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師說》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師說》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程序,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考慮到本文需要背誦,而高一學生課程較多,又面臨歷史、地理、計算機的會考,課外幾乎騰不出時間來背誦。所以,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決定多加一課時,把背誦的任務揉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外不再留任何作業。
為此,我對《師說》的教學過程作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
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序”“辭”“賦”“疏”“傳”等文體引出“說”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
2、再由“說”引出文章標題《師說》。
3、解題,留下“本文是解說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4、讓學生閱讀註釋,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資訊記熟。
5、要求學生合上書本,老師打出關於作者韓愈的幻燈片,指名讓平時語文學習最吃力的同學進行資訊復位。用以當堂記住作家知識。
6、教師範讀課文。
7、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8、提問:整體感知之後,大家發現本文哪一段與解說“師”的道理關係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問:第四段起什麼作用?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
10、提問:作者的寫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過程中講清重點實、虛詞、特殊句式。
12、透過“不拘於時”簡述寫作背景,破解解題時留下的懸念。
13、理清該段思路,背誦全段。
14、過渡到第一段,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一段,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15、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16、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
17、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背誦。
16、連貫背誦全段。
第二課時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4、完成海淀版練習冊104頁的第八題,全面瞭解本段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思路和方法的好處。
5、藉助此表指導背誦。
6、連貫背誦全段。
7、默寫全段。
第三課時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讓學生歸納總結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方法的好處。
5、指導背誦。
6、理全文思路,背誦全文。
7、處理課後習題和海淀版練習冊。
【教學效果】
當初設計的從文字出發,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資訊並透過這些資訊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同時也順利實現了在課上完成背誦、處理完作業的預想。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裡有不同的收穫,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第二天提問的結果也表明,同學們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學常識。課程結束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夠背誦全文並默寫。說明大家對本文的邏輯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學處在第一課時結束以後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對本課內容感興趣並有較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