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馬》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馬》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從藝術價值、外形特點、名稱由來以及象徵意義等四個方面介紹了作為中國旅遊圖形標記的天馬。
學生分析
學生在本篇課文的課前參與時,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並透過第一課時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寫作順序提出了一些問題。
在課堂學習中,他們透過質疑、研討、朗讀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找到了學習中的喜悅,體會了合作學習的快樂,並將許多好詞佳句在不知不覺中積澱了下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馬的精神,其中國特色和風格,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使學生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及學習記提綱式筆記。
3.學習7個生字、新詞,多音字處。
4.嘗試快速閱讀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馬的精神,其中國特色和風格,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使學生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及學習記提綱式筆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精彩兩分鐘:介紹有關馬的成語或成語故事或其他。
一、引入
提起馬,你有什麼話想說?
學生1:馬曾經是人們的代步工具。
學生2:馬代表著一種永不停息的精神。
學生3:說起馬,讓我想起了廣闊的草原。
的確如你們所說,提起馬,每個人都會有許多話要說,老師對馬也是情有獨鍾,因為它的強健,因為它的蓬勃向上,更因為他的執著與忠實。
二、交流預習情況
老師: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首先要掃清文字障礙。請大家分小組交流預習情況。
1.學生分組交流:主要內容:讀準字音書空字形解釋字義
2.學生彙報交流情況
(1)要注意的讀音:疾匹 處奔
(2)易錯字:穗轡鐙
我們找到的形近字有:(學生隨機說,教師幫助歸納),請大家進行組詞練習。
冶( ) 倫( ) 飄( ) 載zai( )
治( ) 論( ) 票( ) zai( )
型( ) 練( ) 協( ) 處chu( )
形( ) 煉( ) 肋( ) chu( )
老師:現在,我們分組朗讀課文,看一看能否做到講課文讀正確。
(學生分組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在此基礎上教師抽測朗讀情況。)
三、讀書畫批、質疑
老師:請大家默讀課文,把你的收穫和問題標註在書上,一會兒我們進行交流。
(生默讀畫批。)
交流:
學生:我知道了選天馬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是因為它是珍貴的文物。
學生:天馬是有著特殊意義的。
學生:為什麼說不敢肯定?
學生:那麼多的文物為什麼一定要選天馬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
為什麼馬尾末梢要打了一個結?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寫摘錄筆記
3.讀書並深入畫批
4.蒐集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精彩兩分鐘:學生繼續介紹馬的資料。
一、引入
老師:我也深愛馬,因為它的雄健,因為它的奔放,因為它的善良,因為它的忠實。而天馬在人們想象中顯得更為神奇、飄逸。上節課,大家對為什麼以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二、課中研討
1.老師出示自學提示:
(1)圍繞為什麼以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這個問題進行補充畫批。
(2)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準備小組交流。
(學生按照自學提示展開自學。約2-3分鐘)
小組交流:收集組內的各種意見、條理各種意見、組織語言並徵求同組成員的意見
2.全班交流
老師:為什麼以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
學生1:因為天馬神形兼備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民族特點。
學生2:天馬出土後震驚全國,轟動世界,說明它非常珍貴,足以代表我們的國家去吸引各國遊客。
學生3:我不太同意你的觀點,我國還有不少震驚全國、轟動世界的藝術珍品,比如說兵馬俑。僅僅憑這一點不足以讓天馬入選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
學生4:天馬昂首揚尾,四蹄騰空,自由奔放,動作協調,既使人感到力量,又激發人們的想象。大家讀這一段文字就會發現,天馬的造型充滿了一種向上的力量,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感覺,而這種力量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具備、所需要的嗎?因此,選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不僅僅因為它是珍貴的文物,更因為它象徵著一種民族精神。
學生5:我同意,一個國家旅遊的圖形標記還應該是民族精神的象徵,它代表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精神。
老師:一件文物的價值這如大家所說,不僅僅在於它的年代、造型,更在於人們在它身上賦予的深刻含義,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體會一下天馬的奮勇向前的精神吧!
(學生練習朗讀、齊讀、個人展示,其他同學透過評讀再次深入理解課文。)
老師:還有其他理解嗎?
