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七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設計思想

  1、課前透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瞭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覆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後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稱讚》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

  三、學情分析

  1、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2、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麼是稱讚?誰對誰的稱讚?為什麼要稱讚?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透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五、重點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學生自讀課文,瞭解內容。

  2、教師的教學準備:介紹獾的圖片文字資料,詞語卡片。

  3、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刺蝟、小獾的頭飾以及板凳、椅子等道具。

  八、教學流程

  教學設計

  鄉鎮意見

  教師體會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稱讚》,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什麼是稱讚?

  課文中誰稱讚誰?

  因為什麼而稱讚?

  稱讚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開啟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在讀書時,帶著問題去讀。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知道透過讀書要明白那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藉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遊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麼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彙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設計意圖: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透過自學初步學會生字,再讀中學會生字。學會生字後在去讀課文,這樣讀文和識字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後,你知道什麼是稱讚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讚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讚誰的事?怎樣稱讚的呢?為什麼呢?

  4、學習小刺蝟稱讚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讚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讚小刺蝟。

  小組自學彙報。

  6、你喜歡小刺蝟和小獾嗎?為什麼?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學生從讀中感悟,並能回答出相關的問題。能夠深入的理解課文的意圖,使學生受到啟迪。】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彙報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讀,然後在向大家彙報。】

  (五)寫字指導

  學習本課中的“採”、“背”

  指名認讀,組詞。

  師範寫,學生寫仿。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留下寫字的時間。每一課中的生字應分散在不同課時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九:板書設計

  18、稱讚

  小刺蝟小獾

  消除疲勞有了自信

  (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十:作業設計

  1.自己選一個同學,誇誇他的優點。注意選擇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發現他們的長處。把你對他稱讚的話兒寫下來,並親自對他說說。

  2.回家選擇合適的時機,用恰當的方式,試著稱讚你的家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

  2.我聽見了,(教師指箏字)這個字他讀得特別準確,他讀的是幾聲?(學生齊答:輕聲。)

  3.誰知道它單獨出現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4.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大家讀得真熱鬧,看把小松鼠都吸引來了,你瞧,他給大家帶來了什麼?你願意讀嗎?把生詞讀給你的同位聽,讀不準的,請同位幫助改過來。(出示生詞。)

  把你們讀的情況彙報給大家,誰願意讀?(請一對同位起立讀詞,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生字。

  生詞大家都認識了,我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

  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四、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板畫。

  大家表現真出色,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老師邊板畫邊描述:那裡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樹林,綠綠的小草,還有美麗的花兒)這兒美嗎?(學生齊答:美!)

  聽說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裡,大家看,這就是他們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他們的家應該各建在哪裡呢?

  (2)貼房子。

  誰願意上來把他們的家貼在合適的位置?

  方案一:(學生貼對了)能告訴大家你為什麼這樣貼嗎?

  方案二:(學生貼得有錯誤)其他同學都同意把房子貼在這裡嗎?(有不同意的請他上來貼)為什麼這樣貼呢?

  (學生以課本為依據,在相互交流中貼對房子的位置。)

  [透過精美的板畫創設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並指導學生從書中找到貼圖的依據,使學生不但瞭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學會了帶著問題讀書,用書本來解決問題。]

  (3)戴頭飾,扮演角色。

  這裡風景這樣優美,小熊和松鼠的家這樣可愛,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這裡?那就請大家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做一隻可愛的小熊或快樂的松鼠吧!王老師就是一隻美麗的小鳥。(教師戴上頭飾,走到學生中間,熱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讓學生扮演課本中的角色,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後面的學習創設活潑和諧的氣氛,老師扮作小鳥和學生交流,一則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二則強化了學生的角色意識,使學生自然地進入角色,併為理解體會人物的情感做好鋪墊。]

  2.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1)瞭解課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裡,(教師手指板畫)知道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誰知道他們倆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學生讀課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方案二:(學生說故事的細節)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嗎?(指板畫)是什麼和什麼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學生回答,藉機貼紙船和風箏)教師指板畫總結,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是紙船和風箏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在學生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在板畫的幫助下用簡單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著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裡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學生找到了樂壞了,教師指導朗讀這一句)樂壞了還可以怎麼說?(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方案二:(如果學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個詞直接寫了我們高興的心情,找到了嗎?

