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8篇

教學設計方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8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鬆的話題匯入。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後,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透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慾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於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後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採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絃,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於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並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於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詢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慾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後“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瞭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後,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藉助圖畫自主認識“酸、葡”等9個生字。會寫“串、兔”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3、懂得做事要敢於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這篇童話故事原自於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是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針對孩子們喜歡故事的特點,要充分利用起班內的插圖,把插圖做成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們的神態、動作,想像它們的語言,猜猜它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趣的文章孩子們都喜歡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在尊誒分角色、比塞讀等方式多讀。在仔細的觀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中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說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說葡萄是甜的?”最後,模仿小狐狸的樣子演一演,讀一讀它說的話,把故事演一演,在學生朗讀、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複述故事,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匯入

  1、板書“葡萄”,學生認讀。

  2、說說葡萄的味道。

  3、揭示課題,齊讀。

  結合課題認識“酸”。

  二、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藉助連環畫認讀生字,不會的可以找同學一起商量、交流,可以藉助文下的“樹葉”中的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讀、互查。

  3、我會講:

  藉助連環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課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

  4、我會讀:

  課件出示生詞:

  酸葡萄 狐狸 一串 硬幣 迫不及待

  ⑴ 自己讀讀,不認識的問同桌;

  ⑵ 同桌檢查;

  ⑶ 小老師教;

  ⑷ 齊讀。

  過渡: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到課文中,你的課文是不是讀得更好了?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彙報:

  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彙報,幫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3、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

  4、討論:為什麼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5、分角色朗讀全文。

  6、重點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透過表演、反覆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並讀好帶有“迫不及待”的句子。

  四、精讀課文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告訴大家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麼?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4、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麼。

  五、拓展練習

  續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狸……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課件出示生字:

  在小組內複習鞏固生字,組長檢查。

  2、老師抽查,遇有較難讀對的字,請小老師來教一教。

  3、擴詞。

  二、演故事

  1、朗讀課文。

  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3、編演課本劇:

  以小組為單位,分出各種角色練習表演。

  指名一組表演出來,全班同學當“導演”。

  三、講故事

  講講自己續編的故事:

  1、在小組內講;

  2、講給全班同學聽。

  四、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串、兔、告、訴、狐、狸、猴、顆”:

  1、練讀,擴詞練習。

  2、同位互說那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些什麼?需要注意哪一筆?

  3、集體交流。師範寫。

  4、生練寫,師巡視。

  五、擴充套件活動

  1、生活中,你犯過像小松鼠、小兔子這樣的錯誤嗎?舉個例子說一說。

  2、把這個寓言故事說給你的家人聽一聽。

  【板書設計】

  酸的 和 甜的

  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

  吃不著 聽人說 自己嘗

  就說是酸的

  【教學後記】

  學生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插圖,學生理解起這個小故事很容易。抓住了重點問題“為什麼同樣的葡萄,有的人說甜,有的人說酸?”讓學生帶問題讀課文,學生說得也不錯,我讓學生學完課文後,自己找夥伴演一演,可以加上動作或加入自己的話,學生的興趣相當高,在教學生字時,對容易出錯的“猴、狐”等字,請學生想自己有趣的辦法來解決,出錯較少。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注重觀察事物的條理性(條分縷析)

  2、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形象)

  3、強調留心觀察的重要性(時時處處)

  二、教學重點

在快速閱讀中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雲的名稱

  四、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介紹雲彩知識的科普文。學生經常看得多,但仔細觀察研究少。設想應用多媒體手段,透過學生的閱讀、研討和教師的釋疑解惑,來實現教學目標。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

㈠、 匯入新課

  1、請一同學判斷當天的天氣,根據什麼?

  2、從天氣引伸到雲彩,那麼,如何根據雲彩來判斷天氣呢?

  3、出示有關雲彩的.課件,看雲識天氣

  ㈡、 課題探究

  ——雲和天氣、雲的變化和天氣變化、看雲和識天氣

  ㈢、 感知課文

  1、天上的雲是怎樣的呢?