學生1:馬踏飛燕的高超設計構思,令今人歎服叫絕。那種飛行的狀態讓人想起了神速這個詞。
學生2:我從你的發言中受到了啟發,而龍雀這種傳說中的神獸飛行速度一定可以用神速來形容,在人們心目中是以風馳電掣來形容,而天馬居然可以踏在馬背上,這正是人們希望中的中國的發展速度。
學生3:而且,天馬還凝聚了我國古代造型、雕刻藝術和冶煉、鑄造藝術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所以選擇它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
學生4:我再補充一點,天馬還具備著濃厚的民族特色,使用了纓絡等具有民族特點的裝飾物,既然是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就應該具有中國特色。
老師:大家各抒己見,談得很透徹,但是我們在談一個問題的時候,除了分析問題,還應該注意什麼?
學生1:還應該注意條理。
學生2:在這麼多同學談完之後,我們還應該整理一下思路,從整體上認識這個問題。
老師:那麼,請大家整理思路,再次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學生思考。(參照板書)
神力量、自由奔放、騰空飛速文化歷史的代表性傑作
形馬踏飛燕(龍雀)
兼
備
學生總結:用這種馳名中外的古代藝術珍品作旅遊標誌代表著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正在騰空飛速前進。
老師:作者又是如何將這些意思清晰的表達出來的呢?
小組討論,集體歸納。
學生:在介紹天馬時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順序,使人一目瞭然。
學生:全文結構清楚。
學生:作為說明文,在語言上也十分嚴謹,比如說不敢肯定一詞的使用就表現了作者的科學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三、總結
老師:在深入瞭解了這一古代傑出的藝術品之後,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學生:讓我們用天馬精神鼓勵自己努力學習。
學生:以天馬的速度進步。
學生:讓我們的國家以這樣的神速發展。
老師:中華的騰飛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用天馬精神激勵自己,讓我們共勉。
四、作業
1.《語文伴你成長》相關內容。
2.讀語文天地《馬背小學》
板書設計:
馬 天馬
青銅雕刻 神力量、自由奔放、騰空飛速文化歷史的代表性傑作
形馬踏飛燕(龍雀)
兼備
課後反思:
作為一篇說明文,文章在表達上不但生動而且嚴謹,說明的順序清晰自然,帶給孩子許多寫作上的啟示,因此是一篇讀寫結合的佳作,在理解文章的同時,感悟寫法使很多孩子獲益。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朗讀練習的時間太短了,也沒有時間進行寫作練習。
《天馬》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全文以簡短的篇幅,精煉的文字描寫了1969年出土的這一東漢時期的藝術品的造型,表現了設計者的構思和獨立的匠心,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
全文五個自然段按其敘述順利,可分為四部分:⑴介紹"天馬是1969年出土的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2]介紹銅奔馬的藝術成就;⑶介紹銅奔馬製作的科學原理;⑷總結讚揚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的創造才能。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新學到的詞語,聯絡上下文說說"卓越;"構思奇妙""匠心獨運"等詞語的意思。
(2)選擇一件自己喜愛的工藝品,仔細觀察一下,再學習課文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3)學會觀察方法,培養學生在全面觀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觀察的能力。
(4)理解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天馬"所體現的奇特藝術想象力。
2.瞭解銅奔馬在整體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學原理。
3.從構思設計上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教具準備:掛圖、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為之而驕傲。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認識我們五千年文化中最驕豔的一朵小花,我們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它,就是名聞中外的藝術珍品——“天馬”。
(板書:天馬)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詞: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注意讀音是否正確。
你對那些詞不理解?誰能來解答?你是怎樣解答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2]你認為那個字容易寫錯?怎樣寫漂亮?
2.指名朗讀課文
你從這篇課文中讀懂了什麼?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從課題或從不懂得句子中提出問題)質疑方法的指導。
三、學習課文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去領會一下這匹天馬無窮魅力。
1、自讀第一節
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
朗讀。
2、過渡:旅遊局為什麼要把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呢?
3、默讀全文,思考:旅遊局為什麼要把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呢?
[1]朗讀第二段:從這段中你體會到什麼?(天馬的歷史價值)指名朗讀
[2]天馬是什麼樣子?特別在哪裡?
小組討論、交流:
(1)第三、五段:默讀:課文描寫了天馬身體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寫的?從這些描寫我們知道了什麼?
朗讀指導:怎樣表現出這是一匹難得的好馬是朗讀的要點。
(2)過渡:其藝術成就最淋漓盡致的體現,還在第六節。
這節寫了什麼?(板書:奔跑)
討論結合理解詞語。你從這段中體會到什麼?