  還有什麼原因讓你們這樣高興?

  方案一:(學生沒有回答)看!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麼?(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

  方案二:(學生找到了寫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紙船和風箏,我們還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能不高興嗎?看!還有什麼呢?(教師指祝福的話。)

  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我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朗讀整個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個讓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原因:收到紙船和風箏;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話,讓學生體會他們高興的心情。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語言激發學生朗讀的熱情,烘托高興的氣氛。一句一句指導後,又訓練學生朗讀整個自然段,由易到難,環環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興,小松鼠你們呢?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單個讀第五自然段(教師指導)。

  所有小松鼠讀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樂讀、會讀,能讀好。)

  (3)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為重點單獨學習後,師生分工朗讀二至六自然段,使學生對故事情節有總體連貫的感知,進一步鞏固朗讀訓練的結果。]

  (4)區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細心的小鳥還發現了一個秘密呢!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方案一:(學生髮現了無價值的東西)誰還有不同的發現?(如果仍舊沒有發現)我的發現在這兒。(點選課件,漂飄變紅)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方案二:(學生直接發現了兩個飄的區別)指導學生談。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秘密。

  [漂、飄字的區別很好地反映了漢字形聲字的特點,藉機進行訓練,使學生初步瞭解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展示了漢字的魅力,也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

  3.學習第七自然段。

  我這隻活潑的小鳥,天天在山林裡飛來飛去。每天清晨,我看見小小的紙船把親切的問候帶給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見美麗的風箏給松鼠帶來深深的祝福,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憂傷的音樂響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師深情朗誦)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揚的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見漂流的紙船了。

  [音樂由歡樂變為憂傷,教師深情朗誦渲染氣氛,感染學生情緒,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4.學習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2)讓我們帶著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3)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還是每天扎風箏,摺紙船,這是怎麼回事呢?

  生:雖然我們吵架了,可是我們都還是想著對方,還想成為好朋友。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雖然你們吵架了,但心裡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你們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咱們能不能透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1)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聽完他讀,我也忍不住想讀讀了,但又怕讀不好,大家能幫幫我出出主意嗎?

  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範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單個讀,齊讀。

  (2)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讀呢?

  生1:我想自己讀,讓大家給我評點一下。

  生2:我想聽聽王彥讀,然後我學一學他。

  生3:我想讀一讀,請王老師評價一下。

  交流過程中要注意:美麗的風箏強調美麗,說明小松鼠看見風箏很高興、很激動、很驚喜;他高興得哭了說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誼很激動。

  6.拓展練習。

  (1)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隻只紙船載著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生1:小熊看到這麼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這麼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這麼紙船向他漂來,連忙爬上樹,把一隻只風箏放到了空中,風箏上寫著: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著與你和好呢!

  [讓學生補充這句不完整的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後還會鬧彆扭嗎?(不會。)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這隻小鳥說嗎?

  生1:小鳥,你以後交朋友時要注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和朋友和好。

  大家說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願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學習完課文後設計這一環節,教師以小鳥的身份和學生交流,絲毫沒有說教的痕跡,學生在和小鳥交流感受的同時,初步理解了友誼的意義,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評析】

  王春曉老師在濟南市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執教了《紙船和風箏》一課,在教學中,她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定情境,注重朗讀的指導,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鳥這一角色,架起了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樑,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課文中本來沒有的小鳥角色,對教材進行了大膽創新。

  小鳥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王老師戴上頭飾親切地與小朋友們打招呼,相互問好,使師生關係一下子變得融洽,這種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學習活動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另外,小鳥的角色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還起到了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卻以小鳥的身份出現,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讀課文後,指導學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時,小鳥以我是他們的鄰居,怎麼不知道他們怎樣成為朋友的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跡。再如:當松鼠與小熊吵架後,心裡很難過,小鳥站出來主動要求傾聽他們的心事,在向小鳥訴說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深深體會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因此,小鳥角色的加入切實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設計十分巧妙,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緊緊抓住情字,設定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薰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王老師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定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王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就透過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師讓學生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扮演這童話王國裡的一個人物,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為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鬆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學生充分理解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後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鬱的部分,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學生有豐富充分的情感體驗,理解了友誼的重要,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王老師特別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王老師讓學生找到了描寫小熊快樂的句子,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樂壞了這個詞,王老師立刻抓緊這一個詞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先用換詞的方式體會樂壞了的意思,王老師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興點注意表情等,使學生很快體會到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師在指導朗讀第十自然段時,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老師讀,給老師提出朗讀的意見和要求,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四、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積極倡導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師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在教學中,她不但體現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終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既活又實。

