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豐碑》教學設計(通用5篇)

《豐碑》教學設計

關於《豐碑》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豐碑》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豐碑》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課題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課題的含義。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軍需處長不怕犧牲、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過程:

  一、匯入,看錄象激情感

  1、透過初讀,我們已經知道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故事。

  2、觀看錄象,感受紅軍爬雪山時環境的惡劣。

  3、自讀課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體會當時環境的惡劣。

  4、指名讀課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讀中體會環境的惡劣。並想像可能還有什麼情況發生?

  5、教師帶讀。

  二、自讀、自悟,理解文章內容

  (一)提出問題:面對重重困難,紅軍戰士們能否經受住考驗的?

  1、自讀課文並畫出重點語句,邊讀邊體會,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採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形式)

  (1)將軍

  A、將軍讓馬(與士兵同心協力)

  B、聽說士兵被凍死,很傷心。(一愣步履踉蹌眼睛迷離)

  C、面對凍死計程車兵,很氣憤。(陰雲密佈肌肉抽動肌肉抖動)

  D、第13自然段:吃驚——自責、內疚——傷心——崇敬。(怔怔淚珠閃爍緩緩地莊嚴的軍禮)

  讀中透過理解詞語感悟將軍的情感變化。

  (2)軍需處長(讀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軍需處長的精神。(一尊塑像倚著單薄)

  B、想象軍需處長在犧牲前會想什麼?

  C、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三、理解題目、解題。

  1、理解題目、解題:此時,你對題目有了什麼更深的理解?

  2、教師小結:軍需處長像一座豐碑,矗立在長征路上,指引道路。

  四、理解最後一段的含義。

  1、齊讀最後一段。

  2、你讀懂了什麼?

  3、看錄象,分享紅軍勝利時的喜悅。

  五、總結全文,引導學生把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之情。

  1、學生展示自己查詢到的資料。

  2、向學生介紹一本書《二萬五千里長徵》。

  3、教師總結全文,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之情。

  《豐碑》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能體會出軍需處長自我犧牲,一心為公的崇高精神和紅軍隊伍為人民而奮鬥,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的豐功偉績。

  2、理解:嚴峻、思索、安詳、晶瑩、豐碑(本義、喻義)等重點詞語,重點理解四個自然段。

  3、培養學生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從讀中悟出情、重點體會軍需處長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將軍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戰士,好乾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二、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開啟書本,一齊讀課題《豐碑》。

  二、下面就讓我們一邊看課文一邊用心來聆聽課文範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

  他的什麼事?結合回答(板書:軍需處長)

  三、細讀課文,理解中心

  1)讀1、2小節。

  2)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支紅軍隊伍在雲中山行進,雲中山位於我國江西省的北部,由於海拔很高,山峰猶如在雲霧中而得名,山高路遠,天寒地凍,這時隊伍將面臨怎樣的考驗?出示卡片()的考驗,什麼是嚴峻?(艱難、困苦、嚴厲、嚴肅)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裝備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為什麼連用四個可能,這是什麼句式?(說明一切都有可能發生,困難重重,困難大)。

  4)紅軍戰士在行軍途中不僅遇到了惡劣的天氣,還有惡劣的環境,更有可能遇到殘酷的戰鬥,而對這樣嚴峻的考驗,將軍思索著,出示(思索),思索是什麼意思?

  5)與其說將軍在思索,還不如說將軍是在擔心他的部隊能否經受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一齊讀出將軍的憂慮(稍緩疑問的口氣)學完一、二小節,誰能用概括的語言說說主要寫了什麼?這一部分與後文寫出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有什麼關係呢?前因後果,寫作技巧(簡介伏筆)

  (一)讀講第二部分(接著,隊伍中發生了一件事,自己輕讀下面的課文,用筆“——”圈畫出描寫將軍的動作和幾次神態變化的詞句,並想想分別表達了將軍的心情和感情。

  1、聽說有人凍死,將軍的第一次神態、動作是怎樣的?讀(將軍愣住了……)愣是因為……來得突然,你從將軍的動作神態中體會到了將軍是怎樣的心情?(急切關心戰士)

  2、當他看到一位衣著單薄破舊,被嚴寒凍僵的老戰士時將軍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讀(稍快)他的動作、神情,語言又說明了將軍怎樣的心情?(悲痛氣憤認為軍需處長的失職)(理解了將軍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學,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放大圖片投影軍需處長的形象。