  姿態萬千(形態) 變化無窮(特徵)

  2、描繪雲彩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天上掛什麼樣的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招牌”、“標誌”

  3、討論:此段的結構形式怎樣?中心句是哪一句?

  總——分——總 最後一句

  4、本段說明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表現在哪些地方?

  不僅形象具體,而且有動態特點

  用詞非常準確

  5、學生仿說

  天上的月亮像……像……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平均數的過程,學會尋找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操作)、先總後分(計算),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平均數,會找平均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出問題:

  1、看到黑板上這幾個圓圓的圈你想到了什麼?

  2、這節課我們就把它看做一個靶子,來做個遊戲好嗎?

  我們先來制定一個遊戲規則,投中這個靶心的得10分,投到第二個圈的得9分,投到第三個圈的得8分,投到第四個圈的得7分,投到圈外邊的得6分。如果投到線上怎麼辦?我們就看投到線那邊的多一些就算那邊的分,但是如果你連 黑板都沒投中就是0分,同意嗎

  我們從中間一分為二,這邊算一組,這邊算一組。我們給這邊起個名字叫第一組,這邊叫第二組(板書)。第一組的同學向老師揮揮手,第二組的同學向老師點點頭。

  我們每組選5個代表參加遊戲,請大家排一隊交錯站好。(給每人發一個沙包)好,比賽開始。

  板書: 第一組 第二組

  []+[]+[]+[]+[]=[] []+[]+[]+[]+[]=[]

  下面我宣佈勝利隊是第 一組,歡呼一下吧!

  看大家玩的這麼開心,老師也忍不住想要參加這個遊戲。我想參加你們組,你們歡迎嗎?那我也來投一次好嗎?現在第二組的得分是[]分,我重新宣佈勝利隊是第 二組。

  你們什麼想法都沒有?對這個結果有意見嗎?(採訪第一組)你們說這樣比公平嗎?

  看來人數不相等,用比總數的方法來決定勝負是不公平的,那麼怎樣比才公平呢?不增加人,有什麼好辦法嗎?請和身邊的同學討論一下吧!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5 ([]+[]+[]+[]+[])÷6

  =[]÷5 =[]÷6

  =[] =[]

  那組贏了?能說出理由嗎

  第二組雖然輸了,但也不要氣餒,你們課下還可以再比。

  第一組這個“5分”是誰投的?

  這組中最多的是幾分?最少的是幾分?5與它們相比怎麼樣

  小結:可見,5分既不是第一組的最高水平,也不是第一組的最低水平,而是處在最高和最低之間的一個平均水平,咱們就把表示平均水平的這個數叫做平均數。平均數的大小應該在一組資料中的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它表示的是一組資料的平均水平,並不一定這一組資料都等於這個平均數,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數相等。

  求平均數的方法是什麼:總數÷份數=平均數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今天的數學課上,我發現了有3位同學聽的特別認真,老師講課他們聽得很認真,同學發言他們也聽得很認真。(三人上臺領獎品,老師分別獎勵他們1支、3支、5支鉛筆)

  請上臺的三個小朋友數一數,手裡有幾隻鉛筆,然後大聲的告訴大家。你們說老師這樣獎勵公平嗎?怎樣才公平嗎?那麼你想怎樣把它們移一移。和身邊的同學商量一下,臺上的3個同學也互相商量一下。

  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補少(板書)的辦法。

  你還有什麼方法求出來嗎?

  學生計算,指名說出算式,師板書:(1+3+5)÷3

  =9÷3 =3

  誰來說一說,求平均數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歡用哪種方法?

  2、 估一估:

  為了佈置教室,小麗買來一些綵帶,請你幫小麗估一估這三條綵帶的平均長度大約是多少?

  請你在本上列式算一算。學生嘗試練習後評講。

  你是怎麼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嗎?為什麼這個題目你不用移多補少的方法?

