5)想到那裡,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裡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但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樣也說不出來。

  師生交流,統一認識:

  “我”不安、後悔、矛盾。

  3、第二次是在什麼狀況下出現的?

  (1)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此時他們在想什麼?倆人想的一樣嗎?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討論交流)

  (2)我為什麼會想起這句話?此時我的情緒怎樣?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我心想:“我只是防禦,決不還手。”

  (3)“最後捱到放學”為什麼是“挨”?從中體會到什麼?

  4、當父親明白整個事情時,父親的表現怎樣?從文中標出來讀一讀。

  討論:

  (1)父親為什麼把戒尺折成兩段,扔向牆角?

  (2)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師生交流:

  同學之間就應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5、你覺得克萊諦是個怎樣的孩子?

  (四)分主角朗讀課文,體會“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

  三、小練筆:

  在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過文中出現的這種事情你是怎樣處理的?把你和同學發生過的事情寫一寫。

  板書設計:

  爭吵

  我-----朋友-----克萊諦

  寬容友愛理解

《爭吵》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透過閱讀能理解課文的大致資料,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決定出材料的重難點。依據這一要求,本設計緊扣閱讀提示所提出的學習目標,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點,使學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資料,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就應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回憶自己和同學發生爭吵的經歷。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揭題解題,明確目標

  1.揭示課題,學生讀課題,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什麼是爭吵

  2.師談話: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爭吵的經歷,對爭吵、和解也有必須的體會。這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兩個小夥伴因為一件小事發生爭吵的故事。此刻,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閱讀提示,想一想閱讀提示對我們學習這篇課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課件出示閱讀提示)

  3.學生讀閱讀提示,說說閱讀提示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提出了哪些要求。

  4.課件出示學習目標:(1)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裡的兩個朋友在發生爭吵後,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2)把父親的話畫下來,讀一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在說爭吵中引入新課,一是為了幫忙學生讀懂題目,二是為了引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把課文情境同化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閱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這是讓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提高略讀實效的保證。

  二、自主閱讀,感知大意

  1.師談話:明白了學習要求,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我和克萊諦為什麼發生爭吵

  4.說說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原因是什麼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略讀課文的教學重在粗知課文大意。依據這一要求該環節的教學放手讓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後作簡要檢查。

  三、細讀理解,突破重點

  1.找出父親說的話。

  (1)師談話: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14自然段,把父親說的話畫下來,聯絡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我為什麼會想到父親的話。

  (2)學生默讀課文。

  (3)指名說說課文中幾次出現父親說的話(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2.理解父親說的就應知錯認錯。

  (1)師談話:小作者在做錯事後,首先想到的是父親說的就應知錯認錯。同學們讀讀課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錯認錯了嗎

  (2)學生讀課文思考。

  (3)指名說說我做到知錯認錯了嗎我知錯,從哪裡看出來,我知錯但不好意思認錯,又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4)讀第5自然段,說說我當時的內心是怎樣的

  (5)指導學生讀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讀出我的不安、後悔,後半部分要讀出我的矛盾情緒。

  3.理解父親說的: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1)師談話:我後悔,因為我錯了;我矛盾,因為我知錯又不好意思向克萊諦認錯。就在這時,克萊諦對我說:我在外邊等著你!這時我又想起了父親說的什麼話

  (2)學生讀句子。

  (3)說說想到父親的話後,我是怎樣想怎樣做的指導學生理解防禦。

  (4)克萊諦走近我,他又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回讀課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課文為什麼說克萊諦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萊諦憤怒悲哀懊悔的內心變化。)

  (5)說說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後的結果怎樣

  (6)師小結: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後,我明白自己錯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萊諦認錯。最後克萊諦原諒了我,讓我們倆重歸於好。

  4.理解父親說的:既然你錯了,就就應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就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

  (1)師談話:看到兩個小夥伴又走到一齊,老師相信大家也必須會為他們感到十分高興。那麼,對待這件事,父親又有什麼看法請同學們一齊讀一讀父親說的第三句話。

  (2)學生讀句子,說說父親為什麼這樣說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要點:一能夠把既然、就、更等詞語讀得重一些,語調能夠層層推進,讀出父親在火頭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語速,就像說話一樣,讀出父親的諄諄教導,讀出父親的語重心長,讓孩子聽得明白,從中受到教育。

  (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5.回讀,把三句話聯絡起來理解。

  (1)師談話:同學們讀得真好,聽著你們的朗讀,老師彷彿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嚴格的父親的高大形象。此刻,請同學們把父親說的三句話聯絡起來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2)指名說說自己的體會。

  (3)師小結:父親的話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錯,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認錯,要主動向別人認錯,請求對方的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不能還手,只能防禦;別人沒打你,你不就應防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扣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學習要求進行,這是學習本篇略讀課文的重點,也是保底要求。

  四、拓展延伸,文道結合

  1.師談話:理解了課文資料,此刻請同學們回過頭來再讀全文,說說你喜歡誰喜歡他的什麼也能夠聯絡實際說說你跟別人爭吵過嗎你是怎樣做的

  2.指名說說自己的見解或交流自己的爭吵經歷。教學中,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學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能夠的;二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三是在學生交流自己的爭吵經歷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適時指導。

  3.師總結談話:這堂課,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透過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小朋友,一個是懂得原諒別人,珍視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的孩子克萊諦,一個是知錯、是非清楚、誠實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們還認識了一位善於教育孩子的好父親。老師期望大家能從他們的身上學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視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做一個能夠諒解、寬容別人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重在聯絡學生實際,喚起自身的體驗,深化學生對課文資料的理解。同時教師的總結談話,意在引導學生明白做人道理,實現從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體現文道結合的思想。

  [總評]

  本堂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能根據略讀課文的教材特點和學習要求組織教學,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

  1.突出學生的自讀自悟。整堂課安排了多次、多種形式的閱讀訓練,大部分時間為學生自主閱讀時間。在讀書過程中,做到讀前有目的,讀後有思考、有檢查,這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體驗探究中把握理解文章資料,貼合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

  2.緊扣教學目標,最佳化教學過程。課上,老師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大膽地放,合理地收,有助於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而學會讀書,學有所得。

《爭吵》教學設計7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教師談話啟發。同學之間發生爭吵是常有的事,誰沒和別人發生過爭吵呢?你和誰發生過爭吵?為什麼爭吵,怎麼吵的,後來又怎麼解決的?請講一講。

  2.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寫的也正是兩個同學發生爭吵的事,課題就叫《爭吵》。(板書課題)這個故事寫得很有意思,兩個同學從開始發生爭吵,到後來很快就和好解決。你讀了這篇課文一定能受到不少的啟發。同學們齊讀課題。

  (課文寫的是同學之間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所以,聯絡學生的日常生活匯入課題,一定能啟用學生的已有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

  二、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主要是根據“閱讀提示”提出的問題,去閱讀思考,去交流解決,以此來訓練獨立閱讀能力。請同學們讀一讀“閱讀提示”,看看“閱讀提示”給同學們提出了哪些學習任務。

  2.學生彙報。(1)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兩位小主人公為什麼發生爭吵,他們是怎麼解決矛盾的,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2)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你怎麼看待父親說的話。