  引講3、當將軍要需處長跑步過來受訓時,可是沒有人應聲,不是戰士們沒聽見,也不是警衛員不願順從將軍的命令,此時,戰士們似乎凝固了,淚往心裡流,他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為他們都知道眼前這凍僵的老戰士,他正是負責發棉衣的,他們可敬的軍需處長啊!(出示第七自然段,配樂)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高貴品質,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幾個方面來寫軍需處長犧牲時的樣子。

  (1、動作2、神態3、衣著)

  他的動作自然(神態鎮定安詳)(衣著單薄破舊)出示卡片一個人當嚴寒逼近,被活活凍死時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軍需處長的神態卻十分(鎮定安詳)沒有絲毫的痛苦和恐懼,由此,你能體會到軍需處長他當時是怎樣想的?他是負責發棉衣的,但自己卻衣著單薄、破舊,從中,你又覺得軍需處長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有著怎樣可貴的品質?板書:毫不利已,專門利人,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小節,(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練讀。

  5、當將軍明白真相後,又一次愣住了,這是為什麼?(震驚,沒有料想到)引講,將軍震驚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裡),他為失去這樣的好戰士,好乾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溼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千言萬語,無盡的哀思、化作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段落出示)(拉近圖片,將軍的形象)

  這個軍禮飽含著將軍怎樣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動、自豪、崇敬、追悼)

  朗讀指導:由悲痛激動(語速緩慢)

  6、這是一個特殊的追悼會,一起讀,(風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書:晶瑩的“晶瑩的豐碑”是什麼意思?(透明潔白的石碑)為什麼說……?

  引講:大雪覆蓋,軍需處長與高大的雲中山化為一體,從形象上來看確實是晶瑩潔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為人,勇於獻身的精神與高山同在,與日月共存,在戰士們的心中,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二)一起讀最後一段(出示段落)

  此時,將軍的憂慮還存在嗎?(不,我們可以堅信,勝利一定會屬於這樣的隊伍。你聽(那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已經能夠證明)為什麼說那腳步聲是沉重而又堅定的.?那聲音從表面上來看是(戰士們的腳步聲)其它是戰士們怎樣的心情和信念的體現?(他們既為軍需處長的犧牲而悲痛,又為軍需處長的精神所鼓舞,他們再也不會為嚴寒所畏懼,再也不會為死亡而害怕)所以說,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這是句(反問句)它所表達的感情比肯定句來得更為強烈,更為肯定。一齊讀出強烈的語氣。

  四、學完全文,讓我們來深思本文的主題(中心)。(出示填空)

  課文的中心要讚美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為了表達這一中心,詳細描寫了軍需處長犧牲時的形象,並透過對將軍的動作,語言和幾次神態變化的描述,突出表達了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盡力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表述)

  五、請同學選讀最受感動的段落。

  附:板書設計

  22豐碑(晶瑩的)

  軍需處長

  毫不利已專門利人

  延伸閱讀——豐碑課文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裡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開闢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鬥,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幹什麼。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幹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菸,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髮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裡。他的眼睛溼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豐碑》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點:理解課文資料、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

  2、潛力點:讀書有目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點:學習軍需長的崇高精神,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以及將軍動作、神態的前後幾次變化,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準備:

  幻燈機、幻燈片、錄音機、磁帶、小黑板。

  預習設定:

  1、讀懂生字詞,查字典並結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詞的意思,初步朗讀課文。

  2、什麼是軍需部門,“給養”是什麼意思,軍需處長和在軍隊裡是負責什麼工作的?

  3、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請找出文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部分做記號,並想想課文其他部分各講什麼意思?

  4、細讀第三到第十三自然段,完成下表:

  神態

  動作

  情緒

  將

  聽到“有人凍死”時

  看到凍僵的老戰士時

  軍

  聽到“他就是軍需處長”時

  5、課後思考練習1、2。

  教學過程:

  一、切題激趣匯入

  這天我們準備學習哪一課?(板書:豐碑:齊讀課題兩遍)

  “豐碑”是什麼意思,在文中指的是誰?(板書:“豐碑”簡筆畫和“軍需處長”)

  你是怎樣明白的?快速讀課文,找出文中把軍需處長比作“豐碑“的一個句子,讀一讀。

  二、細讀討論感悟

  ㈠自讀第3至第13自然段,分組討論交流:為什麼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1、交流一:第七自然段

  從軍需處長的神態和衣著描述你分別體會到他的什麼精神?

  (幻燈出示課文插圖:師引讀全段)

  2、交流二:第十二自然段

  ⑴從將軍的神態你體會到什麼?