  看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數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補少簡單;數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3、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平均數,也知道了怎麼求平均數,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小剛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平均成績是94分,小剛的數學成績一定是94分。( × )

  (2)、小明所在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2釐米,小華所在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5釐米,所以小華比小明高。(× )

  (3)、三名同學的年齡之和是42歲,這三名同學的平均年齡是14歲。(√ )

  (4)、小明星期六做了20道題,星期天上午做了12道,下午做了7道,小明平均每天幾道題 列式為:(20+12+7)÷3 = 13(道) (× )

  4、想一想、說一說

  有危險嗎?課件展示:游泳池和小明的問題。

  想一想:出示游泳圖,平均水深110釐米,小明身高145釐米,下去游泳有危險嗎?

  生討論是否有危險。說說理由。

  5、出示1—9九張數字卡片

  下面請你把1—9九張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擺在桌子上。卡片上都寫著幾? 下面做這樣這樣一個競賽:

  (1)請你從所有的卡片當中任意取出2張,讓這兩張卡片的平均數是5。

  還有嗎誰能把所有的答案都說出來?

  為什麼這兩個數的平均數是5?到前面展示。

  (2)再做這樣一個競賽:

  隨便拿出幾張卡片,三張、四張、五張或更多張都行,要求這幾張的平均數也是5。 到前面展示。 再多點還有嗎 都用上了平均數還是5。

  (3)下面請你去掉幾張,平均數還是5。

  四、小結

  這節課你開心嗎?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十單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回答課後問題。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相互評價。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象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1.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相互評價。

  2.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樂美、意境美。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貼圖、音樂CD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複習舊知 匯入新課

  1、複習第一課時所學生字詞。

  2、齊讀課題,繼續學文

  二、發揮想象 感情朗讀 培養美感

  1、讀通課文,找出詩歌中出現的4個人物

  2、根據學生喜好隨機教學第二、三小節

  教學第二小節

  (1) 指讀第二小節,想想從中知道了什麼?

  (2) 抓住“神奇”重點詞理解,以讀帶講(學生互相評價)

  (3) 發散思維:從橋上走過還會看到什麼?

  (4) 再讀第二小節

  教學第三小節

  (方法與第二小節雷同,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學)

  3、仿編兒歌

  用“ 說,彩虹是 。”的句式說話。

  (小組交流 個別說)

  4、教學四、五小節

  (1)分角色朗讀

  (2)讀好問句(個讀、小組讀、齊讀、師生比賽讀)

  (3)隨文教授“巨”的筆畫順序

  5、教學第一小節(解釋“彩虹”現象)

  6、教學最後一個小節

  7、齊讀全文(配樂、表演讀)

  三、拓展思維 發揮想象 表達感情(機動)

  四人合作畫彩虹(這個環節也可放在課後)

  四、總結全文 激發興趣 引導探索

  這彩虹多美啊!它是大自然媽媽那雙巧手的傑作。你們感到大自然媽媽的神奇了嗎?想要更多更好地探索大自然媽媽的奧秘,平時要多閱讀科普類的課外書,就能成為一個知識豐富、視野開闊的孩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重點

  配樂朗讀、默讀課文,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課前準備

  學生

  預習讀一讀,寫一寫。蒐集古今中外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文學作品,準備與同學交流。想一想自己過年的故事和體會,講給同學聽。查閱有關琦君的生平,課外閱讀她的作品《琦君說童年》。

  教師

  準備思鄉的音樂。準備古今中外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文學作品。

  教學內容

  《春酒》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對故鄉、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課文中的細節寫得很有情趣,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中的人情民風之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1.匯入建議

  學生談自己過年的故事、感受,或說一說當地有哪些民風民俗;或教師談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過年的故事

  2.導語示例

  青島的啤酒不僅是青島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每年的青島啤酒節都迎來許多國內外的客人,這在當地已經成為一種民風民俗。每逢過節,人們也都要喝啤酒以示慶祝。好多離鄉在外的青島人總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這是為什麼?今天學習《春酒》一文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啟迪。

  3.教師投影學習目標和字詞

  學生自查讀一讀,寫一寫,根據查詢的資料交流琦君的事蹟。教師或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思考問題。