  (“閱讀提示”提出的問題。恰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略讀課文的教學任務,就是要突破重點和難點。因此,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是個不可忽略的環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完成“閱讀提示”給同學們提出的學習任務,要以讀為主。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得慢些,從容一些;讀準字音,第三聲的字要讀到位;讀通句子,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停頓。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看看是不是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儘量讓更多的學生有站起來讀書的機會,全體學生都會讀了,才算過了初讀關。)

  3.初讀幾遍課文,看看這篇課文是寫誰和誰爭吵。(安利柯和克萊諦。板書:安利柯、克萊諦)安利柯和克萊諦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請說一說。

  (張慶老師曾經說過,要加強初讀,延時開講。略讀課文的教學不能因為文字淺顯而忽略初讀,直奔問題。在調研中我們常常發現有一些班級,學生學過的課文能讀得比較熟練,但讀不正確。重視初讀,正是“小語姓小”的體現。不過,初讀時間的長短與教師適時的指導,可視班級學生的讀書情況而定。)

  四、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過渡: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大意,這是我們進一步閱讀、理解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根據“閱讀提示”提出的閱讀任務,繼續仔細地閱讀課文,深刻地感悟課文,完成閱讀任務。

  1.文中的兩位小主人公為什麼發生爭吵,他們是怎麼解決的?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引導學生閱讀第1~4自然段。

  (1)同學們仔細閱讀1~4自然段,看看文中兩個小主人公為什麼發生爭吵?(板書:起因)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找出你認為與問題有關的詞句,反覆閱讀、體會。

  (2)螢幕出示:①今天我和克萊諦吵架,並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②“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

  這兩句都是安利柯的心裡話,前後矛盾嗎?(矛盾)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安利柯對克萊諦懷有一種嫉妒的心理)怎麼讀好這兩句話呢?

  過渡:“我”對克萊諦懷有一種嫉妒的心理。那麼克萊諦是怎樣做的呢?

  (3)螢幕出示:①他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②正好被老師看見了,克萊諦急忙縮回手去。

  這兩句都是寫克萊諦的。第一句,“我”罵了他,他還向我微笑著說話;第二句,老師看見他舉手打人,他就急忙縮回了手。從克萊諦的語言和動作,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知錯認錯、謙虛老實的人)讀第一句的時候,注意提示語;讀第二句的時候,注意加點的字。

  (4)分角色朗讀這四個自然段。先 3 人一組分角色練習,然後請一組同學到前臺來讀,要讀出這兩個人不同的個性。

  2.爭吵過後,他們各自有什麼樣的心理變化?

  引導學生閱讀第5~8自然段。

  (1)第5~8自然段是寫爭吵過後的發展。(板書:發展)請同學們先仔細閱讀第5自然段,看看吵架過後,安利柯的思想有什麼變化?(學生讀後回答:安利柯很後悔。板書:後悔。他想到了對方的好處,但又不願公開向對方認錯,心裡很矛盾。)請同學們帶著這種後悔、矛盾的心理,朗讀這個自然段。(學生自讀,教師指名讀。)

  (2)克萊諦呢?(生答;悲哀。板書:悲哀)他悲哀什麼?同桌同學議一議,然後回答。(非常悔恨自己舉手打人,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深深地自責,為同學之間因為一點小事吵架而感到悲哀等。)為什麼要說“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直接說悲哀不就行了嗎?(教師點撥:因為這時“我”的心裡感到怎樣?)你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

  過渡:吵架過後,一個感到後悔,一個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們的對話。

  (3)螢幕出示: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

  克萊諦吵架過後氣消了,後悔了,原諒了安利柯,而安利柯呢?他能理解克萊諦說的話的意思嗎?引導學生讀好他們的對話。

  3.他們是怎麼解決矛盾的?

  學生閱讀第9~13自然段。

  吵架過後:倆人都認識了 自己的錯誤,安利柯很後悔,克萊諦很悲哀,在這種情況下,問題就好解決了。(板書:解決)按照約定,放學後他們見面了,那麼,他們解決問題時的對話該怎麼讀呢?

  請同學們自己先練讀一下第9~13自然段。然後請三位同學到前臺來。分角色讀給大家聽聽。

  4.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這個故事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的?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什麼啟發呢?先想想,然後再說一說。

  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中父親說的話,你贊成他的話嗎?請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

  (讓學生帶著問題。抓住重點詞句去閱讀思考,去合作討論,去交流解決,去分角色朗讀,去領悟表達。這樣做,既是完成本課學習任務的需要,又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悟到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這就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閱讀。這樣的閱讀教學過程簡單、明瞭,而且有效。)

  五、讀寫結合,積累語言

  同學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在“爭吵”這個故事中,安利柯爭吵過後能時時想起父親對他說的話,所以,很快就和同學和好了。可以說父親的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請同學們在課後把文中父親說的話抄寫下來,這對你今後和同學相處是很有幫助的。

《爭吵》教學設計8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課文講述的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聯絡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諦的感情變化以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那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初步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研讀爭吵的經過與重歸於好的段落,體會克萊諦友好、寬容、高尚的品德。

  3、理解“戒尺、胳膊肘、嫉妒、服侍、高尚”等詞,會正確書寫“緣、承”等字。

  〖教學預設

  一、課前遷移,談話匯入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肯定有很多朋友,肯定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走進一對好朋友爭吵的故事,去體會一下他們爭吵之中的感受和爭吵過後的啟發。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指課題質疑,預設學生提問: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怎樣了?

  過渡:那就讓我們趕快去帶著問題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

  2、課文很長,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很有耐心。讀著讀著,你覺得哪一自然段比較難讀,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嗎?指名學生選擇難度段讀。

  預設:第1、3、5、7、9自然段。

  隨機正音:嫉妒、胳膊肘、挨、服侍、哼、線縫

  隨機指導詞義:

  ⑴ 胳膊肘:摸摸自己的胳膊肘,同學們在上課時要注意姿勢正確,胳膊肘放好,特別是在寫字的時候,胳膊肘動來動去會影響別人哦。

  ⑵ 戒尺:請學生談談什麼叫戒尺,教師補充。

  3、讀了課文,相信同學們對課文中爭吵的來龍去脈有所瞭解了。誰來說說?

  ⑴ 誰和誰爭吵?誰來叫叫兩個小朋友的名字──“克萊諦”、“安利柯”,一起叫叫他們的名字。

  ⑵ 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由學生大致瞭解意思即可。

  ⑶ 爭吵後怎麼樣了?學生大致說意思。師在課題“爭吵”下畫箭頭並板書:重歸於好

  過渡:咱們現在就去克萊諦和安利柯的吵架現場,讀讀他們為什麼吵架?

  三、研讀“爭吵經過”

  1、自由讀1~4自然段,思考你認為“我”和克萊諦吵架誰對誰不對?

  2、學生反饋後出示句子:

  ⑴ 他只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指名讀,讀出克萊諦的歉意,主動認錯的語氣。

  ⑵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心想:“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

  自由讀,你讀出了“我”的什麼心情來?