小結:同學們都知道,“馬踏飛燕”的飛燕,而是一隻龍雀,龍雀是傳說中天上的神鳥,是傳說中的風神,飛行速度很快,這匹駿馬從飛燕身上飛快地踏過,而龍雀安然無恙,可見馬的動作是何等的輕快。我們不由得為它驚人的速度而驚歎,都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傑出的藝術創造力而拍案叫絕。
出示句子:我們不敢肯定漢明帝迎取的就是這件工藝品,但至少可以說,這種題材的工藝品在當時就是非常珍貴的。
體會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
(3)過渡:我們平時也見過許多雕塑作品,它們一般來說都有一個很大很重的底座,但這匹銅馬卻不是這樣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這隻小小的飛燕上,這就有一個怎樣保持平衡的問題。
自讀體會,讓學生充分討論,瞭解天馬精確的平衡,瞭解古代勞動人民已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
朗讀指導:怎樣表現出對古代勞動人民的驚歎!
4、小結:
五、學習第七節,總結全文。
1、齊讀
2、體會中心
本節寫了什麼?在全文有什麼作用?本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引申[演示:歌曲]
由於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統治,我們暫時的落後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們的驕傲,但同時更是我們的神聖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把我們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揚光大,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就像剛才歌中唱的那樣,為了早日看到黃河母親的歡笑,看到黃河母親的歌唱,讓我們一起去努力吧!我堅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像這匹揚蹄飛奔的駿馬一樣,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紀,大步地跨向新的輝煌!
第二課時
一、直奔中心,學習第3——6自然段。
1.簡要回顧,指名看圖說說天馬的外形。
2.出示
這個飛行時的瞬間形象無比神奇,其高超的設計構思,就是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也令人歎服叫絕。
⑴理解“神奇”“高超”“歎服叫絕”。
⑵提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歎服叫絕?
3.理解“激發人們的想象力”。
自由朗讀思考:
[1]結合課文理解“體態輕盈”“神形兼備”的意思。
[2]作者抓住天馬的哪些方面寫的`?怎樣進行描寫的?
二、讀寫結合,強化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強化段與段的聯絡的訓練,填上適當的關聯詞。
幻燈出示:“馬踏飛燕”()外形逼真,()構思奇妙,()被稱為"藝術珍品"。
3.進行小練筆:選擇一件自己喜愛的工藝品,仔細觀察一下,再學習課文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板書設計: 天馬
構思奇妙後蹄踏飛燕 卓越的創造才能
飛燕安然無恙
平衡
課後札記:
《天馬》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從“天馬”的藝術價值、外形特點、名稱由來及象徵意義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天馬”這個藝術珍品,讚揚了西漢時期人民卓越的創造能力及“天馬”震撼人心的藝術價值。
課文共7個自然段,按照說明的順序可分為五部分。
第一自然段,介紹了“天馬”被我國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本段言簡意賅,點明主題。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天馬”是1969年出土的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天馬”的外形特點。這部分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說明順序來寫的,細膩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寫了“天馬”奔放自如的藝術造型。
第六自然段,介紹了“天馬”名稱的由來。突出“天馬”構思之巧妙,設計之奇特。以“龍雀”為底座,讓人不僅感嘆這件藝術品設計的精妙絕倫,也讓人驚歎於東漢時期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
第七自然段,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說明“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的意義。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一貫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這對積澱學生的文化底蘊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有很大幫助。但鑑於我校屬“私立”性質的學校,學生的來源不固定,入學時間不統一,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文化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博覽群書,涉獵各種不同的資訊和知識,而也有一部分學生,除了現用的教科書及老師提供的必讀書籍和必背古詩之外,幾乎沒有能力和時間再去讀其他的書籍,這也就造成課外知識越來越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課外知識是課內知識的鋪墊和拓展,如果不注意積累課外知識,對理解課本的知識就會感覺困難。針對這些現狀我校推出“預習導學”,來幫助學生蒐集、整理相關資訊,有目的、有計劃的預習課文。
教學目標
1.朗讀,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體會天馬作文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的象徵意義。
2.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彙和語句,反覆誦讀。
3.體會作者嚴謹、生動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此語表達的準確性、嚴謹性、負責性。
教具準備:課件、電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本單元的主題是“馬”。馬,因為它的性格粗獷、堅毅又積極進取,所以一直得到人們的頌揚和讚美。
出示“駿馬奔騰圖”。
1.讓學生用一句話說一說看到了什麼?