  4.教師投影出示思考題

  a.本文記敘了作者童年的哪幾件事?表達怎樣的感情?

  b.課文題目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5.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本文記敘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的幾件事,表達作者對故鄉民風、人情的讚美。就像琦君曾說過的一樣: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作者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滲透在本文的字裡行間。

  6.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透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旨。

  研讀賞析

  1.教師引導學生精讀課文

  優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構思的結果。本文圍繞思鄉的主旨,穿插了許多有家鄉味道的細節、關鍵詞語,使文中幾個人物生動形象,尤其是對母親的描寫極為傳神。

  2.教師投影出示思考題

  請同學們朗讀或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有情趣的細節或詞語,與同學們合作交流,以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學生閱讀,小組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精讀文章,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才能提升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透過對細節和詞語的品味,加深對文中作者情感和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學生自主閱讀,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閱讀的質量。

  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寫過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你讀過這些作品嗎?把課前準備的文學作品與同學們交流一下,看誰積累的資料多,交流得好。

  (學生小組交流,推舉1~2名班級交流。學生可以吟頌詩歌,也可以以唱詩的形式)

  2.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積累知識,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延伸練習

  把與同學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練筆本上,並試著仿寫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明月幾時有》選自初中語文新課標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首詞。本單元詞曲五首形式不同,風格各異。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詩詞是我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詩詞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繼承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能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感情。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能受到思想教育。蘇軾,北宋中期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學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請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臺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因此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使,寫此詩時年41歲。除政治不得意外,與弟弟分別達七年之久,無緣相見,時值中秋,月圓人不圓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鬱寫下此詞。

  2、學情分析

  本班初三的學生,而且從初一開始我就側重對學生進行古詩文的朗讀積累的訓練,學生對古詩已有一定的積累,朗讀技巧也有掌握。學生已獲得一些讀詞的體驗,對詞中常見的意象有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些鑑賞詩詞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聯想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訓練其聯想和想象能力。能當堂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2、學生的朗讀、教師的引導點撥,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師生共同鑑賞

  3、引導學生走進蘇軾,體會他豪放的詞風,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

  1、訓練朗讀能力,藉助聯想和想象在古詩詞間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積累名句,增強語言感悟能力,豐富語言寶庫逐步提高欣賞品位。

  難點:

  1、深刻體會作品傳遞的情感,理解詩人胸襟抱負。2、藉助想象感悟意境。

  四、設計思路

  1、由學生過中秋的活動,引出中秋佳節的習俗、然後引到描寫月亮的詩歌,引入到本課中秋詩詞教學內容

  2、 讓音樂繪畫走進課堂培養學生的美感

  3、朗讀。詞曲的朗誦和背誦是認識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4、學法指導:教師點撥,學生勤于思考,自主鑑賞

  五、教學方案

  一、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中秋佳節,臉上還洋溢著中秋與親人團聚的喜悅,那麼我們中秋節都參與了哪些活動呢?(學生隨意回答)中秋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月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中秋節是個月圓人圓的日子。大家能說出我們學過的與月亮有關的詩歌?(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平時對詩歌的積累很好,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關於中秋的詩詞《水調歌頭》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 餘詞盡廢”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千古絕唱”,來領略蘇軾筆下的中秋的味道。

  二、掌握作者?

  學生自由說 然後統一螢幕出示寫作背景

  三、聽讀課文、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螢幕出示課文聽讀後,學生明確誦讀詩詞的要求。螢幕出示明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誦讀、學生泛讀、小組朗讀 四、初步感知?

  明確結構本詞詞共分幾部分?正文前的小字是小序,交代了寫作的原因背景正文部分有兩部分,詞的特點:上闋、下闋(上片、下片)文中有個字和這個字很相似 闕 下面我們五個小組合作朗讀這首詞。1組小序,2、3組上闋,4、5組下闋五、抓住語句? 感受畫面朗讀這首詞,你眼前會有怎樣的畫面?從哪裡發現的?找出相應的句子師:此時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一幅畫面? 生1:我從“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讀出了這樣一幅畫面: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

  生2:我從“把酒問青天”讀出了詩人端著酒杯喝酒問天的畫面師:你從哪裡讀出詩人是端著酒杯?生2:從“把酒”上,把是“端起”的意思師:不錯除此外,你還可以讀出怎樣一幅畫面?

