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4篇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的順序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例1以及相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閉莆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知道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的數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數感。

  2迸嘌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經歷對數的順序的探究過程,從中獲得價值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知道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的數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影片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前面學過了數數,誰能從38數到52?

  抽學生數數。

  教師:現在同桌的一個同學從49數到68,另一個同學檢查他數得對不對,數完以後再交換成另一個同學數。

  同桌的學生相互數數。

  教師:同學們數對了嗎?其實你們剛才在數數的時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數的順序。

  板書課題。

  [點評:數數就是按數的排列順序數的,所以從數數引入課題,學生很快就能找到這節課所學知識與前面知識的聯絡,這樣能有效地應用前面所學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二、探索新知

  1.發現數的排列規律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數字圖片。

  教師: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請你將教科書13頁的例1的表格補充完整,看誰填得又對又快,開始。

  學生填完以後抽一名學生把結果拿到影片展示臺展示,進行集體訂正。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張表格,你有什麼發現?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

  教師: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小組的發現和同學們分享?

  教師組織學生彙報結果,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發現,學生可能主要有這樣幾個發現:

  (1)橫著看。

  從左往右看,前一個數都比後一個數少1,反之多1。

  從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數除了最後1個數以外,十位上的數都是相同的。

  (2)豎著看。

  從上往下看,下一個數比上一個數多10,反之減少。

  每一豎列個位上的數相同。

  (3)斜著看。

  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數字和個位上的數字都是相同的數。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規律。也許學生還有其他的發現,只要學生說得有理,都可以給予肯定。

  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幹,發現了這麼多的規律,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規律來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39。

  教師:如果不看書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個數嗎?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學生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說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教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些規律,不過在這個表格裡還藏著一個很重要的規律。剛才我們在按順序從1數到100時,你能發現哪些數小,哪些數大嗎?

  根據教師的引導,學生不難發現在按順序從1數到100時,越往後數數就越大。

  教師:對了,書上的小女孩也發現這個規律,將數按順序排列以後,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

  教師板書。

  教師:你知道什麼叫前面,什麼叫後面嗎?

  引導學生說出按數的順序寫數時,先寫的數就叫做前面的數,後寫的數就叫做後面的數。

  教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規律,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規律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比如37和59誰大誰小?

  學生:59比37大,37比59小。

  教師:你們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說出:在數數的時候,我們是先數37再數59,根據“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這個規律,37在59的前面,說明37比59小,59在37的後面,說明59比37大。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這個規律完成書上17頁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抽學生彙報答案,並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說出排在50前面的數都比50小,排在50後面的數都比50大。

  2.培養學生數感

  教師:剛才同學們用“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的規律完成了連線,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同學們,48,27……這些數都比50小,這些比50小的數都是一樣大的嗎?

  學生:不是。

  教師:那麼在48和27中,哪個數比50小一些,哪個數比50小得多呢?

  學生:48比50小一些,27比50小得多。教師:你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雖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從表格上來看,48離50比較近,而27離50比較遠。

  教師:對了,當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但是這兩個數又離得比較近時,我們就說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一些;而如果這兩個數離得比較遠時,我們就說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得多。

  教師板書:小一些、小得多。

  教師:你還能說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數嗎?

  學生回答略。

  教師:比50小得多的數還有哪些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怎樣判斷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一些還是小得多,誰能說出比50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數?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板書:多一些、多得多。

  學生回答略,只要學生說得合理都給予肯定。

  教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猜數遊戲”。

  完成書上15~16頁課堂活動。先由教師做示範,再讓同桌兩個同學相互猜數。

  [點評:在新課的教學中,一是重視學生髮現規律的過程,二是重視學生對規律的應用。在學生髮現規律的過程中,簡單的規律就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而一些難度大一點的規律,比如“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的數的排列規律,就由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教學中採用學生髮現一個規律就應用一個規律,這樣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同時又透過規律的應用,加深學生對規律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數的排列規律的掌握水平。數感也是數的排列規律應用的一個部分,教學中溝通了數的排列規律與數感的聯絡,讓學生掌握按數的排列規律,從數的排列中兩個數“距離”的遠近決定選用“大(小)一些”還是選用“大(小)得多”來描述兩個數大小比較的結果,這樣學生可以從根本上理解這些詞的含義,提高學生對數概念的掌握水平。]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上15~16頁練習三第1,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回答略。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2

  一、自主活動,感受數的順序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請同桌同學相互從1數到100,看誰數得又對又快。

  生:同桌同學相互從1數到100。

  師:同學們翻開書第33頁,請做例7。

  生:認真填表,思考題中所提的問題。(同時,老師準備好例7掛圖,請一位同學把掛圖中的表填好。)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同學們填得對不對。

  生:共同反饋,加強對100以內數的順序的記憶。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例7中的三個問題。

  生:同學們討論。

  師:從表裡我們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第一列數個位上的數字都是1,十位上的數字從第二位起,分別是1、2、3、4、5、6、7、8、9。每個數都比它上邊的數大10。

  生2:最後一列上的數分別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個數都比它上一行的數大10。

  ……

  師:剛才我們共同學習了例7。現在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拍手掌,從100數到1:“100、99……”。

  二、小組活動,探索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

  師: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遊戲。與老師出示的75相鄰的兩個數都是75的好朋友,請同學們幫助老師找出來,寫在你手中的紙卡上。

  生:全班同學們在紙卡上寫數字。

  師:請同學們把75、74、76這三個數按照數的順序寫出來。然後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誰大,誰小,誰最大,誰最小,為什麼?並且用不等號表示它們的大小關係。

  生:同學們寫出三個數的順序後,在小組內交流各自對三個數大小的見解。

  師:請小組派代表彙報你們組的結論。

  生:全班學生反饋。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師:48、40、49誰大?誰小?為什麼?誰來說說。

  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74、75、76與40、48、49這兩組數有什麼共同特點?怎樣比較這樣一組數的大小?請小組討論。

  生:討論出這兩組數的共同特點是:十位上的數相同,即有相同的幾十個。因此,比較大小時,只要比較個位上的數字的大小即可。得出:比較十位上數字相同的數的大小,只要比較個位上的數字的大小,個位上數字大的數大。

  師:老師出示數30,比它小的整數十數都是它的好朋友,請同學們在紙卡上幫助老師寫出它的好朋友。

  生:寫出數10、20。

  師:請同學們把30、10、20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然後在小組內相互說說這三個數誰大,誰小,誰

  最大,誰最小,為什麼?