  在匯入新課的第一個環節,王老師就注意了糾正學生讀音,箏字單獨出現出讀一聲,而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這個知識老師沒有單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請學生讀課題,學生自己就讀正確了,教師藉機提出如果這個箏字單獨出現讀幾聲?這樣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裡。王老師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藉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裡,王老師小結時指出漢字獨有的魅力,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薰陶。

  學習完課文,王老師仍然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語文訓練,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這句不完整的話,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現,還要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總之,王春曉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無論是在實踐新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

  1、透過語言文字,瞭解景物特點和作者的聯想,從而體會作者喜愛和讚美大興安嶺的思想感情。

  2、表情朗讀課文36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引入新課

  1、引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以親切與舒服這條感情線索貫穿全文,請大家回憶一下,作者前二次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與舒服的?請讀出有關句子(出示句子)

  2、大興安嶺的美麗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閃爍)?(板書嶺林花)

  那麼嶺林花到底怎麼美?為什麼說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閃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讀懂、讀好這一部分。

  二、學習第二段

  (一)學習嶺

  1、個別讀第2 節,思考:(卡片出示)嶺的美主要表現在它的哪些特點上?

  2、交流。(多、溫柔)

  3、(卡片出示)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怎樣感受到的?請默讀這部分,圈畫出重點詞句。

  交流:

  a、秦嶺:雲橫秦嶺

  請看(出示秦嶺圖)誰能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秦嶺?(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小結:大興安嶺同它大不相同,那實在是太溫柔了。

  b、這裡的嶺的確很多

  抓住橫、順體會姿態多,誰能讀出姿態的多?個別讀,男女生輪讀。

  比較句子,拿去點兒,意思一樣嗎?抓住點兒體會溫柔,誰能把嶺讀得又多又溫柔?個別讀,女生讀,齊讀。

  c、多少條嶺

  抓住看不完,聯絡該句重點詞體會多,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抓住看不厭體會美。

  d、每條嶺

  體會溫柔,長滿珍貴的樹木,決不是光禿禿的岩石。每條嶺的線條都是那麼柔和,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一樣

  4、體會情感,熟讀這段。

  呀,如果能親眼看看這嶺該多好啊!請看,(出示嶺)如果說秦

  嶺是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出示秦嶺比較)那麼大興安嶺的嶺是又多又柔,美得讓人感到親切與舒服,大家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齊讀

  5、小結學法:

  請大家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這一部分的?誰能結合思考題來說一說。(指卡片)

  先讀課文,思考:嶺的美主要表現在它的哪些特點上?再讀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是怎樣感受到的?最後透過感情朗讀把嶺的美表達出來。

  (二)學習林

  1、嶺如此美麗,嶺上的林那就更美了。下面,就讓我們以同樣的方法學習林。

  2、自由讀3、4二節,思考問題1(如海)海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廣闊、不同的藍色、海面有波浪、海邊有浪花)

  3、過渡:林又廣又綠,美如海,你是怎樣讀懂的,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2。呆會兒請你把感受到的透過朗讀告訴大家。

  4、誰先交流,大家仔細聽,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不夠,你認為該怎樣讀?評讀。隨機朗讀。

  a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非常廣闊,一片綠色,真像林的海洋。個別讀。

  b群嶺起伏長滿樹木的山嶺有高有低,像海上的波浪,一層趕著一層,湧向遠方。真美啊!

  c多少種綠顏色呀一片綠色,有深有,有明有暗,像陽光照射下的海面一般美。

  d落葉松的海洋廣闊無垠,一碧千里,猶如海洋般遼闊無邊。

  e海邊上嶺上的青松像大海,青松邊沿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在陽光照射下銀光閃閃,像海邊的浪花。真美。