  ⑵從將軍的動作你體會到什麼?

  ⑶比較讀句子,深入體會將軍沉重、愧疚、崇敬的複雜情緒。

  句1: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裡。他的眼睛溼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句2:(句1中帶點詞語去掉以後的句子。)

  3、交流三:

  ⑴生據預習題4的表格再讀課文第3至第13自然段,對照幻燈中的表格小組交流。

  ⑵據表質疑。

  4、小結:

  ⑴為什麼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⑵生自由上臺把體會到的軍需處長的精神品質寫到“豐碑”的簡筆畫中。

  ㈡導讀理解一、二和最後一個自然段

  1、自讀思考:你都讀懂了什麼意思?你是怎樣讀懂的?

  2、討論交流。

  三、感情朗讀昇華

  1、聽錄音讀。

  2、自由練讀。

  四、作業

  思考:第一、二和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描述與表現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有什麼聯絡?

  五、板書設計:

  《豐碑》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紅軍與長征”為主題,有兩篇主體課文《飛奪瀘定橋》和《豐碑》。《豐碑》這篇課文是圍繞紅軍長征的主題,讓學生透過蒐集講述長征故事、閱讀革命故事書籍、寫讀後感等,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學習長征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本篇課文記敘的是一支紅軍隊伍的軍需處長在行軍途中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讚揚了紅軍將領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揭示了紅軍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真正原因。這裡的豐碑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石碑,而是紅軍軍需處長用自己的行為塑造的勇於獻身的精神豐碑,這是人們心中永遠的豐碑。課文共13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為四部分來理解。

  知識目標:

  1、認識課後生字,會寫課文中的13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三個自然段。

  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豐碑”代表的含義;

  2、學習作者以細緻的神態、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

  學習紅軍將士為別人著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體會紅軍官兵之間的深厚情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如“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等;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將軍感情的變化。

  教學流程:

  一、匯入課題:

  同學們見過石碑嗎?(生彙報)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0課,同學們知道豐碑是什麼意思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學習探究: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⑴、自由讀課文,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把你喜歡的詞句用符號標出來。

  ⑵、指名讀,其餘學生認真傾聽後評品,同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我。教師要重點強調“凍”、“尊”、“塑”的寫法,注意多音字“將”和“惡”的讀音。

  2、細讀深究,品味感悟。

  ⑴、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師: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當時的天氣情況十分惡劣,給紅軍隊伍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將軍與戰士同甘共苦,把自己的馬讓給了重傷員。

  ⑵、請同學們認真品讀第3到最後自然段,是課文中的重點部分,畫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然後說出將軍感情上變化的過程(吃驚—內疚—感動—崇敬),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⑶、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含義,如“鎮定”、“安詳”,在第7自然段中要認識並列的句型特點。

  ⑷、換詞練習,在第8、9自然段中描寫將軍動作的詞語:抽動著,抖動著,吼道。

  ⑸、末尾一句作者運用了比喻句,說出它的作用?(讓學生深入理解)

  ⑹、讀到這裡同學們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一個軍需處長怎麼可能被凍死呢?再次朗讀這一段。

  ⑺、齊讀第12自然段。

  師:“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最能觸動大家的心靈,把你想說的話說出來?

  ⑻、小組內交流。

  ⑼、彙報總結。

  師:軍需處長的身體和雲中山融為一體,如同一座晶瑩的豐碑,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永遠的豐碑,他所代表的紅軍精神將激勵人們勇往直前。

  ⑽、練習背誦最後三個自然段。

  三、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1、以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為事情發展做鋪墊。

  2、以細緻的神態、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豐碑》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1、透過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學習軍需處長為了他人、為了革命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溼潤"、"晶瑩"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前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什麼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課前準備:幻燈片四張。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

  1、板書課題,釋題引入新課。"豐碑"本意是高大的石碑。本文比喻不朽的功績。這篇課文講的是紅軍在一次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他成了人們心中的一座豐碑。

  2、學生自讀"自學要求"和"自學程式與方法",議一議學習本文的學習計劃。

  二、讀練一完成“自學程式與方法”一、二

  自學提示:

  1、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寫了那些人物,主要寫了什麼?