  指名讀,教師用評價語指導學生讀出“我”嫉妒、生氣的語氣。

  看來,克萊諦得獎,安利柯並不是無所謂的,而是非常──生:嫉妒他

  師:所以我想報復他。──引讀“過了一會兒……”

  ⑶ 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被老師看見了,克萊諦急忙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指名讀,讀好克萊諦生氣的語氣。

  過渡:兩個好朋友就這樣你生我的氣,我生你的氣,各不相理,多麼可惜呀!不過,我們可別急,後來他們怎麼樣了?(和好),在哪幾自然段?我們趕快去讀讀。

  四、研讀寫“克萊諦”的句子

  1、默讀9~13自然段。想想誰使得他們和好如初,又成了好朋友。

  2、指名分角色讀對話:

  反饋:是克萊諦主動與“我”和好,表現出了友好、寬容的品德。

  3、這種寬容、友好的風格從哪些地方表現出來了?

  反饋出示句子:

  “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

  再議,歸納:

  (“微笑著”,是從描寫神態表現寬容和友愛的;“用手撥開尺子”、“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是從描寫動作表現寬容和友愛的;“溫和地說”,是從描寫說話時的語氣,表現寬容、友愛的;“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是透過語言表現寬容和友愛的。)

  指名讀好克萊諦的友好和寬容。

  4、克萊諦在放學路上主動表示友好,那麼在他們爭吵後,克萊諦在課堂上還有什麼表現?

  出示:克萊蒂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⑴ “瞟”是用眼睛怎樣看?我們也用眼睛瞟瞟自己的同桌。

  (斜著眼睛看。看情況兩人是並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還有,一個人生另一個人的氣,往往不願意正眼看,就斜著眼睛膘幾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⑵ “從他的眼睛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克萊蒂應該不應該“憤怒”?為什麼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⑶ 他這樣的眼神,這樣的話,他心裡想什麼呢?

  小結板書:寬容 友好

  5、聯絡上文讀讀,克萊諦的好還表現在哪裡?

  ⑴ 克萊諦是個好人:他幫助父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們全家誠心誠意的歡迎,特別是父親那麼喜歡他。

  理解服侍:可以說服侍什麼人?反饋:舊式丫鬟服侍小姐等;服侍老人,服侍病人。克萊諦服侍生病的母親,可見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⑵ 克萊諦幫助父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扛柴扛得多,他勤勞、善良、孝順、懂事、寬容,怪不得父親說克萊諦是——高尚的。

  小結:正是克萊諦這麼一個高尚的好人,能夠寬容友善地對待同學同學,所以他們才重歸於好,但是他們的重歸於好,安利柯也表現出他自己的特點,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五、寫字指導

  1、範寫“緣”、“承”。

  2、學生各寫一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研讀寫“我”的段落,體會“我”在吵架前後的心理變化。

  2、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3、理解“挨”、“防禦”、“緣故”等詞。

  〖教學預設

  一、複習匯入

  1、自己選擇一句寫:

  克萊諦上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

  父親那麼喜歡克萊諦,是因為________的緣故。

  克萊諦眼睛裡表示出悲哀,是因為________的緣故。

  克萊諦與安利柯重歸於好,是因為________的緣故。

  2、是呀,克萊諦和安利柯重歸於好,克萊諦能主動表示和安利柯友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安利柯就不想和克萊諦和好嗎?

  二、研讀寫“安利柯”的句子

  1、反覆默讀第二自然段,讀著讀著,你有什麼感受?

  2、學生反饋:

  吵完架後,安利柯的心裡很不安、很後悔,很矛盾。

  3、根據學生髮言出示句子交流:

  ⑴ 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

  學生交流要點:“不安”,是怕克萊蒂放學後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後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個別讀,齊讀,讀出我後悔的心理。

  ⑵ 想到這裡,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裡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

  “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裡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為什麼?

  (沒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指名讀、齊讀,讀出安利柯矛盾、好面子的心情。

  ⑶ 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克萊蒂再次提出“我在外邊等著你!”是要與我重歸於好,,“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 “我”的意思與安利柯一樣嗎?

  (說法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蒂說“在外邊等你”,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邊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只要防禦,決不還手就可以了)。

  4、我就這樣後悔著,不安著,矛盾著,──出示“終於捱到了放學。”結合上面的內容,說說對這句話有什麼體會?

  (“終於”是經過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裡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後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後怎樣應付克萊蒂。)

  5、去讀讀在放學路上,“我”的表現,你又發現了什麼?

  ⑴ 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裡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麼? (理解防禦)

  (防禦克萊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⑵ “我”對克萊蒂的出人意料的寬容和友愛態度做出什麼反映?

  (連連說:“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後“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兩個“再也不了”和“高高興興”反映了“我”被克萊蒂的寬容和友愛及重歸於好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誼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因此,十分激動,高興得不得了。)

  小結:克萊諦與安利柯和好如初,除了克萊諦主動友好外,安利柯的知錯認錯也是很重要的。

  板書:知錯 認錯

  三、研讀寫父親的話

  1、課文中的安利柯和克萊諦都讓我們很感動,課文中還有一個人也很令人感動,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找出寫父親的說的幾句話,讀讀,你能讀懂什麼?

  反饋出示:

  應該知錯認錯

  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出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交流:要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禦。

  指導讀好第三句話,“臉一沉”換個詞。

  小結板書:應該 不應該

  3、父親說的幾句意義深刻的話,安利柯哪些做到了,哪些沒做到?

  4、那麼在放學路上,安利柯應該怎麼做,才是做到了像父親說的。想象寫放學路上安利柯主動認錯和好的情節。指名讀,評議。

  出示:

  終於捱到了放學。

  5、小結:

  同學們,課文寫的雖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卻使我們認識了兩個不同尋常的孩子和一位偉大的父親,兩個孩子都那麼善良,他們相互理解;父親呢,如老師一樣嚴格教育孩子。

  四、課外拓展

  1、你們知道這篇課文出自哪裡嗎?課件出示《愛的教育》書封面及簡介

  作者:亞米契斯 義大利作家,(1846~1908)

  內容簡介:本課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 一譯《心》。這本書1886年一經出版,即在義大利轟動一時,僅出版的頭兩個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後的100多年裡,已有100多種文字的譯本。這本書是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口吻來寫作的。這部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夏丐尊先生執譯並序言:“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文,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溼。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教鞭的教師。平時為人父為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於是不覺就感激得流淚。”

  2、佈置作業

  ⑴ 閱讀《愛的教育》。

  ⑵ 抄寫父親說的話。

  ⑶ 寫一件和同學發生的事。

  【板書設計】

  爭吵

  寬容、友愛 知錯 認錯

  重歸於好

  應該……不應該……

  【聽後反思】

  整堂課設計沒有問題,只是操作還不夠理想。

  1、一堂課前松後緊,結果生字還落實不了,最後草草收場。

  2、讀書百遍,歧義字見。讀的時間不夠,讀的沒有層次。

  3、三年級了最好做到讀寫結合,特別是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爭吵》教學設計9

  【原文】

  今天我和可萊諦吵架,並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今天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師叫我替他抄寫每月故事。我正抄著,坐在旁邊的可萊諦忽然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把本子弄髒了,字跡也看不清了。我火了,就罵了他一句。

  他卻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興。我想:“哼,得了獎,就自以為了不起了!”於是我想報復他,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可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他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給老師看見了,可萊諦就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你!”