  泛:動態美,充滿生命和活力。

  你能把這句話改成不用問號的句子嗎?用問號有什麼好處?誰能把這海邊的白樺讀得更美。個別讀,舉手的同學讀。

  5、看圖引讀。

  出示圖,引:這就是林的海洋,目之所及的確多少種綠顏色呀興安嶺上是的看

  林這麼美麗,看在眼裡,真讓人感到親切與舒服呢。

  (三)同法自學花。

  1、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花這一部分,不過要求可更高了,這回要請同學獨個兒自學,然後直接把感受到的讀出來。

  2、個別交流特點,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請讀出來。對於她所讀地句子,假如你也有所感受的話,請跟他一起讀。隨機板書(多、豔)

  3、邊講述,邊閃現嶺、林、花的短鏡頭:作者看到嶺那麼多那麼溫柔,又看到嶺上的林那麼廣那麼真像林的海洋,還看到林中的花那麼多那麼豔,一切都是那麼美麗,於是,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出示興安嶺鞋你喜歡這個句子嗎?為什麼?範讀閉目想象,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誰來描述一下。

  出示燈片,作者怎麼會把興安嶺當作一位姑娘的?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個別讀,範讀,齊讀。

  (四)學習第6 節。

  回到句子它的美麗不空洞。

  1、過渡:大興安嶺的確美極了。(閃美麗)更重要的是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閃,這什麼說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呢?請自由讀第6節,並聯繫上文,聯絡生活實際把你的理解講給大家聽。

  2、小結:大興安嶺不但美麗,而且和各行各業的建設連在一起,和千家萬戶連的生活連在一起,為祖國的建設和人民的富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興安嶺讓人感到親切與舒服。(出示句1)和第一次相比,有何不同?再讀句2。那麼第三次親切與舒服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三、總結課文。

  這堂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第二部分。如果還有地方沒讀懂的,請提出來。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看那位同學最聰明,能結合所學內容完成以下練習?任選一題說說。

  1、大興安嶺的嶺真啊!

  2、嶺上的林真啊

  3、林中的花真啊

  板書

  嶺多、柔

  19林海 林如海親切與舒服

  花多、豔

  糜麗英老師執教《林海》一課,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的實踐與研究這一課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匯入

  今天在講課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有誰知道成語“胸有成竹”講的是什麼?(學生回答) 師:宋朝一個人特別善於畫竹子,當時蘇軾說他所以畫得好,是因為他在動筆以前心裡已經有了畫成了的竹子模樣,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說,後來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有了計劃。在這裡也希望同學們今後不管做什麼事都應先做到有一定的計劃,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這節課我們也來學習畫竹子。(課件—圖一)

  二、講授新課

  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竹子的圖畫,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描繪了竹子的哪幾部分?(竹竿、竹枝、竹葉) (課件—圖二)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竹竿、竹枝和竹葉的特徵及畫法。(課件—框架圖三)

  1、竹竿

  竹竿是一節一節的,認真觀察圖中同一竹竿的竹節長短變化有什麼規律?(生:越往上越長) 因此,繪畫時應一節一節的從下往上畫,並且越往上的竹節越長,如果畫成上短下長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長規律了。(圖四)

  繪畫時節與節之間留出小的空隙,竹節畫完以後用濃墨勾畫竹節之間的連線處,我們可以把連線處的形狀看成一對單引號,這樣畫起來就容易了。

  畫多根竹竿時避免平行。(圖六)

  觀看竹竿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2、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於節與節之間的連線處,上下竹節的竹枝左右交錯生長,發枝處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據畫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畫的太亂,要交代清楚生長規律。

  如何更好的畫好竹枝請大家仔細觀看下面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3、竹葉

  竹葉是竹子的畫龍點睛之筆,竹竿能表現竹的質感,而竹葉則體現竹的質感。我們可以把竹葉看成一組一組的。這四組竹葉可以用“一、八、個、介”四字來概括,也就是把這四個字的每一筆都當成一片竹葉,並給予它一定的動態,將書寫與繪畫融為一體來表現竹葉的結構及動態。(圖八)

  表現茂密的竹葉時,開始要一組一組的話儘可能多畫幾組葉子片數多的而後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時要注意濃——淡、密——稀的變化,這樣能體現竹葉的層次感。(圖九)

  觀看竹葉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4、繪畫步驟的演示

  師:現在同學們一定想馬上就動筆,要想畫好除了瞭解竹竿、竹枝、竹葉的特徵外,還需要我們對繪畫過程的仔細觀察。不管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才能準確的表現某個事物。

  接下來我們帶著問題觀看竹子的繪畫全過程。

  問題:繪畫竹子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畫什麼?