2.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天馬”,用一句話說說你見到的這匹“天馬”是怎麼樣的?
3.(激起學習興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陳樹青怎樣描寫“天馬”的?
板書:天馬(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決。
②不理解的地方畫出“問題泡泡”。
2.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讀音是否正確。
①糾正讀音。
②你對哪些詞不理解?誰來解答?你是怎樣得出答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③你認為哪個字容易寫錯?怎麼樣些才漂亮?
3.快速默讀課文,說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為什麼以“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為什麼不採用“馬踏飛燕”、“青銅奔馬”等稱呼?“天馬”一出土,為什麼全國震驚?……)(質疑方法的指導)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以天馬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記?仔細讀讀課文的2-6自然段,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學交流一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解決問題,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歷史悠久——漢代的藝術作品,剛出土就震驚全國轟動世界,因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造成很大的影響。
?藝術品中的傑作——樣子:體態輕盈、神形兼備、生動、感受到力量、激發人們的聯想,高超的設計構思令人叫絕,細微之處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和風格。
?象徵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中國,正在騰空飛速前進。
4.透過讀書我們都知道,天馬原來有個非常形象、優雅的名字——“馬踏飛燕”,後來為什麼改了?
5.哦,原來是這個原因啊!(瞭解飛廉),我們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待工作非常認真,有著非常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待藝術品反覆研究,給我們還原了最接近真實情況的歷史。
6.出示投影:
我們不敢肯定漢明帝迎取的就是這件工藝品,但至少可以說,這種題材的工藝品在當時就是非常珍貴的。
把這個句子大聲多讀幾遍,說說你從加點的部分體會到了什麼?
小結:作者在這裡是非常謹慎的說法,不是十分肯定。並不是因為作者說話模稜兩可,而是因為作者也無從考察史實是不是這樣,所以表達上非常嚴謹、準確,體現了作者細緻負責的寫作態度。
四、總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用詞要生動、準確、寫作態度要細緻負責、感受到了“天馬”是藝術珍品、象徵意義,作旅遊標記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方法。)
五、作業
1.“日積月累”中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四字詞,請你把它們抄寫兩遍,掌握寫法,注意再從課文中找一些類似的四字詞,抄寫兩遍。
2.熟讀課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誦。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為什麼以“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
3.全班齊讀課文。
二、積累、運用
1.你昨天都蒐集了哪些四字詞?能不能說說它們的意思?怎麼用?
2.透過預習和昨天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課文中的內容。課文主要圍繞“天馬”展開敘述,你們認為課文圍繞這一點講了那幾方面的內容呢?(旅遊標記;介紹來歷;介紹外形;名稱由來;點明意義。)
3.同學們談得很好,課文基本上是按照“總——分——總”的說明順序來描寫“天馬”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課文層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綱筆記寫下來。
4.再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之後,你對馬有了哪些新的瞭解?(不僅是人類的好朋友,而且象徵了不斷進取的精神。)
板書設計:
歷史悠久
天馬 體態輕盈 神形兼備 嚴謹
旅遊標記 藝術品傑作 生動、力量、聯想 細緻
含義深刻 令人叫絕、中國特色和風格 負責
名稱的由來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的去觸及幼小的心靈。”在語文課上,教師要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就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學生的認識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心理氛圍,讓課堂真正成為富有活力的課堂。在《天馬》這課的教學中,讓我感觸頗深,到底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思一下。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的體會是:“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雖然這篇課文是篇說明文,但是文中從介紹“天馬”的藝術造型到“天馬”名稱的由來,無處不洋溢著作者的驚歎和欣賞之情,特別是課文最後一段揭示為什麼把“天馬”作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觸控作者的心靈。透過“體態輕盈、神形兼備、生動健美、自由奔放……”詞語,體會“天馬”這個藝術珍品的價值和蘊含的象徵意義。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透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展示直觀“天馬”圖、或蒐集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從網上搜集了關於“天馬”的各種圖片和資料,當這些逼真的圖片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這件藝術珍品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得快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實現學生語文字的對話,是學生參與課堂的最有效方式。引導學生透過質疑來參與交流,一方面指導學生的質疑能力,一方面指導學生透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等促進文章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