  我心裡覺得很不安。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可萊諦是個很好的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的時候,他幫助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的情形。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誠心誠意地歡迎他,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多好啊!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認錯誤,我卻覺得太丟臉。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他上衣肩上的線縫兒都開了,大概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吧。想到這裡我覺得可萊諦很可愛。我心時暗暗說“雲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來。

  可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但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我心裡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因為心裡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終於捱到了放學的時候。我在街上獨自走著,聽見可萊諦從後面跟上來。我手裡拿著戒尺站住等他。他向我走來,我便舉起戒尺準備防禦。

  “不,安利柯!”可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還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驚呆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已經在他的懷抱裡了。

  他吻著我說:“以後我們再不要吵架了,好嗎?”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後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分手了。

  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叫父親高興一下,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況且你不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說著從我手裡奪過戒尺,折成兩段,扔到牆角去。

  【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再寫“我”的內心活動:為吵架而感到不安、後悔,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後寫克萊諦的友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兩人重歸於好;最後寫父親對“我”的嚴厲批評。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我”活脫脫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為克萊諦後邊的友善行為作了鋪墊和暗示。

  聯絡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抄寫、墨水、故意、報復、縮回、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著處理同學間出現的問題。

  【教學建議】

  1.如果有條件的話,課前佈置學生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本課要求認的字比較多,可以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境裡識記。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別與“疾”“寺”“票”“躺”進行比較。有幾個字的讀音容易弄錯,也要加以強調。“嫉”讀二聲,不讀四聲;“哼”讀hng,不讀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滿意或者不相信;“侍”讀shì,不讀sì。指導寫字時要抓住難點,如,“替”的第一個“夫”字的最後一筆由捺變為點;“承”中間是三個短橫,不能多寫或少寫;“緣”的右半部分是寫好這個字的難點,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筆畫和筆順:撇折,橫撇,橫,撇,彎鉤,撇,撇,撇,捺,共九畫,其中第五畫是彎鉤,不是豎鉤;“憤”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筆順是:一戒,部首是“戈”,可以與“或”相比較,可以在複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筆是“”,不是“丨”。注意不要和“即”相混淆。

  3.整體感知課文時,可以採取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以下問題: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怎樣了?然後學生自主讀書,並透過交流、討論,瞭解課文講了什麼內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所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後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於是產生了報復的念頭;“我”與克萊諦吵架後,覺得很不安、很後悔,後悔自己罵了克萊諦,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心裡很想向克萊諦承認錯誤,又覺得太丟人;心裡暗暗說向他認錯,可嘴裡又說不出請他原諒。教學時,可以聯絡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後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生交流討論的著力點應放在揣摩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這些心理變化。這一點,同《檢閱》一課有相似之處。

  5.結合重點詞句的學習,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如,朗讀怎樣爭吵的句段之前,可以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的本子之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透過討論,理解“嫉妒”一詞的含義,並有感情地朗讀爭吵原因和經過的段落。

  朗讀“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段落,可以先深入瞭解爭吵後“我”的表現和克萊諦的表現。如,“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讀出後悔的語氣;“我又記起父親……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這一部分,讀出矛盾的心理。再來看克萊諦的表現:“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結合對“瞟”這個詞語的理解,想想克萊諦這時在想些什麼呢?他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時,心裡會想些什麼呢?(一定是想著要怎樣和“我”重歸於好)“我”說“我也等著你”時,又會想些什麼呢?(只是想到防禦)課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這是引導學生在關鍵的地方認真想一想。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聯絡上下文兩個主人公的不同表現,體會出這兩句話的含義完全不同,兩個人的心理狀態也完全不同。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後,才有可能把自己的體會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終於捱到了放學。”這裡的“挨”字讀二聲,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教學時,不但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體會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還可以嘗試著積累、運用,學習表達。

  6.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話的意思。父親的話散見於課文之中,共三處。可以讓學生把這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再聯絡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把“我”的行為與父親的話對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沒有做到。要允許學生自由談體會,而不必要求他們作全面系統的理解。但教師要對零散的意見作梳理或小結。父親的話主要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禦。

  7.為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如,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麼?使學生在對人物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體會。學生可以自由地發表看法,如,有的學生能透過具體事例準確地概括人物的某種品質和個性,說克萊諦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同學,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有的學生能比較全面地評價別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點(愛瞎猜、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又能看到“我”的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善於反思,是非觀念清楚等);有的學生能看到別人的進步,而不是憑一時一事的表現給別人下結論,認為“我”的進步是明顯的,由嫉妒同學、瞎猜疑、報復同學到心裡不安、後悔、知錯,最後能接受同學的友愛,與同學重歸於好。總之,學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在交流時,要鼓勵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

  8.課後思考練習一,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這項活動要在學生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把握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基礎上開展。可以讓學生透過討論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讀出人物的語氣。

  第二題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之前,要提出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建議學生把“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後的表現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並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第三題是建議學生把父親說的話抄寫下來認真體會。父親的話有的是“我”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有的是父親知道了吵架這件事之後說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說一說(參考教學建議6)。

  小練筆,是引導讀寫結合的題目。在這裡讓學生來寫寫自己的事,時機非常合適。因為課文寫的就是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語言樸實、真切,非常切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可以指導學生試著學習課文的寫法,寫出內容真實、反映同學友情的片段。小練筆要求不能過高,可以當堂完成。

  9.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如,讓學生想一想:假如克萊諦沒有主動與“我”重歸於好,事情會怎樣發展?或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爭吵》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學習生字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聯絡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有時也會為一點小事而發生爭吵,這時,我們雙方都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從中我們也許會受到啟發。

  2、讀課題,正音吵是翹舌音,爭翹舌音、後鼻音。

  3、質疑。(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爭吵的結果怎樣?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藉機巡視輔導。

  三、指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請學生接讀課文

  2、糾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翹舌音,竟是後鼻音。

  四、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麼爭吵。

  ① 自讀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萊諦把我本子弄髒,我報復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板書:弄髒本子

  五、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透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麼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上節課我們提出的問題。

  2、出示問題:怎樣爭吵。

  3、學生自讀14自然段。

  4、指導朗讀描寫怎樣爭吵的句子。

  ① 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本子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心裡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詞。

  ③指導朗讀描寫克萊諦生氣的句子。(第四自然段)

  5、解決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句子。

  師:爭吵之後,我時時會想起父親平時對我的教育。他是怎麼教育我的呢?找出文中父親對我說過的話。(出示三句話)

  ① 在我和克萊諦爭吵這件事上,我有沒有做到知錯認錯?學生自讀58自然段。

  ② 討論爭吵後我的表現。

  (知錯)a.我覺得多好!(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

  b.練讀(讀出後悔的語氣)

  c.指讀

  ③(不認錯)我記起怎麼也說不出來。(第5自然段後半部分)

  練讀、指讀(讀出矛盾的心裡)

  ④克萊諦有怎樣的表現?(克萊諦悲哀)(第6自然段)

  ⑤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克萊諦會想些什麼? (想和我重歸於好)

  ⑥指尋朗讀第7自然段兩人的對話。

  ⑦這時我卻在想些什麼?(讀父親說的第二句話)

  6、解決爭吵的結果。

  ① 自讀913自然段

  ② 請提問的同學回答(重歸於好)板書:重歸於好

  ③ 指讀913自然段

  ④ 理解舉起尺子含義 (我以為克萊諦要打我,我準備防禦)