  三、學生練習

  透過以上的學習結合課本、大螢幕或生活中所見到的竹子描繪出你心中的竹子。練習中我們再播放一次繪畫過程,同學們可以邊看邊畫。(課件—音樂)

  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業展評

  將優秀的作品進行展覽,同時糾正錯誤。

  五、小結

  今天,同學們對竹子的繪畫完成的比較好,雖然有些同學還沒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請你不要灰心,相信透過你課下的努力一定回做到成竹在胸。如果這節課能夠劉給你一段記憶,或者一個思考,或者一個經驗,甚至一個微笑的話,那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謝謝大家!(課件—圖十)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敬畏自然》是嚴春友寫的一篇文章。該文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人類應該從根本上轉變理念,再也不要宣稱什麼“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敬畏自然教案設計具有教學課堂模組明顯、思維啟發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的特點,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敬畏自然

  教學目標:

  ①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品味關鍵語句,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③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

  ①透過反覆閱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樹立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課前準備:

  學生:①預習文章,自學字詞,弄清文意。

  ②查詢、蒐集、整理有關自然界與人類關係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師:①準備與自然、與保護自然相關的圖文資料。

  ②準備有關愛護自然的名言、故事、資料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速讀文章兩遍,把握文意。

  ②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③學習反問、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1.匯入新課:

  ①可以用愛護自然的警句、格言匯入。

  ②也可以用大自然受損的圖片資料匯入。

  ③也可以用類似“羅布泊消失”的自然現象匯入。

  人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蹟,人類離不開大自然的庇護,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在她的懷抱中成長壯大。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發展,人類已漸漸遠離了自然,地球上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人類曾宣稱要征服自然,而人類遭受自然懲罰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人與自然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在自然母親面前我們應當有敬畏之心?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閱讀本文後,我們也許會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愛護大自然的責任。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敬畏自然

  目標:①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品味關鍵語句,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③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2.感知內容

  ⑴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 ”

  要求:自選難讀難寫的字同位相互交流識記,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餚

  ⑵反覆閱讀文章兩遍,初讀可以自提問題,再讀可以圈點勾畫寫下感受,理解評價。

  充足的時間閱讀後,進行課堂交流。交流之中,學生可以互評,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而後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如:

  ①本文寫了什麼內容?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②文中最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是哪些?

  ③為什麼要敬畏自然?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⑶課堂交流

  提示學生講觀點還要學會講根據,可以用文中的話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教師引導學生髮言後幫助學生整理歸納:

  ①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談論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不要宣稱什麼“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表達一種憂患意識和情感。

  ②表達文章觀點的句子是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

  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為人類常常與自然對立,有時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愛護自然,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展。

  人類與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們自己。敬畏自然,即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我們整體感知到人類應該敬畏自然,敬畏,就是敬重又畏懼,敬畏就是愛護。人類要謀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愛護自然,求得人類自然和諧發展。對於這一觀點,作者用了什麼樣的方法,讓讀者明理呢?

  2.自主探究

  學生可以自由討論,提出質疑見解,學會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發言

  教師可以將各小組討論題集中歸納,如:

  ①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什麼特點?

  ②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③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④語言上有什麼特點呢?

  師生可以互動式參與討論,學生可以說,教師幫助引導歸納:

  ①本文以議論為主,富有文學色彩,講究形象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說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②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的方法,最後引出中心也是結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結論,從智慧--生命--敬畏自然與生命。

  ③也許印象最深的寫法有對比、有擬人、有反問。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例句,讀一讀,並比較一下用法的不同,從中看出用對比、擬人、反問的妙處。

  ④文中許多語句富有哲理性,可聯絡文後的研討與練習(二)做一些反思和理解。同學之間可以交流一些看法,教師引導評價就可以了。

  體驗反思

  1.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自己學了文章後有哪些想法,能不能舉例說明?