  生3:從““起舞弄清影””可以讀出,詞人在月下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的影子。

  六、還原背景,感受人物師:

  大家把感受到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個畫面在這麼一個有月的晚上,詞中的人又在幹什麼呢?你可以找出相關的動詞.找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聽讀思考,找動詞

  生:“欲乘”“歸去”“恐”“起舞”“弄”

  師:詞人“欲乘風歸去”,想要到歸到哪裡去?

  生:瓊樓玉宇

  師:也就是說詞人將自己的歸宿定位在天上,但是他當時的心理又則那樣那個呢?請大家在文字中尋找

  生:“恐”

  師:這是為什麼呢?

  生:“高處不勝寒”,“何似在人間”

  師:“勝”是什麼意思呢?

  生:承受、經受 師、不能承擔沉重的負擔此時詞人能做的是什麼?

  生:“起舞弄清影” 師:什麼意思呢?

  生: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 師:那是一種自我欣賞,一種自憐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這樣的心理呢?

  出示背景:(教師出示並解讀蘇軾的坎坷人生: 既不惟荊(荊國公王安石)是師,也不惟溫(溫國公司馬光)是隨神宗時: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多處;哲宗時:廢新法,信舊黨,軾被召回,但與司馬光意見不合,不同意盡廢新法,而再次被貶以後新黨再得勢,他被遠謫惠州,瓊州;徽宗即位:蘇軾被赦回,途中病死於常州,終年65歲寫這首詞時,蘇軾政治失意,被貶在密州任太守)

  師:大家結合蘇軾的坎坷人生,說說詞中涉及的“高處”“瓊樓玉宇”暗指什麼?

  生:皇宮、朝廷

  師:是的,詞人想要回到朝廷去,可是為什麼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呢?請結合詞人的坎坷人生回答

  生:因為詞人被朝廷一貶再貶,所以內心深處雖想回歸朝廷但不免有“恐”,覺得哪裡比得上在人間呢 我們邀請一個學生,結合蘇軾的坎坷人生,朗讀上闋

  七、誦讀品味,觸控情感

  師:這是一個帶著愁思的詞人,這是一個懷著矛盾心理的被貶臣子;此時詞人“起舞弄清影”,心情又如何呢?請從文字中尋找詞人的心境,並找出相關的語句 邀請一同學朗讀下闋,我們邊聽讀邊思考從下闋中尋找詞人的心境,並找出相關的詞語。 ? 生:此時詩人心情很難受,我從“照無眠”中讀出詞人現在“也不成眠”

  師:此時月光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暗指詩人自己,也泛指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板書難受、失意)面對這份難受與失意,詩人又是如何面對如何排遣呢?

  生:“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詩人繼續把酒問天:“(月兒)你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

  師:這是一種指責,對月的指責啊!詩人將滿腔愁緒倒向了月兒於是不禁發出深深的感慨,那是什麼樣的感慨呢?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生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語速快而輕鬆)

  生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語調緩而慢,最後用降調並帶拖音)

  師:請問這裡的“此事”指的是什麼呢?

  生: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

  師:句中的“全”應該如何理解呢?

  生:成全

  師:不錯,也可以理解為“周全”,大家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詩人的感慨

  生: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啊

  師:詞人由月聯想到了人,月的圓缺是自然規律,人也師一樣,由分別就會由相聚,分別之時也是將要相聚的開始,不要為分別悲傷,應當為將要相聚而充滿希望、期待。作者幾度被貶的經歷,還能有這樣的化悲傷為希望,這是什麼胸懷啊? 積極樂觀、豁達、曠達的胸襟(學生回答) 詞到這裡詞人的情感達到最高潮了嗎?