  ⑤ 分角色朗讀

  7、解決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① 自讀14自然段

  ② 討論:理解父親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你如果錯了,就要勇於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你錯了,別人沒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禦。)

  二、昇華理解

  討論: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麼?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類似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讀寫結合教《爭吵》

  《爭吵》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課文圍繞克萊諦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髒,字跡也看不清,於是兩人發生爭吵,最後解決矛盾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教學本課,我除了採用指導朗讀,感悟人物美好品質的方式,還重點就兩人主動提出解決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

  課文《爭吵》剛講完,班內就發生了爭吵。

  站在辦公桌前,我正為下節課作著準備,楊傑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用手捂著耳朵,委屈地說:老師,韓旭用石頭打我耳朵了。打破了沒有?我連忙轉過身,拿開她的手,仔細一看,只見她的耳窩邊上擦破了一層皮。他為什麼打你呢?走,找他問問去?我一手拿著參考資料一手扶著她的後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楊傑什麼也沒說。

  來到教室門前,我把韓旭叫出來,還未開口,他就直視著楊傑爭辯道:你也用石頭打我來。我沒有!你和丁宇在一起揚土,爆在我身上。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不行!看著兩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伸著脖子互不相讓的樣子,我平靜地對韓旭說:咱們剛學完了《爭吵》,你倆就爭吵起來了,很及時嗎。課堂上咱們認真地討論過,遇到發生雙方爭吵時,應該怎樣做呢?想對方的可愛。如果是自己錯了,就主動向對方道歉。韓旭對答如流。那你是怎麼做的?我進一步和顏悅色地問,用石頭打了別人的耳朵就應該向人家主動道歉。我錯了,老師。韓旭立刻醒悟過來,接著把頭轉向楊傑,真誠地說,對不起!沒關係。兩個孩子臉上馬上沒有了怒容。

  走進教室,我立刻改變了這節課原打算讓孩子們做《基礎訓練》的計劃,平靜地對同學們說:剛才,韓旭表現的不錯!學了《爭吵》一課,雖然剛才與楊傑發生了爭吵,但老師一提醒,立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楊傑認了錯。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也能這樣做。這節課,請同學們結合實際,寫一件你以前與同學發生爭吵的事情,仔細回想一下當時是怎樣處理的?學了這篇課文以後,你受到了哪些啟示?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麼辦?同學們聽了,有的低頭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筆和紙,認真地寫了起來......

  學以致用,將語文教學與具體實踐結合,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爭吵》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如果不遇到類似事情,即使同學們課堂上朗讀的再好,理解課文再透徹,也可能隨著下課鈴聲的敲響孩子學習暫告結束。然而,正是班內的突發事件,激發了我的靈感。因此,依據新課標與實踐結合進行有機教學,應該是我們勇於探索的方式之一。

《爭吵》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學習生字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聯絡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詞。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指讀課題,正音“吵”是翹舌音,“爭”翹舌音、後鼻音。

  2、質疑。(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讀書,討論解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藉機巡視輔導。

  三、指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請八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

  2、糾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翹舌音,“竟”是後鼻音。

  四、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麼爭吵”。

  ①自讀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萊諦把我本子弄髒,我報復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板書:弄髒本子

  五、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透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麼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上節課我們提出的問題。

  2、出示問題:“怎樣爭吵”。

  3、學生自讀1—4自然段。

  4、指導朗讀描寫怎樣爭吵的句子。

  ① 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本子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心裡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詞。

  ③指導朗讀描寫克萊諦生氣的句子。

  5、解決“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句子。

  ①學生自讀5—8自然段。

  ②討論爭吵後我的表現。

  a.“我覺得……多好!”

  b.練讀(讀出後悔的語氣)

  c.指讀

  ③“我記起……怎麼也說不出來”。練讀、指讀(讀出矛盾的心裡)

  ④克萊諦有怎樣的表現?(克萊諦……悲哀)

  ⑤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克萊諦會想些什麼?

  ⑥指尋朗讀第7自然段兩人的對話。

  ⑦這時“我”卻在想些什麼?(只是想到防禦)

  6、解決“爭吵的結果”。

  ①自讀9—13自然段

  ②請提問的同學回答(重歸於好)板書:重歸於好

  ③指讀9—13自然段

  ④理解“舉起尺子”含義

  ⑤分角色朗讀

  7、解決“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①自讀14自然段

  ②討論: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

  8、請學生把懂得的道理對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說一說。

  板書設計:

  略

《爭吵》教學設計12

  1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的表現,體會爭吵後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話中的深刻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

  2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課文講述的這種心理活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學時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

  3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團結友愛的道理。

  難點:體會父親話中的深刻含義。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複習匯入

  1,誰和誰爭吵?

  2,為什麼爭吵?

  3,多好的朋友,可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生了爭吵。爭吵之後,他們各自的表現怎樣呢?這節課,我們來接著學習吧!

  活動2【講授】走近“我”和克萊諦

  1,學生感情朗讀第5-8自然段。

  討論:爭吵後,“我”和克萊諦各自有怎樣的表現?

  (1)自讀課文後,參與小組討論。

  (2)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全班討論。

  先說說克萊諦:

  a他不時用眼睛瞟“我”,流露出的是悲哀,不是憤怒。

  (可以體會到他此時為爭吵而後悔)

  b他兩次對“我”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他是想告訴“我”,讓“我”認真聽講,放學後在和“我”解釋)

  再說說“我”:

  c爭吵後,“我”也十分後悔、難過,從第五自然段可以讀出。但是“我”沒有勇氣認錯。

  d克萊諦兩次對“我”說的話明明是安慰“我”,“我”卻誤以為他放學後要找“我”算賬。

  2,指導朗讀這一部分。

  活動3【講授】感悟克萊諦的友善

  1,指名分角色朗讀第9-13自然段。

  討論:說說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克萊諦的友善。

  (1)學生感情讀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交流。

  出示:“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2,指名讀這段話,說說你的體會。

  (面對向自己舉起戒尺的朋友,克萊諦不僅沒有發火,反而微笑著,溫和地提出重歸於好,不計較“我”的一錯再錯,他的寬容讓我們十分感動。)

  活動4【講授】接受教育

  1,齊讀第14自然段。

  出示父親的話:(1)“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2)“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2,齊讀父親的話。

  ,3,交流你的體會。

  (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活動5【活動】拓展延伸

  1,課外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麼?