  2.對於作者否定“征服自然”、倡導“敬畏自然”的觀點,自己持什麼態度?贊同呢?還是有其他觀點?

  3.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同學交流“人與宇宙”的資料或看法。〖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進行講述,也可以另立題目講述,主要目的在於鞏固並延伸文章內涵,激發學生探求科學、熱愛科學的興趣。

  拓展延伸

  1.比較學習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星空》、張曉風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熱愛生命》。

  2.以“人·自然·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感想,專題討論,課上交流。

  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愛護自然

  嚴春友

  人類生命 與大自然 對比

  人類智慧、自然智慧 擬人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 反問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故事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理解生詞意思。

  透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讀熟課文。

  理解“憂鬱、猶豫、驟然、歧視”等詞語。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感人的課文,第29課 掌聲,請注意看老師寫課題。

  二、檢查詞、句

  出示生詞。

  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家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同學們看螢幕,老師想重點來檢查一下這幾個詞語。

  點擊出示:猶豫、憂鬱、剛調來

  誰來讀? (個別讀、齊讀2遍。)

  理解詞義。

  師:我們看到“猶豫、憂鬱”這兩個詞語,它們的拼音相同,但聲調是不同的。那它們的意思一樣嗎?誰來說一說。

  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

  憂鬱:一個人總不愛說話,整天悶悶不樂的,我們就說這個人很憂鬱。

  師:這樣看來,這兩個詞語的讀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認識多音字“調”。

  “調”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它還讀什麼?誰來看著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出詞語。

  讀難讀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為他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這個句子裡生字多,誰來讀一讀?

  認識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讀”lao”, 它也是本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這個字還讀什麼?誰能看著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詞語。

  齊讀句子。

  瞭解小兒麻痺症。

  師:同學們,你們瞭解小兒麻痺症嗎?

  小兒麻痺症:小兒麻痺症又叫脊髓灰質炎。這種病多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得了這種病,往往會留下終身殘疾,腿腳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孩子。

  三、接讀課文,瞭解故事中的人物

  接讀課文。

  請5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中的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瞭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在這個故事裡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師、英子、同學們)

  老師是怎樣的?(剛調來的)

  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學生結合課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談理解)

  生:英子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

  師:還有嗎?

  生:英子是一個不愛說話的小姑娘。引導:你是從哪裡知道出來的?

  生:我是從“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來的。

  表揚:這位同學多會讀書,她能從課文的詞句中讀出自己的理解。真好!(老師給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

  生:她是一個孤獨的小姑娘。從哪裡知道的? “早早地、又總是”

  師引導:剛才同學們說英子不愛說話、孤獨、寂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它概括了英子的這些表現,哪個詞?大家找一找!(憂鬱)

  師:後來她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姑娘,又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學生結合課文第四段內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

  師引導:還可以說她變得怎麼樣了?(活潑、開朗)

  四、重點探究,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此環節採用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景,師生共同參與,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創設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促進學生與文字的對話,與文中人物的對話,進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突破課文重點。)

  (一)渲染過渡

  開始,英子是那樣自卑、憂鬱,後來卻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麼力量使英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掌聲)

  課文的23自然段就寫出了英子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變一種方式來學習這兩段課文。同學們先各自讀課文,然後我們再來表演課文內容,你們覺得行嗎?

  要想演好,首先要認真讀書。下面就請大家用心讀一讀課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認為要重點表演好的詞句下面做一下標記。

  師:讀好了嗎?誰願意演英子?

  (注:選一名同學當英子,同學們做英子的同學,老師當剛調來的老師)

  (二)試演:(第一次掌聲部分)

  課件出示第一次掌聲部分內容。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師:今天,我們開個故事會,請同學們輪流上臺講一個故事,老師藉此來了解一下大家。

  同學們一個一個地講完了故事,下一個,輪到英子了。英子,該你了?(英子表演)

  (三)評議表演

  同學們對剛才的表演滿意嗎?誰來評價一下大家演得怎麼樣?