  生:沒有,最後的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以看出詞人對天下人的美好祝願。

  師:你理解這句子的內涵嗎?

  生:只希望人長長久久,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師:你從哪裡讀出是“只希望”

  生:“但願”

  師:你從哪裡讀出是“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呢?

  生:共嬋娟;“嬋娟”這裡指“月亮”

  師:大家再能說幾個類似的月亮的別名嗎?

  生1:玉兔

  生2:玉盤

  生3::嫦娥……

  師:古詩詞中月亮的別名很多,月亮總是與思念聯絡在一起你能從古詩詞中找出與此句意境一致的詩句嗎?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師:多美的意境啊!請大家深情朗讀最後兩句,將其送給你最想送的人 (學生朗誦)

  八、回看板書 教師總結

  文章上闕望月寫景,表達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懷恐懼的矛盾心情,下闕懷人抒情,表達對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兩部分採用了借景抒情,想象聯想的寫作手法,短短的詞中流露出情感起伏變化,苦悶-嚮往、矛盾-自嘲-憂憤-豁達---祝願。情感起伏變化。全詩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曠達的胸襟。 再讀此詩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

  九、組內互讀 達到背誦

  十、作業鞏固 積累詩詞

  十一、板書設計

  小序:時間 緣由

  上闋:望月 欲歸 –恐 舞 弄

  下闋:責月 懷人 悟理 樂觀、曠達的胸襟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要求】

  1、自讀生字和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獨立識字,自主識字。能獨立識記本課10個生字中的5~6個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發學生對小熊一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認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體驗閱讀的樂趣

  【教學難點】

  區分平翹舌音,掌握(或瞭解)部分識字方法

  【教具準備】

  1、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CAI)

  2、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發興趣(用課件配合進行)?

  二、聽講故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朗讀課文(配合正音)?

  要求讀準字音,把語句讀通順,形式有:自由讀、比賽讀、評讀(相機正音)、全班齊讀

  四、識記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課件出示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方法

  4、全班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教師小結

  五、課中操

  師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以課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讓學生感受森林是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

  1、播放課件:

  (看一看、想一想。)?

  2、組織討論、交流:

  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從哪裡看出它很美?(說一說。)?

  3、小結過渡

  七、播放課文譜成的歌曲

  師生一起唱唱、跳跳,表達對小熊一家的喜愛之情。

  (下課!)

  【教學意圖說明】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學生有興趣時,當學生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當教學內容能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學得最好,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在設計《小熊住山洞》一課時的指導思想就定位在“快快樂樂學語文”上。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從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匯入課題,引起興趣

  課題的匯入從《小熊住山洞》這個童話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這樣把學生的視野引向“森林”,然後再以講故事的形式由執教老師朗讀課文,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通讀課文,激發興趣

  讓學生將課文讀通順,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是這節課的重點之一。這了激起學生讀課文的興趣,我們用“比賽”的形式,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讀書”這一環節。其過程體現為:自由讀──賽讀──評讀。這一環節我們還注意了全員的參與,不僅關注參賽者,也關注沒有參加比賽的“評委”

  三、自主識字,感受樂趣?

  學生識記生字是這堂課的另一個重點。為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我們採用放手讓學生自主識記字形的做法,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自己願意識記的字,自主地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而在此處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及時地恰到好處地點撥上

  四、歌曲演唱,體驗情趣?

  為了讓學生能在40分鐘裡始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特別是在課的後20分鐘,學生開始感到疲勞時,我們播放了歌曲(課文),讓學生唱一唱、動一動。這樣既使學生再一次熟悉了課文,又讓學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薰陶。這一旋律還貫穿於課的始終,為創設寬鬆的課堂氛圍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課件演示,陶冶情趣

  為促使學生、教師、作者三方面的情感產生共鳴,我們藉助課件展現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並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動植物對於森林的依戀。從而自然而然地體會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種必然。並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動物們獻花的行列中,這時課文的曲子適時地再度響起,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一次震撼,為第二、三課時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想像“動物們給小熊送鮮花時會說些什麼?”做了厚實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