  活動6【活動】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活動7【活動】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爸爸的話。

  2,寫一寫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過的一件事情。

  活動8【活動】板書設計

  “我”————克萊諦

  吵架原因

  後悔吵架

  重歸於好

  受到教育

  (相互寬容 團結友愛)

  活動9【活動】教學反思

  《爭吵》敘述了克萊諦和“我”之間因為作業本不小心被弄髒了而引起爭吵,最終,在克萊蒂的主動認錯下,圓滿解決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在教學《爭吵》這篇文章時,我側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我”跟克萊蒂發生爭吵之後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反覆朗讀,用心體會,這種方法使學生感到事情真實具體,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我透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克萊諦的友善。並從中明白在和同學朋友相處時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後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父親說的話,並體會其中的意思?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

《爭吵》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聯絡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三)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瞭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後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同語。

  (“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求瞭解,暫不做檢查。)

  (二)再讀課文,正音正字。

  “嫉(jí)妒(dù)”的“嫉”不要讀成“jì”的音。

  (是指心裡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這裡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地”。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ōu”,不要讀成“dū”的音。

  “終於捱到了放學”的“挨”應讀“ái”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āi)著我”、“挨(āi)家挨(āi)戶”的“挨”字的音。“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ù)應讀輕聲。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禦”的“御”的中間是 不是“擊”;“畢竟”的“競”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別。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適當歸併),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併方法,劃分段落(或按帶有階段性的內容),為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做好準備。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萊蒂把我的筆記本弄髒了,我火了,罵了他。他說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報復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4自然段:克萊蒂氣得要我在外邊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後悔,想向他認錯,可是沒有勇氣。

  第6~8自然段:克萊蒂表現出悲哀,又說在外邊等我。我想起父親的話,功課也沒聽進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萊蒂來了,我舉起尺子,他卻要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後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親說,錯了就該第一個伸手請他原諒,並把尺子折斷扔向牆角。

  2.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併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後,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議四個段落劃分的四個階段:

  第一段“爭吵”的情節是集中的,顯然是在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爭吵”完畢,集中講“我”的後悔和反思,主要表現“我”不安的內心活動。地點仍在學校,時間推後了。

  第三段“和好”情節有了大的進展,時間又推後到放學,地點移到了街上,情節也相當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聲,突出了父親的教育情節。地點轉移到家裡。

  4.根據結構段段意,自己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寫在練習本上(注意語言連貫,重複的刪掉),再讀一讀。然後教師檢查訂正。

  課文主要內容:

  “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在克萊蒂主動要求下,我們和好了。回到家,父親又教育了我。

  (四)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1.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麼?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髒了克萊蒂的本子。)

  2.“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

  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裡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第二課時

  (一)默讀第二段,邊讀邊議,再解答:

  這一段主要寫了“我”後悔跟克萊蒂吵架。著重描寫了“我”想向克萊蒂承認錯誤,又覺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靜地反思了一番。過去兩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腦海裡再現。

  正像開頭說的“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1.“覺得很不安”,“不安”什麼?“很後悔”,“後悔”什麼?

  (“不要”,是怕克萊蒂放學後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後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2.“克萊蒂是個好人”,從過去的種種事實證明他好的表現有哪些?

  (“好”的表現有:幫父母親幹活,服侍生病的母親,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們全家誠心誠意的歡迎,特別是父親那麼喜歡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裡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麼也說不出來,為什麼?

  (沒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4.倆人吵架快結束的時候,克萊蒂再次提出“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克萊蒂和“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兩個人的說法一樣,意思一樣嗎?再議一議。

  (說法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蒂說“在外邊等你”,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邊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只要防禦,決不還手就可以了)。

  5.“吵架結束的時候,克萊蒂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睛裡表示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樣看?

  (斜著眼睛看。看情況兩人是並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還有,一個人生另一個人的氣,往往不願意正眼看,就斜著眼睛膘幾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從他的眼睛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克萊蒂應該不應該“憤怒”?

  (應該。吵架的事,他有理。)

  為什麼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麼?

  (看來平時他們很要好,加上克萊蒂是個“好人”,很能體諒、寬容別人,所以把憤怒壓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這“悲哀”是流露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情緒。對“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報復,很不理解。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7.自由讀,再指名讀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後悔的心情表現出來,特別是表示後海和自責的話要讀出應有的語氣來。

  (二)閱讀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讀或默讀第三段,寫“我”和克萊蒂重歸於好。邊讀邊想,再議論:“終於捱到了放學”,“終於”是什麼意思?“挨”是什麼意思?換成“等”可以不可以?

  (“終於”是經過等待之後出現的情況。“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裡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後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後怎樣應付克萊蒂。)

  2.“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從“獨自”這個詞推測,平時放學回家一定不是“獨自”,是怎樣走的呢?

  (可能跟克萊蒂同行。)

  3.今天跟克萊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責任在“我”。可是克萊蒂是怎樣表現的呢?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裡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麼?

  (防禦克萊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萊蒂是怎樣做的呢?再讀以下4個自然段(10~14)。

  議一議,克萊蒂見到了“我”,表現了一種什麼風格?

  (克萊蒂表現了一種寬容、友好的風格。也說明他的確是個“好人”。)

  這種寬容、友好的風格從哪些地方表現出來了?再議,然後解答、歸納:

  (“微笑著”,是從描寫神態表現寬容和友愛的;“用手撥開尺子”、“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是從描寫動作表現寬容和友愛的;“溫和地說”,是從描寫說話時的語氣,表現寬容、友愛的;“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是透過語言表現寬容和友愛的。

  總之,課文是透過描寫人物(克萊蒂)的神態、動作、語言和語氣等,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的。)

  “我”對克萊蒂的出人意料的寬容和友愛態度做出什麼反映?

  (連連說:“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後“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兩個“再也不了”和“高高興興”反映了“我”被克萊蒂的寬容和友愛及重歸於好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誼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因此,十分激動,高興得不得了。)

  5.最後一段主要寫回到家裡“我”把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對我的教育。

  這一段有個“本想”,帶著“讓父親高興一下”,相對還有個“不料”,引出了“父親把臉一沉”。“本想”和“不料”換兩個意思相同的詞語,讓句子的意思不變,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換成“原本想”或“本來想”,“不料”換成“沒想到”或“沒料到”)

  “父親把臉一沉”,說話了。“把臉一沉”可以換個什麼同樣意思的詞語?

  (換成“表情嚴肅”或“板著臉”)

  父親“表情嚴肅”地,“板著臉”地說和做。有什麼含義?“第一個伸過手去”是什麼意思?“奪過”“折成”又表示了什麼?大家議一議,再回答。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第一個伸過手去”意味著有勇氣主動地向對方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父親把“我”手裡的尺子“奪過去”“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是希切“我”告別錯誤,永遠友好待人。父親的教育應該說是及時的、深刻的。)

  (三)小說結讀後感受:

  讀了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就是課文中的“我”)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以上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感受。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二)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二)按課後“練筆”要求,練寫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事的片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做“以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為題材的片段練筆。

  三、教學過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共同評議。

  (二)聽寫“思考·練習”第4題“讀讀寫寫”的詞語。同桌互換訂正。內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1.結合原文原句,解釋“緣故”、“誠心誠意”。

  (“緣故”,指克萊蒂的上衣肩上的線綻開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緣故。緣故即原因。“誠心誠意”,真心實意。指克萊蒂到我家時全家歡迎他沒有半點客套和虛假。由此證明,他是個好人。)

  2.他句:

  緣故——

  ①這盆茉莉花,葉子發黃,也不怎麼開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緣故。

  ②七十多歲的李爺爺,紅光滿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堅持鍛鍊的緣故。

  誠心誠意——

  ①同學們誠心誠意地想盡辦法幫助愛遲到的立冬同學按時到校,保證了學習。

  ②這位標兵營業員主動為媽媽選料,還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誠心誠意地為顧客服務的。

  (三)練筆:

  選擇一件自己和學之間友愛的字寫成片段。要求內容真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1.總結性地說說讀了“爭吵”一課受到的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教育,特別是要向克萊蒂學習的意義。

  2.說一說我們同學之間出現過哪些團結友愛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舉的團結友愛的事情,確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實之後,進一步討論怎樣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議一議“爭吵”一課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裡?是怎樣寫具體的?