  (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詞句進評議)

  師:同學們,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來的時候眼圈紅紅的, 這是為什麼

  師:同學們, 你們的掌聲想對英子說什麼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會講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們會支援你。

  生:英子,你不要難過,我們不會笑話你。

  師:英子以前總是早來晚走,不願意讓同學們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氣走上講臺,

  英子,你是好樣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講臺, 戰勝了自己!英子, 聽了同學們的掌聲, 你為什麼流淚了呢

  (因為我沒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笑話我,還用掌聲鼓勵我,我非常激動。我一定要講好。)

  (四)配樂表演(課件出示第三段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完整地表演一遍這段課文,再現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講完了。(同學們鼓掌。英子鞠躬後走下講臺)

  師:同學們,這一次掌聲你又想對英子說什麼呀?

  生:英子,你講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動人了,以後歡迎你再為我們講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聲音真好聽。

  師: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為什麼?

  (感謝大家對我的表揚,我還要繼續努力;謝謝大家的稱讚,我以後也要加入到你們中間和你們一起快樂地學習、遊戲。)

  (五)朗讀課文第三段

  在入情入境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六)理解兩次掌聲

  我們看在這一段中,寫到了大家的幾次掌聲?(兩次)

  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一般) 誰能比他讀的更好?(個別讀、齊讀)

  這兩次掌聲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支援、鼓勵;稱讚、表揚)

  (七)對比兩個“一搖一晃”

  師;在這一段中還有兩句寫英子走路姿勢的句子。

  點擊出示: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裡一搖一晃的走下了講臺。

  師:大家看,這兩句話中都有“一搖一晃”這個詞語。同一個詞語,同一個姿勢,英子的心情有什麼不同嗎?自己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緊張、害怕;高興、愉快)

  (八)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力量

  師:同學們,英子走路的姿勢是無法改變的,但他的心情卻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是同學們的掌聲給了英子以勇氣和自信,使他從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姑娘逐步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同學們,你們說,掌聲是什麼?(理解、尊重、支援、鼓勵、讚揚、誇獎、關愛)

  同學們,就是大家的掌聲,大家的鼓勵,大家的稱讚,使英子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性格,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九)聽課文朗讀錄音,齊讀最後一段。

  (十)全文總結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平時,我們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回答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10個詞語意思。

  3.初步學會縮寫句子;能用“因為”、“雖然……還是……”、“簡直”、“沒有……沒有……也沒有……”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同情窮苦人民孩子的悲慘遭遇和仇恨資本主義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第,一段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匯入新課。

  有誰知道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嗎? 安徒生是丹麥人,一生寫過168篇童話,被譽為“童話之王”。他出生於貧苦的鞋匠家庭,從小受盡顛沛流離之若,整個童年十分不幸和寂寞,因此他的童話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侮的窮人。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為一幅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廠。她把手指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懷著這種感情創作了這篇感人的童話的。

  二、預習課文,檢查自學效果。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①讀準宇音(特別要注意本課的多音字),分析字形;聯絡上下文或藉助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②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⑨按“賣火柴一一擦火柴一一凍死”這樣的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想想各段的段落大意。

  2.檢查自學情況。

  ①認讀生字。

  正音重點,給多音字組詞:

  zhèng(掙錢) huá(劃火柴) jī(幾乎) zhǐ(只有) zhe(拿著)

  掙 劃 幾 只 著

  zhēng(掙扎) huà(計劃) jǐ(幾個) zhī(一隻) zháo (擦著了)

  字形難點:不要少點:蜷叉

  不要多點:旺焰捏

  詞義重點:辨析“精緻、細緻”的意思。

  教師講解:聖誕樹、聖誕節。

  讓學生說說自己用什麼方法學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②聽課文錄音,投影填空題:

  課文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 )的悲慘故事,這個故事是按( )順序寫的,全文可分( )。段。第一段寫( ),第,二段寫( ):它三段寫( )。

  ⑧質疑問難。

  三、講讀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討論:①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②下雪的大年夜裡,小女孩在街上是怎樣賣火柴的?說明了什麼?

  2.劃出有關說明小女孩悲慘生活的語句。

  3.重點理解的句子。

  投影字幕:

  ①“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a.前句是什麼意思?後句中的破折號表示什麼?

  b. 從這兩句話中,說明.了什麼? (小女孩家裡非常貧窮,她自己沒有鞋,寒冬臘月出門,穿的是媽媽的大拖鞋。)

  ②“每個窗子裡都透出燈光來,……,她可忘不了這個。”

  a.她忘不了什麼?大年夜富人享不盡的歡樂和幸福,小女孩有嗎?