  生:寫出數的順序,並在小組內交流10、2O、30大小關係。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20、30大小的關係。

  生:因為兩個10的和是20,所以20大於10;又因為20加10得30,所以30大於20,大於10。30最大,誰最小。

  師:請同學們在紙卡上寫出比50大的整十數。並在小組內說說誰比誰大幾十,誰比誰小几十。

  生:小組活動,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

  師:請同學們把黑板上的小人手中的卡片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生:學生填卡片,然後師生再共同反饋。

  師:同學們做得都挺好,但38<45,有的同學做錯了,為什麼38小於45,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議一議。

  生:小組議論。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麼38小於45

  生1:38比40小2,而40比45小5,因此38比45小。

  生2:38是三十多個,而45是四十多個,四十多個比三十多個大。所以38小於45。

  生3:撥計數器,也可以得出38比45小。邊撥計數器邊說。

  生4:……

  師:請同學們在○中填上“<”或“>”號。

  28○9642○3837○84

  生:解答。

  師:這三組數有什麼特點?怎麼比較這樣數的大小,小組內討論。

  生:它們的十位上的數字不同,比較這樣數的大小,只看十位上的數字,哪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大,這個數就大。

  師:請同學們做書上第34頁的“做一做”。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3

  總課時數: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

  100以內數目表一張、例8放大圖兩幅、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讀出下列各數。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師報數,學生在本子上寫數。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寫作( )。

  (2)一個數,百位上是l,十位、個位都是0,這個數寫作( )。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數目表,指定學生填寫。

  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4提出的兩個問題。

  ①給十位是3的數塗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塗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塗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②你從表裡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現。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第二行是填雙數.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每一豎行的個位數都一樣,十位上的數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第5行第8個數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

  2.教學例5。

  (1)出示小棒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根小棒右邊有多少根小棒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 37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小棒,哪邊的多(左邊多)42和37兩個數比較。哪個數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42和37相比較,42大,37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係。

  (2)出示計數器圖。

  讓學生觀察後問:

  “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後,老師板書:23 25.又問:“23和25這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 ○ 裡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於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4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目表,做完後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後,齊讀各數。然後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適當的數。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遊戲題:找朋友

  四、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後記:

數的順序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學會比較10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

  3.能正確地運用“<”、“>”或“=”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教學重點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教學難點

  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4-8= 15-7= 9+4= 12-7=

  8+9= 7+5= 13-6= 11-3=

  2.開火車從1數到100.

  3.填空.

  (1)38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25裡有( )個十和( )個一.

  (3)( )個十和( )個一組成23.

  (4)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

  4.在○裡填上“>”、“<”或“=”.

  14○14 18○15

  19○20 9○13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1)填表:

  指導學生開啟教科書第33頁看例7,按照數的順序,在空格里填數,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2)分組討論.你從表裡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學生小組內發言,教師提醒學生要有序地觀察.如:橫看、豎看、斜看等.

  彙報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有序地彙報排列規律.如:

  ①每行10個數,第一行給出的數都是雙數,要填的都是單數.

  ②每一行個位上的數都相同.

  ③左上角和右下角相鄰兩數相差11.

  ④每一橫行都是從小到大排列,每一豎行都是從小到大排列,橫看、豎看、斜看後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大.

  如果學生能回答出第④點,教師可讓學生具體舉例說明誰比誰大,並追問:你們還能看出哪個數比哪一個數大?(透過觀察數目表,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為比較大小做好準備.)

  (3)看數目表找數.

  ①第3行第9個數是多少?第8行第5個數呢?你發現這兩個數有什麼關係?

  第6行第3個數是多少?第7行第3個數呢?

  ②55前面的一個數是多少?後面的一個數呢?你發現這三個數有什麼關係?64和66中間的數是多少?這三個數有什麼關係?

  ③同桌互相提問.

  2.完成教科書第33頁“做一做”.

  3.教學例8.

  (1)教學例8左題.

  ①指名學生表述圖意. 板書:25 23

  ②討論:25和23哪個數大,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已經有了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說出:25是由2個十和5個一組成,23是2個十和3個一組成,所以25>23;或者根據數數時25在23後面,所以25>23.板書:“>”

  ③填空:38○35 49○46 86○89

  (2)教學例8右題.

  ①出示計數器比較,同桌互相說說計數器上的珠子所表示的數各是多少,再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彙報結果,指名板演.

  (3)總結.

  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先看十位上的數,如果十位上的數不相同,那麼誰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這時,誰大,這個數就大.如果個位上的數也相同,這兩個數就相等.

  4.完成教科書第34頁“做一做”.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隨堂練習

  1.填一填.

  (1)49後面的一個數是( )

  (2)58前面的一個數是( ),後面一個數是( )

  (3)比90小1的數是( ).

  (4)

  (5)

  2.說一說,是對還是錯.

  (1)59>51( )

  (2)65>56( )

  (3)78>87( )

  (4)比50少1的數是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