  (“爭吵”一課最令人感動,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後悔,跟克萊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責;特別是克萊蒂主動找“我”化解矛盾,重歸於好。)

  4.以“重歸於好”為例,議一議這一部分是怎樣寫具體的。

  歸結到兩點:一是“重歸於好”的事實經過寫得清楚:從放學後“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到克萊蒂走近“我”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再到高興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寫得很有層次;二是“重歸於好”的表現寫得具體。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去描寫,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學生可列舉課文中的描寫例項,如:

  克萊蒂從後面跟上來……他走近我……(這是寫動作的);

  克萊蒂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這是動作、神態、語言和語氣的);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隻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這又是寫克萊蒂的動作和語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後我們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是寫“我”的語言和我們倆的心情的);

  最後一段寫父親教育“我”。先寫父親的神態,“把臉一沉”。再寫父親的話,“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最後寫動作“從我手裡奪過尺子,折成兩段,向牆角扔去。”

  5.小結:

  作者緊緊圍繞“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中心,透過克萊蒂、“我”和父親等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描寫,表現上述中心的。我們寫片段也要學習這樣的寫法。

  列舉片段範例供大家參考。

  ……

  我望著對門窗臺上那盆平頂鳳仙,花紅葉綠的,真喜人,它是張童種的。再看看自己窗臺上的這盆,又瘦又長,葉子不綠,花兒還沒開一朵。都是清明節後一塊地種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兒就長得水靈。我跟媽媽說:“開學就要評‘園藝能手’獎了,張童準能評上。”媽媽說:“你就取取經,問問他是怎麼侍弄得那麼好。”

  “哼,我才不呢,顯得我多熊!”我說著朝對門努努嘴兒。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陣窸窣聲音,我推開窗子,啊,只見張重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頂鳳仙呢。

  “張重!”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聲,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來。他抬起頭看了我一眼,腦門上滲出了汗珠,關切地說:“你這花兒缺肥,可水澆得倒挺多。”說著,用小鏟把盆土翻了翻,從塑膠袋裡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邊。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長的枝葉剪掉一半,澆了點兒水,胸有成竹地說:“過一個星期看,你會滿意的。”

  “謝謝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養,要是比你的那盆強呢?”

  “那園藝能手就是你了。”張重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不過,記著,澆水要間幹間混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說罷,把塑膠袋扔到我懷裡,拍拍手上的土,又眯著笑眼徑直朝對門走去。

  ……

  質疑問難後,佈置片段練習。

  附:板書設計

  28.爭吵

  “我”: 不安、後悔 知錯認錯 太丟臉(沒有勇氣)

  克萊蒂: 悲哀 跟上來、走近我 “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

  微笑著 兩手撥開尺子 “再不吵架了”

  溫和地 兩隻手搭在我肩上

  諒解的表情 寬容的動作 友好的語言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爭吵—教學設計,爭吵—教學實錄,爭吵—教案,爭吵,希望對你有幫助!

《爭吵》教學設計14

  教學要求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寬容,團結友愛。

  2、學習本課13個生字;理解“嫉妒、緣故、誠心誠意、防禦、畢竟、不料”等詞語,會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重難點:

  1. “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表現及內心的感受,以及父親的話。

  2.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介紹義大利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中《小石匠》。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並瞭解“我”和克萊諦之間為了一點小事發生爭吵的過程。

  2、學習根據人物的情緒、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我”和克萊諦之間為了一點小事發生爭吵的過程。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人物的情緒、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課前老師向你們介紹的《小石匠》這個故事,選自義大利亞米契斯寫的小說《愛的教育》中。書中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同學和老師之間充滿著愛的故事。這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故事《爭吵》。

  二、自讀課文

  1、提示:請學生自讀課文,看誰能弄清楚下面的問題。

  ①誰和誰爭吵?為了一件什麼事?

  ②爭吵以後,“我”心裡覺得怎麼樣?

  ③結果怎樣?父親對這件事滿意不滿意?

  2、學生自讀。

  三、再讀課文,畫出表現課文主要內容的詞句

  1、各自閱讀,畫出重要詞句。

  啟發:這篇課文是寫“我”和克萊諦從爭吵到和好。根據這樣的內容,哪些詞句是主要的呢?

  生:“後悔不該那樣做”

  生:“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

  生:“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

  生:“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生:“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生:“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1、結對子讀讀這些句子,體會體會它們的意思。

  2、指名讀給大家聽。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透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寬容,團結友愛。

  教學重點:

  瞭解“我”和克萊諦之間為了一點小事發生爭吵的過程。

  教學難點: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詞

  二、讀講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1、各自輕讀,要求根據人物的情緒讀出語氣。

  2、第一自然段介紹故事的發生,用交代的語氣讀,注意句號後的停頓。最後一句“我火了,罵了他一句。”表現我的情緒,讀時要加重語氣。

  3、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話,仍然怒氣未消,要表現出“我”內心的不高興。報復:用敵對的行動回答對方。但又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心裡想的;聲調不能高,可以透過加重語氣來表達。

  4、在第一段中,有兩處寫了克萊諦的話,我們怎麼來讀呢?讀人物的話應該注意前面的提示語。大家在下面試著讀讀克萊諦的兩句話,讀出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語氣。(學生各自練習。指名讀。齊讀。)

  5、練習分角色朗讀。

  (二)學習第二段:

  1、發生爭吵以後,“我”心裡怎麼樣?

  2、自己輕讀第五自然段,思考“我”心裡想了些什麼?

  3、再默讀一遍,看這一自然段講了幾層意思。(三層)

  第一層:“我”很後悔。 第二層:“我”想到克萊諦是個好人。

  第三層:“我”認識到應該知錯認錯。

  4、指導朗讀:(輕聲地,充滿後悔的情緒。“後悔”,對過去做得不對的地方感到遺憾。“我”想到克萊諦在自己家和“我”家的表現,要讀出“我”對克萊諦的好感。最後一層要表現出“我”的猶豫,心裡很矛盾。)

  5、爭吵後,“我”後悔了,克萊諦呢?“瞟”不是正眼去看,是斜著眼看,而且是“不時”地瞟“我”。不時地:不斷的意思。克萊諦不時地“瞟”我,從他的眼裡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可以知道克萊諦心裡怎麼想?(為爭吵難受,爭吵多麼不好,要是沒發生爭吵有多好。)我們朗讀時“不是憤怒”,輕讀;應強調“而是悲哀”。

  6、下面兩人的對話怎麼讀,一個是後悔,一個悲哀。那“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等著你!”語氣要顯得無力,和第四自然段的“我在外邊等你!”感情不同了,語氣也變了。

  7、把父親對“我”說過的話再讀一讀:“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你覺得父親的話對嗎?你和小夥伴相處是這樣做的嗎?

  (三)學習第三段:

  1、這一段寫放學後在路上發生的事。我們可能會為他們擔心,是不是會打起來。事實怎樣呢?