  B.小女孩忘不了這大年夜,說明了什麼?

  (她和其他孩子一樣,嚮往光明,嚮往快樂。)

  3.小結:大年夜本是孩子和爸爸媽媽團圓歡聚的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候,可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卻在人們歡樂的時候光頭赤腳,流浪街頭,叫賣火柴。她的生活是多麼的痛苦悲慘。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結合課後習題,理解第二、三段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交代學習任務。

  I.指名逐節讀第一段,說說主要寫了什麼?

  2.女孩的生活是多麼的悲慘啊!在這痛苦的生活中,她有哪些幻想呢,結局又是怎樣的?這節課就結合課後問題理解第二、三段的內容。

  二、講讀課文。

  (一) 第二段

  1.輕聲自由讀,思考討論:

  ①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各在怎樣的情況下擦火柴?

  ②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幻想些什麼?

  2.用“~~”劃出小女孩一次次擦著火柴時,出現幻想的語句。

  3.填空練習

  ┌──────┬──────┬─────┬───┐

  │小女孩劃火柴│幻想中的事物│ 希望得到 │ 原因 │

  ├──────┼──────┼─────┼───┤

  │ 第—次 │ 大火爐 │ 暖和 │ 凍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表格的內容,重點抓住小女孩幻想的浯句,說說小女孩為什麼會有這些美麗的幻想,課文為什麼要這樣寫?

  4.指導朗讀課文。(表達出小女孩迫切的希望,痛苦的哀求。幸福地飛走的心情。)

  5.理解句子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飛到怎樣的一個地方去?在那個社會里,有這樣的地方嗎?(拓寬學生的思維,展開想象)

  6.小結過渡:在那黑暗的社會中,小女孩只有飢餓,寒冷,沒有歡樂和溫暖;一次次美好的幻想都破滅了,

  第三段

  1.默讀思考討論:

  ①小女孩的幻想有沒有實現?為什麼?

  ②重點句理解。

  “第二天清晨…凍死。”

  小女孩是被凍死的,為什麼“嘴上帶著微笑”?

  ⑨課文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三)小結:小女孩五次擦著火柴,出現了一次次美好的幻想。得到一個人起碼的幸福,可是那個社會並沒有給她這些,反而奪去了她幼小的生命,那個社會是多麼的不公平啊!

  三、作業:練習冊第4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朗讀訓練,用詞造句練習。

  教學過程

  —、複習。

  1.認讀生字新詞。

  2.問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次次擦著火柴幻想什麼?而——次次幻想的破滅又說明了什麼?

  二、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1.輕聲自由讀全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人人動口、動筆)

  2.你是用什麼方法概括的? (運用“學習提示”)

  三、總結全文。

  1.質疑問難。

  2.問題討論。

  ①小女孩的死說明了什麼?

  ②小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如此痛苦,為什麼作者還要寫她美好的幻想?

  填字練習:

  《賣火柴的小女孩》記敘了( )的故事。揭露了( ) ,表達了作者( )。

  3.感情朗讀訓練。

  4.造句訓練(練習冊第五題)。

  本課板書設計:

  18 賣火柴的小女孩

  痛苦的生活 美好的幻想

  凍僵暖和——銅火爐

  飢餓食物——烤鵝

  痛苦歡樂——聖誕樹

  孤單愛撫——奶奶

  參考資料:

  一、關於課後問題

  第1題:下雪的大年夜裡,小女孩光著頭,赤著腳,在又冷又黑的街上賣火柴。她又冷又餓,一次一次擦著火柴,幻想得到溫暖、食物、歡樂和奶奶的愛撫。

  第2題:因為小女孩冷得難熬,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能得到溫暖:她想得到食物。因為她一天沒有吃一點東西了:她很想自己也能享受節日的歡樂。因為,富人都在過年,而她還在街頭挨餓受凍:她想著死去的奶奶,她想得到慈愛。因為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疼愛她。

  第3題:①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飛到一個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但在那個現實社會中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②因為小女孩曾經在幻想中覺得自己的靈魂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天國去了。她在這樣美好的幻想中死去,所以嘴上帶著微笑。