  2、藉助字典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型,理解詞義。

  3、學生讀、想、批、劃、說。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二、知一

  1、請四生試讀課文,讀後請其他同學評議。

  2、分別請三生彙報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要點如下:

  (1)"碑"注意右半部份的寫法。"豹"注意左邊的寫法。

  "覆"注意右下角不要寫成"復"字。

  (2)惡劣:本文指環境很壞。

  襲擊:出其不意的打擊。

  愣:因突然發生的情況,顯得失神的樣子。

  鎮定:在緊急的情況下不慌不忙的樣子。

  軍需處長:負責辦理部隊所需的給養、被服等物質部門負責人。

  安詳:神態平靜,從容穩重的樣子。

  晶瑩:光亮透明的意思。本文指軍需處長的光輝形象。

  3、一生說說這篇課文寫的主要人物及事件。本文寫的是紅軍在一次行軍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

  四、讀練二"自學程式與方法"三

  教師提示:默讀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劃出重點段落,說說各段大意。

  學生讀、想、劃、說。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五、知二

  一生彙報課文分段的情況: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裡艱難的前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

  第三段(第3—13自然段):講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是全文的重點段)

  第四段(第14自然段):講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六、讀練三自學課文第一、二段

  教師提示:藉助旁批,逐句讀懂課文第一、二段,說說紅軍行軍途中有那些困難。

  七、知三

  1、一生說說紅軍行軍途中遇到的困難並找出描寫嚴寒的詞語。

  2、請一生說說第二段的主要內容及紅軍在行軍途中將會遇到的困難。

  教師點撥:作者在文章開頭描寫了環境的惡劣,為下文寫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埋下了伏筆。寫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說明紅軍行軍的艱難,不得不使將軍思索。

  八、結

  回顧本節課時學習過程。說說第一、二段寫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一、啟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紅軍在惡劣的環境中行軍,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那麼,課文是怎樣寫這件事的呢?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三段、四段,完成自學程式四、五、六。

  二、讀練一完成"自學程式與方法"四

  教師提示:

  1、精讀第三部份,按"讀—思—議—說"的方法自學;

  2、找出描寫有關老戰士的段落,結合旁批和插圖理解人物的高貴品質;

  3、說說將軍神態有那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4、自學第四部份,結合旁批理解重點詞句。

  學生讀、想、批、劃、說。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知一

  1、請一生彙報第三部份的主要內容。

  2、一生讀描寫老戰士的段落。

  3、生讀描寫"老戰士"神態的句子: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

  教師插話:課文是如何寫老戰士的鎮定、安詳的呢?(出示插圖)

  4、一生讀出有關的句子:"右手……左手……好像在向戰友借火。"

  5、生彙報劃橫線的句子及"單薄破舊"、"貼"等詞語對體現人物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

  師問:我們聯絡上下文可以知道,凍死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大家想想,軍需處長是負責部隊生活的,他沒有棉衣穿,說明了什麼?

  6、請幾位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從而體會人物的高貴品質。

  7、指導學生讀第七自然段。

  教師小結:這一段對軍需處長的神態、動作、衣著作了細緻的描寫。他十分鎮定、安詳,一動不動地好似一尊塑像,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這些都突出表現了他那為了別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

  8、生繼續彙報將軍感情及神態的三次變化。

  9、生彙報旁批,說說課文是怎樣透過對將軍的側面描寫來體現軍需處長的精神的。

  教師小結:將軍感情發生了三次變化,課文從"愣"、"快步"、"嚴峻"、"吼"、"愣住"、"溼潤"等詞語體現了將軍當時的心情是由焦急、憤怒、自責、崇敬而變化的,從側面突出了軍需處長形象的高大。

  (出示句子)師讀句子:"這時,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如何理解?

  10、生彙報這句話的解釋:這句話中,"晶瑩"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豐碑"原指高大的石碑,這裡比喻不朽的功績。這一句是比喻句,把軍需處長比作石碑。從形象上看,大雪覆蓋著他的身體,確實象一座石碑,更重要的是,軍需處長他那捨己為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將軍和戰士心中的一座豐碑。

  11、師小結,並指導學生齊讀這一句。

  12、生繼續彙報第四段的主要內容及旁批內容。

  教師小結:課文的開頭與結尾都提到了風雪,首尾相呼應,"大步走進"說明將軍先前的疑慮已完全消失了。他堅信,在紅軍隊伍中還有無數象軍需處長這樣好的同志,這支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讀練知二

  教師提示:

  1、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2、完成課後練習1、4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熟讀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後三個自然段。

  生彙報文章中心思想及課後練習題1、4題。

  分角色朗讀第三段。

  五、結束

  1、結本課的學習內容。

  2、結學習方法。

  3、結學生情況,表揚後進生。

  六、佈置作業: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後三個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