  2、指名輕讀第三段。

  3、讀了這一段,你彷彿看到怎樣感人的場面?

  4、“獨自在街上走著”,此時“我”的心情不會好。“獨自”要突出。

  “我愣住了。”說明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我”為什麼會愣住了?

  5、“以後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克萊諦說這句話時態度會怎樣?(態度很誠懇,語氣很懇切)

  6、“再也不了!再也不了!”說兩遍表示“我”怎樣呢?

  7、指點:倆人都十分後悔,都深深地體驗到友愛多麼好,爭吵多麼可悲,多麼不應該。

  8、分角色朗讀第三段。

  (四)學習第四段:

  1、“不料”是什麼意思?

  2、父親把臉一沉說的話,該怎麼讀?

  3、指名讀父親的話。

  4、齊讀父親的話。你覺得父親的話講得對嗎?(突出:“既然……就應該……更不應該)

  5、輕聲齊讀全段。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現在我們來評判一下,“我”和克萊諦兩人,什麼地方做得對,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今後你遇到類似問題,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五、課堂作業(造句)。

  緣故——

  誠心誠意——

  板書設計:

   “我”

   吵 和

  爭吵 { }寬容、知錯即改

   架 好

   克萊諦

  教學後記:

   年 月 日

   資料提供者:

《爭吵》教學設計15

  第15課《爭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李波儀隴縣大寅鎮小學校

  一、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為新課程改革之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的是“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諦弄髒了,“我”認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雖然“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我”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克萊諦卻主動要求與“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四段第一段(從“開頭”到“我在外邊等你)講“我”和克萊諦吵加的原因

  第二段(從“我覺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講“我”後悔和克萊諦吵架。

  第三段(從“終於捱到了放學到“高高興興地分手了”)講“我”和克萊諦重歸於好。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父親對“我”的教育。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朗讀能力,透過自學能夠自由地朗讀課文,並對課文進行簡單的理解和分析。此外,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較貼近,因此,學生在理解這篇課文的大致內容上也會較容易。

  課時目標:

  1.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 聯絡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3.小練筆:寫寫和同學發生過的一件事。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懂“我”和克萊諦爭吵後各自表現。體會爭吵前後的心裡變化。

  2、技能目標

  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

  體會父親說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回顧詞語,匯入課文

  1、開火車讀詞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出示課件,以填空的形式,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師出示答案,師複述時板書)

  爭吵

  我 克萊諦

  故意 無意

  和好

  (五)品讀感悟,體會心理變化

  1、教師:當“我”故意把克萊諦的本子弄髒後,克萊諦臉都紅了,舉起手又縮回去,那“我”看了克萊諦的表現後,心裡會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第5—8自然段。

  2、學生各自放開聲音朗讀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畫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3、交流反饋(討論)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

  為什麼不該那樣做?能用書上的話說出來嗎?(“克萊諦是個好人······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

  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的“好”體現在哪兒?(“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親的情形”)(師總結: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懂事、勤勞(“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種種情形來”從這裡知道他是一個十分(惹人喜愛)的孩子。“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緣故吧”

  2“我”認識到了自己做錯了,可為什麼不向克萊諦道歉,說明了什麼?(生自由○

  說:說明了“我”愛面子、沒有勇氣面對錯誤,承認錯誤。)

  3課件出示“我在外邊等著你!” “我也等著你!”看看這兩個句子,請同學們思○

  考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先同桌互讀,再分角色讀。男女生讀,指名學生來評價,那你能和你的好好朋友一起來讀一讀嗎?(注重評價、朗讀這兩句話,朗讀時要語氣,應讀出文中人物他們當時心裡想的語氣)

  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著你,誤解了克萊諦的意思,以為他要報復我,要打我,我只採取防禦措施)

  我們明白了倆人想的不一樣,應該怎麼去讀。(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第一句要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第二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語氣,也應稍重。)

  4畫出父親說的話,說說你是怎麼理解的。(三處,勾畫) ○

  a.“應該知錯認錯。”(要勇於承認錯誤)

  b.“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要是錯了,別人打你,只要防禦,不要還手。)

  c.“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一定要在讀中去體會,(單個讀,同桌互讀,小組讀,)小組討論體會,由代表彙報,師再總結板書)

  爭吵

  我克萊諦

  故意 無意

  和好

  團結友愛

  以誠待人

  (六)拓展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也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去處理矛盾,你在生活中與同學有發生過類似“我”和克萊諦的事情嗎?設定幾對曾經有矛盾的學生,請上講臺來以不同的方式和好(握手、擁抱、語言)

  2、安利柯和克萊蒂最後的和解歸功於誰?討論交流。

  3、師小結:希望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寬容別人,珍視友情,與別人團結友愛,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人。

  五、教學反思

  《爭吵》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最後解決矛盾的事,表現了克萊諦主動認錯和安利柯知錯就改的品質。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一文圍繞“我”和克萊蒂之間因為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情,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新課標提出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三方互動的“對話”中,尤其以“學生和文字的對話”為最終出發點和歸宿。因為只有學生和文字真正對起話來,才能真正建構起文字的意義,為學生體驗情感內化語言做好鋪墊。因此,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朗讀,再讓學生反覆讀重點句。

  1、主要抓住我的表現的兩個句子:“終於捱到了放學。我愣住了。”展開教學。自

  我感覺在教學“挨”時比較成功。我先請學生朗讀,從讀中感悟出此時我覺得時間過得很漫長。在層層剝繭,平時不覺得時間漫長,今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到底在想些什麼?在給“挨”字換詞。第一個學生換了一個“等”,學生馬上有不同意見,認為“等”的心情並不一定是我現在的心情,有同學馬上想到了“熬”這個字。在請學生舉例說說自己平時覺得時間難捱的情況。學生也能從不同的情況出舉例,有的說被關在門外等媽媽下班,捱了批評不好受??。最後走進我的內心,朗讀訓練。對於克萊諦的表現我主要抓住第十段展開教學。讓學生從克萊諦的動作、神態、語言中去體會他對朋友的寬容和友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棒,很會說。父親教育我的話,我在教學時這樣處理:先解決今天是怎麼教育我的,主要告訴我什麼;再聯絡全文,平時又是怎麼教育我的,對於父親的教育,那些我已經做到了,哪些我沒有做到。自我感覺整堂課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學生的發言面比較廣。但對於一些問題的引導上指向不夠明確,學生無從答起。還有教師的應變能力不夠,對於滑出教師答案的回答有的無措,拉回比較生硬。

  2、教學本課,我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描寫爭吵後“我”的心理活動的句子,反覆朗讀,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為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然後引導學生討論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後讓學生齊讀父親的話,說說父親說的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

  3、在學習完課文後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安利柯和克萊蒂最後的和解歸功於誰,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是克萊蒂,因為克萊蒂心胸寬闊,當安利柯罵他時他也沒有還口而是主動地去講和,和好。而有的學生卻在大聲說應該歸功於安利柯德爸爸,當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時,學生說到安利柯最後之所以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向克萊蒂認錯是因為他有一位了不起的爸爸,他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是爸爸

  長期教育的結果。於是,我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引導,使學生深刻理解父親的話的意思。引導學生討論文中人物的行為,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還要互相寬容、團結友愛。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只有多想別人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